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高陂農民畫村》萬安縣潞田中學劉亭君 0186

2021-01-19 吉安新聞網

  醉在高陂農民畫村

  從小就有個夢,想要放情於山水,縱情於名勝古蹟,可由於現實的束縛,我無法實現,只能帶著那一股好奇﹑一股激動觀光於電視、影片。然而,美景看著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痴迷的我總是要默默地含下淚,心想向時才能踏遍世間路,賞盡天下景。然而,我很慶幸,因為我遇上了她﹑遇上了我的快樂——高陂田北鎮畫村。

  初次見她是偶然,那次我正坐在前往高陂的班車上,偶然一個轉身,我與她碰面,想與她牽手卻發現距離原來那麼遙遠。膽小的我無法阻止車輛前行,只能默默地望著她,直到那一切都成為了一個零點。但那偶然的碰面,我的心卻已被深深地牽去,於是我暗暗許誓:一定要遊覽於此。

  再次見她是在三天假期中,親戚朋友遠道而來在那拍照留戀,臉上的微笑難以掩飾心裡的喜悅,我試著用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擁抱她,親近她。

  楊柳細細,枝條輕柔地垂下水面,綠葉正濃,頗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的韻味,以水為鏡,她似乎在梳妝打扮,那長長的髮絲細膩柔滑。她似窕窕淑女,卻總有那麼一股害羞的姑娘味,羞澀地用髮絲藏起了那張清秀靚麗的臉。水聲潺潺,似在彈奏一首動聽的樂曲。近眼看去,清澈的流水,歡快的小魚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有時調皮地躍出水面,泛起陣陣漣漪,久久才平和。水中央是一隻久經滄桑的石龜,傳說中,它一直被村民供奉為神靈,是古代高陂的十景之一。乃有《郭氏族譜》:四周池沼水茫茫,儼然龜色對欲藏,龜水相映昭勝地,猶同海屋活壺觴。"石龜為純天然,未經過任何雕琢,相傳是龍之六子贔屓,背部有一凹處,是為金碑之痕。石龜盤臥水中央,像一位守湖天使,守護著湖中的安樂。幾百年過去了,他依然默默地堅守在那兒,不覺孤獨,因為有遊魚相伴;不覺悽涼,因為有流水和樂,他有一個神聖的名字——神龜出海。

  這——就是丹青湖,青翠常在,氣潤丹田。

  草色青青,綠意環繞,沿著一條小路,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荷塘。放眼望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可以聞見荷花沁人心脾的香味,可謂是: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慢慢靠近,荷葉碧而圓潤,宛如一個大大的圓盤倚在水面,荷花紅而清秀,似一個抹滿胭脂粉的姑娘靜靜地站立在水中。荷葉和荷花相互依偎著,像正在熱戀中的男男女女,有的靜靜地賞著美景;有的則聚攏在一起,在輕風中談笑著,似和和樂樂的一家人;有的舒暢地戲著水,和遊魚玩耍,似貼心的兩夥伴。踩著松硬的石子路走去,則可以看到大片的瓜果蔬菜,種類很多也各具特色,他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棚子成為了他們的庇護傘,在這樣寬廣的臂膀下,他們釀就了一身的美味,也為人類輸送著健康。

  這——就是果蔬採摘園,風光秀麗,果蔬健康。

  沿著小道繞幾個彎,在綠意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古亭屹然其中,這是為了紀念明代理學家羅洪先而造的,有:南村雨北村群,晴鳩更互鳴,東風吹雨衣不溼,我在桃花深行處,念庵亭邊桃李芬芳,圍裡古樟林立,實為避暑納涼隹地。

  這——就足念庵亭,綠意環抱,古雅清新。

  長廊而去,就是一幢古築,走進去,你就會被那琳琅滿目的農民畫所吸引,什麼《相約秋天》、《豐收樂》、《好日子》、《中國夢•民族夢》……優美的圖畫,深刻的寓意,讓你美不勝收,眼花繚亂。金獎、銀獎、優秀獎,共五百五十九幅,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見解。一樓,二樓,牆上到處是農民畫,有的被玻璃牆包裹,有的則裸露在外。記憶尤深的是一幅組畫,來自江西省萬安縣,畫名為《辛勤彈一生,溫暖千萬家》,以畫的形式進這個講述了農民辛苦彈棉被,帶給千萬人溫暖的故事。「彈」十分複雜,需要許許多多的手工操作,但農民卻不畏艱難,堅持為人們服務的信念。如今,為我們取暖的,就是他們辛苦的血汗呀!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動了,我開始真正領悟到畫,其實並不只是給人眼睛上的享受,並不是要讓人羨慕嫉妒恨,而是讓你深入地去挖掘,挖掘他的深在內涵,正如農民畫,為我們呈現的是農民精神,是一種樸實,一種勤勞,一種奉獻,一種和樂,但真正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告訴我們生活的大道理。

