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之刑到底有多可怕?史上帝王常用,史官卻從不敢記載

2021-03-05 數典歷史

刑罰,最初出現在原始社會。當時的刑罰還非常的簡單,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刑罰制度愈加完善,種類也越發豐富,在夏朝就已經確立了墨、劓、剕、宮、大闢的五刑制度。至周朝時,紂王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叫做「烹煮之刑」的殘酷刑罰,其殘暴程度比之從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帝辛的暴虐無道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人們經常把他和夏朝末代皇帝桀並稱為「桀紂」,用來泛指暴君。他執政期間,各種天馬行空的酷刑無數,譬如炮烙和蠆盆,都是紂王掌權期間誕生的獨一無二的刑罰。

那麼,帝辛首創的「烹煮」,當時是用在了誰身上呢?自然是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了。當年周文王姬昌在被商紂王帝辛囚禁於羑裡後,將長子伯邑考留在了殷商做人質,而最後紂王在送別姬昌時,將他長子伯邑考活活烹煮做成肉羹,還端到姬昌面前強迫其吃下。如此令人髮指的暴行很快就傳遍天下,其也被時人稱之為「烹煮之刑」。

然而,這項酷刑並沒有因殷商覆滅而消失。即便是後來的周朝,也依然沿襲了這項法度,只不過換了個名字,被稱為鑊烹、湯鑊或者鼎鑊。而鑊在古代是大鍋的意思,烹煮的刑罰經常是活活地把人煮死,過程極為痛苦和漫長。這種酷刑直到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即位後才下令廢止。

雖然烹煮之刑直到明朝才廢止,但正史記載自漢代之後就很難再見到了。而漢代以前,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鑊烹之刑達到了頂峰,不少歷史名人都是死於該刑之下。譬如春秋時期的石乞,戰國那會的文摯,而在當時的秦國,商鞅變法後更是將鑊烹之刑作為了主要的死刑方式,可見秦朝的暴政,早在橫掃六合前就已經開始了。

當然,最著名的案例自然還是劉邦。當年他和項羽對峙,項羽直接綁了劉父,並在陣前架起鍋子,說是要烹煮劉邦父親為食。劉邦竟冷漠說道:「我和你曾為結拜兄弟,煮了之後,也請分我一杯羹」。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國人最喜愛的美食火鍋,正是由這個鑊烹之刑演變而來。然而,如此一個歷史上相當普遍的酷刑,正史裡卻鮮有記載。或許是因為此刑太過殘暴,史官在記錄時都要斟酌一番,否則很容易給當朝天子落下個暴君的名聲。

到了隋朝,烹煮之刑就因太過嚴酷而被剔除出了正式的刑罰之中,正史也不再記載。但它依舊作為非正式刑罰被使用,直到明朝才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但是,即便這種殘酷的刑罰被廢除,封建統治者還有諸如凌遲這般更加慘無人道的酷刑。在不講人權,只講皇權的封建黑暗時代,在麻木的時人眼裡無非也只是換一種死法罷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猜你還想看:

