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位奇葩媽媽刷新三觀!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2020-12-22 熊寶包呀

文|熊寶包呀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這幾天刷微博看到了一則新聞,新聞中媽媽的做法簡直刷新了我的三觀。

被這位媽媽的奇葩做法刷新三觀了

事情發生在一家體育用品店,這位媽媽正帶著孩子在店裡挑選球鞋,最終她選擇了兩雙耐克鞋,總共應該支付1769元。

接下來這位媽媽開始了神操作:趁著店員低頭裝鞋,她打開了手機的計算器,在上面來回點擊,最終將手機鎖屏,拿著裝好的鞋離開了店鋪。

顯而易見,這位媽媽並沒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利用計算器偽裝出自己正在付款的假象。店員由於專注裝鞋,並且以為對方是在操作付款,所以當時並沒有察覺。

在母子倆走出店門後,店員發現價款並沒有到帳,這才察覺不對。店員表示,自己墊付了1769元,希望這位媽媽能講誠信,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看到這位媽媽的操作,我跟店員產生了同樣的想法:這個鞋拿去給孩子穿,她(這位媽媽)心裡真的舒服嗎?過意得去嗎?

這位媽媽的行為已經跟盜竊、詐騙無異,而對於她的表現,網友也是氣憤不已,還有網友指出:"輕車熟路的動作和心態,應該不是第一次了。"

孩子必須具備為人基本的道德和教養

類似的情況在生活中偶有發生,有的家長甚至會教唆孩子去偷東西。

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某寄存點的快遞頻頻丟失,報警後查看監控得知,有一對母子曾在附近逗留。

警方調查後發現了真相,原來是媽媽騎電車載孩子到快遞寄存點附近,讓他過去拿快遞,之後孩子迅速跑回來上車,母子倆騎車離開。

看到這一幕,相信你也會覺得荒誕可笑:這位媽媽簡直就是在親手培養一個小偷!

而在警察搜查出丟失的快遞時,這位媽媽狡辯稱"是孩子拿錯了",最後發現無法矇混過關才承認錯誤,並表示下次不會再讓孩子拿了:"您就別找娃了,讓他好好念書。"

之後這位媽媽被刑拘,民警說了一句戳心的話:"你小孩多大?你讓他做這種事,到時候他長大做違法的事,你哭都沒有眼淚。"

這兩位媽媽之所以讓我感到憤怒,不只是因為她們做了違法的事情,還因為她給孩子做出了糟糕的榜樣。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我能夠接納孩子不夠聰明、以後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我不能容忍他做出這樣的事情。為人基本的道德和教養,他必須要具備。

家長的一言一行,影響孩子人生走向

郭德綱曾經說過一句話:來錢快的方法,都在刑法裡寫著呢。

也就是說,做人做事,要踏踏實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必定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如果是靠著不道德的行為謀取利益,獲得的也是不義之財,難以走得長遠。

而且"法律是道德的底線",守法本就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在這之上,有些事情就算不犯法,我們也不能去做,是的,僅僅因為那是不道德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一直倡導的也是傳承傳統美德。這個概念並不大,而是在於每一個小小的家庭中。

英國教育家託馬斯·阿諾德說: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美好的品德和言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他未必會成為什麼大人物,但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也問心無愧。

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為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會往積極的方向去成長;我們教育孩子時也更有底氣,否則他很容易就能反駁:"你自己都這樣,有資格管教我嗎?"

