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車遲國一回,孫悟空為何把三清認做菩薩?
《西遊記》第五回,孫悟空再次被天庭招安,如願以償當了齊天大聖,他每日閒逛交友,見三清, 稱個「老」字。可見孫悟空是認得三清的。但是,《西遊記》車遲國一回,行者卻問八戒道道:「這上面坐的是甚麼菩薩?」
孫悟空真的連三清也不認得嗎?
孫悟空肯定是認得三清的,孫悟空變做遊方的雲水全真的時候,已經從兩個道士嘴裡得知此地是道士的天堂,和尚的地獄;二更時候,孫大聖跳在空中觀看,見著是三清觀道士禳星。孫悟空怎麼可能覺得道觀裡供奉的是菩薩呢?
所以,其實,孫悟空是沒話找話,裝作自己不認識三清,麻痺豬八戒,豬八戒一得意忘形,自然就唄孫悟空牽著鼻子走,也不怕得罪三清了。
你看《西遊記》原文:
按落祥雲,徑至方丈中,原來八戒與沙僧通腳睡著。行者先叫悟淨,沙和尚醒來道:「哥哥,你還不曾睡哩?」行者道:「你且起來,我和你受用些來。」沙僧道:「半夜三更,口枯眼澀,有甚受用?」行者道:「這城裡果有一座三清觀。觀裡道士們修蘸,三清殿上有許多供養:饅頭足有鬥大,燒果有五六十斤一個,襯飯無數,果品新鮮。和你受用去來!」那豬八戒睡夢裡聽見說吃好東西就醒了,道:「哥哥,就不帶挈我些兒?」
眾所周知,豬八戒才是地地道道的吃貨,八戒與沙僧通腳睡著,孫悟空這番話是對沙和尚說的?分明是對豬八戒說的!
等到這行者卻引八戒沙僧,闖上三清殿。吃貨豬八戒果然不論生熟,拿過燒果來,張口就啃,行者掣鐵棒,著手便打。為何要打?吃東西是假,引八戒來招惹三個妖精是真!正所謂「我欲下去與他混一混,奈何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且回去照顧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
八戒縮手躲過道:「還不曾嘗著甚麼滋味,就打!」行者道:「莫要小家子行,且敘禮坐下受用。」八戒道:「不羞!偷東西吃,還要敘禮!若是請將來,卻要如何?」
行者無話可說,於是道:「這上面坐的是甚麼菩薩?」
八戒笑道:「三清也認不得,卻認做甚麼菩薩!」豬八戒開始得意忘形!上鉤!
行者道:「那三清?」八戒道:「中間的是元始天尊,左邊的是靈寶道君,右邊的是太上老君。」
行者道:「都要變得這般模樣,才吃得安穩哩。」 豬八戒一聽,變成太上老君,把三清像都推到地上。為了吃,拼了!
孫悟空再度阻止。
豬八戒很生氣:「哥哥,變得如此,還不吃等甚?」隨即,孫悟空又說了一句前後矛盾的話:「兄弟呀,吃東西事小,洩漏天機事大。這聖象都推在地下,倘有起早的道士來撞鐘掃地,或絆一個根頭,卻不走漏消息?你把他藏過一邊來。」
孫悟空在暗示八戒,把雕像搬走,否則就會洩露天機。萬一被發現,吃得不安穩。在孫悟空看來,偷吃貢品被發現,叫洩露天機;變化成三清,褻瀆神靈,根本不算個事。
八戒急著要吃東西,就問搬到哪裡去。孫悟空告訴他,在哪裡哪裡有個五穀輪迴之所,扔那裡就可以了。
找到了地方,八戒發現是個茅廁(糞坑)。八戒有些心慌,在扔三清像前,有一番禱告詞很有意思: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妖精,欲享供養,無處安寧。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暫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無窮,做個清淨道士;今日裡不免享些穢物,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在豬八戒把三清像扔進茅廁之後,孫悟空不再刁難八戒了。三兄弟大吃特吃,最後「吃得罄盡,已此沒得吃了,還不走路,且在那裡閒講消食耍子」。
這不是很奇怪嗎?三人明明是來偷吃供品的,前面不是還擔心被人發現嗎?既然供品已經吃完了,為何不立刻逃走呢?那樣的話,神不知鬼不覺,不是挺好嗎?
孫悟空讓八戒推倒三清像,又讓他將三清像扔進茅廁,三兄弟吃光供品而不走,等等這些奇怪現象,只有一個解釋——孫悟空就是要讓自己被發現,以激怒虎羊鹿三仙!孫悟空的目的就是闖禍,就像孫悟空跟五百和尚說的「我是孫行者的門人,來此處學闖禍耍子的」。
所以,後來,虎羊鹿三仙撞進來,八戒聞言,心中忐忑,默對行者道:「這是我們的不是。吃了東西,且不走路,只等這般禱祝,卻怎麼答應?」
所以,最後,行者道:「我弄個手段,索性留個名罷。」大叫云:「道號道號,你好胡思!那個三清,肯降凡基?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閒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裡是甚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