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印章文化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特別是自明清以來,篆刻藝術的發展令印章藝術呈現出漢代後的又一個高峰,影響至今未衰。其中,田黃石製作的印章作為文人文房收藏的頂級藏品,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睞。
田黃石印章
那麼田黃這種印章為何如此受歡迎呢?我們首先要了解田黃石的珍貴稀缺:壽山石中的田黃石在金石界享有「軟黃金」的美譽。全世界只有我國的福建壽山縣一塊兒不到一平方公裡的田中是出產這種石材,因其色相泛黃,又出產在水田之中,因而得名。此類石材質地溼潤細膩,在軟質印材中堪稱極品。
明清各朝代均被當做貢品進奉朝廷,被雕刻成御用印璽及各式文玩擺件。所以田黃也被稱為「石中皇帝」,其身價非比尋常。《壽山石志》考證,田黃形成於數百萬年前第三紀末期,壽山石礦的部分礦石受風雨剝蝕,自礦床分離而散數於溪旁巖石上,逐步被沙土覆蓋,形成衝積性砂床沉于田地中及河灘下,而這些田石長期埋於砂土中,日長天長,其表面鐵質酸化,致使石色外濃內淡,產生了色皮與「蘿蔔紋」「紅筋」等特徵。這種石頭只產於壽山一段大約八公裡的溪旁水田的底下。
田黃石印章
從田黃石的地位於特性來看,凡是用田黃雕琢的作品,均被當做文物來看待,因其無法複製是不能再生的藝術品。田黃石本來產量就很低,又經數百年間的不斷開採,到目前為止,已然挖掘殆盡。凡是歷代田黃能夠流傳至今的,都已經被視為稀世珍品,保存在國內外的收藏機構,而那些流散在民間的,也都被藏家所秘藏。以田黃制印章刻印的歷史有幾千年,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田黃石品種有桔皮黃、桔皮紅、金黃、枇杷黃、桂花黃、熟慄黃等。
近年來,田黃印章屢創天價,各大拍賣行都把田黃印章當做重要徵集題材,激起人們對印章收藏市場前景的關注,據了解,目前一枚民國時期的田黃石製作的印章都是以克論,古代有一兩田黃三兩金,而這說法現已成老黃曆了,田黃石印章每克低者十萬以上,極品田黃石都高達每克二十多萬。
畫家成忠臣作品,目前市場價三十萬每平尺
畫家成忠臣少年時隨葉淺予老學畫,82年葉老託印壇巨擘陳巨來老先生專為他用田黃石治了二方小印,也是從那時起讓成忠臣對田黃石愛不釋手,一生都酷愛這種石頭到處收集,九七年他去拜訪季羨林老前輩,老人收藏很多田黃石印章,成忠臣費勁周折讓老人轉讓一枚清代文人用的閒章給他。
乾隆御用田黃石三鏈紐印章
有關田黃石還有一個民間傳說,清代的乾隆皇帝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被玉皇大帝召見,玉皇大帝賜給他一塊黃色的石頭,還賜給他「福壽田」三個大字。乾隆夢醒後覺這是個很好的吉祥兆頭,但是卻對「福壽田」三字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在第二天上朝時,將夢境敘述出來,讓大臣們給自己圓夢,一位大臣聽後連忙跪倒稟告,稱「福壽田」三字應以福建壽山田黃石為解,玉皇大帝賜給皇上您的一定是產於壽山的田黃了。乾隆聽後十分高興,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恩賜。從此,每年的元旦祭天大禮中,都要把田黃石供在供案上,以祈求上蒼保佑,足見乾隆對壽山田黃石的珍愛程度。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在人格及道德沒落的中國藝術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氣節。以一己之力挑戰邪惡,拉開了作品會說話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吳冠中、史樹青譽為最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