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在當今書壇,有這樣一位書法大咖,他不僅對傳統書法理論拿捏的死死的,而且還是一位軟硬筆兼修的書法大咖,理論傍身,實踐兼行,實現了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跨越,他曾經獲得1982年的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一等獎,自從這場賽事之後,頻頻亮相於書壇,在1985年又一次獲得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第一名,在硬筆書壇站穩了腳跟,而他的毛筆書法更是精益求精,以米芾書法為宗,寫出了自我特色,頻頻在國展中獲獎,並且出任了第六屆蘭亭獎評委,他就是曹寶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滄浪書社社員、國際書協副主席、曾任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是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學者,而他在1985年所獲得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的作品曝光,該作品可以作為字帖進行臨摹學習,一起來欣賞一番吧。
從這份獲得特等獎第一名的硬筆書法作品上看,一上眼,就讓人有一種清新撲鼻的感覺,雖然時間也已經過去了35年,但是上面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每一個字,都非常飽滿,而且姿態萬千,變化多端,欣賞起來,對今人學習硬筆書法,仍然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這份硬筆書法作品,從用筆上看,以變化為本,在變化中全方面地展現字形之美,造型上非常別致,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而且在點畫安排上,不僅體現了一種前後顧盼的關係,而且還形成了相互依賴的關係,前後照應緊密,相互關聯到位,筆筆有照應,字字有關聯,形成了一種和諧統一的辯證關係,從這些點上看,35年前的曹寶麟已經對書法有著獨到的看法和見解了,否則怎會在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中脫穎而出,斬獲特等獎第一名呢?整體排布上,也非常緊湊,大小錯落,參差不齊,有一種參差之美,美哉其中。
這份特等獎作品,在今天看來,依然可以作為字帖進行臨摹學習,你說呢?談談你的看法和見解。
緣分,或許就在「在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