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用石頭寫成的歷史。」——雨果
法國大文豪的這句名言在一定意義上揭示了建築所具有的獨特而重要的歷史價值,而就世博會150年歷史來說,各種形態和設計的展覽建築就曾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中國國家館「東方之冠」的出現,其以"城市發展中的中國智慧"為主題,由於外形酷似一頂古帽,而被命名為"東方之冠"。
鬥冠造型
被稱作「土木工程」的中國傳統建築將數千年的智慧傾注在對木結構的探索上,並逐漸形成「鬥拱」這一經典代表。國家館以整體大氣的鬥冠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要素。同時,傳統的曲線被拉直,層層出挑的主體造型顯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
這種簡約化的裝飾線條,自然完成了傳統建築的當代表達。無論從藝術或技術的角度來看,鬥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華古典的建築精神和氣質。
榫卯結構
對中式家具來說,榫卯結構更是靈魂所在。榫卯結構從宋代開始愈趨成熟,自宋歷明,經過不斷的改進和發展,各部位的組合簡單明確,合乎力學原理,美觀與實用並駕。因為榫卯結構限制家具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從而使家具變得結實、穩固。就像真正可靠的愛情無需作秀一樣,有了榫卯結構,中式家具就不再需要會作「鏽」的鐵釘了。
榫卯結構有多達上百種類型,可謂極盡巧思。在榫卯結構的背後,體現了古人樸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意義,「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順應自然規律,謀求萬物為人類所用、人類與萬物和諧相處。
同樣,榫卯結構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結構蘊含的力學、數學、美學和哲學智慧,受到國外家具和建築藝術家的讚嘆。正是這種精妙結構的運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藝術文化價值。
東方之冠系列
東方之冠為黃浦江邊的一抹「中國紅」,「中國之冠」從著色到外形都含有深厚的傳統中國文化基因,向世界呈現充滿活力、和諧發展的現代中國為使命。
「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東方之冠造型顯示了現代工程技術的力度美與結構美,這種簡約化的裝飾線條,自然完成了傳統建築的當代表達。
米蘇東方之冠系列產品,設計師把東方之冠的鬥冠造型融入到燈飾設計之中,運用傳統元素作「古」意「新」解,簡潔明快的線條詮釋著古建築的結構之美,全銅的質感透露出年代的厚重,剔透的水晶燈託讓中華古文明光輝閃耀綻放。
天工之作,千年精粹
獨到匠心,傳世寶藏
米蘇,不止於美!
歡迎預約到店 精彩紛呈
米蘇燈飾產品由太平洋財產保險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