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巧匠斫雲根,壁立千尋閟五門?碎月江珍空洞裡,紅塵隔斷一乾坤」。夏日大好時節,隨著明朝進士尤應魯的一首《過安山石洞》,帶您登臨靈秀安山,賞夏日綠鬱風光,探羅漢洞奇觀,憶隋唐歷史風雲。
安山,位於山東省泗水縣泗張鎮,緊鄰S244國道,交通便捷,山清水秀,鍾靈毓秀,以靈、秀、奇、美而遠近聞名。安山植被豐富,林木覆蓋率90%以上,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稱;山泉眾多,常年不涸。此處風光秀麗,明代即被命名為「泗水十景」之一。特別是春夏時節,登臨安山之巔,環顧四野,飛彩流丹,遠山青黛,雲天共影,形成了一幅優美的鄉村山野畫卷,景色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安山之陽陡崖峭壁之上,有天然大石佛渾然天成,體態神貌逼真,令人稱奇,為天下罕見的天然地質奇觀。在石佛左邊懸崖頂部,有五洞並列:三教洞、玉皇洞、十八羅漢洞、南海大士洞、觀音娘娘殿、關公洞等,這些崖洞中供奉著孔子、老子、如來佛、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香火旺盛,每年周邊數萬人前來燒香祈福。這其中以十八羅漢洞最為出名,其為安山五洞中最大的一天然石洞,裡面座有羅漢塑像十八尊,每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史載為唐朝塑建供奉。
關於十八羅漢洞的來歷,在當地流傳著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據傳載,在隋末唐初李世民東徵平定山東之時,遭遇竇建德、劉黑闥包括徐圓朗(當時統治兗州泗水等地)等軍夾擊圍攻於泗水之濱,退至泗河南岸的安山防守,並在此安營紮寨,等待待援助。以少林十八棍僧為首的僧兵及洛陽援兵聞後及時趕到,李世民率眾一鼓作氣,大敗敵兵於泗河兩岸,從此「名震泗淮,平定天下」。李世民登基後,為感援救之恩,彪傳十八棍僧功績,特在其安營之地安山腳下修建寺廟,取名安山湧泉寺(現名安山寺),在安山頂崖洞內供奉少林十八棍僧形象金身,此洞也因此被命名為「十八羅漢洞」。安山寺及羅漢洞建成後,唐太宗及唐朝歷代多位皇帝曾來此拜祭,至今在安山腳下從北向南相鄰排布有以簡家莊(見駕莊),羅家莊(落駕莊)、宋家溝(送駕溝)等命名的村莊,足以見證在歷史上此為皇家聖地,不知多少皇王顯貴曾經來此拜祭,祈福平安事成。
【想關注我】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
濟寧旅遊
文化濟寧主題線路
旅遊行業協會
溫馨提醒:濟寧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北路145-1號,老師專東牆)也可以辦理一卡通了,電話2912301;濟寧旅遊一卡通電子年票網上辦理更方便:www.jnlyhmykt.com,一卡在手,遊遍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