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鳥巢、水立方等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接待中外遊客3.8億人次資料圖: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裡,遊客在參觀鳥巢,以鳥巢為背景拍照。中新社發 徐崇德 攝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杜燕)記者從6日舉行的2016北京CBD商務節上獲悉,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積極探索賽後轉型,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先後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及高端會議展覽7000餘場,累計接待中外遊客3.8億人次,實現了賽後的有效利用。
奧運場館的賽後運營和利用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2008年奧運會之後,奧林匹克公園內場館開展了大量運營探索和模式創新。
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園區已先後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及高端會議展覽7000餘場,包括第十五屆世界田徑錦標賽、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北京國際電影節等在內的國際性活動800餘場,園區累計接待中外遊客達3.8億人次。國際馬拉松賽、國際泳聯短池遊泳賽等比賽也已成為園區每年固定的高端品牌活動。
其中,國家體育場(鳥巢)在奧運會後先後舉辦了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義大利超級盃、滾石三十周年等各類活動。到2015年底,鳥巢已經舉辦各類賽演活動240餘場次,其中參與人數萬人以上的大型活動110餘場次。
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通過舉辦多項遊泳、跳水賽事及大型活動,已接待了超過1680萬人次的遊客,同時積極探索,全面開展全民遊泳健身運動,到目前為止,共為130萬人次提供了遊泳健身服務。
此外,國家會議中心、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國家網球中心、國家體育館等場所也均已實現了賽後的有效利用。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原有的奧運場館之外,奧林匹克公園區域的產業承載能力也在進一步強化,像中國國學中心整體已基本完工,預計2017年部分對外開放;亞投行永久辦公地址也已確定落戶奧園。此外,奧體文化商務園區60餘萬平米的產業空間將陸續投入使用,再有中國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重大項目陸續落戶,都將進一步強化區域的功能定位,輻射帶動功能區發展。
負責人指出,該區域還將打造京津冀冰雪產業帶。其中,水立方被確定為2022年冬奧會及冬帕運會男、女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場地,計劃今年啟動打造北京最大冰館,預計兩年後「冰立方」將揭開面紗。
唯一新建的比賽場館即為國家速滑館,將利用北部森林公園的2008年奧運會射箭場和曲棍球場等臨時用地建成;新建的北京奧運村位於奧體中心南側,採用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理念,可容納運動員及隨行人員2260人。
負責人稱,下一步,將大力推動京津冀三地冰雪體育休閒活動合作,打造京津冀冰雪產業帶,依託冬奧會場館新建和改擴建,強化冬季運動的軟體和硬體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拓展京津冀地區重點冰雪設施的服務範圍,協同津冀共同建立冰雪人才實訓基地,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同時,在籌備2022年冬奧會的進程中,將強化奧林匹克公園「國際交往聯絡窗口、世界文化交流平臺、國家體育休閒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努力發揮出奧園的區域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