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常冰玉在廣東的一家俱樂部會員賽上打出了147
這是一個能在正式斯諾克比賽中打出147的少年,他叫常冰玉,他今年14歲。
這是一個不走尋常路,勇敢,目標堅定的父親,他叫常旭東,他今年41歲。
常旭東是常冰玉的父親,在辭職之前是位做地質勘探工程師,如今他是兒子的專職文化課老師,兒子則專職練習斯諾克。
常氏父子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教育之路,這樣的路被視為「人生的賭博」,丁俊暉、梁文博等很多職業撞球運動員在這條路上「賭」成功了。
不過,常旭東並不認為這樣的選擇,是一種賭博。「人有夢想,就該去追逐,人生在世只有幾十年的時間,夢想需要你去努力拼搏才能實現。孩子在斯諾克方面展現出了出色的天分,他能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保持專注,感受到快樂,去努力爭取,不論今後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一個成就,只要足夠努力,無愧於心,就是無怨無悔的。」常旭東的話語很輕鬆,但言語之外的沉重記者明顯能感覺到,這位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常年在野外地質勘測磨練出了堅韌的品質,他也將這份堅韌和執著潛移默化的帶入常冰玉的訓練、學習和生活之中。
撞球神童10歲就打出147
2016年,新疆14歲少年常冰玉在廣東的一項斯諾克比賽中打出147的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大家都在驚嘆,這位小球員的天賦。其實,這並不是常冰玉的第一個147,他在四年前的蛇彩訓練中就曾有過147的表現。去年夏天在廣東比賽中,他也完成了個人第一個對局比賽中的147。
147是斯諾克比賽中一桿清臺並且獲得最高分的完美表現,是很多斯諾克選手的極致追求,訓練中在極為放鬆的情況下,更容易完成,在正式比賽中能完成,對技能、運氣和心理素質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很多職業斯諾克選手一輩子也只能打出幾次,而常冰玉在10歲完成蛇彩147,14歲在有錄像的正式比賽中完成147,都讓人感到震驚。在此之前,新疆只有23歲的帕如克,在正式比賽中完成了147的精彩表現。帕如克也曾在國際比賽中,戰勝過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塞爾比。
相比帕如克,常冰玉更早地展現出在斯諾克方面的驚人天賦。據常冰玉的媽媽張麗萍告訴記者,常冰玉6歲時就對撞球產生了興趣,那時,他們家在青海格爾木。小冰玉一有空就會在院子門口看大人玩撞球,有時會和比自己大的孩子打一盤。沒想到,沒過一個月,小冰玉在那些孩子中已經所向無敵了。常冰玉是在2010年1月的新疆撞球協會首期撞球冬令營中被發現的。在這一期冬令營中,當時年滿八歲的的常冰玉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年幼的他已經可以戰勝很多成年撞球愛好者。在2010年夏天,撞球皇帝亨得利來到新疆進行表演賽的時候,當時年僅8歲的常冰玉就被亨得利視為天才:「這個小孩比我同齡時要更出色。」
之後,常冰玉跟隨李如軍等幾位老師,開始了一邊學習,課外練習斯諾克的學球過程。在此期間,常冰玉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在班裡排名前列。幾年後,常冰玉偶爾會在全疆最高水平賽事中戰勝職業選手。2013年12月2日,11歲的新疆撞球神童常冰玉受到了中國撞球界的關注。在當天結束的斯諾克中國青少年錦標賽深圳站少年組的比賽中,常冰玉連續6場比賽都以3∶0完勝對手,並最終獲得冠軍。這次比賽之所以引起很大反響,是因為他的對手中有好幾位比他大幾歲的中國新一代希望之星。當時,包括丁俊暉啟蒙老師伍文忠在內的中國撞球業內人士,觀看了常冰玉與14歲選手夏雨瀅的決賽,賽後伍文忠說:「丁俊暉在他這個年齡,和他現在的水平有一定差距。」
2013年,在少年組(14歲以下組)兩奪冠軍之後,此後常冰玉更多地選擇了參加青年組(21歲以下組)的比賽。「常冰玉在平時的訓練中經常單杆過百,而七八十分就更多了。在國內少年組比賽中他完全沒有對手,所以希望能進入青年組,這邊的高手更多,也讓他學習一下。」三年前,常冰玉的啟蒙教練李如軍對記者說。
父親賣房辭職陪兒訓練
常冰玉在北京一家俱樂部練習撞球
如今,14歲的常冰玉已經練習斯諾克六年多的時間,那個個頭比球檯高一點的小孩子,如今身高已超過1米7了,這讓他可以更加自如地完成很多撞球動作,架杆用的越來越少,單杆過百越來越多。去年,常育東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辭職,賣掉在烏魯木齊的房子,專職陪兒子到廣東進行系統的斯諾克訓練。在此之前,常旭東是上海一家公司在新疆分公司的工程師。負責養家,常冰玉的媽媽負責帶孩子在新疆訓練。
「孩子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他的文化課學習,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在這一時刻形成,這些都需要我這個做父親的來陪著他。」常旭東對記者說,與此同時常冰玉也離開學校,「新疆雖然很多職業斯諾克高手,但是這邊的視野和對撞球的理解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廣東匯聚了國內撞球界的精英,在那邊,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更大幫助。」
目前,常冰玉的文化課學習由爸爸來教,學生時代學習成績優異的老常,成為孩子的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老師,常冰玉每天訓練6-8個小時,除此之外的時間,需要學習這些課程。「期中和期末考試我們都會參加,上學期其他功課都能到七八十分,就是數學做題太少,成績有點差。」常旭東嘆了口氣對記者說。
專注是把一件複雜的事情做好,必要條件,在時間和精力分配上,常旭東和常冰玉有些捉襟見肘。「智慧來源於知識,文化學習是不能少的,但是我們的重心還是在訓練上,凡事都要有取捨和側重點。」
斯諾克練習一方面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師指點,另一方面也需要球員個人克服對成千上萬次的簡單動作重複的枯燥感,後者更是一個斯諾克選手更大的挑戰,對於玩性十足的孩子而言,這樣的挑戰更為艱巨。常冰玉和丁俊暉一樣有著成穩安靜的性格,這對於斯諾克練習而言至關重要。
「每天都能保持幾個小時訓練的專注和認真,這是常冰玉和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他對老師教的東西的理解能力也很強,這或許和他文化課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關係。」李如軍說。三年前,在新疆撞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基地,常冰玉和比他大五六歲的孩子們一起進行訓練,很快就超越了所有的大哥哥們。
去年5月開始系統訓練以來,常冰玉進步明顯。去年12月,常冰玉獲得了廣州公開賽冠軍;今年9月殺入全國青少年錦標賽四強(對手是21歲以下的),10月獲得亞洲城市聯賽西安站冠軍,11月獲得珠三角撞球聯賽臺山站冠軍。
這個月,常旭東帶著兒子來到了北京,投資數千萬打造的北京利駿撞球俱樂部為常冰玉提供場地訓練,並承擔父子二人的食宿,這裡成為常氏父子新的訓練基地。
撞球選手的未來在何方?
