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忽略教養,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2020-12-27 家由虎娃

不知道大家平時在生活裡,有沒有遭遇到過「熊孩子」?

熊孩子通常年齡小,喜歡在公眾場合橫行無忌,仗著自己小到處搞破壞,惹人反感。

01

最近北京的一位女孩,和男朋友去餐廳吃飯的時候,就遇見了這樣的熊孩子。

熊孩子平時吵吵鬧鬧的也就忍住了,可過分的事情發生在女孩去上廁所的時候,兩名熊孩子居然毫無預兆破門而入。

女孩氣不過,就找男朋友一起和熊孩子母親理論。

可誰知還沒說兩句,這位母親就破口大罵:「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你有多委屈?都這麼大女的了。」

甚至愈演愈烈,爆出一連串謾罵和羞辱的語言,直接把女孩罵哭了。

很難想像,一個已經生育過孩子的母親,明明應該懂得隱私的重要性才對,同為女性,為什麼反而要對同性進行羞辱?

這個男孩無緣無故去推開廁所門肯定不對,但這個盲目偏袒孩子的家長顯然更加無知和愚蠢。

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一個不明事理的熊家長。

「熊孩子」惹的禍很可惡,但「熊家長」的嘴臉更讓人噁心,事情變成這樣,孩子教育成這樣,這名家長逃脫不了關係。

6歲的時候推開別人的廁所門,16歲的時候會不會猥褻別人?10歲的時候就脫女孩的褲子,20歲的時候會不會對女孩施暴?

「慣子如殺子」,一味的偏袒和護短,看上去好像保護孩子,但這背後的巨大代價,早就刻進了孩子的人生軌跡。

02

「社會不是你媽 ,沒有人會慣著你」。

還記得今年6月份,發生在東莞的一起熊孩子事件。

4個熊孩子,刮壞了小區45輛汽車,其中不乏有奔馳、林肯這樣的豪車。

而且有些汽車不僅僅是一道劃痕,甚至還刻上汙言穢語,很明顯,這屬於故意事件。

讓人氣憤的是,熊孩子家長的態度是毫無愧疚之意,一邊強調孩子還小,一邊責怪物業沒有做好看管工作。

有的還大言不慚:「買得起車,還付不起維修費嗎?」

總結來說,家長的意思是:刮車的孩子沒有錯,沒管好孩子的家長也沒有錯,錯的是車主和物業,他們不背這鍋。

無奈,車主只能報警處理。

在警察面前,熊孩子家長終於慫了,最後汽車維修的費用全部由熊孩子家長承擔,結局大快人心!

一句"孩子還小,你別和他計較"就想息事寧人,一句"孩子不懂事"就想一筆勾銷,想得倒美。

你不好好教育熊孩子,這個世界會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03

一個不明事理的家長,可以想像出來他們會培養出什麼樣的熊孩子,但相反的,如果家長三觀很正,教養很好,孩子會在家長的影響之下得到成長。

今年5月份,江蘇的一個小區裡,有個熊孩子因為貪玩,從陽臺朝著自家樓下潑了一大盆墨水,結果樓下住戶晾曬的衣物、小區樓潔白乾淨的外牆因為這一盆墨水染成一片黑。

在得知自己孩子所作所為後,孩子的父母沒有選擇偏袒,而是帶著他去每家每戶道歉,還把領居家被弄髒的衣服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清洗。

包括被染黑的外牆,也是帶著孩子和請來的專業清潔人員一起清洗。

即使太陽暴曬,孩子也是全程參與其中!

這樣的做法,也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稱讚。

不因「怕丟臉」、「孩子還小」等等各種藉口推卸責任,用於承擔,帶著孩子感受一下他帶給鄰居的麻煩和困擾。

我想,那個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在面對需要肩負起責任來的那些選擇時,一定總會回想起自己和父親看著清潔人員洗刷大樓的那個下午。

而這份記憶,也將會成為父母給他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

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

我很喜歡一句話,無論窮養富養,終究抵不過教養。

家長對孩子教育方式的選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親愛的,轉發 + 點讚 + 關注再走唄~~~有話咱們評論區聊聊

