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產品搞醫患對立?她被嘲冤嗎...

2021-01-19 騰訊娛樂

點擊上方「騰訊娛樂」並關注,在這裡讀懂娛樂圈

來源:麻辣表哥

id:malabiao


昨天早上才刷到援鄂醫護收到湖北寄過去的月餅,小有感慨,一轉頭看到葉璇錄視頻,吐槽她被醫生坑了。


我???!!!



事情是這樣子的,葉璇兩三天前錄了個視頻,不知道為什麼近日才上熱搜。


她說自己做手術的時候,醫生在手術臺上玩手機,自己的手術失敗了,算不算醫療事故。




對,不用懷疑,視頻中真的是葉璇。


雖然以前在觀眾眼裡,她長這樣。↓↓↓



但現在,葉璇長這樣↓↓↓



我們來看看視頻的內容。


一開頭,葉璇就說自己很不開心。去做了一個小手術,去的是大城市,大醫院。



但是手術失敗了,葉璇安慰自己啊,還好不是什麼大病,失敗了就再做唄。



但是她忍不了的是什麼呢?是她覺得這種現象要抨擊。


當時她做的是小手術,沒有打麻醉,然後跟她一起做的另外一個病友,是全麻的,做完就很痛。


葉璇就很感慨,自己清醒地看著醫生們做手術,這就等於是醫療事故。


第一,醫生在手術室裡玩手機,可以這樣嗎?



因為葉璇聽日本的醫生朋友說,不允許在手術室裡動手機,那咱們的醫生怎麼就這樣呢?



第二,這個護士也有問題。


當時醫生已經給她切下去了,因為她沒有全麻,已經痛了。結果護士說「藥沒準備」,急急忙忙的去拿藥拿針劑。


原本自己是一開一切就好的事情,就因為護士的問題等了很久,傷口一直敞著,後來手術失敗了。



葉璇感慨,自己像一塊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她覺得自己終於明白了普通老百姓了,那些醫患關係,(是由於)醫護人員不謹慎不嚴謹,什麼都是差不多差不多(造成的),讓患者身心受創。



更何況自己還是去的大醫院,請的是好醫生,花這麼多錢做一個小手術,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一般人得有多慘啊。



那全麻的人都不知道被搞什麼了,我是局麻的。



啊,葉璇感覺自己太慘了,刀拿在醫生手裡,她也不敢講什麼,太可怕了。



視頻長達4分鐘,就說了這麼多。


簡單總結一下。


1.葉璇在大城市的大醫院做了一個小手術,但手術失敗了。


2.她認為失敗有兩個原因,一是醫生在手術室玩手機,二是護士沒準備藥劑。


3.感慨醫患關係,替老百姓發聲。


4.我們醫療環境不行。


視頻一發出來之後,網友就替葉璇鳴不平啊,這醫院太過分了,沒有職業道德。



但,很顯然這件事還是有很多地方沒說清楚的。


1.做的什麼手術?


2.在哪家醫院,什麼科室的醫生?


3.到底是在手術臺,還是在手術室玩手機?


4.後來有和醫院投訴反映過嗎?


了解以上4個問題,才能去解決,而不是全憑著一張嘴,直接給醫生扣上一頂不嚴謹的帽子。


關於第一個問題,可能是涉及隱私葉璇沒說,至於第二個問題,葉璇也沒有回答。


說不是哪家醫院的問題,而是要以自己的痛苦換取老百姓的權益。



她倒是有和醫院反映,但醫院不賠償,只能下次給她免費重新手術。



而且醫院說了,下次換個醫生再安排手術,也不能保證醫生不在手術室裡玩手機。



有網友就疑惑了,醫生刷手之前玩手機應該可以,不可能刷手之後玩手機,葉璇回答,這個醫生已經刷過手在手術臺上了。



按照她的配文和回答,醫生是在手術臺上玩手機。




這裡有個重點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就會被葉璇給帶跑。


到底是手術室還是手術臺上玩手機,完全是兩個概念。關乎著醫生的清白。


下面進入科普時間。


一臺手術的成員包括巡迴護士、上臺護士、麻醉醫生、主刀醫生。


後幾個都比較好理解,巡迴護士是幹什麼的?


調整燈與室溫,給醫生擦汗,及時增添手術所需的物品,並記錄備查等等之類。



也就是說,手術中是可以拍照錄像的,由巡迴護士完成。



那上臺護士和手術醫生呢?