常冰玉的家中擺滿了獎盃
不走尋常路的丁俊暉,在爸爸丁文鈞的賭博式培養下,成就了中國家喻戶曉的撞球世界冠軍。 「很難有人理解我,我也根本不要被人理解。世界冠軍本來就沒人能理解,如果被人理解了,那丁俊暉就不是世界冠軍了。每個人都在賭,正常人的思路是,選擇風險較小的賭博方式——讀書,而我選擇了一種不為大多數人認可的方式。所以現在的結果是,中國有無數博士,卻只有丁俊暉這一個斯諾克世界冠軍。」這是丁俊暉的爸爸丁文鈞的名言,而在十年前開始,中國就有數以百計的撞球天才正沿著丁俊暉的足跡,為成為下一個丁俊暉而努力。
目前,中國在丁俊暉之後,相繼湧現出數以百計的學習撞球的青少年。呂昊天、魯寧、周躍龍、袁思俊..一個又一個曾經像常冰玉一樣的撞球神童如今慢慢長大成人,但是他們想取得丁俊暉那樣的成就並不容易。由於撞球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長,儘管他們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是世界上和國內眾多的一流斯諾克高手,擋在前面,每一個全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獲得都要比10年前,難了很多。
常冰玉在學習先進的斯諾克理念
在中國,每一個在撞球領域成材的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努力和社會力量的幫助。地方撞球協會大多數都是民間組織形式,沒有固定的資金支持,這樣的管理體系,對球員的幫助也十分有限,尤其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而言。常旭東也期待著這樣的幫助,但在此之前他只能獨立承擔所有的一切。
「很多東西都需要用實力來贏得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升我們自己的實力,我堅信努力付出就有回報。」常旭東面對困難和挑戰,目標堅定,話語中充滿了堅韌和不屈,「對於斯諾克,我和孩子更多得是熱愛,斯諾克已經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它更像是一種在藝術領域的不斷提升和追求,結果並不是那麼重要。這些年來,有讚譽,也有嘲諷,甚至有人惡意詆毀,但是這些都不能動搖我們的決心。」
據國家小球運動管理中心統計,中國撞球人口以超過5000萬,全世界人數最多。但是撞球是非奧體育項目,2010年之後,在亞運會將這個項目剔除之後,國家隊也很少出現了。前幾年,隨著全國體育大會這項賽事的取消,也讓各省區市的撞球隊相繼消失,撞球這項運動被完全推入市場。
目前在中國撞球,斯諾克項目的職業選手最多,常年參加全國比賽的有多達100多人,眾多國內賽事可以讓這些選手生存,但是除了丁俊暉、梁文博等不到十位能進入國際大賽的選手之外,大多數職業選手年獎金收入都在20萬以下。如果沒有籤約企業或籤約撞球俱樂部的支持,訓練、比賽、交通等眾多費用都需要選手個人承擔,職業斯諾克選手並不是一項普遍的高收入行業。這一現象在美式撞球和中式撞球中也普遍存在,這兩個項目的職業球員生存狀況,相比較斯諾克項目更為艱難。反而是一些早早轉型成為職業教練或者進軍撞球產業的職業球員,目前生存空間更大。
激烈的競爭,除了塔尖之外的人,只有微博的收入,中國撞球運動的職業化,正在緩慢進步中,也在探尋一種更好的產業模式。
圍棋在中國也曾有著和撞球類似的特點和困境,但是中國棋院打造的中國圍棋聯賽和民間自發行成的圍棋培訓體系結合眾多世界大賽,養活了數以百計的圍棋職業棋手。如今幾乎每一個圍棋職業棋手的年收入都在20萬以上。頂尖棋手年收入高達數百萬元。在產業開發和賽事體系建立方面,中國撞球界可以向中國棋院學習。
不久的將來,擁有眾多優秀選手的中國撞球或許會像如今的中國圍棋一樣,對世界大賽形成壟斷的局面。
編輯ll陽光 文字ll黃興 圖片ll受訪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