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學術界認為產業政策作為「看得見的手」可以彌補市場失靈。當前階段,全球性的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未見明顯拐點,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此時,產業政策有望再次成為保穩定、促發展的重要手段。
我們精選了賽迪智庫發布的《我國產業政策實踐及「十四五」產業政策預研白皮書》與你分享,該白皮書分為回顧篇與展望篇,回顧篇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產業政策實踐,展望篇提出了對「十四五」時期產業政策的建議與思考 ,具體如下:
回顧篇:
一、改革開放初期的產業政策(1978—1991 年)
(一)1978—1985年間的產業政策
(二)1986—1991年間的產業政策
二、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時期的產業政策(1992—2001 年)
(一)1992—1997年間的產業政策
(二)1998—2001年間的產業政策
三、進入新世紀至國際金融危機前的產業政策(2002—2007 年)
四、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產業政策(2008—2012 年)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產業政策(2012-至今)
展望篇:
一、為什麼產業政策亟需轉型?
(一)國際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二)國內發展與改革進入深水期
二、對我國產業政策的幾點反思
(一)側重規模擴張不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我國產業政策涉及領域過寬過細
(三)多部門管理手段偏多而創新工具不足
(四)前瞻性不足和後續政策多變
(五)「一刀切」做法造成產業結構同質化
(六)機制不健全影響產業政策落地效果
三、我國產業政策的全流程治理
(一)建立產業政策全流程治理機制
(二)完善產業政策相關配套措施
(三)強化產業政策實施的制度保障
(四)提高產業政策法治化水平
(五)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四、我國「十四五」時期的產業政策建議
(一)功能定位
(二)立足點
(三)未來取向
(四)採用手段
(五)實施條件
(六)支持方式
以下是本報告部分內容,本報告共109頁,完整報告可在公眾號回復「智東西072」獲取。
往期回顧:
……
完整報告還包含以下內容,歡迎下載收藏。
三、進入新世紀至國際金融危機前的產業政策(2002—2007 年)
四、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產業政策(2008—2012 年)
五、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產業政策(2012-至今)
展望篇:
一、為什麼產業政策亟需轉型?
(一)國際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二)國內發展與改革進入深水期
二、對我國產業政策的幾點反思
(一)側重規模擴張不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我國產業政策涉及領域過寬過細
(三)多部門管理手段偏多而創新工具不足
(四)前瞻性不足和後續政策多變
(五)「一刀切」做法造成產業結構同質化
(六)機制不健全影響產業政策落地效果
三、我國產業政策的全流程治理
(一)建立產業政策全流程治理機制
(二)完善產業政策相關配套措施
(三)強化產業政策實施的制度保障
(四)提高產業政策法治化水平
(五)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四、我國「十四五」時期的產業政策建議
(一)功能定位
(二)立足點
(三)未來取向
(四)採用手段
(五)實施條件
(六)支持方式
以上是本報告部分內容,本報告共109頁,完整報告可在公眾號回復「智東西072」獲取。
往期熱門資料推薦:
原標題:《收藏!109頁白皮書一文看懂我國產業政策變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