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那位王老師嗎?
也算是教師中的反面教材典型了。
看著是個褲腰帶扎的比誰都高的體面人,實際上,「敲詐」學生是他的通行證,貪小便宜是他的作座右銘,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一言不合跟學生要禮物更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就算多年後師生重逢,秉性依舊不改。
學生是誰他不認識,一說給他送過收音機、電視機立馬叫出姓名…遇到送掛曆的,王老師乾脆表示:"老師不記仇"。
電影裡的情節讓人哈哈一笑,既笑王老師的記性好,也笑他那句「不記仇」,畢竟不說誰能想到,老師和學生這樣的關係,會因為「送禮物」結出仇來呢。
但有句老話說的好:藝術,來源於生活。
這不最近幾天,就在山西朔州一所小學的畢業典禮上,就又有一位王老師,因為學生的禮物,搞出仇來了。
事發當天,該學校畢業班的學生們正準備上小學生涯的最後一堂課,大家都很高興,班級也布置的很是喜慶。
不過,這歡樂的氛圍並沒有維持多久。
就在一個學生給班主任送了一束鮮花,並對班主任老師表示感謝的時候,在旁邊看著的數學老師王老師就發飆了。
她因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沒有給她送花,當場做出一系列讓人目瞪口呆的行徑。
先是一把奪過學生送給班主任的花束,在講臺上又砸又扔。
然後轉身向著沒給自己買花的學生吐了幾次口水,罵道:呸,噁心死人。
眼見王老師暴怒不已,揚言她收不到花就誰都別想回家,班主任趕忙上前勸著,送花的學生也忙給家長打電話,說讓再送一束來。
然而,看見這一幕的王老師再度暴躁起來。
她一把奪過學生的手機,對著電話那頭的家長破口大罵。
並揚言讓所有的學生看看家長和送花的孩子的嘴臉。
罵完家長和學生還不夠。
緊接著她又開始叫全班同學起來罰站,美其名曰要給大家上最後一課。
整個過程中,王老師嘴裡一直念念有詞,一邊說讓學生們不要貪小便宜,一邊罵他們欺負人。
即使一旁的班主任在那攔著,仍張牙舞爪辱罵個不停,前後罵了竟然有10分鐘,之後才揚長而去。
從學生到家長再到那無辜的鮮花,全都未能倖免,遭到了王老師無差別的打砸和嘴炮攻擊,在場的學生和班主任都懵了。
而事後再看這一段,如果不是提前被告知這是一位老師,我幾乎要以為這個歇斯底裡的人是誤闖入學生教室鬧事的精神病患者,講話全無邏輯可言。
只不過,整段視頻傳出的同時,也難免有人感到不解:因為一束花鬧成這樣,不至於吧?是背後有什麼隱情,還是說真是學生做的不對呢?
面對質疑,該校的校長很快出面回應了。
按照校長的說法,畢業典禮當天,一學生給班主任送花表達感謝,感謝班主任六年來的照顧和教導。
視頻中大鬧教室的王老師也確實是該班級的數學老師,只不過她是一名代課老師,和學生相處的時間並不長,所以就沒有收到鮮花。
至於後面的吐口水和罵學生、罵家長,是因為王老師雖然是代課老師,也是很辛苦的。
看見別的老師有花自己沒有,難免就覺得自己的教學成果沒有被肯定,這才發了火。
這就讓人很難理解了,校長左一句辛苦,右一句辛苦的,這就能成為她辱罵學生的理由了?
且不說學生送班主任花,是因為班主任和學生打交道最多、感情最深厚、付出的心血也最多,發飆的王老師因為是代課老師,與學生相處時間短。
退一萬步講,畢業了,學生想送哪個老師花,不是她個人的自由嗎?
學生是年紀小,但是又不傻,誰對他好他比誰都清楚…你不反思自己為什麼沒收到花,反而在那發飆吐口水,這又是什麼道理?
學生原本開開心心、極具紀念意義的畢業典禮,被這麼一鬧都毀了,會不會留下終生的陰影都不好說。
別說孩子了,連那位被罵的家長都驚了,因為孩子好心送上的一束鮮花,自己會遭受有生以來最難聽的謾罵,還是從一個老師的嘴裡罵出來的。
還有更為關鍵的是,如此老師,心胸狹窄,素質低下,如何教書育人?又讓那些明明為學生費盡心力的老師如何自處。
事情在網上流傳開來之後,很多人紛紛將矛頭指向教師隊伍。
可明明在他們當中,還有那麼多的老師在為了教書育人費盡心力。
幫無數女孩走出大山的教師張桂梅,為了學生命都可以不要;為了給學生打氣,順利中高考,那麼多老師成宿成宿的熬,就為了孩子們能學得好一點,得到的知識多一點,校園生活再好一點。
他們做了那麼多才得來的教師們的好形象,反倒因為這顆「老鼠屎」風評被害了。
好在,當地教育局現在已經對這一事件作出了嚴肅處理。
根據相關規定,朔城區決定撤銷王某某教師資格、調離教育系統;給予朔城區第六小學領導班子成員(1名校長、3名副校長)免職處理。
這,也算是給這位王老師最為恰當的評價和禮物了吧。
現在想一下,文章一開頭拿《夏洛特煩惱》中的王老師和朝學生吐口水的王老師作類比真有點不妥。
雖然兩個都太差了。
可至少那位王老師在學生被小混混糾纏的時候還能出手搭救一把,還能酷酷的整一句「i am a teacher」。
而如今這位王老師呢?
你因為一束鮮花在學生畢業典禮上又打又砸,朝學生吐口水,用生殖器問候家長,罰全班站的時候,又是否記得,自己也本是一個教書育人,用心呵護孩子們成長的teacher?
孩子們真的很簡單的,你對他好,他就會記得,你對他不好,他也同樣不會忘了。
或許多年以後,再次回想自己的那珍貴的小學記憶,這個班級裡的學生腦袋裡的最後那一幕還揮之不去。
他們記得,有一位老師情緒失控地站在黑板前,對著學生們歇斯底裡的辱罵。
在她身後,黑板上活潑的彩帶,以及 「我們畢業啦」的字樣和老師臉上惡狠狠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在她頭上,陪伴學生們數年的投影儀也看不下去了,默默地把牆上的「德」字打了碼,不能更難看。
為人師表,毀了孩子們寶貴的回憶,一邊吐著口水,一邊卻還想著收到一份同樣象徵尊敬、喜愛和師德的鮮花?
您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