收復新疆戰後之戰:不留生俘,降了也殺,一仗換來30年安定

歷史解說:廣東一水潭底發現多具女屍,綁著鐵鏈姿勢奇怪,揭開一段黑歷史

日寇佔領了大半個中國,為啥沒有去挖中國的皇陵?原因其實很簡單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殘忍?
    而武則天則經過改進之後,把這個刑罰發揚光大,創造出了可怕的醉骨之刑。讓受刑者生不如死,具體方法是:在「人彘」的基礎上,在甕裡再倒上酒,讓酒從傷口滲入骨頭,名曰「骨醉」。這一改良的殘忍之處在於,初期酒使得傷口產生難忍的劇痛,繼而產生麻醉,同時酒又能消毒,讓受刑者延長生命。
  • 海賊王:光月御田被處以「烹煮之刑」,那麼何為烹煮之刑?
    在這之後羅傑海賊團解散,光月御田也回到了和之國,得知了黑炭大蛇坐上了將軍的寶座,仗著凱多給他撐腰在和之國為所欲為,搞得民不聊生。氣憤之下的光月御田提著刀一路殺到了大蛇跟前,危機之時,黑炭蟬丸使用惡魔果實能力製造了一個護盾,保住了大蛇的性命。然而不知道光月御田和黑炭大蛇達成了什麼協議,原本期盼光月御田能夠成為救世主的民眾,卻看到他在將軍大蛇的城前赤身裸體地裝瘋賣傻了起來,最終訕訕而歸。
  • 海賊王:原來光月御田死因並不是「烹煮之刑」,尾田又給自己挖坑
    連同御田與赤鞘九俠一共10人將於三日後處以「烹煮之刑」。說白了就是拿熱水煮你。但是小編覺得御田沒有死,而是改頭換面隱藏起來。對於三日後的「烹煮之刑」,小編覺得是沒有能力殺死光月御田以及九俠的。首先我們回到因佩爾大監獄篇,在女帝暗中護送路飛前往因佩爾大監獄時。
  • 亨利八世:第一個允許將烹煮之刑作為「合法」刑罰的英國國王
    託馬斯·巴賓頓·麥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在19世紀中期的評述,便是這種現象的極佳註解:「旅行者都得先下遺囑才敢去鄉下(過了特倫特、諾森伯蘭和北部邊境)……定罪量刑的隨意性讓那些習慣了在安寧地區生活的人大為震驚
  • 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史官: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
    但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偉大的女性,卻被史官描述: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就連《論衡》中記載說是「 呂后且死, 妖象犬形也」,那麼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呂雉出生於公元前241年,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早年因為時勢動蕩,其父呂公舉家搬到了沛縣,在一次宴會上相中了氣宇非凡的劉邦,並將女兒呂雉許配給了他。
  • 維京人發明的「血鷹」之刑有多恐怖?比凌遲殘忍一萬倍!膽小慎入
    對於維京海盜,在歷史記載中也是有著出現的。維京海盜的膽大程度到底到達了什麼程度呢?他們曾經襲擊過英國,因為偽裝的極好,還被當地的官員認為只是路過此地的商人,就在這些官員想要向他們徵稅的時候,他們便對這些當地官員舉起了屠刀。
  • 因為他們沒有中華獨有的「史官」制度
    《周禮》雲其職務是「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史官記史的原則1、史官記史,秉承獨立性原則,為了堅持對歷史的正確記載,史官甚至可以以生命來捍衛。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君舉必書」好傳統,對帝王們的言行,隨時記錄,且都要"直書其事",不說假話,"寧為蘭摧玉折,不為蕭敷艾榮",絕對不能"蘭艾相雜,朱紫不分"。"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劉知幾:《史通》)。
  • 自古以來,只有道家文化才是「帝王之術」!
    萬物變化之道而立論,認為化之不間,如環之無窮,皆出之於道,而以虛無為體。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裡第一次論證「道家」內涵,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
  • 魯班書為何被帝王所禁?書中到底記載了什麼,能讓人害怕
    文/說歷史的小學生魯班是中國木匠的祖師,無人能敵,特別是他所創造的魯班書,更成為了禁書,基本不讓人學,想學的人不敢,被帝王所禁。一本書為何被禁,不讓人學習,書中到底記載了什麼,能讓人害怕,特別是當時的當權者皇帝。這不得不說魯班這人的技術魯班,姓公輸,名班,當時魯國人,後人稱為魯班。公元三年(前507年)出生,出現奇異現象,白鶴群集,異香滿室,經月弗(不)散,人鹹奇之。從小好學,但能自通。
  • 銀河奧特曼中五帝王都有誰?到底有什麼可怕之處?
    大家有沒有發現,銀河奧特曼可是c位出現呢?足以證明他的實力還是可以的。銀河奧特曼中的五帝王都有誰呢?到底有什麼可怕之處呢?
