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6次申遺中國象棋」反轉了,背後這些事要說清楚……

2020-12-09 騰訊網

近日

一則令人費解的消息在網上傳播——

「印度申遺中國象棋被拒」

不僅「申遺」,不僅「被拒」

而且還被連拒「六次」……

作為中國象棋業餘3.1415926段選手

小缸當時就震驚了

然而

根據「某震驚部」統計數據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社會學定律:

震驚到家必有鬼

果然,造謠者很快就被打臉了

這個反轉新聞不禁令小缸好奇:

中國象棋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

經過一番

「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考證

小缸發現了一系列驚天秘密……

中國象棋起源

首先,讓我們拋出

象棋版「十萬個為什麼」中的第一問:

象棋為什麼叫象棋?

為什麼不叫汪棋、咩棋?

十二生肖集體表示不服

下面進入劃重點時間:

其實象棋的「象」

跟印度大象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裡的「象」是象徵之意

即以棋局象徵戰爭……

「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說苑·善說》

如同古代99%的發明一樣

在許多記載中

象棋也是由無所不能的黃帝發明的

這當然……你懂的

可以確定的是,類似象棋的遊戲

在戰國時已開始流行

當然,戰國「象棋」與今天差別很大

專業名稱叫「六博」

對戰雙方各執六枚棋子

這是模仿當時軍制:

五人一伍,加上伍長共六人

菎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屈原《招魂》

六博的玩法大概是醬紫的:

先投箸(類似擲骰子),再行棋

擒住對方「梟」子者獲勝

各位童鞋想必已看出

這玩法有一個「bug」:

如果每走一步都要靠擲骰子決定

那就不僅是下棋,還是賭博了

仙人六博圖

鑑於六博的半賭半棋屬性

人們在其基礎上

改進出一種更接近現代象棋的遊戲——

塞戲

在漢代,塞戲已成為宮廷常設項目

中國象棋發展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民間流行一種「象戲」遊戲

這是真正的中國象棋雛形

與此同時,中國象棋事業

正式進入戰略忽悠研究階段……

南北朝「戰神」北周武帝

中國史上第一個象棋大師

不僅寫作《象經》為象棋「立法」

還令詩人王褒為之作注

並且召集百官推廣宣傳

北周武帝宇文邕

唐朝的皇帝普遍是象棋迷

魏徵老師一不留神

唐太宗就開始研究《象經》

他的三千佳麗之一兼兒媳武則天

還曾做夢與「天女」下象棋

德藝雙馨唐玄宗老師玩得更絕

他跟楊貴妃下象棋

將棋子名稱寫在宮女的胸部

將棋盤畫在宮殿地板上

一邊下棋一邊「飆車」……

唐玄宗之子、後來的肅宗李亨

在安史之亂中逃亡時仍沉迷象棋

為了落子時不發出聲響

以免讓將士認為他玩物喪志

於是將傳統銅盤改為木製棋盤

在唐代以前

象棋的主要兵種

將、車、馬、卒等都已齊備

唯獨沒「炮」

而沒有炮的象棋是沒有靈魂的

到了唐朝

這枚「靈魂棋子」終於出現了

只不過因為火器還沒普及

當時書寫為「砲」

象徵戰爭中的投石機

宋朝時火器普遍應用於戰爭

象棋中的「砲」也就改寫為「炮」

將、車、馬、炮、士、象、卒

七大兵種在此時全部聚齊

現代象棋呼之欲出

大象戲圖/俞平伯繪

中國象棋定型

宋朝市民經濟發達

象棋玩法之多幾乎可比肩撲克

主流玩法就有四種:

大象棋,小象棋

廣象棋,七國象棋

大象棋

理學家程顥曾專門寫過一首

關於大象棋的詩

其中有句「雄如劉項亦閒爭」

可見楚漢典故已融入棋局之中

小象棋

除了炮的位置不一樣外

其他方面幾乎與現代象棋一毛一樣

腐宅女李清照就曾以小象棋盤

繪製過一幅《打馬圖》

李清照《打馬圖經序》書影

廣象戲

蘇軾的四大弟子之一晁補之

創製這種玩法

但因為太過複雜,沒有群眾基礎

玩的大多都是讀書人

七國象棋

小缸本尊司馬光創製這種玩法

與傳統象棋的兩軍對抗不同

七國象棋模擬的是國與國之戰

但與廣象棋一樣曲高和寡

七國象戲圖/【元】陶宗儀《說郛》

此時

象棋戰略忽悠研究也百花齊放

《象戲格》、《棋勢》等棋書相繼問世

南宋國民偶像、

象棋排局專家文天祥

不僅喜歡下盲棋

還創作了四十局棋圖

「公(文天祥)平生嗜象弈,以其危險制勝奇絕者,命名自《玉屠金鼎》至《單騎見虜》,為四十局勢圖,悉識其出處始末。」——鄧光薦《文丞相傳》

明清時代

開始大批量出現象棋「棋聖」

嘉靖進士李開先「以棋名擅天下」

時人贈彩虹屁曰:

「只此一藝,可高古今」

明清棋譜也異彩紛呈

號稱「(象棋)無敵」的明人朱晉楨

總結前人成就和自己心得

輯成4卷《橘中秘》

堪稱象棋界的「葵花寶典」

最後回到來源問題

中國象棋究竟是「舶來品」還是「中國造」

歷史尚無定論

但無論如何,中國象棋的每一顆棋子

都飽含著中華文化的血液

當我們撥開歷史迷霧

至少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

參考資料

顏下裡:棋牌博弈志

劉海軍(編):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中國象棋

範士忠:中國象棋史話

王豔花:中國象棋淵源鉤沉

來源 |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文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謝楊柳

編輯 | 木言

校對 | 周勇

審核 | 岑傑昌

籤發 | 孫朝方

相關焦點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是裡面有「象」...
    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新聞引爆了中國象棋界——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沒錯,你沒看錯,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的確,中國象棋上面的兵種可都是用中國漢字註明的,印度為何敢公然覬覦?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理由竟是裡面有「象」
    據《揚子晚報》報導,印度在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他們認為,中國象棋裡有象,而大象起源於印度,所以中國象棋也是印度來的。施瓦辛格在隔離期間與自己的寵物驢下象棋 照片 : TWITTER/@SCHWARZENEGGER報導稱,為了證明中國象棋是「舶來品」,印度拋出了兩條看似合理的「鐵證」。其一是「波斯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絲綢之路將其帶回,然後發展成了中國象棋」。
  • 中國象棋被印度申遺六次,是真的嗎?揭秘中國「象棋」與印度「恰圖蘭卡」
    近日,一則「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的新聞莫名其妙上了熱搜。
  • 印度拿象棋6次申遺失敗,質問:為何不過?專家答覆讓其啞口無言
    這句詩說的是我們中國象棋。象棋是我們的國粹,也是不少人小時候的益智玩具,伴隨我們國人長大。要是有人說,其實我們玩的象棋原來不是中國人發明,你會作何感想呢?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方舟子。作為打假明星,他經常向一些習以為常的觀點發出挑戰,方舟子把他的嘴炮盯上了象棋。他口出狂言:「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所以象棋很可能來自印度!」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太扯了!世界非遺中國都有哪些?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你沒有看錯,印度在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的確,中國象棋上面的兵種可都是用中國漢字註明的。印度為何敢公然覬覦?
  • 印度6次申遺中國象棋?中科院外籍院士:只有中國能創造這種文化
    近期國內媒體的一篇「印度申遺中國象棋6次被拒」的新聞登上熱搜,新聞中說道,因為象棋中有「象」這個字,但是中國沒有象,印度有,所以印度拿來申遺。此事一出,立馬引起網友們的吐槽評論。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巴莫曲布嫫指出「各國申報的文化遺產材料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上都是能查閱的,其中並沒有印度提出要申報中國象棋的記錄。」但是印度確實想要更深入地與我國進行象棋交流,並且希望加入亞洲象棋聯合會,還派人前來參加會議。
  • 印度六次申遺象棋!聯合國忍無可忍,回復亮了!
    不是我最近想槓印度,是我最近看到一則老新聞,又讓我體內的「槓精」精神翻騰。有新聞說,印度六次拿我們的象棋去聯合國申遺,說象棋是他們的。對此,聯合國是拒絕的,甚至忍無可忍說了句:「你們不認識漢字嗎?」但印度依然堅持認為象棋是他們家的,理由還非常奇葩,他們認為中國沒有大象,所以象棋不是中國的,是印度的。這一點倒是和國內方舟子的觀點雷同,認為中國沒有大象,所以象棋的起源不是中國。港真,你申遺就申遺,別搞笑行不行。
  • 中國象棋被印度搶「申遺」?是真是假答案在這
    遍布華夏角落、有傳統特色的中國象棋,可不是誰想搶就能搶走的!昨天,一則匪夷所思的信息引起人們的關注,那便是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並且前後申請了六次。聯合國這次反對的理由只有五個字:「漢字認識不?」熱搜(微博截圖)今天,又有專家出來闢謠消息是假的,姑且不論這則消息是否屬實,單說遍布華夏角落、有傳統特色的中國象棋,可不是誰想搶就能搶走的!中國象棋起源說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我國浩瀚的文獻記錄中有近十種說法,其中較流行的有兩種。第一種是相傳上古虞舜有個名叫「象」的弟弟,因桀驁不馴被關了起來。
  • 中國象棋被印度搶「申遺」? 是真是假答案在這
    昨天,一則匪夷所思的信息引起人們的關注,那便是印度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並且前後申請了六次。聯合國這次反對的理由只有五個字:「漢字認識不?」熱搜今天,又有專家出來闢謠消息是假的,姑且不論這則消息是否屬實,單說遍布華夏角落、有傳統特色的中國象棋,可不是誰想搶就能搶走的!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但是,網絡上一直有人說:印度連續六次拿「中國象棋」去申遺,理由是中國沒有大象,簡直就是令人噴飯。正當大家覺得印度搞笑之餘,忽又有傳聞,國內學者方舟子,竟然也認為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此,我專門搜索資料,發現網傳印度拿象棋申遺,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事。而方舟子倒是有可能懷疑過象棋的起源。
