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希米亞狂想曲》的劇服設計,回到皇后合唱團的輝煌年代

2021-02-08 腦無力


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的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講述樂團從成軍到成為搖滾音樂史上不朽經典的真實故事,是樂迷們期待已久的大片。

Bohemian Rhapsody

為了不負全球粉絲的期待,電影製作團隊不僅重建許多音樂場景,對人物的造型也非常講究。特別是被視為1970、80年代重要時尚指標的主角:佛萊迪墨裘瑞,他率性華麗的風格曾飽受爭議,因此劇組花了大量時間與心力,為飾演他的演員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打造電影服裝,而那些知名的舞臺服裝,不僅出現在樂團表演的場景中,也配合劇情融入角色的日常生活。

「有趣的其實不只是重新製作他在公開演出穿過的戲服,而是深入理解這些造型,在沒有被文字記錄的樂團生命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波希米亞狂想曲》戲服設計師Julian Day表示,「佛萊迪展現人可以如何跳出框架穿衣服,我認為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是很難理解那種感覺的。」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透過大量研究影像紀錄與訪談,戲服設計師Julian Day將佛萊迪墨裘瑞的多變造型在演員雷米馬利克(左)身上重現

為了深入了解這些故事,這位曾參與過《黛安娜》(Diana)、《白鯨之心:怒海傳奇》(In the Heart of the Sea)以及影集《世紀天才》(Genius)戲服製作的設計師,不僅拜訪了皇后合唱團吉他手布萊恩梅(Brain May)、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er)、貝斯手約翰迪肯(John Deacon)等人,也尋訪當初曾為皇后合唱團製作表演服裝的人,向他們請教這些作品背後的意義,並且在設計戲服時,將這些表演服與劇情和角色的成長歷程結合。

「電影中有些戲服與對應的事件稍微有些出入,但我們希望能涵括一些他極具代表性的服裝,因為我們知道那就是大家想看的。」Julian Day表示。

Photo Credit: Freddie Mercury

華麗又陽剛的佛萊迪墨裘瑞

「佛萊迪在1970年代的裝扮較為浮誇,但他也很清楚他要透過服裝傳遞哪些訊息。」Julian Day解釋,「所以我想在他身上帶入稍微多一點的色彩和閃亮元素,呈現出他是怎樣的人,但儘管他相當花枝招展,他同時也很陽剛,要巧玩這兩種面向是很有趣的。」

佛萊迪墨裘瑞在大學時主修藝術,一直以來對色彩與造型都相當敏感,畢業後,他曾在倫敦古董商人、新銳設計師和潮流影響者的匯集中心肯辛頓市場(Kensington Market)擺攤,那裡服裝選擇相當多元,因此這個階段他的戲服主要以舊西裝、外套與披肩組成。例如皇后合唱團首次簽下唱片約時,佛萊迪墨裘瑞穿著的白色皮外套,就是劇組特別從出租店找來,據傳是美國知名搖滾歌手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的遺物。「那件白色外套是吉米罕醉克斯過世後,在他家閣樓裡發現的,至少我是這麼聽說啦。」Julian Day表示。

「1970年代的風格受1930年代影響很深,而在肯辛頓市場,他可以很容易就買到舊披肩、30年代西裝和配件,他很了解時裝,因此我想要在戲服設計上反映這一點。」Julian Day解釋。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對於露西波頓(Lucy Boynton)所飾演的瑪莉奧斯丁,戲服設計師只能透過旁人口述獲取她當年的穿著造型線索

除了學院藝術背景,對佛萊迪墨裘瑞個人風格的啟發影響極大的,就是他的女友瑪莉奧斯丁(Mary Austin)。1970年代時,瑪莉奧斯丁曾在時裝品牌Biba工作,對於這個電影中唯一一個主要的女性角色,Julian Day大多只能仰賴瑪莉奧斯丁當時朋友與工作夥伴的口述,來推敲她的穿衣風格。

「瑪莉的穿著非常時髦有型,她被安排在Biba門市的最前線服務,以代表品牌的造型風格。」Julian Day表示,「我們試圖為她打造一系列Biba風格的造型,她在整部電影中也都以這樣的風格現身。」

