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在很多人看來,買貴州茅臺(600519.SH)的都是「有錢人」,若按照1700元/股計算,持有一手股票的成本達17萬元。
也有觀點認為,可棄股買酒,酒雖單價很高,不過沒有數量限制。收藏價值以外,茅臺酒成為投資者炒作的標的。
可於投資來說,貴州茅臺VS茅臺酒,究竟應該選擇哪個?總體來說,買貴州茅臺是賺企業成長的錢,而存茅臺酒看重的是酒價上漲的空間。
「削藩」兩年 平抑終端價格
「酒香不怕巷子深」,茅臺酒更是香到資本市場,「股王」貴州茅臺的市值約2.2萬億元。懂酒諦注意到,11月下旬,有文章指出,2020年第四季度,茅臺直銷渠道計劃銷售4160噸茅臺酒,確保2021年元旦節前各直銷渠道的2020年茅臺酒庫存清零。
值得一提的,文章發出後,有市場解讀,4160噸將創茅臺直銷渠道佔比新高,對此,茅臺公開澄清道,第四季度直銷收入佔比和前三季相比不會有顯著變化。
另茅臺指出,2020年第四季度銷售計劃已納入年銷售計劃,並計入已披露的2020年度財務預算,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10%左右的目標未發生變化。
事實上,前述這一幕是有淵源的。自2018年起,茅臺對營銷體系進行改革,進行大力「削藩」行動,減少經銷商數量。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茅臺國內外經銷商2153家,比2017年末3083家減少930家。而此舉目的按照官方說法,就是減少終端環節,平衡利益分配,平抑終端價格。但實際上,貌似並沒有起到平抑終端價格的真正作用。
有限的產能VS強大市場需求
12月1日晚9點,某寶直播間,拍賣兩瓶2020年飛天茅臺,最終以每瓶2801元被拍下。另拍賣平臺上,同款酒1瓶於11日10點開拍,起拍價1499元,搶拍價4500元。2019年9月,有媒體曝出,一家6口在美國Costco上海閔行店以1499元價格搶購12瓶茅臺酒後,以2488元價格出售給黃牛盈利1.2萬元。
可以說,很多人囤茅臺酒,不是為喝,更多是為賣。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茅臺酒終端價格是控制不住的,從供需槓桿看,越到節假時候,價格就會上來,已趨向市場化。對此,業內資深人士何先生接受懂酒諦採訪時表示,茅臺酒的稀缺性是天然存在,雖醬香型佔白酒總量在下降,不過隨著經濟總體上行,對於優質高端白酒需求在增長的,且它具有金融屬性,即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
2019年3月,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公開表示過,茅臺的供需緊張矛盾將長期存在,目前茅臺只能滿足市場大約三分之一的需求,將來滿足率只會下降。
諮詢兩家回收老酒的機構,其分別向懂酒諦表示,2011年飛天茅臺回收價3300元、3700元。天貓某店上,同款酒售價一瓶4469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酒當時出廠價在600元左右。
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認為:到底是炒股合適還是囤酒合適,這是茅臺愛好者的世紀之選,一個長期,一個短期。短炒則有漲有跌,而且很難出現股價多快的上漲,超過了貴州的GDP,也超過了雲南GDP,目前市場已經是全A股第一了,茅臺的股價還能漲到天上去嗎?也許有一天茅臺酒的價格可以漲到5000一瓶,但我個人覺得前提一定是人民幣大幅度貶值,否則這不是泡沫嗎?所以茅臺不存在不可替代,如果高到一定的時候,就失去了市場基礎,從業績增長的角度,也許還會有人在更高的位置上搶貨,所以短期看囤酒不如炒股,後面也許會發生改變。
年內股價漲48.54%市值約2.2萬億元
提到貴州茅臺,市值約2.2萬億元是何概念?按照2019年全國各省GDP排名,位於第18名的雲南省GDP達2.3萬億元,第19名的廣西為2.1萬億元。而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貴州茅臺股價漲49.23%(至12月2日收盤)。
對應,最新財報顯示,貴州茅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72.1億元,同比增長10.31%,淨利潤338.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07%。
需特別指出的是,在未執行營銷改革前,2017年貴州茅臺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長速度分別達49.81%、61.97%。而這一年,其股價增長超1.1倍。
不過,貴州茅臺股價也不能完全與業績相掛鈎。同樣股價翻倍的2019年,其對應業績(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不到20%。
資深業內人士何先生認為,貴州茅臺股價處於高位,更準確的說是一種虛高。一方面因為疫情原因,存在大量閒置資金,另一方面,茅臺正收益是可期的。加上直銷渠道的供給,收縮原來給代理商的額度,自身盈利能力將上漲,資本是很敏感的,自然形成一種聯動。
茅臺不再是酒,而是投資品
水皮在接受懂酒諦採訪時表示:「你要說房價貴,賣點股票就能買套房,你要說股價貴,上市公司賣掉一套房,報表就能扭虧為盈。所以當時就說,到底是房價貴還是股價貴,是一道諾貝爾的選題。具有投資特徵的茅臺,其實也具備這個兩難選擇,究竟是囤酒合適還是炒茅臺的股價合適?因為從茅臺的股價看已經到了1700元,有漲有跌,前期高的到1800以上,調整也會到1600,所以有掙有賠,也是有風險的。但是相比之下,囤酒的空間相對穩定,當然它漲的會慢點,只要能囤到就是賺的,對於空間哪個更大,就是一道選擇題。但是從囤酒的角度講,其實恰恰相反,產量越大酒本身物以稀為貴的特徵就越發淡薄,所以從囤酒的角度講,酒越少越好。
總而言之,茅臺變成一種符號,除酒本身之外,其被賦予的其他價值中,收藏等已轉化價格在市場上流轉。雖市場存在「喝酒不炒」的論調,可從供需上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且無論買股還是炒酒,都需要「玩家們」充分了解市場及背後的風險。
責任主編:任冠群 主編:寒豐
本篇文章在於傳遞資訊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