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大年初二)上午,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大學淮河醫院52名醫護人員緊急集結,出徵武漢。如今,作為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醫師組組長、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副主任醫師、九三學社社員楊超在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路院區(西院區)隔離病區已經連續工作了整整一個月。
楊超的兒子楊子航去年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學,遠離家的大學生活楊子航理解了父母的不易,這個寒假他想多陪陪父母,一家人本計劃利用春節假期去自駕遊。然而,肆虐的新冠肺炎打亂了出行計劃,也讓整個中國按下了暫停鍵。
2月23日,還有一天就是楊子航的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他更加想念給了自己生命,如今還在努力挽救更多人生命的父親,於是就給父親楊超寫下了一封家書:
親愛的爸爸:
您好!
當您有空閱讀兒子這封信的時候,相信您已經穿著厚重的隔離服,為將病人從生死線邊緣拉回而勞累了幾個小時了。您辛苦了!
大年初一那天,當我們都還沉浸在過年假期的喜悅中時,您忽然接到通知,說要去武漢支援,與在那裡肆虐的疫情作鬥爭。那時,我還以為這次出差和往常的出差差不多,一周左右就能回來,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實行我們的自駕遊計劃了。
但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我和媽媽卻到看到確診病例數和疑似病例數在一天天地往上升,甚至突破了萬人。我們還了解到很多醫生都因與病人接觸而感染,我們默默地祈禱著您一定要平安歸來。您常在微信中發一些那裡的照片和視頻給我們,看著您健康的樣子,我和媽媽心中那塊沉甸甸的石頭也終於放了下來,是啊!平安就好,但我們更希望看到您平安歸來的樣子。
到今天,您在武漢已經工作了將近一個月了,您一定已經救治了不少的病人吧。病人們應該都很感激你們吧!我為有這樣一個爸爸而驕傲!不只是我們,現在全中國人民都在為你們這群白衣戰士喊加油,相信我們終會打贏這場戰「疫」,加油!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已經來臨。期待您平安歸來的那一天!
祝身體健康
您的兒子:楊子航
此時,身在武漢的楊超正在緊張地忙碌著。他管理的病區原有三十張病床,因為前段時間住院的病人多,本著應收盡收,能多加個床就多救一個病人的原則,最後加到了三十六張。這些病患均為重症,隨時可能加重,值班醫生卻只有兩人,每次上夜班,楊超從下午六點多去負責的病區接班,七點多進病區,一直到次日上午九點才離開病區,一個班近十四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十幾個小時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楊超從來不多說自己的辛苦,對於工作中的危險更是隻字不提,但卻不吝於向大家表達自己的樂觀——「近幾天新入院的病人少點了,國家的整體防控措施已經見效,我們的工作也沒有原來那麼緊張了,這幾天陸續有病人治癒出院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楊超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收到兒子的信後,第二天,楊超就在一家三口的微信群中給兒子回了信:
親愛的兒子:
生日快樂!你寫來的信爸爸昨天沒來得及讀,因為要上夜班,上班期間是不能帶手機的。今天爸爸幾乎是含著淚讀完的,爸爸很想陪你度過一個愉快的寒假的,包括我們的自駕遊,可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你的學習計劃,也打亂了幾乎所有人的計劃。好在很多像爸爸一樣的人都來支援武漢了,我們並肩作戰,共同抗擊疫情,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新聞報導疫情正在向好,爸爸所在團隊管理的患者也康復了一半多點了,他們都很感謝我們。
生活很快就會回歸正常,沒有開學的日子,好好學習網絡課程,爸爸很想你,也想你的媽媽。
祝生日快樂,學習進步!
爸爸
2020.02.24於武漢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這兩封父子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對父子的真情表達,看到了一種優良的家風傳承,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名優秀黨外人士的家國情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早日迎接英雄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