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我們先成為那樣的人

知名央視主持人董卿曾在《面對面》中說:"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我深以為然。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跟父母待在一起,他對世界所有的認知都來源於父母。父母的三觀和教養,種種言行,影響著他們性格的形成。

我們可以發現,如果父母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多半也會有較高的情商和穩定的情緒;

如果父母本身是寬容、懂得換位思考的人,他在教育孩子時通常能夠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豁達的人;

如果父母本身有讀書的習慣,孩子一般也會捧著自己的書籍,靠在爸爸媽媽旁邊閱讀,一個家庭的學習氛圍就營造出來了。

教育孩子,從娃娃抓起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性格養成在6歲之前,是家庭教育的關鍵期,父母的管教尤為重要。

孩子幼兒階段,是最渴望父母的陪伴和關愛的,此時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充足的陪伴和愛。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行,也會犯下不少錯誤。

首先,我們要行得端做得正,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對待孩子那些不妥的行為,我們一定要儘早管教;而當孩子表現得好的時候,則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成長為有著健全人格的人。

寄語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賓塞說:我們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也沒有什麼名望,但每一個父母都通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行。把這些給孩子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出光芒。

教育孩子跟貧富貴賤沒有關係,無論有錢還是沒錢,你都可以選擇:是用美好的品行、真摯的建議去培養他,還是用低劣的言行、錯誤的指令來摧毀他。

先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以父母的身份教育孩子,才能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請記住,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成長。