他們在手術中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在刷完手以後,絕對不可以碰其他東西。


這裡有一個專業名詞,葉璇可能不懂,什麼叫「刷手」。


術前給手消毒要遵循洗手7步法。


洗手過程中手指朝上高於肘部,將雙手懸空舉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而致汙染。每次洗手要4-6分鐘,保證足夠的刷手時間和刷手質量,才能有效的預防手術切口的感染。



按這麼說,影視劇中確實不夠嚴謹。



刷完手以後,他們的手要一直端著,保持腰以上、肩以下,不能碰任何無菌區以外的地方,包括自己的口罩眼鏡。


▲截圖來源@只有天空在上_


類似這樣,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中醫生的手一直抬著,就是遵守無菌原則。



所以,由此來看,在手術臺上,手術醫生絕對不能碰手機。


像葉璇所說的,自己被開刀以後,傷口敞著,護士跑來跑去找藥去了,醫生繼續玩手機,是極度荒唐的事情。


不過,這裡不排除,她分不清是手術醫生還是麻醉醫生。



那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手術醫生可以用手機嗎?


在洗手之前等待時間碰手機沒問題,有的手術醫生忙下來一天到晚全都待在手術室裡,會玩一下手機放鬆一下。



還有的,並不是玩手機,而是用來聯繫工作,以免病房病人或者護士要找醫生。



這裡也順帶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醫生在手術過程中會聊天,是緩解無聊,但處理到血管神經的時候,醫生都會高度集中。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那帶手機進去,不就破壞了無菌環境嗎?


醫界大V白衣山貓表示,手術室做不到絕對無菌,但手術臺上是無菌區。



所以,記住一點,無菌原則對於手術臺上的醫生護士來說,就是鐵律。


如果誰在手術臺上玩手機,相當於摔碎自己的飯碗。



而且葉璇還說,全麻的大手術病人,也反應醫生在玩手機。



要命啦,全麻病人壓根沒有意識,醒來時手術已經結束了,怎麼可能看到手術過程中的事。



很顯然,葉璇是沒太搞明白手術室和手術臺的區別,也分不清麻醉醫生和手術醫生,而且她記性也不太好,一開始說自己沒打麻藥,後面又說是局部麻醉。


當然了,大多數人一般都不了解這些專業知識。


但我們一般人面對疑問時,要麼自己去搜資料,要麼請教專業人士,如果實在有問題,可以反映可以投訴。


手術室是有監控的,可以走正當途徑維權。



但葉璇沒有,還沒搞清楚,就一則視頻發出來,聖光照耀頭頂,說心疼老百姓,實則激化醫患關係。


讓醫學界的醫生護士們氣到發抖。



白衣山貓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回懟葉璇。



然後他收到了葉璇的律師聲明,但卻回不過去。



哈哈哈哈哈,發了就跑,真是一頓操作猛如虎...



但這個事最好笑的還不是這裡,因為葉璇說她社交平臺上視頻不完整,讓網友去另一視頻站看,我又跟著去了另一視頻網站。


然後發現,重點來了。


講了自己有多慘以後,葉璇拿出了一瓶自己的什麼產品,給網友推薦了一下。



然後又開始誇別的國家在方方面面都有工匠精神,而我們的傳統是差不多就行了。


把一個有關醫療的專業問題,扯到了文化差異上,並一桿子打死了我國的醫療行業。



儘管無數人問她到底是在哪個醫院做的手術,大家也好避雷,但葉璇什麼都不說,最後在評論區發了個某寶引流的連結。



我就不多說了,懂的人都懂。



葉璇今天中午還發文回應了這件事。




要說起來,葉璇做出這種事,在我看來雖然有些神神叨叨、莫名其妙,倒又不是特別驚訝,對她的感官一直挺複雜的。


葉璇出生於高知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文化。


她家裡祖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父親是高級律師,在美國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從小就學舞蹈、鋼琴、書法,去美國上學,理科成績都很牛叉,中學畢業第一名,最後選了美國波士頓韋斯利女子大學,拿了全額獎學金。和宋美齡、希拉蕊是校友。



