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中企收購,涉事德企:將起訴德政府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政府禁止中國收購衛星技術公司!」據德國《經理人雜誌》4日報導,德國聯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將小型無線電技術公司IMST出售給中國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據稱,德國企業家認為收購被「政治工具化」,將把德國政府告上法庭。

IMST公司位於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小城坎普-林特福特,成立於1992年。當時是杜伊斯堡大學的一個附屬機構,IMST的縮寫代表移動和衛星無線電技術研究所。根據德國聯邦政府年報,2018年該公司銷售額僅為1340萬歐元,只有145名員工。

但IMST公司本周卻成為德國政府討論的議題,因為該公司老闆瓦爾道、創始人沃爾夫準備將公司出售給中國企業。在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的要求下,德國聯邦政府當地時間周三禁止了這項交易。

德國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有關交易違反了德國《對外貿易條例》,「對德國公共秩序或安全構成真實和嚴重的危險」。IMST開發了德國觀測衛星TerraSAR-X的關鍵組件。「如果不禁止,相關專門知識將流向中國,並為中國的軍備作出貢獻。」德國政府聲稱,此次收購「還損害了德國在未來移動無線電系統領域的技術主權」。

此外,德國政府認為IMST受益於德國的公共資金。德國經濟部估算,在過去十年中,該公司已從國家獲得1.27億歐元用於各種研究項目。《經理人雜誌》稱,在德國官員看來,把用納稅人的錢支持的公司出售給中國在政治上很敏感。

對於德國政府的決定,IMST公司老闆瓦爾道表示,德國政府的論斷有許多錯誤,該公司將向法院起訴。

他強烈反對公司被歸類為軍事技術供應商,「28年中,我們從未收到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訂單。」如果公司不出售,將陷入困境。

《經理人雜誌》透露,IMST已在2018年與中國合作夥伴達成第一筆交易。當時,中國公司接管了IMST約22%的股東表決權。當年,德國政府將政府審查企業收購的門檻從之前的出售25%的股權更改為10%。2019年,中國公司向德國聯邦經濟部申請接管IMST近95%的股東表決權,但一直未獲得批准。

