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高陂農民畫村
從小就有個夢,想要放情於山水,縱情於名勝古蹟,可由於現實的束縛,我無法實現,只能帶著那一股好奇﹑一股激動觀光於電視、影片。然而,美景看著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痴迷的我總是要默默地含下淚,心想向時才能踏遍世間路,賞盡天下景。然而,我很慶幸,因為我遇上了她﹑遇上了我的快樂——高陂田北鎮畫村。
初次見她是偶然,那次我正坐在前往高陂的班車上,偶然一個轉身,我與她碰面,想與她牽手卻發現距離原來那麼遙遠。膽小的我無法阻止車輛前行,只能默默地望著她,直到那一切都成為了一個零點。但那偶然的碰面,我的心卻已被深深地牽去,於是我暗暗許誓:一定要遊覽於此。
再次見她是在三天假期中,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在那拍照留戀,臉上的微笑難以掩飾心裡的喜悅,我試著用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擁抱她,親近她。
楊柳細細,枝條輕柔地垂下水面,綠葉正濃,頗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的韻味,以水為鏡,她似乎在梳妝打扮,那長長的髮絲細膩柔滑。她似窕窕淑女,卻總有那麼一股害羞的姑娘味,羞澀地用髮絲藏起了那張清秀靚麗的臉。水聲潺潺,似在彈奏一首動聽的樂曲。近眼看去,清澈的流水,歡快的小魚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有時調皮地躍出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久久才平和。水中央是一隻久經滄桑的石龜,傳說中,它一直被村民供奉為神靈,是古代高陂的十景之一。乃有《郭氏族譜》:四周池沼水茫茫,儼然龜色對欲藏,龜水相映昭勝地,猶同海屋活壺觴。"石龜為純天然,未經過任何雕琢,相傳是龍之六子贔屓,背部有一凹處,是為金碑之痕。石龜盤臥水中央,像一位守湖天使,守護著湖中的安樂。幾百年過去了,他依然默默地堅守在那兒,不覺孤獨,因為有遊魚相伴;不覺悽涼,因為有流水和樂,他有一個神聖的名字——神龜出海。
這——就是丹青湖,青翠常在,氣潤丹田。
草色青青,綠意環繞,沿著一條小路,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荷塘。放眼望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可以聞見荷花沁人心脾的香味,可謂是: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慢慢靠近,荷葉碧而圓潤,宛如一個大大的圓盤倚在水面,荷花紅而清秀,似一個抹滿胭脂粉的姑娘靜靜地站立在水中。荷葉和荷花相互依偎著,像正在熱戀中的男男女女,有的靜靜地賞著美景;有的則聚攏在一起,在輕風中談笑著,似和和樂樂的一家人;有的舒暢地戲著水,和遊魚玩耍,似貼心的兩夥伴。踩著松硬的石子路走去,則可以看到大片的瓜果蔬菜,種類很多也各具特色,他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棚子成為了他們的庇護傘,在這樣寬廣的臂膀下,他們釀就了一身的美味,也為人類輸送著健康。
這——就是果蔬採摘園,風光秀麗,果蔬健康。
沿著小道繞幾個彎,在綠意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古亭屹然其中,這是為了紀念明代理學家羅洪先而造的,有:南村雨北村群,晴鳩更互鳴,東風吹雨衣不溼,我在桃花深行處,念庵亭邊桃李芬芳,圍裡古樟林立,實為避暑納涼隹地。
這——就足念庵亭,綠意環抱,古雅清新。
長廊而去,就是一幢古築,走進去,你就會被那琳琅滿目的農民畫所吸引,什麼《相約秋天》、《豐收樂》、《好日子》、《中國夢•民族夢》……優美的圖畫,深刻的寓意,讓你美不勝收,眼花繚亂。金獎、銀獎、優秀獎,共五百五十九幅,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見解。一樓,二樓,牆上到處是農民畫,有的被玻璃牆包裹,有的則裸露在外。記憶尤深的是一幅組畫,來自江西省萬安縣,畫名為《辛勤彈一生,溫暖千萬家》,以畫的形式進這個講述了農民辛苦彈棉被,帶給千萬人溫暖的故事。「彈」十分複雜,需要許許多多的手工操作,但農民卻不畏艱難,堅持為人們服務的信念。如今,為我們取暖的,就是他們辛苦的血汗呀!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動了,我開始真正領悟到畫,其實並不只是給人眼睛上的享受,並不是要讓人羨慕嫉妒恨,而是讓你深入地去挖掘,挖掘他的深在內涵,正如農民畫,為我們呈現的是農民精神,是一種樸實,一種勤勞,一種奉獻,一種和樂,但真正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告訴我們生活的大道理。
這——就是農民畫院,畫展巧妙,寓意無窮。
當然,畫村遠遠不止這些景觀。還有始建於明朝,外觀宏峻,內蘊深秀,翹角飛簷的羅氏宗祠,又稱嘉會堂;有濃鬱的仿古建築特色的創作堂——畫家住宅,有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相傳為漢靈帝時華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隨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已有1700年歷史的踩水車,有知畫湖、筆洗湖、有紅軍戰場及寫生基地、有竹林戲沙、還有小橋流水人家。
踏在石子路上,手輕輕地撫著枝條,望著這開得正爛漫的鮮花,我似乎聞到了一種雜陳的家鄉味,我醉在這山水,醉在這高陂農民畫村。
姓名:劉亭君
指導老師:郭峻材
學校班級:萬安縣潞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