  這——就是農民畫院,畫展巧妙,寓意無窮。

  當然,畫村遠遠不止這些景觀。還有始建於明朝,外觀宏峻,內蘊深秀,翹角飛簷的羅氏宗祠,又稱嘉會堂;有濃鬱的仿古建築特色的創作堂——畫家住宅,有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相傳為漢靈帝時華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隨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已有1700年歷史的踩水車,有知畫湖、筆洗湖、有紅軍戰場及寫生基地、有竹林戲沙、還有小橋流水人家。

  踏在石子路上,手輕輕地撫著枝條,望著這開得正爛漫的鮮花,我似乎聞到了一種雜陳的家鄉味,我醉在這山水,醉在這高陂農民畫村。

  姓名:劉亭君

  指導老師:郭峻材

  學校班級:萬安縣潞田中學

相關焦點

  • 江西萬安縣:農旅融合讓鄉村美起來活起來
    在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沙坪鎮「漁趣佩溪」鄉村旅遊點,前來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田北農民畫村、花花世界、「中華遊戲村」夏木塘、萬安美食園、貴澳農旅鮮花小鎮、潞田紅豆杉養生谷、高嶺銀杏村……在江西萬安縣,一個個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鄉村旅遊點連珠成串、以線帶面,不斷提升著旅遊產業集聚度、知名度,有力撬動了萬安縣的全域旅遊市場。地處贛江河畔的沙坪鎮佩溪村就是其中的一顆閃亮珍珠。
  • 江西萬安田北畫村再掀消費扶貧熱潮
    高陂臍橙、聯正井岡蜜柚、「葉小農」系列生態農產品、江西大德匯黑米、洛神花花青素、高陂紅薯幹、郭四爺腐竹、萬安娘家味鄉土特產、郭大媽原生態農產品、萬安峰華魚絲、一江秋糧油、遂川王府板鴨、遂川八仔板鴨、遂川籠床米果、卓氏蜂蜜、泰和烏雞
  • 萬安縣韶口中學召開新進教師座談暨培訓會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郭躍華、李東輝報導:為了解新進教師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並使他們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規範,2020年9月16日晚上,吉安市萬安縣韶口中學召開新進教師座談暨培訓會。會議分為座談會和培訓會兩個階段。
  • 吉安市萬安縣寶山中學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暨表彰大會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肖迎君報導:9月9日上午,吉安市萬安縣寶山中學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暨表彰大會。大會由王煥欽副校長主持。最後,寶山中學校長宋起民發表總結講話。他向全校師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號召全體師生在新教育形勢下要樹立憂患意識,負重前行。此次表彰大會的召開拉開了新學期的序幕,也振奮了全體師生的精神,激勵著大家為學校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 致富果鼓起農民錢袋子 ——萬安縣窯頭鎮橫塘村脫貧側記
    邱哲、本報記者李 歆  漫山的臍橙林綠意盎然,清新的橙花香沁人心脾,這裡是4月的萬安縣窯頭鎮橫塘村。「以前我家是土坯房,娶不上媳婦兒。這幾年靠這些臍橙,年收入達到7萬多元,建了新房,結了婚,生活大變樣。」村裡的脫貧戶張公斌高興地帶記者參觀他家的20多畝臍橙林。  與張公斌相類似的脫貧故事,當地村民還能講出許多。
  • 把大埔高陂水利樞紐打造成璀璨明珠
    ■ 謝小康  大埔高陂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歷史上單項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總投資近60億,可以結合旅遊特別是水文化旅遊做好文章。目前《大埔縣韓江(高陂)水利風景區規劃》對該項目的定位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和「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重點支撐」。梅州目前不缺景區(點),缺的是特色和龍頭,因為「弱、小、散」和同質化的東西太多,如果下決心把本項目當作梅州的龍頭景區來做,是可以實現其為「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重要支撐點」這一目標的。
  • 新疆庫車市:創作農民畫 弘揚傳統文化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組織農民畫家創作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讚美新生活、謳歌新時代為主題的年畫、葫蘆畫,讓各族群眾從繪畫中汲取營養,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12月18日,在庫車市文化館創作室,七八個農民畫家正在創作參加自治區第二屆農民畫、年畫展參賽作品。來自烏尊鎮色根蘇蓋特三村的農民畫家司馬義·阿布拉畫了一幅充滿喜慶、祥和的年畫,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讚美和黨的感恩。
