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值不值得看,懶熊體育CEO觀影團這麼說

2020-12-11 騰訊網

中國女排作為熱門題材,其蘊含的內容不只有女排精神,也反映著不同時代下中國的體育精神價值觀、社會變遷和民族自信等多方面的內容,如何通過一部電影來傳達這些豐富內涵,並非易事。

「我當時那麼大膽去接拍這部電影,也像是一種女排精神。就是不知道最後結果如何,但是一定會一分一分地咬,儘可能地做好。」《奪冠》導演陳可辛在復盤接拍這部電影的情景時如是說。

1月20日晚,懶熊體育組織的體育CEO百人觀影團在北京觀看了電影《奪冠》的提前點映。觀影結束後,導演陳可辛與扮演青年郎平的白浪(郎平女兒)也親臨現場進行互動。

在互動過程中,陳可辛分享了幾個電影拍攝過程中的細節。在籌備拍攝1980年代女排那部分內容時,陳可辛和導演組面試了2000多人後,才確定參演人選。經過一個多月的表演培訓後,這些來自省隊、校隊的排球運動員從第一天的緊張到後面漸入佳境,越拍越順。在陳可辛看來,這與運動員身上的氣質有關,他們有那份圓自己排球夢的使命感。

而在拍攝現役中國女排那部分內容時,由於女排世界盃和聯賽賽程之間的間隔並不長,女排隊員們的行程安排非常緊湊。但因為隊員們剛拿完世界盃冠軍,每個人都十分自信,幾乎都是一條過。另外,女排隊員們還會自己直接改劇本,這讓陳可辛覺得非常奇妙,感覺就像是提供了平臺,然後讓她們去發揮。

劇中的另一大看點是由白浪去演繹年輕時候的郎平, 「認識年輕時候的媽媽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拍完這部戲,我覺得自己更了解媽媽了。」而當被問及郎平會給自己的表演打多少分時,白浪自信地說:「最好給我100分。」

▲陳可辛及白浪到現場與懶熊觀影團互動。

作為2020年最受期待的體育電影之一,《奪冠》承載著外界許多期待。從1980年代開始,中國女排多次在世界大賽上奪冠,女排精神在「奪冠-蟄伏-王者歸來」的循環中傳承著,影響了好幾代人。因此,如何向觀眾展示好那些為人熟知的劇情和人物是《奪冠》劇組面臨的一大挑戰。同時,中國女排作為熱門題材,其蘊含的內容不只有女排精神,也反映著不同時代下中國的體育精神價值觀、社會變遷和民族自信等多方面的內容,如何通過一部電影來傳達這些豐富內涵,並非易事。

懶熊體育採訪了這次觀影團的10位CEO,請他們講述了自己觀看《奪冠》的感受以及推薦理由。

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

不管是中國電影界,還是體育界,都需要這樣的好內容。體育是天然的電影「素材庫」,真實又自帶戲劇衝突。體育可以為電影提供好故事,而電影則可以為體育賽事和體育人帶來更多關注,彼此成就。國外有非常多優秀的體育題材電影,今天很開心受邀參與懶熊體育舉辦的《奪冠》觀影活動,看到傳承並鼓舞了幾代人的「女排精神」具象化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希望大家都能來電影院支持我們本土的優秀體育電影。

奧眾體育總裁趙相林

在影片中,郎平說,有一天我們足夠強大了,就不會太在意一場比賽的輸贏。這段話振聾發聵,發人深省。中國人太在意國際比賽的勝負,是因為我們之前被外界看輕了太久,我們急需要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足夠自信和強大,就會大度和寬容,用平常心看勝負。

如果想了解改革開放後中國體育的進化史,或者說中國人心靈的國際化之路,應該去看看《奪冠》。

Shape創始人曾翔

我看完之後感受最深的一段是,教練對女排隊員說,「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

我會跟人大力推薦這個電影,因為我覺得拍得非常好。一個特別大的亮點是真實場景跟電影藝術構思的場景結合得非常好,讓人搞不清是紀錄片素材還是電影實拍的。另外就是女排精神真的是值得所有人發揚。現在的社會已經變得越來越個人主義,大家都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但是缺乏一點集體精神,缺乏拼搏到底、奮不顧身的精神,集體精神值得大力推廣。