這個學校,有網友說非常難進,難度不亞於哈佛,而且葉璇念的是政治系,是最有學術分量和門檻最高的系。



後來她參加了選秀,就進入了演藝圈,大學沒有畢業。



但文化底子還是在的,從她個人社交平臺裡能看出來。



進入娛樂圈以後,一度成為TVB的花旦,演過不少經典角色。


《封神榜》裡的楊蓮花,有點煩人,但透著可愛。



《再生緣》裡的孟麗君,英氣和書生氣並存。



到了後來的收視冠軍《天下第一》裡的上官海棠,又颯又美,男女通吃。是真真圈了不少粉。



可惜後來事業上沒有更進一步的突破,相反她的戀情八卦傳遍江湖。


比如變成兔女郎,陪李東學一起看煙花,後來得知李東學隱婚了。



避過了這個雷,又遇到小墨先生,結果又獲得「下降頭」一稱。



因為每每爆出來的畫風,都是這樣奇奇怪怪。



以及這樣奇奇怪怪。



陷入愛情裡的女人,被稱「下降頭」也無可厚非,讓人想不通的是,後來有網友爆料小墨先生是有女友的。




葉璇為了自己的男友,竟然反撲,一個人是因為不優秀,所以才被提分手的,要檢討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言下之意,你被甩,你活該啊。我優秀,所以他選了我。



你們看看這話,是不是說的過分了?


包括還有一件事,她還撕過自己的粉絲。


曾經她和陶昕然演過一部戲《馬上天下》,宣傳通稿裡說是兩位女主。



有一位葉璇的粉絲不滿,就發文暗諷陶昕然,葉璇轉發了,稱陶昕然是「跳梁小丑」。



要開撕,也沒什麼問題,但也有一些粉絲勸葉璇,在明面上撕不好,會樹大招風。這話沒問題吧。


結果葉璇不識好人心,一通懟「你有什麼資格教人」,並且說不稀罕這樣的粉絲。



你要說她真的不是一個什麼理智聰慧的人吧,但她當年還的的確確做過好事。


在聶鑫出事之後,儘管素未謀面,但葉璇捐了5萬塊。



這樣來看,葉璇倒是一個善惡分明,又嫉惡如仇的人,就是腦子不夠理智,很多時候考慮問題,欠缺了進一步的思考。


就好比這次她發的吐槽醫生手術的事,但凡經歷過疫情都應該明白,病人有病人的不易,但醫生也有醫生的艱難。


世間萬象,不否認有些醫生醫德不好,但同時也有很多醫生盡職盡業,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在沒有理清事實的情況下,就濫用公眾人物的影響力而去誤導抹黑。