Biba創立於1963年,品牌創辦人Barbara Hulanicki本是插畫家,設計風格深受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裝飾藝術(Art Deco)、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以及1930年代好萊塢電影影響。她在1970年代的代表設計包括:輕盈飄逸的洋裝、寬管褲、喇叭袖襯衫、運用綢緞及絲絨等奢華材質製成的酒紅色外套,以及大膽的紫色圓點和條紋。原本只推出郵購目錄的Biba,由於銷售大獲成功,因而在倫敦開設了多家分店,是1960、70年代英國女性時尚的代表。

而電影中特別安排了一場與瑪莉奧斯丁曾有一面之緣的佛萊迪墨裘瑞,前往Biba門市,打算與瑪莉奧斯丁來個巧遇的戲碼,豈料佛萊迪墨裘瑞不知Biba只賣女裝,而在瑪莉奧斯丁的提議之下,他索性直接把女裝試穿上身,這也突顯了佛萊迪墨裘瑞不懼世俗眼光的特質,展現他大膽嘗試的性格。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中,佛萊迪墨裘瑞接受了瑪麗奧斯丁的提議,試穿女裝,由此可看出他不在乎陳規的反骨個性

隨著劇情推進,佛萊迪墨裘瑞的服裝越來越誇張,1980年代他開始進出紐約同志酒吧時,Julian Day參考攝影師Robert Mapplethorpe的作品、1970年代紐約肉品包裝區(Meatpacking District)的照片以及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電影《虎口巡航》(Cruising),利用皮革、橡膠、丹寧布與金屬鍊來塑造紐約夜生活的氣息。

「戀物慾服裝(fetish wear)這個概念,現在Dior和所有高級時尚品牌都在做,我們很容易就忘記當時在舞臺上以及公共場所那樣穿,是多麼激進的事。」Julian Day解釋。

「他在進入80年代後,事情就變得比較嚴肅了,我想透過服裝來訴說他生命中那些轉變的故事,在樂團的日本演出後,我迫不及待想展現他對日本和服的喜愛。」Julian Day表示。佛萊迪墨裘瑞生前相當欣賞日本文化,不僅在演唱時曾穿和服登臺,家中也收藏了許多藝術品,雖然電影受限於片長,無法特別強調這點,但Julian Day仍然在戲服中加入與日本文化有關的元素。

Photo Credit: Queen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戲服設計師將佛萊迪墨裘瑞對日本文化的喜愛,融入到居家生活的穿著中不容出錯的舞臺服裝

佛萊迪墨裘瑞對舞臺形象非常在意,曾自豪地對媒體表示,「你看到的不是演唱會,而是一場時裝秀。」因此重現他的表演服裝,對戲服團隊而言,是既簡單又艱難的任務,簡單是因為這些造型皆有完整的影像紀錄,困難則是因為只要有一點細節與原本的服裝不同,就一定會被發現,所以對待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謹慎小心。

「當我們開始深入研究每件衣服的細節,一切就變得更為複雜。」Julian Day表示,「比方像佛萊迪在《拯救生命》(Live Aid)慈善演唱會上配戴的那條鉚釘腰帶,是由兩組不同的鉚釘所組成,而背心則有特定的形狀。和雷米馬利克合作非常愉快,他也非常關注細節,我們為那場戲做了15件背心,就在正式開拍前幾天,他指出背心的領口不夠低,因此我們得把那15件背心領口全都挖低,再重新縫回去,但那半吋大大影響了戲服的真實度。」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來源: IMDb

佛萊迪墨裘瑞在《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上穿著的背心,雖然看似簡單,但因為背心的領口高度與肩帶比例都很特別

為了如實還原《拯救生命》演唱會的服裝,Julian Day找到當年的皮件設計師Robert Alsop,請他重新打造佛萊迪墨裘瑞的腰帶和臂環,而當年他所穿著的牛仔褲品牌Wrangler,也協助重新製作這款緊身石洗牛仔褲,就連後口袋和臀部上的品牌標籤都一一復刻,佛萊迪墨裘瑞腳上的拳擊球鞋則是委請Adidas重新生產,確保一切細節都完美無缺。