競彩貓CEO陸慧明

年夜飯那個場景十分感人,然後郎平率隊擊敗中國女排的賽後畫面也讓我湧現出複雜的情緒。我在電影院裡,突然就想起黃博文重回工體,想起小山智利,甚至想起自己辭職創業時怎麼面對前單位的同事領導。

我認為這是中國到目前為止最好的體育電影,也很希望陳可辛導演會對足球感興趣,去拍攝一部2002年中國打進世界盃的題材。體育的力量無比溫暖人心,一部正能量的足球電影,會帶給我們更多快樂。

放肆跑體育娛樂有限公司總裁張晗

在電影中,老女排訓練的場景、教練的訓話,很多細節都讓我數次落淚。

這部電影是目前中國最好的體育電影,讓大家對中國體育和幾代運動員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大家對體育有了全新的理解,對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應該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快追體娛創始人曹越

《奪冠》有一個很好的藝術化手法,就是將某些畫面靜音,讓觀眾去感受體育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給觀眾一種沉浸感。在沉浸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個中魅力,也能給自己一些觸動,這是我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

我奧籃球創始人林曉勇

這部電影強調了艱苦奮鬥的精神,隊員們不斷地重複訓練,其實跟創業很相似。

我覺得這種影片是蠻激勵人的,所以也在我們公司的群裡說讓大家春節期間去看。而且,懶熊體育組織體育的創業者一起來看這部勵志電影,也是想給體育產業人一種信心,還是很有價值和意義的。

練吧創始人賈斯汀

1980年代的一切細節都讓我著迷,包括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兩代教練之間的對話、功勳教練與新一代女排的溝通,都體現了一種傳承。

《奪冠》有淚點,喜歡女排精神的都不可錯過。

源泉體育創始人袁方

郎平向新一代中國女排提問,確保她們最終上場能夠心無旁騖,回到初心,那一段讓我很有感觸。

《奪冠》不但講述了一項運動,也非常難得地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待這一段故事。它在幫助我們回憶細節的同時,也鼓舞了很多人,大家都應該來看看。

灼曉文化CEO蒲克元

在電影中,郎導讓朱婷做自己那一段讓我印象深刻,每個人都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精彩。

這是一部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電影,尤其適合帶上孩子,我已經預訂了5張大年初一的電影票了。

(採訪內容整理:莊坤潮,萬雨芯;視頻製作:張藝。)