相關焦點

  • 孩子朝餐廳服務員扔牙籤,教養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的財富
    「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你有多委屈?都這麼大女的了。」「他一個6歲孩子能看你什麼,都是老娘們,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嗎?還怕看?」「就你金貴嗎?怕被看?要不你打110,告訴警察他耍流氓,給他帶走!」什麼叫「跟孩子較勁」?一個已經是孩子的母親,應該懂得隱私的重要性才對,同為女性,為什麼反而要對同性進行羞辱?什麼叫「就你金貴怕被看」?一個普通人,自己的隱私遭到了侵犯,感到憤怒和委屈不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嗎?而且她在口不擇言,罵出那些侮辱性語句的時候,自己的孩子明明就在邊上,當眾看著母親羞辱別人,他會怎麼想?
  • 6歲男孩闖女廁所,被要求道歉,家長:「你和6歲孩子較什麼勁」
    男孩的母親得知情況後,替男孩向女子道了歉,本來事情到此可以結束了,可男孩的母親隨後的一句話讓紛爭再起,「他才6歲,你覺得一六歲的孩子看你上廁所,你至於嗎?」然後男孩母親越說越激動,汙言穢語,「你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啊,你怕看,多新鮮啊!」還要求受害女子報警,說被6歲男孩非禮了,讓大家拍照,自己好出名。總之,吧啦吧啦說了一大通。
  • 10歲男孩猥褻女童,家長惹眾怒:孩子沒教養的樣子,跟你如出一轍
    6、我教我的女兒保護好自己,你卻從沒有教過你的兒子不要傷害她們。7、家長的教育尤其重要,不要認為生了兒子,怎麼都不吃虧,社會會讓他成長的。這最讓人氣憤的男孩媽媽的態度,太惡劣了。看到事實沒辦法改變,就說是小女孩自願的。
  • 北京一女子上廁所時6歲男孩闖入,男孩母親說「跟孩子叫什麼勁」
    之後張女士回到座位上把這件事跟男朋友說了,男朋友非常生氣,就去找涉事小男孩問明情況,張先生說他當時並沒有打罵小男孩,只是問小男孩有沒有開門,他說有。張先生又問廁所裡有人為什麼把門打開,開了門之後為什麼不關上?小孩就沒有回答了。這時小男孩的母親過來。對張先生說道「他才6歲」「一個6歲孩子看你上廁所至於嗎」「跟6歲的孩子叫什麼勁」。
  • 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這5個習慣讓孩子受用一生
    有一天,一個鄰居家帶著孩子來我家,看到寶寶那麼可愛,就找了玩具讓他玩。一開始,陌生人的孩子很聽話,和媽媽待在一起。媽媽說玩,然後就離開她媽去玩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和我很熟,感覺像回到了家。我去這房子翻找的時候,一生氣就說不出話來。我看著他媽,不想說他什麼意思,只能還手。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嘴
    雖說「愛之深,責之切」,可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成了鋒利的刀子,直接傷害了孩子。有可能你習慣性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親手毀掉孩子的一生!這句話可以被統稱為:語言暴力!男子在家威脅女兒。家庭暴力概念李玫瑾教授說過: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就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 父母如果不重視這件事,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別不在乎
    所以,對於語言,我們不僅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把控;也要在面對孩子時,有所克制。或許你認為很正常的一句話,脫口而出,就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會造成影響,而這樣的話我們一般稱之為「語言暴力」!「語言暴力」完全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父母的語言暴力,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國際兒童組織Safekids曾曝出過這樣一張海報,上面展示的是3個被父母傷過的孩子。
  • 做父母的看過來,飯桌上教養跟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
    規矩說白了就是教養,3歲看80,從小無教養長大沒出息。簡簡單單一頓飯,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教養。飯桌上的禮儀,父母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教養,而孩子的教養恰好又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和朋友一起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
  • 地鐵上網友拍下的一幕: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視頻中,孩子被媽媽抱在懷裡,孩子睡著了,媽媽怕孩子踢到旁邊的人,又不好把孩子的鞋子脫下,就一邊抱著孩子一邊用手捧著鞋子,直到地鐵到站。什麼是父母給的最好的教育,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好的教育才能培養孩子的教養,那麼什麼是有教養呢?
  • 6歲男孩擅闖女廁,父母卻為其撐腰:你的教養,才是孩子起跑線