過去曾經為皇后合唱團設計過表演服裝的英國設計師Zandra Rhodes,這次也受製作團隊之邀,重新製作1975年東京武道館演唱會上出現的白色服裝。「我們請Zandra Rhodes為日本武道館的演唱會設計一套很棒的白色蝙蝠袖戲服,據說那件服裝的原型是某次墨裘瑞去參觀她的工作室時,看上的一件婚紗。」Julian Day表示。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我不想說那是變裝,但他絕對是很早開始嘗試的人,他很早就看見裙子和彩妝的價值。」Zandra Rhodes回憶起佛萊迪墨裘瑞時表示,「他可能不太想刻意強調喜歡這些,但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了,人們不需要再否定這些事,對於奠定這種風格,他絕對有貢獻。」

1977年首次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亮相的銀色連身衣,也讓戲服團隊費盡心思,因為服裝上每一片鑽石形圖案,都必須手工裁切然後縫合在衣服上,讓他們足足嘗試了30到40次,才找到合適的組合方法,是個「難以置信的大工程。」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原版銀色連身服2012年以2萬2,250英鎊售出,電影中雷米馬利克穿的是Julian Day的團隊手工製作的復刻版。Julian Day表示,佛萊迪墨裘瑞對芭蕾很感興趣,舞者穿的連身衣、緊身衣與平底鞋都曾是他演出時的選擇誇張造型幫助演員進入角色

對於飾演佛萊迪墨裘瑞的雷米馬利克而言,這些造型與材質獨特的服裝,對揣摩角色心境的幫助非常大。「我們花了大概50小時試裝,我把那些時間當作彩排時段,真的很好玩。」雷米馬利克表示,「我用那些時間來實驗該如何穿著四吋厚底高跟鞋,或是超緊緞面長褲跟萊卡(lycra)連身衣活動,再加上髮型跟化妝,這些打扮會提升你的自信,幫助你更進入角色。」

與主角佛萊迪墨裘瑞相比,其餘樂團成員的風格就單純許多,吉他手布萊恩梅的服裝大多是黑色和白色;鼓手羅傑泰勒則經常穿著背心,風格繽紛華麗;約翰迪肯的風格是大家的綜合體。在拍攝時,布萊恩梅非常熱心地將數件自己曾穿過的服裝,借給飾演他的格威利姆李(Gwilym Lee)穿著。

「戲服是電影中很好玩的部份,我特別幸運,可以穿到布萊恩梅本人的服裝,能直接接觸你扮演的傳奇人物,真的是很榮幸。」格威利姆李表示,「有一件墊肩很高的皮製白色飛行員短夾克,穿著它進門都要側身,因為它的輪廓真的很大!」

Photo Credit: Gwilym Lee

髮型設計--艱難的取捨

與戲服部門密切合作設計造型的,是由曾參與《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妝髮設計的Jan Sewell所帶領的團隊,為了重現所有細節,他們仔細研究了佛萊迪墨裘瑞多年來的髮型變化,決定各時期最適當的髮型,從70年代中期的短瀏海與長髮,一路演變到1985年的短髮與小鬍子。

「你不一定要看起來和他們完全一樣,但你會想抓到這個人的神韻。」Jan Sewell表示。

「我們找出佛萊迪和樂團成員各個時期的造型,做出時間線,我們不確定是否能做出每一種髮型。例如,約翰迪肯大部份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在接近80年代時頭髮短了不少;布萊恩梅直到今天仍然維持同樣的髮型,只有長短的變化;而佛萊迪的造型就變化很大,所以我們必須決定哪個是最重要的。」Jan Sewell進一步解釋。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鼻子和假牙--意想不到的角色關鍵

除了髮型之外,佛萊迪墨裘瑞臉部最大的特徵,是他高挺的鼻子與明顯的門牙。根據他的私人助理兼好友Peter Freestone,這位主唱平時對門牙的外型很在意,經常會刻意閉緊嘴來掩飾。雷米馬利克在研究過佛萊迪墨裘瑞的影像資料後也指出,或許是為童年時曾被嘲笑,因此他平時不會輕易露出牙齒,這個不自覺的小動作,不僅左右他的舉止,也影響他在舞臺上的表現。

「我開始研究他的童年時期,長著暴牙讓他從小就很有防備心,內心深處一直覺得有些受傷。」雷米馬利克表示,「所以他內在有種能量,隨時準備爆發,而在舞臺上面對數千個認同他的人,他找到宣洩的出口。」