聲明:本文由懶熊體育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奪冠》背後,中國體育電影需要怎樣的故事?|產業專欄
    此前,在懶熊體育組織的體育CEO百人觀影團觀看《奪冠》提前點映後的交流環節,陳可辛導演跟我們分享了兩個故事。懶熊體育組織的CEO觀影團,陳可辛和白浪到場交流。從素材角度來講,榮譽無數、金牌傍身的中國女排在過去40年的發展歷程中不缺英雄更不缺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的五連冠,到2019年再奪女排世界盃,這支隊伍幾起幾落,卻總能從絕望之中奮起,帶給整個中國感動和驚喜。對於《奪冠》來說,或許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選取素材和主線,並將最精華的內容凝練在120分鐘的電影之中。
  • 立體通:在家學習「女排精神」,電影《奪冠》這麼看才過癮
    這麼看才過癮!不論你是不是體育迷相信對「女排精神」一定不會陌生過往以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為內核的女排精神不僅極大的激發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更是為各行各業奮鬥的億萬國人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長久以來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中國拍不出類似《摔跤吧,爸爸》這樣的高質量體育電影縱觀中國電影史也確實缺少一部足夠優秀的體育電影來凸顯中國特色的體育精神
  • 電影《奪冠》值得
    2020年9月25日電影《奪冠》即將上映。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被搬上了大熒幕,重現女排英姿,見證奪冠榮光。電影院的座椅,絕對是你體驗這場&34;的最佳觀眾席。女排的故事,就像姑娘們腿上厚厚的繃帶,裡面裹著的說數不盡的傷痕,還有流過的血和汗。看女排,就像看一場屬於我們的電影。從低谷到巔峰,從巔峰跌落谷底,從低谷再崛起,人生正是在這樣的循環往復中起起落落。從那個什麼都沒有的年代一舉奪冠,到現在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排球水平,女排一路走來不容易,這部電影值得大家來到電影院觀看,因為這不止是一部電影,女排精神最好的詮釋!
  • 愛看團|《奪冠》觀影福利又來啦~這次是萬象影城IMAX雷射廳
    最近大火的影片,當屬《奪冠》,昨天小編派送觀影福利,湧進後臺報名的影迷們真太太太多了~齊魯網微信愛看團,決定繼續派送《奪冠》觀影福利這次是萬象影城IMAX雷射廳觀影活動時間:30號 (周三) 19:20
  • 國足集體觀影《奪冠》落淚:學渣羨慕學霸,想到自己不爭氣,哭了
    10月6日下午,正在上海參加集訓的國家男足一行約50人,專程前往駐地酒店附近的一家電影院,觀看了正在熱映電影《奪冠》,學習女排精神。整個放映現場為國足「包場」。一個國足集訓不遲到,一個看個電影感動落淚,就能上熱搜,不會花錢買的吧,刷一下存在感,怕太久淡出觀眾視野,不好掙錢。有網友說,這是中國男足距離「奪冠」最近的一次,這話說的也確實沒法反駁。這次觀影算是足球學渣,學習一下女排學霸。
  • 電影《燃點》再曝口碑特輯 掀團建觀影熱潮
    羅永浩認為不被嘲笑的夢想是不值得實現的papi在創業的道路上也有自己的焦慮與難點近日,已於1月11日全國上映的創業紀實電影《燃點》發布了口碑特輯。 創業不易理想不滅 《燃點》成公司新年團建首選作為一部題材相對小眾的紀錄片,電影《燃點》自1月11日上映以來,面臨排片少觀眾想看卻無處看的現實困境。但正如電影的slogan,排片很難,「但堅持很燃」。
  • 常年居於燒腦電影榜單,《穆赫蘭道》到底值不值得一看?
    #看過最燒腦的影視作品#喜歡看電影的小夥伴應該都聽說過《穆赫蘭道》吧,常年居於燒腦懸疑劇榜單,今天就來說一說這部電影適不適合你看想知道適不適合自己看可以直接翻到文末適影人群標題。首先要說明一點,《穆赫蘭道》作為好萊塢鬼才大衛·林奇的成名作,該片燒腦程度極高,整部影片猶如夢境一般沒有邏輯,第一次看不懂很正常。
  • 2019籃球世界盃來了,懶熊體育專題頁正式上線
    美國隊雖然被認為是「星味」最淡的一屆,但他們的奪冠實力不容置疑。可是根據FIBA公布的最新一期球隊實力排行榜,塞爾維亞力壓美國,連續兩期佔據榜首位置。這種情況在以往的國際大賽上十分罕見。誰能最終捧起奈史密斯杯?懸念尚存。賽前,各隊球星紛紛通過社交媒體或公開採訪表達了自己的豪情壯志,懶熊體育整理了其中部分內容:
  • 國足集體觀影《奪冠》,該學的不只有女排精神
    愛之深責之切看勵志電影不罕見趙亮晨(以下簡稱趙):國足看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最近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有些調侃的話雖然有些促狹,但又確實有點好笑,比如有人評價觀影現場的照片「這是國足距離『而女排恰恰是相對「清貧」而成績又最為出色的,可以說這兩者在各個維度上反差都比較大,因此更有戲劇性的效果,也更容易激發人們調侃國足的欲望吧!蘇:新聞中說,幾位國足隊員在觀影時被感動得悄然落淚,我也相信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有時候精神的力量確實能起到促進、催化的作用。趙:中國女排確實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
