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司法改革會委員」:酒駕,濫訟,還有殺過人的

2021-02-2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

日前,蔡英文當局聲勢浩大地召集了各界人士參與「臺灣司法改革會議」,選拔五個組共101人,會議時間為三個月。但最近出爐的這101位分組會議「委員」名單卻在島內引起了爭議,因為名單中涉及的林峰正、盧映潔、劉北元等人都有「前科」。

自稱「監督臺南的市政運作」的臺南市政治組織「鳳凰花護民主市政監督聯盟」提出質疑稱:找犯法者來改革司法,是要打造屬於「犯人」的司法嗎?也有網友諷刺,「哈哈,找罪犯來司改,臺灣獨步全球」。

「司改委委員」名單惹爭議

日前蔡英文當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司改委員會」人員的選拔,預定今年六月匯整由蔡英文親自主持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向全民交出司法改革成績單。

據悉,臺灣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會自今年1月下旬開始,截止到2月13日。類似於大陸的政治協商會議。

此次籌備會自行推薦了三百多人,41個民間團體也推薦了二百多人,經籌備「委員會」用力篩選,推舉70人組成合計五組的分組「委員」,每組14位「委員」,再加上15位票選產生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與16位籌備「委員」,組成101位的分組會議「委員」名單。

然而,名單中的一些人卻引起了島內爭議。

「鳳凰花護民主市政監督聯盟」24日整理了一張圖表,上面寫著「找犯法者來改革司法,蔡英文的『司改國是會議』沒有最狂,只有更狂!」

此外,該聯盟還在相應有前科的「委員」下面著重標註了做了什麼錯事。

其中,在「太陽花」中一戰成名的「時代力量」創黨大將林峰正照片下面被寫著「有酒駕的」、在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盧映潔照片下寫著「有濫訟的」、在昔日知名財經律師、現為更生團契志工的劉北元照片下寫著「還有殺過人的」(觀察者網註:更生團契是基督教團體,旨在感化監獄囚犯)。


鳳凰花是臺南市花

林峰正在2013年4月5日晚間與友人聚餐,酒駕被警方攔檢,酒測值高達0.58。

盧映潔贊成廢除死刑,但曾拋出了外界難以理解的論證。她舉例稱性侵少女嫌犯不該被處死,並問「想問各位爸媽,你小孩晚上有沒有起來上網?為什麼三、四點不睡覺跟陌生人出去,你們都不知道?」,網友看到後非常憤怒,直接稱其為「腦殘」、「腦袋有洞」、「白痴老師」、「智障」等,盧映潔因此控告108名網友。

劉北元則是不滿交往四年多的女友與他分手,於2007年8月23日,跟蹤女友及其母親,拿著事先藏好的小刀,當著女友母親的面,連捅女友十多刀致其死亡。劉北元後被判刑12年,服刑8年後,於2014年12月假釋出獄。

報導還表示,蔡英文政府上任不到一年,下限沒有極限,臺灣名嘴「宅神」朱學恆曾在《東網》發表名為「司法改革狂新聞」的評論:這「司改會議裡面混入了很多簡直是狂新聞第一名等級戰力的人物啊!」(觀察者網註:卡提諾狂新聞是臺灣一新聞網站,以諷刺、詼諧方式嘲諷時事。此處指臺灣當局選出這些人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對此名單,臺灣網友甚至拿了一些殺人犯來戲稱,「謝依涵,王景玉,曾文欽牛棚熱身,準備在備選名單」、「鄭捷你死太早了,否則現在可能是司改會主席」、「一天到晚在保護加害人的人權,安分守己百姓就是倒黴」。

據了解,謝依涵2013年2月涉嫌下藥迷昏殺害富商陳進福、張翠萍夫婦,2015年9月,臺灣高院宣判依強盜殺人等罪判處謝依涵死刑、褫奪公權終身;王景玉在2016年3月底於臺北市內湖區殘忍斬殺4歲女童;曾文欽2012年12月持刀割喉殺害年僅10歲男童;鄭捷在2014年5月以平均6.8秒殺害一人速度,犯下臺灣捷運史上最血腥的殺人案,造成4死20多人受傷的重大慘劇。

還有網友認為「臺灣是沒人了嗎?不是要歧視更生人,可是真的沒有其他人更有資格嗎?」、「所以找這些人要改革誰?改革被害者跟家屬」、「幹警察要身家調查,家人要是也有犯罪前科也是考量原因,怎麼民進黨現在連殺人犯也可以當官,還要警察幹嘛,大家一起來殺人,看誰殺的多官當的越大」。

蔡英文侄子 蔡元仕

蔡英文「舉賢不避親」?親侄子當「司改會委員」惹爭議

在昨日(24日)臺灣「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的「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首次會議上,蔡英文的侄子,宜蘭地方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蔡元仕也出席了,有網友直呼,「長得太像蔡英文了」。

而蔡元仕擔任司改會議第四組「委員」,也被網友認為是「裙帶關係」。

不過臺灣媒體稱,根據蔡英文辦公室「司改會議」官網中公布的網上對話數據,會前蔡元仕曾在網上群組中提出避免引發黑箱質疑的建議,但被曾任司法院大法官的許玉秀以會議會全程錄像公開、省下會議記錄校對時間等理由,直接否絕了。

觀察者網綜合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等

微博@觀察者網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動,老司機請提高警惕⚠️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合作/廣告/投放/溝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觀察者網App上都有!