為了呈現這個特徵,劇組製作上排假牙讓雷米馬利克配戴。雷米馬利克表示,第一次試戴時,他立刻直覺地想要閉緊嘴巴來掩飾凸出的門牙。

Photo Credit: Gwilym Lee

「我覺得沒有安全感。」他表示,「因為沒有安全感,我幾乎立刻就坐得挺直,然後我心想,『噢,他用了這些方法來彌補缺陷。』或許有人會說那是缺陷,但我不這麼想,我認為他是非常美麗的人,但那時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事。」

電影初期,佛萊迪墨裘瑞因為對外表缺乏自信,總是刻意閉緊嘴,但隨著樂團越來越受歡迎,他開始接受自己的外表,臉部表情放鬆許多。

「雷米飾演佛萊迪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完全捕捉到佛萊迪的動作。」Jan Sewell表示,「佛萊迪非常在意他的牙齒,即使有能力支付費用也不矯正,他做了許多事來隱藏它,這讓他有很多嘴部動作,所以做出尺寸正確的牙齒非常重要,這樣雷米才能戴著它們演戲,做出那些細微的動作。」

Queen Live at LIVE AID side-by-side comparison with Rami Malek

雷米馬利克對這副幫助他正確詮釋佛萊迪墨裘瑞神情的假牙,擁有相當深厚的感情,不僅在拍攝結束後帶回家留念,還大費周章地在上面鍍金。「我在牙齒上鍍金。」雷米馬利克表示,「這是我做過最招搖的事了,但是配合佛萊迪的精神,我盡可能地誇張,所以我說,『有什麼比把這拿去鍍金更像他會做的事?』」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雷米馬利克(中)演出年輕的佛萊迪墨裘瑞時,經常刻意閉緊嘴來掩飾暴牙

而佛萊迪墨裘瑞高挺的鼻子,也是製作造型時不可忽視的要素,Jan Sewell指出,由於雷米馬利克的眼睛比本人大許多,因此把鼻子墊高其實也具有平衡整體臉部特徵的效果。「它的作用是讓山根變寬,讓雙眼顯得靠近一點,雷米的眼睛比較大,所以必須靠化妝讓眼睛看起來不那麼突出。」Jan Sewell表示。

假髮與假鬍子--打造完全的80年代

70與80年代男性流行蓄鬍,頭髮也比現在長許多,女性則流行剪短髮,因此妝髮團隊製作了許多假髮與假鬍子供演員使用。雷米馬利克在電影開拍前,才剛結束拍攝影集《駭客軍團》(Mr. Robot),頭髮剪得很短,所以即使是1985年《拯救生命》慈善演場會那場戲,也必須配戴假髮,除了假髮和假鬍子之外,也利用化妝來強調年紀增長。

「《拯救生命》那場戲,我們在四位團員臉上進行特殊化妝,讓他們看起來老一點,就是加一些皺紋,讓他們看起來更真實,然後再化上他們演唱會時的舞臺妝。」Jan Sewell表示。

扮演觀眾的臨時演員,造型雖然不必像四位主角一樣講究,但為了讓場景顯得逼真,製作團隊對他們的髮型與服裝仍然非常用心,製作了許多側面削短、中間留長的Mullet頭假髮。

Photo Credit: Bohemian Rhapsody

《拯救生命》演唱會舉行時,皇后合唱團已經成軍15年,因此Jan Sewell刻意在化妝時讓雷米馬利克看起來比較年長

Queen-LIVE AID 1985

「我們想讓《拯救生命》演唱會看起來就絕對是80年代,所以在現場安排了成千上萬留著Mullet頭和鬍子的男性與短髮女性,絕大多數臨演都戴著假髮,因為現在的男性都留短髮,女性則留長髮。我們花了好幾週試裝,用了大概七千頂假髮才確定一切都是正確的,不過因為臨演們都是非常棒的粉絲,我們要求男生留鬍子他們都直接照辦!」Jan Sewell表示。