  • 劉備為了籠絡這個人不設史官,怕他的言行被記錄下來!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中說:「……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綢焉。」結果搞得陳壽在寫《三國志·蜀書》時,竟然找不到足夠的史料。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不設史官呢?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纂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為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 清朝前期史官制度有什麼特點?修史活動受到皇權限制
    說到史官制度,在我國起源很早,「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說明在夏的奴隸制國家機構中,史官應當存在。殷商的甲骨文中有「作冊」「史」「太史」「內史」「尹」等職稱的出現,而刻甲骨文的「貞人」就是那時的史官。周代的史官,「案《周官》、《禮記》,有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
  • 史官們是如何知道歷史中那些絕密事件的?兩種方法,皇帝無權幹預
    起居注起居注顧名思義就是史官專門記載關於帝王言行舉止的一種史書種類,這種形式的記史大致源自於漢朝時代,最早的起居注是漢武帝時期的《禁中起居注》,以後歷朝歷代,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起居注。編寫起居注的官員有專門的人選,因此誕生了如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這樣的官職,到了清朝時還有起居注館。也就是說這是得到皇帝允許的一種行為,正因為這些史官的存在,所以讓我們得以了解那些發生在古代帝王身上的隱秘事件。那麼有的同學可能會疑惑,如果皇帝要求篡改起居注,在史書中美化自己怎麼辦?
  • 古代史官是怎麼知道私人聊天細節的?腦補你了解一下!
    但我們看書的時候往往會產生疑問,史官是如何知道聊天的詳細細節的?比如說史官已經提前說明兩人密謀,但還是將對話寫了下來!這就令人很疑惑了,既然是密謀了史官又怎麼知道的呢?其實這就要涉及到史書資料記載的幾種方式。這些方式結合起來,已經足夠史官自由發揮的了,將當時的詳細情形還原出來。比如說從商朝開始,就會有專門的人記載統治者的言行或重大行動。
  • 罕有的被帝王獨寵一生的子女——陰麗華
    幾千年漫長的宮廷歷史中,多如星辰的後宮女子,在最好的韶華裡走入深宮大院,或因宮鬥爭寵、或因牽涉前朝政治,命運沉浮者眾多,她們所期盼的不過是一份真摯的愛情,可是一入宮門深似海,本來真摯的愛情就是稀有而可貴的,何況是和帝王之間,所以那芸芸的後宮女子,即使滿心的服侍君主數十年,能和帝王有善始善終愛情的
  • 名將文丑的隕落史書語焉不詳,因為曹操手段並不光彩,史官不敢寫
    在歷史中曹操在延津以少勝多擊敗了袁軍並斬殺了名將文丑,可是關於這一戰史料中語焉不詳,這可能是因為曹操取勝的手法並不光彩,以至於史官都不敢記錄。 當時曹操在白馬擊敗了袁軍,關羽也斬殺了顏良,不過這一場勝利並不足以逆轉整個戰局,曹操也很清楚自己和袁紹的硬實力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血鷹」之刑有多殘酷?剔除血肉,將受刑者肋骨掰出,形似鷹翅
    比如,我國古代有炮烙之刑、烹煮之刑、臏刑等,這些刑罰殘忍至極,外國也不賴,有十字架刑、萬箭穿身刑、剖腹刑等,而維京人使用的「血鷹」刑更加殘忍,痛苦程度遠超凌遲。古代歐洲對維京人恨之入骨,就像我們痛恨抗戰時期的日本人一樣。
  • 朱元璋為何能成為史上最傳奇的帝王?只因他創造了兩個歷史奇蹟
    一、朱元璋——史上最傳奇的帝王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就時勢?這個問題其實就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屬於兩頭堵的話題,怎麼說怎麼對,怎麼說怎麼都欠缺。因為英雄和時勢顯然也是「雞和雞蛋」的問題。比如朱元璋,咱換種說法描述:開局他只捧著一個討飯碗,但最後卻「討」來了天下,成為開國雄主!若不說這是朱元璋,估計許多人都會認為「這是啥遊戲」?
  • 「君舉必書」丨史官:為何從獨立走向對皇權的依附?
    而皇帝更加就沒有對史書所修改的權利,這也才有了我們所知的清史留名和遺臭萬年的區別,在這二者之間,最為重要的一個人那便是史官,因為歷史的記載,包括這些真實情況的記錄,全在史官的身上所擔任著。通過史官手上的這個權利,對當朝的政治形成一定的約束,與此同時也使得當朝的政治以及所發展的文化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結合。
  • 亞馬遜河到底有多可怕?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在亞馬遜河中遊泳?
    根據科學專家評估,在亞馬遜地區每平方公裡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包括有9萬噸的植物生物量。所以亞馬遜河算是地球上的生命王國,生物多樣性多,生物種群複雜,基本上沒有人敢單槍匹馬的涉足與這個原始的生態區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亞馬遜河最恐怖的動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