前幾天,鄭文喜之子鄭宏偉在網絡上發布一則,關於公司開除相聲演員王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熟悉的朋友都知道,王聲並不是青曲社的新人,而是和著名相聲演員苗阜搭檔多年的黃金組合。雖然在知名度上略微遜色苗阜,但他對青曲社創造等豐功偉績有著不小的功勞。
經青曲社高層這麼一鬧,外界紛紛猜測老功臣王聲和鄭宏偉鬧掰的種種可能性。隨後,鄭宏偉爆出王聲打人的猛料,打的不是別人,正是鄭宏偉本人。時至今日,王聲並滅有在任何公開場合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目前一切的論斷都不足以證明青曲社內部究竟具體發生了什麼。
可以肯定的是,苗阜的老搭檔被開除,說明青曲社內部之間的矛盾早就存在。只不過藉助某件事爆發出來,所以鄭宏偉說的打人也好,因為股份問題紅臉也罷,並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隔閡,甚至不惜一切鬧到翻臉的地步。
更有意思的是,鄭宏偉在網絡平臺怒批王聲的相聲水平「不咋樣」。雖然相聲是一門藝術,其實依照商業界的眼光來看,和企業公司的運營模式都一樣,鄭宏偉的做法顯然是公開嘲笑同事的業務能力差。別說一個相聲界的老門面,就是新人被這樣公開指責心裡也肯定不是滋味兒。
無論如何,內部爭鬥沒有任何優勢而言,更何況是已經陷入騎虎難下的窘境的青曲社。在這麼緊要的關頭自爆負面消息,對青曲社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相聲本來沒有流派之分,但因為殘酷的市場競爭硬生生把相聲分別兩個門派,一個是德雲社,一個是青曲社。
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德雲社相聲事業左右逢源,風生水起。不僅大面積佔領國內相聲市場,還做了全球巡演,國外很多巡演站點也是一票難求。反觀當初與德雲社平分秋色的青曲社,無法開拓自己的相聲市場不說,就連自家的「老巢」都快被佔領。苗阜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網上含沙射影指責郭德綱不守行規,當地已經有本土化的青曲相聲,為何德雲社要橫插一腳擾亂平衡的市場。
德雲社始終秉承公平競爭的原則, 無論進軍到哪一領地都是靠本事落腳。嘴不讓人的郭德綱也在網絡上用打油詩「回敬」苗阜的指責。現在的青曲社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風光。從運營角度分析,青曲社沒有過硬的專業手段為自己曝光,沿用的還是老一套的思維模式對待相聲這門行業。
郭德綱反而有敏銳的洞察力,在他看來,相聲其實也是一門生意。要會宣傳,會曝光,會借勢。當然也要以相聲說得好為前提,否則前邊做的再好,觀眾也只會越來越反感。而青曲社這麼多年的精力似乎都用在了怎麼說好傳統相聲身上,社內很多成員甚至很少有露臉的機會,能被觀眾熟知的相聲演員自始至終就那麼幾位,最後的效果也差強人意。
隨著新人的崛起,盧鑫玉浩的相聲新勢力以極其迎合當代流行文化的特色小有名氣,在一定程度上也稀釋了青曲社的賣座能力。新派相聲的誕生,意味著這個市場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只靠延續傳統文化就能收割名利的黃金領域,相聲市場需要不斷創新,走老路註定要被淘汰。
德雲社一直抓著新時代的潮流元素,舞臺上表情「萌賤」的嶽雲鵬,一本正經說「瞎話」的孟鶴堂,還有相聲界的吳彥祖張雲雷。看似德雲社已經逐漸脫離了傳統的相聲文化,實際上德雲社也在不斷更新,轉型。 而且德雲社根本談不上脫離相聲主業務,臺上哪個演員的基本功都很紮實,他們總會在在適當的時間露上「幾手」。
所以,青曲社在運營模式,和主流的相聲元素脫節以外,現在又痛失一員老將。接下來,青曲社的路要怎麼走?能走多遠?每個問題對他們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外部沒有打開市場,內部又東窗事發, 青曲社還能捲土重來,扭轉乾坤嗎?
歡迎各位留言,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