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一屆中國足協管理層喊出「集體向日本球員學習,出去闖蕩鍛鍊」的指導方針,讓留洋一詞再度成為焦點。回首過去的20多年,留洋這件事在中國足壇卻是有著多次反覆。
在世紀之交時,為了備戰十強賽中國足協曾經「禁止國腳留洋」,這導致了諸多球隊在隨後多年各隊都用各種方式阻撓球員走出去,這也讓「天才」陳濤飲恨轉會費。這些曾經的特殊政策,真的是足協迫不得已嗎?
十強賽高於一切:足協禁止國腳留洋
a. 一切為了世界盃夢想:10強賽前足協禁止留洋
原本球員留洋,更多是一個個人職業規劃的選擇。不過在中國足壇,事情從來沒有那麼簡單。2001年國足備戰世預賽亞洲區10強賽之前,中國足協一紙禁令,規定任何國內球員都不許在十強賽之前留洋(已經在歐洲的不包括在其中)。
2000年底到2001年初的3個月時間,張恩華曾被租借到英甲格林斯比(當時的英格蘭第二級別聯賽)。幾乎是第一時間,「黑子」(張恩華綽號)就成為了球隊的絕對主力,更是在17場比賽裡打入3球。當時格林斯比非常欣賞這名中國後衛,但是因為中國足協新鮮出爐的「禁洋令」,使得張恩華不得不放棄夢想。
跟當時已經永久轉會歐洲的楊晨和謝暉不同,張恩華原本只是租借,如果想要繼續留洋就涉及轉會手續。中國足球的禁洋令在這個時點出臺,張恩華不得不遺憾回國。可惜他在國家隊並不受到米盧重用,失去了留洋機會不說,也沒能給國家隊做出更大的貢獻。
讓張恩華略感欣慰的,還是他昔日裡的成功並沒有被所有人遺忘。差不多12年後,2012年張恩華重返布倫德爾公園球場,當時在場的3000位球迷全體起立為這張來自於東方的面孔送上掌聲。更為讓人吃驚的是,格林斯比將張恩華與利物浦傳奇比爾-香克利一起,列為球隊歷史28位傳奇人物之一。無論這是否是為了示好中國市場,至少張恩華曾經的那3個月時間,的確是讓英倫信服過。
以張恩華的技術特點:他會比李瑋鋒和杜威更合適英超的舞臺
b. 02年打入日韓世界盃:中國足協的「苦心」有了收穫
儘管極大影響了張恩華的職業發展,不過中國足協對於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是驕傲的。因為在米盧的帶領下,中國男足歷史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打入世界盃。
以成功者不受指責為標準,那麼中國足協至少這一次的結果是絕對正確的。至於在這個過程中,犧牲了誰,或許也無法再細究。從之後的發展看,因為打入世界盃也讓更多的中國球員得到全世界的關注與了解。孫繼海、李鐵、李瑋鋒等人,就是借著這股東風獲得了前往英超的機會。
英超曾經的「中國德比」:無數中國球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中超老闆為了錢阻礙球員留洋:陳濤夢碎讓人唏噓
a. 足協都曾禁洋令:我們為什麼要支持?!
在02年日韓世界盃國腳的留洋潮褪去之後,中超因為「假球、黑哨」等雜音進入到一個滑坡期。聯賽形象變差、球迷熱情減退,投資人入不敷出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優秀的年輕球員想要留洋就變得非常困難。
2005年世青賽,那支為本土08奧運會組建、凝聚了中國足球大量心血的黃金陣容,一度讓無數的球迷瘋狂。陳濤作為球隊的進攻核心,在克勞琛的戰術體系下有著重要的作用。鋒線上董方卓和郜林輪換,陳濤前腰得到邊鋒蒿俊閔和盧琳的支持。在他的背後,是被阿根廷國青隊教練稱之為「天賦強於同齡西蒙尼」的周海濱。後防線上,腳下技術可以震驚歐洲的馮瀟霆搭檔趙銘。
那年的世青賽,小組賽3戰3勝,淘汰賽中遇到德國國青。陳濤的任意球直接破門,讓本隊一度2-1領先。儘管最終2-3惜敗,但打入淘汰賽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陳濤自己也跟梅西一起,入選賽事最佳陣容。
隨後2年的土倫杯上,陳濤連續高光表演。06年打入4強,陳濤當選賽事銀球獎;07年陳濤貢獻2球2助攻,中國國奧贏得土倫杯亞軍的好成績。
如此出色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對陳濤給予厚望。更為重要的是,在世青賽和土倫杯的出色發揮,讓他吸引了多家歐洲球隊的目光。陳濤先是試訓切爾西,接受穆裡尼奧的指導,隨後又與比利時的安德萊赫特走得很近,但無法通過瀋陽金德這一關。
最有誠意的是意甲熱那亞俱樂部,他們當時出價一度高達110萬歐元,承諾兩年內付清,並提供陳濤二次轉會分成的優惠條件。不過瀋陽金德俱樂部負責人堅持更高的價格,還要求轉會費一次付清,最終讓轉會流產。
陳濤自稱在世青賽時自己的實力強於樸周永和本田圭佑,如果不是因為留洋失敗,自己不會比他們的成就差。
b. 足協不支持,中超投資人怎麼可能願意損失自身利益?
