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推動臺北故宮更名和降級 臺媒:「頭殼壞掉」

2020-12-22 央視網

臺當局推動臺北故宮更名和降級 臺媒:「頭殼壞掉」

央視網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機構推動所謂「組織改造」,欲將原隸屬於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臺北故宮博物院,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還將去掉「故宮」二字,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對此島內許多專業人士深感不解,但只能搖頭嘆息。

編輯:甄濤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將面臨更名和降級 臺媒:「頭殼壞掉」
    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機構推動所謂「組織改造」,欲將原隸屬於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臺北故宮博物院,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還將去掉「故宮」二字,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對此島內許多專業人士深感不解,但只能搖頭嘆息。
  • 「矮化」臺北故宮還想改名「華夏博物館」?臺當局新提議被罵「頭殼...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為推行所謂的「組織改造」,臺當局又把主意打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據臺媒26日報導,臺「行政院」欲將臺北故宮改隸「文化部」,由所謂「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機關」,更有民進黨籍「立委」建議將其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一出,立即在島內引發質疑。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民進黨當局操作「去中國化」無底線
    據臺媒報導,臺行政機構欲推動「組織改造」,近日更傳出原隸屬於該機構「二級機關」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業務上並無執行「公權力」,未來或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成為「三級機關」。對此,島內許多專業人士深感不解,但只能搖頭嘆息。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島內炒作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引發爭議
    島內炒作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引發爭議 2020年11月27日 13:4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引發爭議。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典藏寶藏,地位堪比臺灣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有必要直屬於行政主管部門,貿然行事將使其國際地位下滑。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將改名?臺媒: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都還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臺北故宮孔子展延期 臺當局「去中」盯上孔子
    臺北故宮原定7月舉辦的一場孔子展被迫延期,只因臺北故宮方面聲稱,該展中有「至聖先師」4字,易引發「社會對立」,需先做修正。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文化「去中國」動作連綿不斷,連孔子都不放過,一邊卻奢談兩岸文化交流,實在諷刺。
  • 臺北故宮或被「矮化」降級又改名
    傳臺北故宮或被「矮化」降級又改名中國臺灣網11月26日訊 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主管機構欲推動所謂「組織改造」,近日更傳出原隸屬於該機構「二級機關」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業務上並無執行「公權力」,未來或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26日,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於臺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多位民代針對此事進行質詢。
  • 臺「行政院」聲稱:臺北故宮沒有要改名,改制與「去中國化」無關
    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改隸「文化部」,從二級機關調整為三級機關,引發藍營質疑行蔡當局將臺北故宮降級,有「去中國化」的問題。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導語: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機關,欲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更改名稱並降級。島內專業人士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 臺媒表示,十多年來,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直屬臺行政機構管轄,等於「文化部」的前身,與各單位等級相同。多位民意代表針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一事進行質詢。
  • 臺北故宮要改名?臺「行政院」:從沒討論到任何改名方案
    @環球網 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日前,以美國眾議院「臺灣連線」共同主席眾議員夏波為首的78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呼籲蓬佩奧應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聯名信中提出了多項美臺關係間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即臺「駐美代表處」的名稱、頒布新修訂的對臺交往準則,以及要求籤訂美臺「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 改名就是割斷與大陸的聯結臺北故宮之所以叫「故宮」,這一名稱還要從1948年說起,當時臺北故宮裡絕大多數文物都是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每一件文物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精華。然而民進黨當局現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就是要在歷史文化方面同大陸割裂,這是兩岸堅決反對的。
  • 臺北故宮改名?臺學者吳昆財痛罵:這種伎倆連民國軍閥都不屑為之
    ,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向筆者表示,這種更名的伎倆,連民國軍閥都不屑為之,極其荒誕。吳昆財表示,1949年國民黨政權撤離大陸時,為臺灣帶來兩項重要文化遺產。其一是許多鼎鼎大名的學者,如胡適、傅斯年、林語堂、張大千等鴻儒名士;其二是聞名中外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變成「臺灣」?美「臺僑」推動更名,陳以信:言之過早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 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與美國加強所謂「臺美友好關係」,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大陸勢必不會允許「臺獨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