戲服設計師Julian Day對製作《拯救生命》演唱會臨時演員的服裝也花了相當多的心思。為了張羅臨演的服裝,戲服團隊花了四天的時間,在英格蘭北部一間秤重計費的舊貨商場,為500至600人尋找符合80年代風格的戲服。「我很喜歡幫臨演做造型,因為大家對臨演的形象多半不會有太多意見。」他Julian Day表示,「大家只會對主要演員有意見,所以對臨演你可以略過一些小細節也不被發現。」

本文經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授權刊登,
原文發表於此:〈他曾因暴牙自卑!《波希米亞狂想曲》造型設計超用心 這些細節讓你更懂皇后合唱團〉

相關焦點

  • 皇后樂隊的背後故事,比《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狂想,也更血淚!
    ——拉米·馬雷克(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主人公佛萊迪·摩克瑞扮演者)隨著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上映,並且連奪奧斯卡多項大獎,皇后樂隊重回大眾視野,將人們目光拉到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現場:佛萊迪·摩克瑞在英國溫布利體育場的舞臺後臺脫下皮夾克,興奮走到幕布後,隨著幕布拉開,人山人海的觀眾,無處不在的攝像機,映入他的雙眼。此時此刻是皇后樂隊巔峰期的真實寫照,也是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開篇。
  • 《波西米亞狂想曲》:永不墜落的皇后樂隊
    如果你以前從未了解過皇后樂隊,那你在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一定會對他們產生興趣,或許會同我一樣,想要成為他們的粉絲。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最後的Live Aid大型搖滾樂演唱會,皇后樂隊激情的演唱,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熱血沸騰,為之澎湃。
  • 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另類藝術人生
    一首超長的歌曲,沒有重複的副歌,主唱是個齙牙男,包含搖滾、歌劇等多種迥異的曲風,在現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凡對歐美音樂稍微有點兒興趣,一定能從以上關鍵詞劇中判斷出,這首歌便是由皇后樂隊譜寫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永不磨滅的音樂史,再現皇后樂隊永恆的經典
    然後也是非常喜歡的一首勁爆的搖滾歌曲,皇后樂隊的《we will rock you》(《我們將震撼你》)。這首歌是流傳度非常廣的一首經典搖滾音樂,自此,我繼認識老鷹樂隊之後認識第二支搖滾樂隊——皇后樂隊。而皇后樂隊最經典評價度更好的歌曲是《波西米亞狂想曲》,它被譽為「搖滾歌劇」。從歌曲到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寄情於音樂收穫一生摯愛
    全球票房獎項口碑收割機《波西米亞狂想曲》正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3100家加盟影院震撼熱映!《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寄情於音樂收穫一生摯愛今日,影片發布情感預告,預告不僅展示了皇后樂隊一步步從默默無聞到走向輝煌的過程,更揭露了他們的幕後創作過程以及他們面對的坎坷、挫折。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故事,熱血沸騰音樂夢
    這就是歌曲《We Will Rock You》,來自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他們的另一首歌《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大紅曲目,在體育賽事或者頒獎典禮上也常常聽到,同樣讓人熱血沸騰。今天老文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講述皇后樂隊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見證傳奇誕生的背後故事,再現皇后樂隊的經典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兩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竟全是出自一個上世紀70年代的英國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答案揭曉,而此時此刻我自己也深深覺得,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哪怕時隔多年,再次聽到依然覺得熟悉而感動,充滿著力量,而哪怕幾十年光陰流逝,這支曾經走上搖滾神壇的樂隊,依然是一個不朽的傳奇。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主唱的一生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豆瓣評分8.7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不管是懷念也好弗雷迪·莫庫裡曾是希思羅機場的一名普通搬運工,機緣巧合之下與布萊恩·梅、羅傑·泰勒、約 翰·迪肯組成樂隊,並將樂隊名更名為皇后樂隊。這個殿堂級樂隊開始了其從無到有,從低谷到巔峰,從巔峰消失的短暫時光。
  • 《波西米亞狂想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 皇后樂隊獻唱頒獎禮
    除此之外,在此前的第76屆金球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獲劇情類最佳電影獎,男主角拉米·馬雷克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傳奇「皇后樂隊(QUEEN)」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自上映以來便大受影迷、樂迷歡迎,目前影片全球票房累計突破8.5億美元,創下2018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14位的好成績!