————————————

相關焦點

  • 有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是命中注定嗎?
    有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是命中注定嗎?1.有人說生孩子像抽籤,抽到什麼籤看運氣。還有人說生個什麼樣的孩子是命中注定,有的來報恩,有的來追債。3.生孩子之前,應該有個大體的心理準備,就是如何跟孩子相處,如何教育。孩子都是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不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工業品,每個都不一樣,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發現這個天賦是父母的責任。4.當孩子能和大人交流的時候,就告訴他:無論你什麼樣,爸爸媽媽都愛你。
  • 爸爸媽媽在小學生的作文裡是什麼樣子的,讓你大跌眼鏡
    孩子眼中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你以為是無所不能的英雄?是無微不至的慈父良母?或許那都是錯覺,今天武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孩子們心中的父母究竟是個啥樣。那麼孩子心中的母親又是什麼樣的呢?來看下面這位同學,看開頭他寫出了媽媽為了整個家庭,毅然戒賭,然而接下來筆鋒一轉,打麻將改成了打孩子,讓人猝不及防!俗話說,慈母多敗兒,然而嚴厲的母親卻讓孩子不喜歡,督促孩子起床疊被子寫作業,竟然成了孩子不喜歡的理由,老媽看到後,估計會委屈地哭。
  • 《我家那小子》告訴你:你有什麼樣的媽媽,未來就是什麼樣的命
    不過這部綜藝在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媽媽們的一言一行,以及教育方式也值得我們深思。因為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媽媽,決定了你未來會過什麼樣的日子。首先,我們先來看朱雨辰的媽媽,因為整部劇中她被吐槽的最多,育兒方式堪稱全中國的反面教材。
  • 做女人,三觀比五官更重要。什麼樣的女人才是三觀正的女人?
    比顏值更重要的是一個女人的才華、人品和氣質,比五官精緻、外貌美麗更重要的那是她端正的三觀。那些真正厲害的女人,樣貌不一定出眾,但三觀一定是靠譜的,起碼是三觀在線。而且女人一定要明白,你有什麼樣的「三觀」,就會帶給你什麼樣的生活,這個毋庸置疑。
  • 你見過最邋遢的人是什麼樣子?奇葩網友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他們的邋遢程度令人咂舌,簡直顛覆我的三觀!一個人究竟能邋遢到哪種程度呢?下面這些奇葩網友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你見識一下最邋遢的人是什麼樣子!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亂世英雄」吧,不亂不足以展現他的個性!瞧這亂的,差點以為是進賊了,滿屋子散落著東西。前面那兩位對於下面這些網友來說,完全就是入門級的!前方高能預警!
  • 「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其實電視上的奇葩新聞也比比皆是」哈哈...
    注意力全在汗毛上,哈哈哈哈哈~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其實電視上的奇葩新聞也比比皆是,身邊很少見到有這麼奇葩的人,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找王八,難怪這兩個人能在一起呢,哈哈哈感覺他倆談的戀愛就像是過家家一樣~今天看到網上友誼個媽媽拍了一張自己孩子所寫的字條,從字條中可以看到孩子對於母親的養育之恩是多麼的感動,尤其是孩子的最後一句話,直接說到會把自己的媽媽養到死,話雖然沒錯,意思也明白
  • 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孩子!
    輔導孩子很快樂孩子是所有父母們的驕傲,然而現實中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大多生活在問題家庭中。正如安校長所說「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有問題的孩子所反映的往往是家長的表現。」是的,這是不可否認的。孩子的媽媽懷孕近六個月了,洗腳不方便,每天我都親自為妻子洗腳,洗衣服。有時我工作忙,兒子就幫洗碗、拖地,他知道有好吃的先給爸媽嘗一口,也知道把剝好了的糖塊送到他奶奶的嘴邊。楊老師從一年級到現在一直是我孩子的班主任。一個班級53名學生,凡是每月來班級為學生講百科的家長都有深刻的體會:老師不好當,學生不好管,處理家長的問題更不易。
  • 孩子,別擔心,媽媽為你託底
    初二的孩子,八門主課,現在進入期末考試前的密集測驗階段。由於生物和地理在暑假前要進行中考,所以這兩科測驗的內容涵蓋七八年級共四個學期的知識。但是七年級的知識老師還沒來得及帶大家複習,孩子們都是自己擠時間複習的。
  • 三觀不合的夫妻,到底是什麼樣子?
    生活中常能聽到一些人抱怨,說自己和伴侶三觀不合,簡直沒法兒溝通。 下面就來簡單聊聊,三觀不合的夫妻,到底是什麼樣子?關於日常生活的。
  • 你家孩子先會說話還是先會走路,什麼樣的寶寶更聰明,媽媽有話說
    我周圍的新手媽媽們特別喜歡湊在一起討論孩子什麼月份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三翻六坐八爬等等這些順口溜每個媽媽應當都是十分熟悉的。對於寶寶的每一點小進步,媽媽們都會感到無比的喜悅和驕傲。就像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好看一樣,每個媽媽應該也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了吧。