如何獲得?

相關焦點

  • 臺前大法官曝蔡英文呵斥大法官 破壞司法獨立
    臺灣大法官呂太郎 臺灣《風傳媒》6日刊登許玉秀撰寫的文章,文中提到,今年3月27日蔡英文在蔡辦會見民團組織時,民團抱怨司法機構和民間團體的某些互動,蔡英文不但不假辭色地責罵在場的司法機構秘書長林輝煌
  • 蔡英文的牛皮未免吹得太大了
    或許她會舉美國為例,說明臺美關係變得比以前更好,但內行的人都知道,這不是蔡英文努力的結果,而是美方根據自己戰略需要所做的抉擇。以美國做例子,只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而已。   她提出的第二個條件:臺灣的內部挑戰很多,過去執政者選擇拖延,我們選擇改革。我希望這些工作,可以持續下去不要中斷,讓臺灣能夠真正脫胎換骨。做領導人要承受很多壓力,承受很多攻擊,要能夠不計毀譽,才能帶領社會繼續前進。
  • 司法改革 刻不容緩
    來源:有理兒有面▼作者:香港媒體人 囍雨張舉能昨天上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表示法官的投訴處理機制仍有提高透明度和問責性的空間,日後會作檢討;對於有聲音要求設立量刑委員會,他認為上訴庭的判決對下級法院有約束力,並會是判詞中提出如何處理和類案件的方法和重點,
  • 蔡英文表姐夫接掌「最高行政法院」,趙少康怒轟「丟司法的臉」
    臺當局「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藍獻林年滿70歲退職,蔡英文特任表姐夫吳明鴻接任,引發外界質疑。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直言,這是蔡英文最不智的地方,並質疑這樣是否就讓「行政」和「司法」合一了?他更痛批此舉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丟「司法」的臉,並忍不住直言,他對「最高行政法院」沒有信心!
  • 世界司法信息化|瑞士司法系統將進行數位化改革
    這一改革進程和以往的各項改革一樣,用瑞士人特有的不緊不慢的方式進行:先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再開始自己的改革進程。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次改革項目的整體進展過程中,各方意見很統一,完全沒有批評之聲。關於瑞士司法數位化改革的目標,最直觀的是,未來所有法律程序都將通過一個全瑞士唯一的平臺——Justitia.Swiss來進行。
  • 蔡英文被曝曾公然訓斥「大法官」,蔡辯稱:該有的尊重和禮貌都有
    曾在臺司法機構擔任所謂「大法官」的許玉秀6日投書媒體爆料,蔡英文在三月底接見民間司法改革倡議團體時,把所謂「大法官」呂太郎叫來當面斥責,引發外界質疑。然而蔡英文7日對此回應稱,沒有斥責這回事,而且該有的尊重跟禮貌都有。
  • 天台男子半年酒駕3次,民警:酒駕被抓也會留「案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林華強 孫新馳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因酒駕被查處過的駕駛員,多數人都會吃一塹長一智。台州市天台縣的鄭某便是如此,酒駕被抓後不信邪,在違法的行為上反覆試探,結果半年時間被抓到3次酒駕。昨日,鄭某第三次因酒駕接受處罰。12月7日中午,天台縣城西交警中隊民警在天台縣福溪街道橋南路與體育場路交叉口設卡開展查酒駕行動。13時35分左右,一輛二輪摩託車在距離卡點約20米的距離,突然停車準備調頭,執勤民警發現後立即上前檢查。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九)
    組建改革試點培訓授課專門小組,強化內容解讀和政策引導,已面向全市法官開展1場專項工作部署會,1場試點介紹發布會,6場線上專項培訓和2場線下政策解讀,發布北京法院改革試點配套解讀說明4份,印發涉及15項改革試點文件的政策材料彙編,確保各院「吃透」試點精神和內容。
  • 蔡英文主持府秘書長李大維等宣誓
    蔡英文主持「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等宣誓就職。(照片:「總統府」提供)中評社臺北9月1日電(記者 黃筱筠)蔡英文今天主持新任「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政務人員、「考試院」第13屆院長、副院長及「考試院」政務人員宣誓典禮。蔡英文逐一向宣誓人拱手致意,儀式簡單隆重。
  • 朱穗怡:蔡英文把大法官當「外賣」隨叫隨到
    臺灣不是號稱「司法獨立」嗎?但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被爆三個月前曾傳喚大法官呂太郎到官邸,並當著民間團體的面訓斥呂太郎。消息一出,輿論譁然。連日來民進黨當局與國民黨就是否「訓斥」各說各話,其實事件的重點不在於「訓斥」,而在於蔡英文根本無權召喚大法官問話。
  • 臺灣大選第二場政見會 蔡英文:李登輝、陳水扁的是非 我都一肩扛起