  • 農發行萬安縣支行助力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圖)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餘靜、羅湛攝影報導:農發行萬安縣支行堅決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全行核心職能和主場主業,以萬安這個國定貧困縣為戰場,勇於擔當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
  • 大埔往返洲瑞、高陂等鎮公交車再次臨時調整!
    近日,大埔公交部分鎮村發車班次再次臨時調整。 通 知 我司從4月23日開始,臨時調整發班如下: 高陂班線 一、埔發7:30、8:00、8:30(光德)、9:30(桃花)、14:00、14:30、17:00
  • 中國扶貧基金會百美村宿高嶺宿集旅遊扶貧項目正式交付,萬安縣西元...
    百美村宿高嶺宿集正式揭幕12月4日上午,三峽集團「高嶺宿集」旅遊扶貧項目交付儀式在江西省萬安縣西元村正式開幕。萬安縣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豔輝為儀式致辭交付儀式上,萬安縣常委、常務副縣長李豔輝,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軍、中國三峽集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沙先華分别致辭。
  • 撤村並村農民們想什麼
    今年全國各地合村並村的步伐加快了,很多地方已經完成了撒村並村的工作,筆者問了很多農民朋友,對此的看法,總結出來以下幾點。一、農民朋友對撤村並村並不感冒.他們說幾十年來,無論以前叫大隊還是後面改村,大家都習慣了,都是以地名命名的村,一問是那裡的直接說的是地名,對於農民來說通俗易懂.現在合了村,有的農民連自己村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 千年窯火高陂瓷_寶安日報數字報
    韓江上遊,從三河壩往下30多公裡處,水域特別開闊,兩岸群山環抱,沿江地勢平坦,這裡便是高陂古鎮。據考古研究,大埔境內早在商周時期便有陶器,宋末已有成規模的瓷器生產,從元初到明清,逐步發展為中國六大陶瓷產區之一。有大量史料可以證實,大埔生產的日用、工藝陶瓷,曾經通過韓江從汕頭港,流向東南亞和其他海外市場。
  • 吉安:喜「畫」醉美豐收圖
    秋末初冬 吉安大地一片喜人的收穫景象 農民們以自己獨特的筆墨 「勾勒」出一幅幅「醉美」圖畫!
  • 溫向芳調研廣東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工作情況:認真細緻...
    本報訊 (記者劉潤濤)昨日,副市長溫向芳到大埔縣調研廣東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下閘蓄水工作情況。  溫向芳一行前往廣東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現場,調研並詳細聽取下閘蓄水前徵地拆遷和移民安置、工程施工進展等工作情況匯報,隨後召開工作專題會,研究工程下閘蓄水前各項準備工作。  溫向芳強調,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部署的172項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之一,務必全力保障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認真細緻地做好水庫下閘蓄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 沒落的千年銀杏村,竟是郭子儀後裔的棲息地,太過蕭瑟,誰來拯救
    這個隱匿於江西萬安縣深山之中的小村落,據說藏著「今年的最後一片銀杏葉」。12月的天,北方已是大雪紛紛,南方氣溫也降到個位數了,我是攜帶著冷空氣南下的,能否遇見這最後一片銀杏葉,就要看運氣了。這個說起來還有一故事,萬安民間有一傳說,唐朝大將汾陽王郭子儀來到江西,路過萬安高陂時丟失了馬鞭和兵符,後來兵符找到了,馬鞭沒有找到,他便在一棵大樹上寫了一段話:「兵符系馬鞭,符歸鞭不見;鞭竹若生筍,繁衍我子孫。」後來此處的鞭竹果然長出了竹筍,且越長越茂盛,後人稱這裡為符竹村。這雖是一典故,但郭子儀的後裔遷徙至萬安確有此事。
  • 抗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135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放棄休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爭當守門員、宣傳員、勸導員。第一時間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力光,今年56歲。正月初二,肖力光不顧家人勸阻,主動放棄休假,返回所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橫江村地處偏遠,是萬安縣與遂川縣交界處。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江蘇主場活動在張家港永聯村舉行 任振鶴...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對抓好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殷切期望。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持續釋放重農強農信號。
  • 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
    他學習了陶淵明的創作經驗,重視清新而渾然一體的感受,其詩歌創作主要圍繞襄陽江村為主,但經過藝術概括,卻創造了幽雅、恬靜的意境,從而形成了清淡的藝術風格,也為唐代詩壇增添了別有韻致的奇葩。下面介紹孟浩然的一首詩,清新淡雅,仿佛一幅醉美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