  • 有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過來人:食堂真好吃
    每每聽到這話,她都會氣鼓鼓地捏著兒子的臉頰說:「我好歹還能做出來兩頓像樣的飯,你要是碰上那些完全不會做飯的媽媽,我看你怎麼辦!」那麼有一個完全不會做飯的媽媽,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女孩一邊吃著米餅,一邊擺手說請媽媽不要再問我餓不餓的問題了,你做的飯太難吃了,那小臉上寫滿了:「不用了、不需要、謝謝你!」視頻下方,網友們忍不住留言問,媽媽做飯這麼可怕,孩子是怎麼餵大的呀?
  • 什麼樣的媽媽孩子最喜歡?著名心理學家給你答案
    文/學乃身之寶相信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想成為好媽媽,但是否稱得上是一位好媽媽,不該只是媽媽們的自我確認,更重要的是需要孩子的認定,那麼,站在孩子的角度,什麼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呢?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給了我們答案。他認為,好媽媽應該具備三個要素。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
  • 27歲媽寶男與媽媽同睡一個房間,女友勸說卻被罵不孝,毀三觀
    女生稱男朋友這一列行為,簡直可以說是毀三觀,因為這件事兩個人吵過無數次。女生也勸過男朋友無數次,但是自己的男友不僅不聽,反而罵女生不孝順,不懂得感恩。為了挽救這段感情,兩個人來到了節目現場。現場的嘉賓也都覺得男生的這一舉動很奇葩。
  • 陳黔蓉:您究竟想要什麼樣的孩子
    清晨,早起的女兒已經離家去了學校,我正準備坐在桌邊早餐,忽然看見女兒給我的留言:「媽媽,您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我拿著紙條,足足呆愣了三分鐘,女兒那雙委屈的淚目在字裡行間不停的放大縮小,沉沉浮浮閃現著。小女外表嬌弱,內心卻強大,在吃苦方面很多時候優於我這個做母親的,更不用說和同齡孩子相比了,她沉默的外表下有一種執著的堅強。
  • 性格養成|讓芃芃脫胎換骨,在公開場合爭取自己的權利,你是什麼樣兒,孩子就是什麼樣!
    可是人家一聽說要出門,立刻變臉,態度非常堅決的表示拒絕,反倒是愈發難動員了…… 有時候,好不容易哄出門了,在園子裡玩的時候,芃芃一定是所有孩子裡最不愛跑的那一個,不喜歡踢球,不玩滑板車,甚至連泡泡都懶得追,對幾乎所有的戶外遊戲都不積極。並且,一看見熟悉的小朋友就別過頭去假裝沒看見,強拉著大人的手離開。有時候,我們刻意設計一些社交場合,讓幾個孩子湊一起玩兒。
  • 「爸爸媽媽,過年你們給我買一個什麼樣的新年禮物呀?」
    文|辰幾裡01 特別的新年禮物「爸爸媽媽,過年你們給我買一個什麼樣的什麼新年禮物呀?」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媽媽在街上走著,突然男孩仰起了稚嫩的臉龐,問向了爸爸媽媽。爸爸給你買最新款的變形金剛!好呀好呀!那媽媽呢?媽媽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我給你買一個讓你茁壯成長的儲蓄罐,裡面裝有你成長路上的開心和快樂、難過與煩惱。
  • 離職見人品,離職見司品,你遇到過什麼樣的離職奇葩故事
    離職見人品,離職見司品,你遇到過什麼樣的離職奇葩故事說起離職,很多人都不陌生,不像以前老一輩人那樣,在一個單位工作一輩子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離職,離職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有一家公司,有一位部門經理按照合同要求,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公司,也按規定,積極配合,辦好了交接手續,到最後,這位部門經理走的時候,公司扣了他10000塊,理由很奇葩,說他交接的這個月不是部門經理了,應該按普通員工待遇執行,這位部門經理申請勞動仲裁,要回了屬於自己的10000塊。
  • 13歲獨臂少年成灌籃高手:爹娘什麼樣,孩子的命運就是什麼樣
    真正拉開孩子之間距離的是父母的格局。遇到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前段時間,在網上大火的6歲南京女孩Miumiu(周昭妍)。她一人組成了一個樂隊,她的樂器演奏視頻火遍外網,熱度甚至超過李子柒。 他並沒有為女兒音樂方面有所成就,就打著為孩子好的口號,要求女兒將來一定要從事音樂方面的事情。 而是對女兒說:18歲以後,各方麵條件允許你就去當醫生。但如果你不能做到自己的設想,那你就努力選擇別的路。Miumiu的父母沒有被眼前的利益迷失自己,而是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孩子的未來。
  • 毀三觀巨作《婆媳的戰國時代》,歌頌愚孝的奇葩劇
    這部劇究竟是有多奇葩,多毀三觀才會獲得網友們2.5分的評價,在此我只能說,看完這部劇一定會顛覆你的三觀,劇裡簡直沒有一個正常人。 女主在新婚夜就收到了婆婆的一個下馬威,女主當時三觀就被震驚到了:婆婆居然要和剛結婚的小夫妻一起睡!更可怕的是男主還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這二十七年都是和媽媽一起睡的。
  • 無論我們最後生疏到什麼樣子,都別忘了我們曾經的樣子
    朋友是我們走出家門遇到的人,讓你求知、闖蕩的路上,不會孤單。依依上大學的時候,是在離家很遠很遠的地方,開學之後,就只有到這一學期結束了,放假之後才可以回家。曉琳是和她同班並且還是同一個宿舍的同學。她們都喜歡一到休息的時間就去圖書館,你喜歡早上很早起來去晨跑。因此她們倆的關係越來越好,可以說是每天都形影不離,一起學習、一起去食堂、一起去圖書館、一起晨跑、一起回宿舍。一天,依依突發闌尾炎住院了,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