當然,如果是借著吐槽另有想法,前面的就當我白說。



| 熱門文章推薦 |




相關焦點

  • 強推之恥?她又被嘲了
    來源:新浪娛樂2020年秋季日劇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以純愛為主題的《要加熱這份戀愛嗎》初回收視率達到了9.4%,之後三話也穩步保持在8.3%以上。從數字來看,這部日劇成績還算中規中矩,和往年火10檔作品來比甚至還高出了零點幾個百分點。
  • 醫生救護車吃香蕉引關注,苛責醫護人員或加深醫患對立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苛責醫護人員只會加深醫患對立近日,一條河南醫生在救護車內吃香蕉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但不妨想一想,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揮舞「道德大棒」,苛責醫生「吃香蕉」「喝葡萄糖」時,是不是也在無形中加深醫患對立、妨害本應有的和諧醫患關係? 醫護人員同樣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不能一面要求其理性工作,又苛求他們時刻展現出體貼溫暖。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就是看到了苛責他人不僅無法產生「提醒」和「約束」作用,反而會招致不滿情緒,導致雙方難以溝通。
  • 演「父女戀」被嘲爹味傑克蘇,陳建斌到底冤不冤?
    談「父女戀」被嘲爹味傑克蘇的陳建斌,又到底冤不冤? 爹味傑克蘇純愛故事,糖太難磕了 必須說這部劇集的整個故事,就,非常偶像劇啊。 陳建斌演的某董事長,多有錢?不用細想,劇情簡介就給你寫的明明白白:億萬身家。
  • 中青報談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苛責醫護人員只會加深醫患對立
    中青報談醫生救護車內吃香蕉:苛責醫護人員只會加深醫患對立 袁媛/中國青年報  2020-11-20 06:43
  • 女排球員有點冤!本來能成為很好的組合,卻被人為地對立起來
    不過,也有例外,有兩名球員顯得比較對立。這兩名球員本來也能成為很好的組合,卻被人為地對立起來,確實有點冤。球迷為喜歡的偶像爭來爭去本屬正常,只不過這種爭吵一度被當做輿論的導向就讓人難以理解了只不過中國女排形成的以朱婷、張常寧等主要球員為框架的主力陣容實在是太穩定太有戰鬥力了,所以一時半會很難有位置空出來。在主攻朱婷成為中國女排公認的核心後,李盈瑩要想成為主力,就必須佔據另一名主攻的位置,所以張常寧就無辜躺槍,成了部分球迷為偶像設定的對立目標。
  • 方艙醫院休艙了,「最好的醫患關係」不能休止
    更為難得的是,方艙醫院中高度信任、互相配合的醫患關係,受到輿論的廣泛讚譽;公眾無不為武漢疫情憂心忡忡,但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演繹的生命大合唱,也讓無數國人為之動容。以至於有網友感嘆說:我看到了醫患關係最理想的樣子。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方艙醫院空間特別。在同一個艙裡,醫護人員和患者就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唯有互相信任,才能凝聚最強的戰鬥力。
  • 熱巴花痴個小李又被嘲!她是要開始走黑紅路線了嗎?
    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她跑去萊奧納多的ins底下用中文留言……求偶像小李多發發自拍。她這句留言被嘉行傳媒截圖發了一條微博,說這是一個萊昂納多死忠粉的日常。要說迪麗熱巴是小李粉絲這事,還真沒什麼大嘲點。她很早之前就在微博上說自己是小李的粉絲了。
  • ...醫患關係更和諧——保險「第三方」成為醫生的好幫手患者的好朋友
    近年來,醫療糾紛多發、醫患關係緊張,甚至在一些地方還發生醫患暴力事件,導致在醫療救治過程中出現「醫方有戒心、不敢為,患方預期高、不信任」的現象,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救治的工作效率,也沉澱了一定的社會矛盾。「再安全的手術都有發生意外風險的可能」「醫療風險不可避免」,這是國際公認的事實。
  • 國學大師蒙曼解讀遭到質疑,她到底冤不冤
    她在剛開始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因為形象很平易近人,談吐也很有趣,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一個親切的姐姐。因其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較高的文學修養,以及在各種節目詼諧幽默的點評"吸粉"無數。本來因為節目的效應,她的知名度和名氣都在上升,但是因為一件事情,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鋤禾日當午"是何意?國學大師蒙曼解讀遭到質疑,她到底冤不冤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二場中,蒙曼講評選手選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古詩時出了差錯。
  • 搞中美對立「打冷戰」就是把中國帶進溝裡!