如果站在中超投資人的角度,我們的確沒有理由去譴責他們「見錢眼開,無視球員的發展」。畢竟投資人花的是真金白銀,他們沒理由跟做慈善一般將球員低價送出。
因為留洋受挫,陳濤與瀋陽金德之間產生巨大矛盾,原本是球隊隊長的陳濤,甚至被俱樂部雪藏一年多的時間。直到2009年,陳濤以當年標王的身份,以800萬人民幣的價格轉投上海申花,徹底放棄留洋夢想。
陳濤的留洋失敗,或許還是因為他「太年輕、缺乏大局觀」。當時的中國足協,正處於最混亂的時代。受賄、黑哨和假球橫行,想要留洋你就要「認識人」。原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足協專職副主席南勇,在日後因為受賄落網後交代:自己接受了鄭智送出的一塊價值6萬的手錶,幫助他完成轉會英超查爾頓。
不僅僅是南勇,鄭智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去到英超,還給韋少輝送過一隻價值2萬元的LV行李箱。相比於01年時「一切為了10強賽」,中超「最黑暗時代」的中國足協,的確無法給予中超俱樂部正確的「留洋政策引導」。
鼓勵留洋的新時代:U23政策的雙重意義
a. 鼓勵留洋的新篇章:武磊成為時代標杆
當時間來到當下,中國足協經過了幾番整頓,有了欣欣向榮的新朝氣。鼓勵向日韓學習,更多中國球員走出國門,留洋提升自我,成為新時代的指導方針。
武磊作為新時代中國足球走向歐洲的「敲門磚」,還是打出了自己的水準和風格。過去的1年半時間,西甲先發30場,出戰2547分鐘(相當於28個全場),一共打入7球。這個數據,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尤其是本賽季歐聯杯資格賽、正賽、國王杯和西甲都有進球,三線開花也傳為美談。
在球隊的戰術板中,武磊被放在二前鋒和邊前衛位置上搖擺。就是要發揮出他的前插速度優勢和空間洞察力,有著很好的刺透防線效果。
這一份的鍛鍊,在回到國足後也是很有幫助。本次40強賽上,武磊儼然已經是國足一哥。對戰敘利亞客場的這個進球,含金量很高。
武磊的進步:留洋不在乎年齡,走出去就會有提升
b. U23政策背後的深意:接應留洋歸來的青訓潮
鼓勵留洋不僅僅是為了讓更多的中國國腳走出去,更是鼓勵青訓球員在更小的年紀就去到歐洲環境下成長,儘可能地紮根歐洲。不過在大浪淘沙、更多失敗的基礎上,中國足協其實也給予了留洋的年輕人,更多的「退路」。
當前中國足壇最優秀的年輕人之一韋世豪,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留洋葡萄牙後,一度在葡甲站穩腳跟。相比之下,楊立瑜則只能在預備隊掙扎。因為U23政策的出臺,使得這些在歐洲打拼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退路。回到國內徵戰中超,積累了更多經驗後,二次出國發展也成為一個潛在的選項。
當中國足協多想一些,中國足球為數不多的足球苗子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不過「溫室裡培養的花朵」終究有些稚嫩,中國青年隊國字號各項亞洲賽事全面失利,多少也讓人有些心痛。如何振興中國足球青訓?已經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U23不是真正的解藥,沒有硬實力光靠口號也不可能二次留洋。
中國足協這一次用心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