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有人做過統計,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史。如果將人類歷史分為24個小時,人類有22.5個小時都在打仗。從冷兵器時代打仗見面互砍,到如今熱兵器時代拔槍對射。子彈成了熱兵器時代最為關鍵的東西。
一顆子彈可能掀不起大浪,但一堆子彈卻可以改變世界。從公元13世紀子彈出現以來,到今天,全球一年要生產多達140億顆!按照70億人口計算,這些子彈足夠消滅地球人口兩次。聽起來是多麼恐怖的事情,按照一發子彈生產成本2元錢計算,一年全球在子彈生產上的花銷,就達到280億元!非常驚人的數字。
再加上子彈的製造工藝非常簡單,所以目前全球有76個國家能自己製造子彈!其中不乏一些非洲國家,而這也成了局部衝突不斷的主要原因。對很多國家來說,製造子彈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如何處理過期子彈。
戰亂國家的子彈普遍不夠,基本不存在所謂的處理過期子彈問題。而美中俄這樣的大國子彈往往過剩,即便是威脅盟友也不會用子彈這種東西。所以美中俄就會有處理過期子彈的麻煩。
考慮到子彈保質期長達30年,且即便過期拆解也非常困難(都是銅的你拆一個試試),因此暴力拆解是最不靠譜的做法,也是成本投入最高的做法。但有一個國家卻始終堅持使用,我們後面會介紹到是哪個國家。現在我們先來看最常見的處理過期子彈方法—掩埋法。
使用這種方法的國家比較多,主要以美國為首。在他們看來過期子彈就等同於垃圾,直接埋了,等火藥失效了黃銅腐蝕了,一切似乎也就OK了。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過去而且國土面積大的國家。
道理很簡單,當下哪個國家不是寸土寸金,很多農田湖泊都會被填平蓋樓。更何況垃圾場,施工隊挖掘中難免不會把過期子彈挖出來,如果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種方法—轉賣法,這種方法戰鬥民族經常使用,當然只是轉賣給第三世界國家,在售賣時候也會給子彈標價,過期不長的貴一些,長的便宜一些。便宜的子彈自然是被賣到非洲戰亂地區,很顯然非洲武裝知道這些子彈存在炸膛風險。但因為非洲自己製造的子彈質量太差,甚至比過期子彈還容易炸膛,所以只能使用大國製造,損失還小一些。當然這種方法不值得推薦,因為對買家風險太高。
最後一種方法—回收再利用,這是我國獨創的子彈處理方法,很有我國特色,崇尚勤儉節約是我國美德。子彈這種金貴東西自然也是能回收就回收,當然在子彈回收中會出現本文開頭說的情況,但總的來說對我國國情講還是合適的。
畢竟我國銅資源匱乏,但生產子彈還必須用銅,所以省著點用回收利用就成了最佳選擇。這也是我國這麼多年來子彈始終夠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