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球星、明星等公眾人物的名字都帶有巨大的流量,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將名字進行商標註冊,用來擴張商業版圖至關重要。
2011年,梅西首次將他的姓氏「Messi」註冊為商標,用於運動裝品牌。然而,「Messi」商標的註冊之路並不順利。
因為,西班牙一家企業名下註冊有「Massi」商標,是西班牙的著名賽車生產廠商,「MASSI」而且這一商標已經在體育用品、服裝鞋帽等領域註冊。
該企業認為梅西所提交註冊的「Messi」商標與自家的「Massi」商標之間存在近似混淆的風險,於是,雙方展開了法律訴訟。
在過去長達9年的時間內,雙方為此爭奪不休;都各有勝訴,但輸的一方也在不斷提起上訴。
直到最近,歐盟最高法官關於「Messi」商標爭議案做出終審裁決,認為大量的公眾會將 Messi 這一商標與梅西這一知名足球運動員聯繫在一起,Messi 品牌不會造成公眾對 Massi 品牌的混淆。
至此,梅西終於贏得了「Messi」商標,也算真正意義上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可以將自己的名字用於體育服飾和產品了,也可以更有底氣的為品牌進行宣傳。
而梅西作為足壇收入最高的球員之一,其商業價值不言而喻。這次他的商標註冊終於成功了,想必日後能多一條生財之路的梅老闆,會愈發的「名利雙收」。
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梅西Messi的中文名「梅西」在中國也被大量註冊成商標。小知以「梅西」為關鍵詞檢索發現,目前和「梅西」相關的商標有200餘件,包括「梅西施」、「梅西」、「梅西卡」、「梅西先生」、「梅西多」等等。
或許你要說,梅西在商標領域的遭遇只是偶發事件,誰能預測到那家已經存在幾十年的企業會提出異議呢?
雖然,俗話說「人紅是非多」,但是我們把視線放在國內名人圈劉德華、張學友、周杰倫、毛不易等知名人物的姓名也都曾被他人搶註為商標。
在這種大環境下,公眾人物最好早日對自己的名稱或暱稱進行商標防禦性註冊。如果已經被搶註,可以及時提出商標異議、商標無效等申請,維護自身權益。
梅西申請註冊商標的「遭遇」或許不能稱之為巧合,超前的商標意識必不可少,嚴謹的商標布局也尤為重要。因此,註冊商標一定要趁早,好商標得之不易,尤其是名人應當提高商標保護意識,事前主動布局,事後積極維權,有效做好自身姓名的商標保護工作,讓名人商標真正為名人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