相關焦點

  • 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德國企業被收購,涉事德企:將起訴德政府
    美國跟澳大利亞等國曾經多次利用「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對我國進行軟體禁止,技術封鎖等等。現在又加上了一個德國據了解,12月4日,德國聯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將小型無線電技術公司IMST出售給中國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德國政府叫停中企收購項目 被購德企不幹了:荒謬至極
    【歐洲時報12月9日白劼編譯】德國聯邦政府近日禁止了一樁中國軍工企業收購一家德國小型無線電技術公司的交易,這家德國公司極其憤怒,將聯邦政府告上了法庭。德企自稱遭遇「政治利用」德國《經理人雜誌》網站報導,該德國公司名為IMST,位於杜塞道夫附近。最近公布的營業額為1400萬歐元。IMST總裁瓦爾多夫(Peter Waldow)、創建者伍爾夫(Ingo Wolff)以及持有公司大量股份的員工想要將企業賣給中國。
  • 最新:中企獲批收購百年德企業務!德國曾一度打算叫停該計劃?
    來源:金十數據據外媒4月27日報導,德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終於為"中國中車收購德國福斯羅機車業務"這一交易開了綠燈。在此前,有德媒擔心德國技術流失而帶來競爭威脅,德國經濟部曾一度打算叫停這項收購。據了解,被收購的福斯羅是一家德國鐵路技術公司。但在過去幾年,福斯羅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減弱。數據顯示,上百年歷史的福斯羅2018年營收為8.65億歐元,稅前利潤僅為5400萬歐元。而去年8月,福斯羅就已宣布將德國紹爾蘭地區的機車業務出售給中國中車旗下的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渥太華出爾反爾,叫停中企價值11億收購項目,理由與禁用華為類似
    川普執政這幾年,對中企似乎有種特別的執念,不僅禁止中企在美進行有關投資,連參與其他國家的投資項目,美國也要出手幹預,並橫加阻攔。有川普在前面帶頭,美國的一眾小弟也跟在後面有樣學樣,開始在商業領域處處設限,此前澳大利亞和英國便先後宣布禁用華為5G,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 烏克蘭攤上事!3次「叫停」中企收購後,遭索賠229億
    烏克蘭「攤上事」?觀察者網12月9日援引外媒報導,由於烏克蘭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請,目前,中國投資者已根據我國與烏克蘭籤署的關於投資促進和相互保護的協定,對其提出國際仲裁,要求其賠償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9億元)的巨額損失。中企承諾投資16億,烏克蘭仍3次「回絕」!
  • 眼見中企領跑收購澳企案,莫裡森急了,要求政府贊助其他競標企業
    澳媒稱莫裡森之所以打算自掏腰包阻止中企中標,是擔心如果中國電信企業在南太地區站穩腳跟,會對澳大利亞的電信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為了阻止中國企業對澳企的收購,寧可自己花錢截胡,也不願意讓中國企業進入南太平洋地區,顯然說明莫裡森政府的疑心病又犯了。事實上中國企業在海外有非常好的信譽和記錄,莫裡森政府擔憂危害本國電信安全的問題其實都是子虛烏有的,中國企業向來都是嚴格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和當地的政策,與之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根本扯不上任何關係。
  • 加拿大叫停中企11億收購案!還盼華擴大資源合作,我國會買帳嗎?
    作為「黃金大國」,加拿大受到了中企的青睞,比如中國最大的黃金企業之一山東黃金有意收購加拿大礦產企業特麥克資源公司,然而這一項目卻遇到了加方面的阻攔。加拿大叫停中企11億收購項目,理由毫無新意!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21日,山東黃金擬以近11.5億元人民幣收購加拿大礦產企業特麥克的方案,被加以保護安全為由拒絕。山東黃金也對該消息進行了證實。據了解,山東黃金是我國第一大產金企業,年產黃金逾47噸,位列世界黃金企業第12位。
  • 中德企業交易受阻,德政府抬高外資投資「門檻」,令中資失去興趣
    從德國的發言裡不難看出,德國對中歐合作滿懷期待。事實上,德國作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一直都是中資赴歐投資的優先選擇之一。不過,近日中企與德企的一項交易卻遭到了德國政府阻止,引起了德企的強烈不滿,導致德國政府被德企告上法庭。
  • 烏克蘭拒絕中企收購馬達西奇,中企發起國際仲裁,索賠35億美元
    烏克蘭政府以「地緣風險」為由拒絕中企收購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在這件事上烏克蘭確實做得不地道,這不但損害了中企在烏克蘭的合法利益,而且破壞烏中良好的合作局面,也違背了兩國籤署的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的協定,所以中企對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仲裁是正當的。
  • 德國叫停中國企業收購,「國家安全」再次成為熟悉的理由
    撰文:Daydreamer根據媒體報導,近期德國政府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理由,對於中國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德國一家從事衛星和無線電技術的公司進行收購事宜進行了叫停。根據德國媒體的消息,IMST公司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是中國航天發展公司的子公司收購的對象。但是德國政府表示,如果該收購事宜達成,將會對德國產生一些實際的和潛在的風險。收購文件顯示,如果不將其禁止,那麼該公司的一些核心知識將會為中國的軍備事業做出服務。
  • 為封殺中國企業,加拿大叫停中企收購,「黃金大國」之門被關上
