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石頭上的百科全書」,亞眠大教堂也是歐洲最美教堂之一

2020-12-14 剛行路上

亞眠大教堂建於1220年,是哥德式建築頂峰期建造的大教堂。內部由三座殿堂、一個十字廳座後殿組成。教堂的牆壁上雕飾有基督教先知、信徒和 法國 歷代國王的畫像。並有著名的宗教題材的雕像,表現各種宗教修行、聖人傳記以及創造大地的歷史,被稱為「石頭上的百科全書」。

亞眠大教堂距離蘭斯僅兩小時車程的是亞眠,亞眠大教堂的所在地。當蘭斯大教堂揭幕時,亞眠的人口想要類似的東西。因此,在13世紀,法國哥德式亞眠大教堂建成。它略高於蘭斯,這是規划過程中的一個有意義的部分。

令人印象深刻的懸臂為中殿創造了一個高高的天花板,使其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構,從內部看。聖徒的詳細雕刻,其中許多已被錯綜複雜地繪製,是探索這個美麗的法國大教堂的另一個原因。

這座大教堂總面積達7760平方米,中世紀時,它可以容納全城的百姓,還綽綽有餘。東西長145米,相當於一個半足球場的長度,它包含中廳及兩邊平行的側廊,其中的袖廊或者叫十字廳,長70米,其整個平面土上呈拉丁十字狀。

亞眠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安靜和處變不驚的氣質。索姆河緩緩流淌,河畔排列著用簡單顏色點綴的中等個頭兒的樓房,不時有野鴨飛過,有騎車人飄過,有一陣風吹過。

其實,這裡並不是空蕩蕩的一個建築殼子,亞眠大教堂除了龐大之外,其藝術造詣也讓人讚嘆。建築本體是典型的哥德式風格,共分3層,絕大部分空間由巨大的連拱構成。由於正廳極高,12個巨大狹長的彩色玻璃構成了大教堂內部最具特色的一環。

牆壁上雕刻著歷代基督教先知和信徒的畫像和故事。3個大門上分別雕刻有最後的審判、殉道者、聖母生平三組故事。尤其是正中央山牆的門楣中心所刻的「最後的審判」,被天使環繞的耶穌,向前伸出雙手,堅毅篤定地迎接痛苦的來臨,體現出當時藝術家精熟的技藝。

遍布教堂內外的彩繪雕刻囊括哥特至巴洛克等多種風格,構成一幅綿延幾世紀的宗教生活畫卷。二十世紀初,一戰的爆發給教堂的命運蒙上一層陰影。但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教堂經受住了索姆河畔隆隆炮火的考驗。如今的教堂已經是法國精神的象徵。

亞眠大教堂是法國最大的教堂,同時也是法國最美的教堂之一,從裡到外,到處是精美的雕刻物品,林林總總,多達四千多枚。

這些雕刻被稱「亞眠聖經」,因為這些木雕石刻生動地再現了聖經中的幾百個故事,這在當時,對於中世紀那些眾多、且不識字的教徒來說,是一套真正的活生生的聖經。從現代意識的角度來看,亞眠大教堂更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因此它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除了各種雕像和繪畫作品之外,在教堂那個你還可以看見非常多法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另外,亞眠大教堂的內部聖壇也非常的著名,非常的金碧輝煌,讓人挪不開眼,一見鍾情大概就是這樣。

在這裡,每年夏秋兩季晚上,教堂還會辦燈光表演。遊客們坐在教堂前廣場的石階上,一邊看教堂在燈光下變換著色彩,一邊聽著音箱裡低沉的講解,仿佛在一刻鐘內見證了教堂700多年的歷史。

【作者:剛行路上】

攝影師,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視頻vlog博主,深度自駕玩家!不間斷旅行記錄拍攝20多個國家,300多座城市

tips:

1,亞眠市大部分歷史街區都在步行距離之內,參觀大教堂免費,旁邊有禮品店,可購買書籍或紀念品;除大教堂外,亞眠市的另一處著名景點為儒勒·凡爾納故居,《八十天環遊地球》等科幻作品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2,從巴黎到亞眠市可乘坐火車,每天有若干班,約1小時車程。