    但蔡英文強調,年金改革不會為選票妥協,她提出三跳原則,包括循序漸進,不相信腥風血雨的改革,堅持務實穩健改革;其次,簡化各種職業別的差距,合理化所得替代率,讓人民活到老領到老;最後,在團結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臺灣不能因為改革年金造成社會分裂,也因此執政後願組成年金改革委會,主動公開信息進行更廣泛討論,凝聚共識,最遲半年進行修法。 蔡英文批評朱立倫的年金改革就是不改革。
  • 中天真的會被蔡英文關掉嗎?一家電視臺命運牽動藍綠派系鬥爭
    現在韓國瑜再度跳上第一線挺中天,會不會也牽動國民黨內勢力變化?一個電視臺換照案,牽動這麼複雜的因素。 「鏡傳媒」被認為與蔡英文友好,「寰宇電視」則是新潮流與蘇貞昌可能聯手力挺。若52臺空出,這兩派系勢必會開始運作,而未來取得該頻道,對於英系或是新蘇聯手未來媒體關係與能見度,都有著後續影響力,也會連帶影響2024民進黨黨內初選。
  • 國民黨痛斥"終審法官"改蔡英文任命:臺灣走向"帝制"
    "最高法院法官"將政治任命,國民黨"立委"今天表示,這根本就是政治幹預"司法"。(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4月25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司法改革」分組會議昨天(24日)決議,「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將從現行94人大幅縮減為21人,且採「政治任命」,由「司法院長」提名、「遴選委員會」篩選後交蔡英文任命。「終審法院法官」將與「大法官」同樣享有特任官地位,且沒有任期。
  • 陳師孟去留無答案,蔡英文「慰留」是以退為進?實則是希望他滾蛋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自從選舉勝利之後,蔡英文團隊暴露出來各種各樣的新聞,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可以說,有的就是踐踏了司法精神。這一舉動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反彈,就是因為不合司法程序。許多人認為陳師孟這一舉動有涉嫌控制司法之嫌。當時正值選舉時期,稍微一個舉動都有可能造成選情改變,因此國民黨反對聲浪最高。在面對如此的反對聲浪陳師孟透過陳菊表達了請辭的意願。蔡英文「慰留」兩位高手過招,可以說都上演了一出宮心計。
  • 蔡英文辦公室洩密羅生門 劉建忻稱沒遺失筆記本電腦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前蔡英文辦公室副秘書長劉建忻12日首度以「考試院」秘書長身份到臺立法機構司法法制委員會備詢。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詢問,劉建忻是否因為過去發生「蔡辦洩密案」才被流放到「考試院」?
  • 王湧:技術主義的司法改革可以走多遠?
    這些工作都是司法改革的「規矩」工程,「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是司法的骨骼與生命,是司法改革的內科,一旦忽視,全盤皆輸。三、依靠信息技術主義的力量解決中國司法的執行難此外,執行難是中國司法的疑難結症,幾十年未愈。據一些地方法院院長介紹,執行成功率不超過50%,一半的判決無法執行,成為一紙空文,浪費司法資源,大大損害司法權威。
  • 法檢兩大幹將互搏,文在寅的司法改革趟入「深水區」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張慧智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文在寅如果繼續推進司法改革,將加劇政黨內部分裂;如果暫緩推行,將會被批有始無終。而且,改革不可避免觸及利益集團的核心要害,將遭遇更大阻力。他現在向全民致歉,也顯示出他想要挽回民意。
  • 蔡英文黑手搶「終審法官」任命權 被批威權復辭
    資料圖蔡英文力推「司法改革」,而「司改國是會議」卻決定未來「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將由臺灣領導人任命,在島內引發軒然大波。據臺灣《聯合報》25日報導,「司法改革分組會議」24日以15比2的票數通過決議,最晚5年內「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將從現在的94人大幅縮減為21人,且採取「政治任命」,即由「司法院長」提名、「遴選委員會」篩選後交「總統」任命;終審法院法官為特任官,沒有任期限制,僅規定70歲後須停止審案。
  • 從司改紅衛兵變「司法恐龍」?
    頓時,邱太三彷彿成了一隻「司法恐龍」,一個民進黨政府保守法律觀的代表。其實近三十年前,邱太三曾經是臺灣地區最激進司法改革的象徵人物之一。那時臺灣才剛解嚴,但法院,依照當時流行的說法是,還是「國民黨開的」。1988年是臺灣地區司法界改革標誌性的一年。
  • 陳師孟辭職前再度暴走,蔡英文卻說有些事「明示」、「暗示」都不行
    臺「監察委員」陳師孟雖然在1月13日就提出請辭,但至今仍歹戲拖棚。最近他在網絡上發表文章痛批臺司法機構負責人許宗力袒護法官,並說「唯一有權力終結這場鬧劇的人,顯然打算置身事外」。誰是唯一有權力終結這場鬧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