    如果上述一幕已經讓你感到不適,那麼接下來還有更過分的後續。女生的男友去質問小孩,「為什麼要開有人的門?為什麼不把門關上?」孩子媽媽不以為恥,竟然站出來破口大罵:「你這麼大個女的了,就你矜貴還怕看?」反覆強調自己娃才6歲,後來還撒潑說出「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這樣的粗俗話語。
  • 一生未嫁,抑鬱纏身的陳淑樺:被母親「毀掉」的孩子,都是活該
    因為母親的幹預,周星馳錯過了一生摯愛,並決定終身不娶,如今56歲的周星馳白髮蒼蒼,依然孑然一身,不免讓人唏噓。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母親的過分疼愛,對孩子生活的過分幹預,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會造成孩子一生的不幸。
  • 李玫瑾: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 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第二個孩子是剛剛跟小夥伴們完成一場不錯的足球比賽,身上的泥漬還在,因此惹怒了父母:「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第三個孩子手裡捧著打碎的花瓶,無助地望著你,眼神空洞,像是隨時等待父母的責罵。
  • 父母的四種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自卑,父母要警覺
    父母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自己對孩子教育的缺失,而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正如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說: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父母的四種不當教養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
  • 愛、金錢和孩子:了解育兒背後的邏輯,告訴你什麼是好的教養方式
    從中世紀到現代社會,從美國、英國、北歐到中國和日本,本書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研究了經濟激勵和約束如何影響了不同國家的育兒習俗,以及什麼才是好的教養方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實現機會平等和教育公平,幫助孩子立足未來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01、直升機父母在書中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三種教養方式:專斷型,放任型和權威型。
  • 53本經典教養好書,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從如何讓孩子聽話、如何讓孩子學習好,到怎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怎麼跟孩子讀繪本,這些書當然有用,其中很多書也確實能幫助父母解決問題,但是,育兒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樣,最重要是「為什麼」,其次才是「怎麼做」,最後是「做什麼」。解決了核心問題,外圍的問題如高屋建瓴,自然水到渠成。
  • 如何毀掉一個孩子?「你不行」三個字足矣
    作者 | 有養今天想跟大家討論一個問題:打擊式教育,算是教育嗎?孩子的心理比成人脆弱,可他們承受的壓力卻比成人還大。一句打擊會摧毀一個信念今年5月初,西安市一名9歲女孩因為作文字數沒有達到老師布置的要求,不能按時提交作業,壓力過大跳樓身亡。臨走前,她在隨手找到的一張草稿紙上留下了遺言:「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 教養的迷思:了解真正影響孩子的三大原則,讓孩子獲得美好的未來
    同樣,小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大人,而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孩子。犯人會想辦法跟監獄看守搞好關係,因為監獄看守的權力很大,得罪了監獄看守,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但僅僅跟監獄看守搞好關係是沒有用的,要是你跟監獄看守搞得太親近,別的犯人反而會歧視和冷落你。
  • 教養孩子是件緣分越來越淺,責任越來越重的事
    男孩子旁邊放著一個背包,民警在側面教育他,他的身高不到民警的肩膀,隔著屏幕我只覺得心疼他。偷東西固然不對,可如果有家長好好管教,我想沒有哪個孩子想下手去偷的。看著視頻裡那個神情有點恍惚又幼稚的少年,我仿佛看到了自家孩子長大的模樣,也提醒自己:不要光顧著忙,上班賺錢而忽略了孩子的教養,養孩子不僅僅是給吃給穿給喝那樣簡單的。
  • 這3種表現,暗示你的孩子「沒教養」,家長務必及時糾正
    最過分的還不是這個,兩個孩子在中途玩耍的過程中不斷踩到我的腳,但卻沒有一個道歉,其中一個小男孩用手剝橘子吃,結果發現手很黏竟然往我旁邊的座位上擦,我當時真無語了,心想:這孩子也太沒有教養了吧,父母也不管管,就知道在哪玩手機。
  • 土田國際教育: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我看閨蜜家7歲的兒子站在樓梯口不動,問了他為什麼不上去,他淺淺笑了一下「要女士優先呀」。這是我第一次享受被孩子優先,感覺很棒。餐桌上,我可以觀察這個孩子,他不會越過自己面前的菜碟去夾菜,而是等著菜轉到面前,沒有輪到就安靜的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