相關焦點

  • 法國離巴黎最近的省份,因典型建築亞眠大教堂而聞名世界
    這就是導致很多人無法前往教堂,而教堂是法國人日常最常去的地方,但是現在無法親臨,我們一起雲遊亞眠這個城市,去看看這裡的文化和世界文化遺產亞眠大教堂。亞眠是索姆省的省會,也是本省人口最大的城市,和國內相比,就是中國小縣城的規模,但是這裡有兩個重要的元素會讓人記住,其一就是這裡出過一個大作家:寫過《八十天環繞地球》、《神秘島》等科幻小說的儒勒·凡爾納!
  • 石頭的交響樂:中世紀教堂
    整體來看,建築樣式多集中在羅曼風格、拜佔庭風格、哥特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上、新古典主義風格……石頭的巧妙堆積與疊搭之下,感性地表現著大眾的信仰和理想,藝術地再現當時的建築技藝。3) 科隆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Cologne)若論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非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莫屬了;若論建造耗時長的教堂,科隆大教堂也定是榜上有名。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的科隆市,教堂所在地曾經是一處羅馬神殿,公元320年,第一座基督教堂建成,現在還可以在大教堂內找到當時的洗禮盆。
  • 傳遞石材之美: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論規模,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德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 世界第三高教堂,德國的標誌性建築——科隆大教堂
    它與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和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科隆大教堂本身既是一個傳奇,也是藝術史上非常出眾的題材。傳說舒曼進入這個大教堂即震攝於其氣勢,而萌發了寫作〝萊茵交響曲〞的意念。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
  • 科隆大教堂: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建築!
    前言科隆大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是科隆市的地標性建築。與法國巴黎聖母院、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並稱歐洲三大宗教建築。在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來簡單說說:哥德式這個詞彙出現在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主要用來形容建築風格。在眾多的歐洲建築風格中,要區分哥德式風格的關鍵詞可以稱之為"直衝雲霄"又高又尖,是那種可以戳瞎雙眼的那種尖。
  • 科隆大教堂
    作為科隆毫無爭議的標誌性建築物,科隆大教堂157米高的鐘樓使它成為德國第二(僅次於烏爾姆市的烏爾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建城後將是世界最高教堂,高達170米),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德式教堂(前兩位是西班牙塞維亞主教座堂和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俯視圖
  • 巴黎聖母院值得嚮往的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 歐洲百大教堂巡禮第十三篇:米蘭大教堂
    這一畫面,應當算得上是此次疫情爆發以來最令人動容而震撼的之一了。視頻裡還有之前幾篇中涉及到的倫巴第大區諸如布雷西亞、貝爾加莫等城市的俯拍,以及米蘭大教堂內的諸多細節。Orsenigo最初計劃用倫巴第哥德式風格的磚塊建造大教堂,但Visconti比較雄心壯志,希望追隨歐洲建築的最新潮流。1389年,法國人Nicolasde Bonaventure成為了第二任總工程師,於是給教堂增添了Rayonnant Gothic的風格。
  •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教堂的規模之在令人驚嘆,它能容納5萬人,教堂呈十字形,長212米,寬137米,高46米,平面面積為1942平方米,總佔地面積達1.51萬平方米。在1989年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人們現在所看到的教堂已經取代了公元325年左右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教堂。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個巨大的圓頂。
  • 科隆大教堂:撼人心魄,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曠世傑作!