    搞中美對立「打冷戰」就是把中國帶進溝裡! 因此,為了中國發展,必需搞好中美關係,堅決反對拉仇恨搞對立打冷戰,堅決反對損害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希望中國人民不要上了「拉仇恨搞對立」陰謀的當! 美國打敗獨裁者薩達姆,美國佔領伊拉克、掠奪石油了嗎?美國顛覆恐怖主義塔利班政權,美國佔領阿富汗、掠奪資源了嗎?美國當年佔領日本,不是把日本強制改造為自由民主國家了嗎?就是蘇聯解體了,美國消滅俄羅斯了嗎? 如果美國真是「亡我之心不死」,那乾脆發動核戰爭好了,不乾脆利落嗎?美國人哪有什麼「亡我之心不死」?
  • 剖析走進死胡同的醫患矛盾:醫者患者應換位思考
    醫患關係的殘酷現實,使得即便是低調的謳歌,也註定招來各種非議。然而,這個敏感又沉重的主題終於能夠出現在螢屏上,本身就令人欣喜。  醫患關係出了大問題!只有正視這個現實,才有可能對症下藥,迎來改變。  在以《雙面膠》和《蝸居》等影視劇掀起婚戀及買房等熱門話題的討論之後,這一次,作家六六把目光投向了更為敏感的醫患關係。  母親的兩場大病——乳腺癌和腦瘤,讓六六直面生死,兩次大手術,也讓六六與醫院、醫生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或許就是她寫《心術》這部小說的緣起。
  • 當醫生變為患者,她想到了什麼?醫患關係應該如何建立和改善?
    2020年10月31日,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那起傷醫時間仍然歷歷在目,看著手裡的這本由美國作者拉娜·奧迪什所寫的《從白大褂到病號服:探索醫療中的人性落差》一書,跟著身為醫生的作者走進了她角色轉變後的經歷。作者在書中因為懷孕進入醫院成為患者,以患者的視角審視了醫患關係。
  • 楊文醫生走了,新冠疫情來了,這一年,醫患關係變了嗎?
    在楊文醫生離世將滿一年之際,趙立眾與健康界一起懷念她。一年前的12月24日清晨,患者孫文斌舉起手中的刀,砍向了正在急診科值班的楊文醫生。楊文醫生倒在了血泊中……2020年1月16日,殺醫者孫文斌以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4月3日執行。
  • 微醫和好大夫真的對醫生有價值嗎?
    微醫和好大夫真的對醫生有價值嗎?由於圈子問題,我常常和臨床的醫生交流,很少接觸到醫療管理層面,因此只能片面的站在醫生和患者的角度來評價這兩款產品。微醫和好大夫的產品邏輯,簡單來說是聚合醫生資源,匹配患者人群,滿足院前諮詢,助力院後管理,在此基礎上提供/對接深度的延伸醫療服務。堂堂正正的業務模式,不是嗎?
  • 涉及「醫患關係」,負責任的媒體報導的三個原則
    其次在涉及「醫患關係」事件時要做到報導平衡在西方的媒體實踐中,平衡報導最初指在新聞報導中要給予對立的事物或意見同樣大小的版面或同樣長短的播出時間,強調的是在報導量或報導力度上的平衡。記者喬恩·富蘭克林提到主治醫生達克爾在作手術前早餐只吃華夫餅,不喝咖啡是因為咖啡「會讓她的手發抖」,這不僅顯示了達克爾醫生對於手術的謹慎和重視,更體現了記者本人對於腦外科醫生手不能發抖重要性的專業認知。而文中首尾兩次提到凱利太太的一句話:「我怕死,但我更怕痛。」也加深了人們對於手術本身風險的了解和對患者本人的同情。
  • 光明時評:醫患本該守望相助
    口罩旁邊有一份簡短的說明:我們確認過,是質量過關的產品,請放心使用。我們的孩子都是某教授的小患者,我們決定將口罩贈給一直治療和關愛某症候群的某教授所在科室,給需要的小朋友們提供一點點便利。這樣的愛心舉動、溫暖的醫患關係,給冬日的兒科門診增添了一抹暖色。
  • 吳昕又被嘲毫無魅力點,主持沒天賦,殊不知她才是圈內最大幸運兒
    吳昕一個很矛盾的人,有人喜歡有人嘲,認為她就是放在哪群人堆裡都不突出的一個,魅力點也沒有,沒身材沒長相沒閃光點沒梗沒笑點,毫無存在感毫無看點,誰跟她在一起誰就對不起她,謝娜打壓她,藍盈瑩逼她學樂器,永遠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出現。
  • 《婚前21天》裡奧運冠軍何雯娜的婆婆因為夾菜被全網嘲了,冤嗎?
    《婚前21天》裡奧運冠軍何雯娜因為到了孕後期對油膩的食物非常敏感,多次表示吃不下,不願意吃,奈何她的婆婆還是瘋狂的給她夾肉類,表示「不愛吃也得強吃,孩子需要營養。」何雯娜表示吃不了肉此視頻一出,網上對何雯娜婆婆的做法一頓群嘲;很多網友都吐槽她不是真心的關心兒媳婦
  • 《少年的你》胡小蝶被嘲顏值低,看了她生活照:我也想顏值這麼低
    導讀:《少年的你》胡小蝶被嘲顏值低,看了她生活照:我也想顏值這麼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姚澤麟:疫情結束後,醫患關係終究會回到原本狀態
    「中國的醫患關係不是制度支撐的,而是私人化信任」燕京書評:在描述患者和醫生的不信任的時候,你用了「制度性不信任」這個術語,能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嗎?但也有例外,比如說2016年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員因為妊娠在北醫三院去世,中科院為她向醫院出了個函,要求醫院本著尊重生命、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該患者離世的原因作出調查,給出結論。這個事情放在40年前單位制的時候,其實並不算新鮮。那個時候,這種事情都是這麼解決的,由一個單位出面和另一個單位協商。可能更多的情況是在單位內部解決,因為產生糾紛的醫院可能就是本單位附屬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