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國家大劇院重新開門的第一天,北京商報記者與其他觀眾一同走進了這座藝術的殿堂。由於仍處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大劇院僅接受個人提前至少一天預約,每日限流600人,票價20元。有成人陪伴6歲或身高1.2米以下兒童、離休人員、軍殘人員、醫護人員和大劇院會員等五類免票人員同樣需要提前預約,併到場換取紙質票後入場。
國家大劇院在有序開放的同時緊繃「防疫」弦。在進入大門前,工作人員會先行檢查觀眾的預約簡訊和北京健康寶「綠碼」並測量體溫,沒有預約簡訊、健康寶並非綠碼或體溫測量不合格將被勸離。記者就在門外遇見了一位臨時起意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的父親因沒有預約被工作人員勸離的場景,這位父親對國家大劇院的防疫工作表示了理解,並帶著孩子離開了。進入劇院後,換取紙質票的窗口將再次檢查觀眾的預約信息和「綠碼」。
排隊等待檢票時,工作人員會提醒觀眾保持前後間距。觀眾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此次趕在開放首日前來是希望能拍攝一些好照片。「我以前來過幾次,但平時有演出,人很多。現在預約制,人少一些可以拍一些好照片。」張先生說。
現在,國家大劇院水下廊道東側展廳正在展出《戲韻丹青——第三屆水墨戲曲人物畫展》,西側展廳正在展出《回眸經典——2019國家大劇院原創與製作劇目展》。此外,劇場和其他公眾區域也開放參觀。
檢票進入水下廊道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免費講解集合點的標誌下張貼了通知,告知觀眾防疫期間將取消人工講解,並提供了自助導覽二維碼。水下廊道兩側也展示了多幅抗疫主題藝術作品。國家大劇院內的飲水處正常運行,咖啡廳也通過微信小程序採用無接觸的方式為觀眾提供服務。
國家大劇院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該院遵守北京市防疫要求,院內所有在崗人員均已進行核酸檢測(均呈陰性),且保證14天內無外地居留史,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接觸史,無入境接觸史,並在每日進入劇院時進行體溫測量。同時,開放區域每日消毒至少兩次,並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勸導觀眾不扎堆、不聚集,保障衛生,讓觀眾可以放心遊覽。
據悉,國家大劇院正計劃邀請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觀眾走進劇場,觀看線下演出。邀請人數將控制在劇場容納總人數的30%以下,嚴格遵守防疫要求。未獲邀請的觀眾仍可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觀看演出、參與互動,首場有線下觀眾的演出將於6月6日舉辦,詳細信息將由官方陸續公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耿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