  • 中國象棋印度申遺:象棋由來與四種走法,10種經典必死殺法
    最近看到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次次都被駁回。同時看到其給出的兩個理由,也讓人啼笑皆非。理由一:中國象棋是由波斯象棋發展而來,而波斯象棋源於印度;理由二,中國象棋象棋中的象屬於「舶來品」。那麼,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個象棋的基本常識。
  • 印度拿象棋去申了6次遺,你還不知道象棋用英語怎麼說?
    最近新聞上的爆點都是印度在拿著我們的象棋多次去聯合國過教科文申遺,但是好在一直被拒。我腦補一下被拒的場景,聯合國教科文:「好吧,你說中國象棋是你的,那這些棋子上的字來讀給我聽聽。」關於象棋起源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關於起源,現在都是傳說階段,大部分認為是三皇五帝時期產生的象棋。這也就和印度所說的什麼是通過絲綢之路(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從印度傳到中國的是完全不符的。
  • 古代中原沒有大象,印度卻有象兵,所以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
    這兩天網上又出來一堆印度象棋申遺和咱們中國搶文化遺產的消息。印度人聲稱「大象的發源地在印度,所以象棋應該是印度發明的」,而聯合國的工作人員忍不住吐槽:「大象發源地是印度沒錯,但是象棋上刻著的中國漢字,難道你認不出來嗎?」這其實就是一個段子,因為印度象棋和中國象棋不是一碼事兒。
  • 「文盲鬥士」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
    我們不僅要尊重愛護那些文化遺產,更應該將它們發揚光大,讓世界人民都能更加更加深層次的認識的,了解到。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甚至是一個國家對我們國文化遺產的歸屬產生了質疑,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一名名叫方舟子的人就曾聲稱:象棋是印度發明,因為中國從來就沒有過大象。
  • 印度視新冠為無物?還和中國爭象棋,專家: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近日新冠全球蔓延,當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和新冠博弈的同時,我們旁邊的印度卻依舊在開掛,不僅視病毒為無物,甚至直接報導出印度已經把中國象棋申遺,還已經六次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們知道,象棋,中國象棋屬於中國對全中中國什麼對於全世界來說都認為中國象棋屬於中國沒什麼異議,甚至是很我國爭了多次遺產的韓國也沒有異議。
  • 中國象棋:洶湧於廟堂,澎湃於江湖
    最近,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熱刷朋友圈——據稱印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申遺中國象棋,並且前後申請了六次,不過均被駁回。作為一名象棋皮毛愛好者,看到這個消息,筆者心中那是相當震驚。儘管象棋的起源確實有「印度起源說」,但那是一個尚有爭議的說法,缺乏有力的佐證。不過,在筆者寫此文之際,又傳來了印度被「冤枉」的消息。
  • 印度象棋?謠言的背後給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力敲響了警鐘
    網傳印度六次申遺中國象棋失敗,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帶上韓國給罵了一遍「不要臉」。起初這個消息剛出來我也是半信半疑,不過我懷疑的只是消息的真假,至於中國象棋,這個早就刻上了中國「水印」的文化是不可能被竊走的。後來也證實,這個消息只是媒體鬧出的烏龍。
  • 象棋的發展史與大象的考證
    提到中國象棋,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痴迷這種遊戲,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偶爾會看到三五成群圍坐在棋盤前,看著兩位棋手衝鋒陷陣。中國象棋的娛樂性與益智功用沒有人會質疑,然而我們的中國象棋卻一直被印度人算計著,近日一則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象棋界引發了爭議,消息一經傳開,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 公知胡言引印度背鍋,卻被考古發掘啪啪打臉,象棋:中國的
    那就是中國象棋居然被鄰居印度連續六次申遺。藉口也非常啼笑皆非,因為象棋中有一個象字,而象屬於印度特有的動物,因而引發了印度爭奪的心。這話說的,貌似有點道理,可細細思量卻難以服眾,有無理取鬧之疑。果不其然,後續就出具了闢謠聲名。
  • 中國象棋
    ;(6)有時間要求的,超過規定時間;(7)違反比賽規則。據說象棋是最好的智力體操,其總體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複雜綜合的心智活動。人們往往忽視它的教育啟智功能和對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用。象棋可培養人良好的意志品質。其比賽規則的「摸子走子,落子無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盤慎重,作決定要果斷。舉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斷性的表現。悔棋是棋品和規則所不容許的,是出爾反爾沒有定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