  • 《波米西亞狂想曲》與永遠的皇后樂隊!
    無論世事變遷雖然刪減了四分鐘,《波米西亞狂想曲》還是在中國的藝術院線上映了。皇后樂隊也許離中國人太遠,票房可能會很低,但這從不妨礙其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搖滾巨星,該片目前全球票房已近60億人民幣,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本曲音樂結構極為特殊。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歌迷的狂歡
    電影以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人生為主線,結合樂隊的成長與輝煌,講述一段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年代。對於內地影迷來說,這部電影可謂是近距離感受皇后樂隊現場魔力的難得機會。主唱佛萊迪曾說過,只有搖滾樂可以讓每個人感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也許只有愛音樂愛生活的人才會「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 《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夠瘋狂的狂想曲
    成本只有5200萬美金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在全球收穫近9億美元的票房,可謂盆滿缽溢。但票房大賣並沒有遮掩這部電影的問題:銳度不夠,在還原主角人生上遮遮掩掩。生於1980年代的人是幸運的,當我能夠獨立使用錄音機的時候,搖滾樂正處在奔騰如潮水的蓬勃年代。音像市場裡遍布著數以萬計的打口磁帶與CD,這些以塑料垃圾為名進口到我國的報廢品基本上都能順暢的進行播放,因為資訊有限,當時大部分人甄別樂隊好壞,水平高低的方法也比較簡單粗暴:但凡在一堆通貨中重複出現最多的專輯大概就是歷年來的暢銷品。
  • 《波西米亞狂想曲》——經典永無止境
    Bohemian RhapsodyQueen - Greatest Hits In Japan《波西米亞狂想曲》的MV經典畫面本曲音樂結構極為特殊。《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在為史上第三,僅次於《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傳奇故事,經典背後的人生感悟
    波西米亞狂想曲,有一種電影看了之後回味無窮,有一種音樂聽了以後震撼不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以歌曲名字命名的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金氏世界紀錄》記錄這首歌曲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也是英國銷量第三高的單曲。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與真實的皇后樂隊有哪些出入?
    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拉米·馬雷克主演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於3月22日在全國藝聯專線放映。影片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為主線,講述了「皇后樂隊」從成立到大放異彩的搖滾傳奇,飾演弗雷迪·墨丘利的拉米·馬雷克還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波西米亞狂想曲》: 今天來看他的演唱會
    34年後,在皇后樂隊吉他手布萊恩·梅(Brain May)和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的支持下,這位傳奇主唱的故事終於被搬上了大銀幕。以樂隊的同名傑作命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至今收穫了8.79億美元票房,在全球再次掀起了驚人的皇后樂隊熱潮。
  • 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硬核人生——《波西米亞狂想曲》
    基本信息:又名: 波希米亞狂想曲(臺) / 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港)
  • 布萊恩·辛格導演《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傳奇故事
    電影開頭,就是電吉他版本搭配四部詠唱展現出皇后合唱團特色的大眾主題曲,由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會的後臺展開故事,最後再回歸到演唱會舞臺,道盡皇后合唱團成立後15年間的糾葛,並且主要圍繞在主唱佛萊迪墨裘瑞的傳奇人生。在舞臺上的佛萊迪是國王也是皇后,他主導了音樂的共鳴,帶動現場氣氛,同時也給觀眾最華麗的演出。
  • 《波西米亞狂想曲》觀後感:Time will tell(時間會證明一切)
    只不過如果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並且有機會去現場一飽眼福的人,也只能靠如今的錄入影片去重新回顧這場盛大演唱會了,但是我們也不必一定要感嘆生不逢時,我們可以從《波西米亞狂想曲》裡面看到「高仿版」。《波西米亞狂想曲》說來這部影片已經被提名為安琪拉最佳影片,並且獲得了金球獎打兩項大獎,這個殊榮也是比較難得的,那麼享有這麼好榮譽的「高仿」片段版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到底有什麼閃光點呢?
  • 《波西米亞狂想曲》口碑爆棚!向一代巨星皇后樂隊致敬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這是一部關於藝術名人類的傳記電影。1.「風騷的走位,精簡的裝備,自信的表情,飽滿的步伐,還有那鮮豔的紅領巾」,當年國內樂隊粉絲瘋傳著對弗萊迪這樣的評價。我是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