  • 遺憾《奪冠》掉隊「體育題材是被電影行業忽略的富礦」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初步統計,10月1日,全國電影市場產出票房7.5億,觀影人次近1900萬。刷新了復工以來單日票房紀錄,「大眾的觀影熱情非常高,這是疫情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檔期。」太平洋影管公司市場總監助理尹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欣喜地表示。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
  • 長龍體育集團員工觀影《奪冠》有感
    電影《奪冠》觀後感對於國家層面,女排精神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對於個人而言,我認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在工作生活中,有時候明知道自己不行,也要抬頭前行,竭盡全力,所有的冠軍都是自己拼出來的,讓壓力變成動力,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走到最後。
  • 《奪冠》:跨越35年,依舊熱血,電影的精彩呈現是對體育人的崇敬
    2020年的春節賀歲檔電影《奪冠》將在大年初一上映,而後因為疫情又撤檔了,但是絲毫沒有減弱觀眾對它的期待。雖然還未上映,但已是第六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也成為電影中非常熱門的話題,網友還給出了影片8分以上的估分值。
  • 電影《奪冠》,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體育電影嗎?
    雖然8億票房不盡如人意,但《奪冠》已然創造了國產體育電影的票房紀錄。從1934年中國體育題材電影的開山之作《體育皇后》,到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體育題材彩色故事片《女籃五號》,再到近年林超賢導演的《激戰》和《破風》,中國體育電影越來越走近大眾視野。
  • 做體育行業垂直精品FA,懶熊體育的競爭力在哪?
    就像此前懶熊體育創始人韓牧所說:或許體育行業不需要獨角獸,體育行業需要的是千裡馬。獨角獸是網際網路領域短期內迅速成長起來大平臺,但體育產業或許不可能,創業公司比拼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很有幸在兩年時間裡,深度觀察並參與了體育行業資本化的潮湧潮落。在2016年,我們打算將這些行業觀察積累和經驗轉化成公司產品,懶熊體育的金融業務應運而生。
  • 《奪冠》易,體育電影復興難!
    從演員陣容看,無論是國際影星演員鞏俐,還是老戲骨黃渤、吳剛等,其表演大多走心,接地氣。相對而言,導演陳可辛和編劇張冀這對黃金組合的加盟更具有想像力。張冀的敘事大多流暢,飽滿,充滿技巧,且直指人心。至於陳可辛,用同為導演的黃建新的話說就是,「他是極少數真正贏得內地認可的香港導演。」確實,從《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再到即將上映的《奪冠》與《一點就到家》,陳可辛都在詮釋內地的故事。
  • 懶熊聯手北京體育廣播解讀奧運會:創業者迎來怎樣的契機
    ,在此之前沒有一家垂直的媒體,或者擁有財經背景的團隊看這個產業,那個時候進入的懶熊體育。董欣導:我個人從事體育產業是個比較偶然的機會,因為一直喜歡體育,看NBA、足球等,我個人一直是懶熊的用戶,從微信、微博端看文章,去年很偶然的一個機會吧,懶熊也是6月完成的融資,我正好在那個時間點問他們招聘嗎?就非常幸運地進來了。
  • 電影評論:從《奪冠》看國產勵志體育電影的發展
    對於位列票房狀元榜眼的《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這裡暫不討論。從《奪冠》這樣一部國產體育勵志類型的影片,能在國慶檔這樣競爭最激烈的黃金檔期中脫穎而出,勇奪探花,其實已經非常難能可貴。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認為,《奪冠》的表現,對於國產體育勵志電影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奪冠》能夠取得成功,題材的選擇很關鍵。
  • 《奪冠》值得看嗎?這部電影足以讓你熱淚盈眶
    《奪冠》,雖然明知道這是一部主旋律的電影,明知道這部電影飽受閹割,甚至連名字都被迫改變。但我還是在電影的前三十分鐘哭的泣不成聲,還是在兩次國歌響起時心情激蕩,還是為了電影裡的三場比賽捏一把汗。但在電影裡,卻直接不!具!名!
  • 電影《奪冠》觀影雜記
    昨天去影院看了電影《奪冠》,先看這部電影,是比較喜歡女排的姑娘們的刻苦拼搏的精神,還有就是心裡的那份對女排五連冠那種敬佩的心結。女排姑娘們五連冠的時候,我們正是上初中的年紀,每天看完戰況實錄,就到學校裡和同學們聊比賽,聊到她們打贏比賽,激動的比自己贏了都開心。帶著那份女排情結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奪冠》的。
  • 你改變了懶熊
    作為國內第一家商業體育內容提供商(2013年底創立,2015年6月開始公司化運營),至今我們推出了原創產業報導近7000篇,通過微信公眾號、官網、微博和其他外部平臺的內容傳播,聚攏了 20萬+ B端(公司、機構、政府等)的體育產業精英。他們構成懶熊體育的核心用戶,其中包含上萬位創業者(資料庫已收錄近千份商業計劃書)、800多家看體育項目的投資機構和1500餘位項目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