    集哥特建築之大成的科隆大教堂,它位於德國萊茵河畔的科隆市。起始時間是:公元1248年—公元1880年。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佇立在菜茵河畔的一座山丘上,是歐洲哥德式建築的代表之作。教堂總面積達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寬83.8米,東西長142.6米,內有10個禮拜堂。科隆大教堂是仿照法國蘭斯主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 科隆大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中世紀哥德式建築的完美典範!
    科隆大教堂是歐洲哥德式建築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見到它的真容之後,那是發自內心的震撼,不愧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德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
  • 規劃了30年,建了300年才竣工,它是歐洲最美的大教堂
    奧爾維埃古城是3000年的歷史文化古城,建在由隆起的火山巖構成的山巖上,這個中世紀的古老城市既古老又有魅力,奧爾維埃最有名的觀光景點是這個奧爾維埃教堂,這個1290年建造的大教堂是奧爾維埃的絕對地標建築。
  • 這裡有歐洲最美的木質廊橋,也是瑞士最美的城市之一
    歐洲國家已經去過十幾個,最喜歡的則是湖光山色的瑞士。而即使在風光上乘的瑞士,位於瑞士中部的古城琉森,也被稱為最美和最富魅力的城市——因為這裡有一座「歐洲最美的木質廊橋」,卡佩爾橋。這座水塔可是歷史悠久,建造於公元1300年左右,用石頭砌成,十分堅固,曾經還被一度用作金庫。卡佩爾橋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歐洲最古老的木質廊橋。不過今天我們看到的卡佩爾橋並不是一座「原裝」的老橋,1993年時這裡曾遭遇火災,石頭的水塔沒什麼大礙,而木橋遭到嚴重破壞,現在的卡佩爾橋實際是經過修復的。
  • 【攻略】歐洲最壯觀的十大教堂
    有人說,來了歐洲沒進過教堂就等於沒來過。這話不錯,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教堂。除了宗教色彩濃厚,這些教堂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極盡華美卻又各具特色。「教堂」一詞源於希臘文,原指「上帝居住的地方」,但由於人們不能親謁上帝,就修建了一座座教堂來表達人們對上帝的頂禮膜拜之情。教堂也是歐洲風景與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但教堂數量這麼多,究竟哪幾個最值得去呢?
  • 在歐洲,為什麼除了教堂就沒什麼可看的?
    而哥德式風格的建築起源於12世紀下半葉的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主要見於天主教堂。 、俄羅斯聖母大教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班牙科爾多瓦大清真寺。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座教堂:不是骨頭就是石頭,著實奇怪!
    2、聖烏蘇拉大教堂塞德萊克教堂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以骨頭為基礎的教堂,但最大的由人體部分製成的馬賽克是在科隆的聖烏蘇拉教堂發現的。根據傳說,聖烏蘇拉在公元300-600年左右是一位英國公主,由於有宗教信仰,烏蘇拉開始在歐洲各地朝聖。
  • 世界盃克羅埃西亞火了,這個最早聆聽福音的地區十大最美教堂!
    的確,比起各種外在對於克羅埃西亞的介紹,對於這個東歐最美的一個國家,其實我們國人很少知道的是:克羅埃西亞這個位於歐洲南部歷史上最早聆聽福音的地區之一,這裡留下了使徒保羅宣教的足跡。曾經,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5:19「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中寫到的以利哩古,其中克羅埃西亞在當時就屬於這裡。
  • 北歐最大的「教堂」,優於所有的哥德式建築,建造時間超600年!
    德國科隆的天主教堂科隆教堂,僅次於烏爾姆的烏爾姆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就規模而言,它是北歐現存最大的教堂,結合宏偉與精緻,建於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建設時間超過600年。二戰期間,教堂部分被毀,已修復近20年。
  • 科普歐洲大教堂
    話說歐洲是天主教、基督教的發源地,宗教是歐洲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故西方的宗教建築以教堂為主,他們久遠的歷史,高超的建築藝術值得讚嘆。歐洲人來中國,必會看寺廟,國人遊歐洲,必會進教堂。教堂的美融合了建築、繪畫、宗教等多方面元素,要了解歐洲文化最好要多了解歐洲的教堂之美。西方教堂的建築細節預示著天國與人間兩個世界的對立。根據心理學移情原理,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使人也有飄然欲升的意向。
  • 旅行筆記:德勒斯登處女大教堂
    德勒斯登是薩克森王國的前首都,他被認為是城市和德國風格東南部的文化中心,他有茨阿森宮,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聖母院教堂和許多其他赫赫有名建築。他還曾一度擔任波蘭的首府,數百年的繁榮史,燦爛的文化藝術,最高的城市綠化率,歐洲和許多精美的巴洛克建築,被稱為歐洲中最美麗的城市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