    據《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導,加拿大政府在周一否決了中國最大的金礦企業之一山東黃金收購加拿大黃金生產商特麥克資源公司的提議。22日晚些時候,山東黃金證實了這一消息,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該公司發布聲明,稱由於沒有得到加拿大官方的批准,各方已決定停止此次收購。
  • 烏違反協定拒絕收購申請,中企不忍了,索賠229億
    據俄新社8日報導,由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反對,烏反壟斷委員會拒絕了中國企業收購馬達西奇公司股份的申請。對此,中方投資者已告知烏克蘭政府,因後者違反與中國籤署的關於相互鼓勵和保護投資的協定,已提出國際仲裁,要求烏方賠償35億美元的損失,折合人民幣約229億元。
  •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在寶安圖書館開幕!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在寶安圖書館開幕12月2日下午,由深圳市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中國德國商會聯合主辦的「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儀式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順利舉行在座的德國知名企業、知名機構的代表,是推動中德合作的重要力量,是寶安對德合作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他們的積極參與,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寶安的對德合作及共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嘉賓結束髮言後,攜手啟動了象徵中德企業友好合作的「時光沙漏」,以此為「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揭幕。
  • 美企抬高收購價,欲斥226億收購日企,或遭中國有關部門反對?
    近日,美國最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宣布一項新消息,將提高收購日本一家同業企業的價格。 不僅如此,據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應用材料收購國際電氣後,該公司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佔比將呈現上升,由原來的18%提升至20%以上,可以說,收購國際電氣對應用材料來說是一舉多得的發展戰略,將為該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諸多好處。 中國反壟斷審查單位或將反對美日購併案?
  • 外媒:德國禁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子公司收購本國衛星技術公司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又扯「國家安全」?外媒:德國禁止一家中企收購本國衛星技術公司【環球網報導】綜合法新社、德新社4日消息稱,德國政府本周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子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Addsino)收購一家專門從事衛星和無線電技術(包括5G)的德國公司。
  • 首架德企「高管包機」25日將抵上海 更多包機航班還在考慮中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黃格】中國德國商會1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已和德國駐華使館及德國商會討論讓在華德企員工儘快返回中國的「快捷通道」程序,預計在本月25日即可有約200名在華德企核心員工乘商業包機前往中國。
  • 「天企」大戰:企查查索賠500萬,天眼查要反訴
    (文/觀察者網 一鳴)6月30日消息,針對6月29日下午企查查發布《關於起訴天眼查不正當競爭的公告》,天眼查也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友商「企查查」的一些建議》進行回應。回應稱,企查查在公告中所舉例子無一成立,「不要賊喊捉賊,已準備反訴。」
  • 「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 寶安對德合作邁向縱深
    12月2日下午,由深圳市寶安中德(歐)產業發展合作聯盟、中國德國商會聯合主辦的「走進德企」德國品牌文化展開幕儀式在深圳市寶安區圖書館南廣場順利舉行。蔡英權在致辭中提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寶安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位優勢,發揮空港、海港優勢,廣泛搭建多層次對德交流平臺,在推進對德經貿合作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漢莎、雪花玲、偉嘉、美樂家等企業已在寶安投資發展20餘年,這兩年,德國漢諾醫療「中德醫療技術轉化中心」、「灣區中德教育與經濟協同發展示範基地」等30多項對德合作項目相繼落戶。
  • 一個辦法可以阻止美國企業收購海外版抖音,理由光明正大
    美國動用國家力量強搶海外版抖音受到了熱議,川普政府以抖音獲取用戶資料「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勒令抖音退出美國市場或賣給美國公司。面對美國政府與競爭對手「Facebook」的巨大壓力,張一鳴選擇了與微軟展開談判出售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四國業務,涉及到金額保守估計500億美元以上。
  • 英國多次拒絕華為後,中企擬撤資千億項目,德國卻立法開路
    此前,在美國以安全為由阻撓時,德國的老牌安全服務供應商ERNW就對華為5G進行測試,結果證明華為5G非常安全。霸氣的中企做得很好德國堅持使用華為5G,將會使用德國在新時代領先,也會進一步促進和我國的更多合作,使德國在歐洲大陸更加率先發展,還會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此前,德國電信就表示,如果禁用華為,需要花費5年的時間移除設備,還會造成約234億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