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3位女兵連夜打起了背囊……

2021-01-19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張良、田鴻儒、孫啟龍 責任編輯:康哲

「那是子夜,是子夜裡即將出徵的戰士!我呆住了,腦袋裡『嗡』地一聲……軍人,軍人!軍人就該是這個樣子的!我頭一次那麼強烈地感受到了軍人的榮譽感……」第77集團軍「猛虎旅」大學生女兵馮笑雨的回憶,把記者帶回到勇士出徵的那個子夜……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勇士出徵的那個子夜。劉同周 攝

那一天,3位女兵連夜打起背囊

■解放軍報記者 張良 田鴻儒 通訊員 孫啟龍

8月10日,九寨溝,當第77集團軍「猛虎旅」修理二連一班班長孫遠徵向副旅長周海峰遞交請戰申請書時,數百公裡開外的營區,他的副班長梁禮官正在挨批。因為想上救災一線而不得,他一口氣做了100個單槓引體向上,掌心磨出兩個血泡。

「你就那麼想去救災?」

「嗯。」

「為什麼?」

「……連我們旅的女兵都想去!」

跟隨運送救災物資的車隊出發前,記者一行到該旅作戰值班室採訪,在一牆之隔的文印室見識了這3位女兵。

馮笑雨,大學生新兵,再過二十多天入伍滿一年;李霞,大學生上等兵,再過二十幾天就要退伍;董笑笑,則是一名大學生直招士官。

「為什麼想上一線?」

「因為軍人價值。」

李霞直抒胸臆,說她想在退伍前再履行一次軍人的職責,再體驗一下只有軍人才有的價值感成就感,這樣軍旅才更完整更過癮。馮笑雨則眼睛裡閃著光,講起了她那一晚看到的「震撼而永遠難忘」的一幕。

從文印室回宿舍的那條路,馮笑雨移防以來已走了一個多月。一個個夜晚,她走在靜悄悄的營區,想起過去一年來走過的路,想起未來的軍旅路,心裡總有些茫然。

但那晚不一樣。馮笑雨像往常一樣走到操場前方的主幹道時,被眼前的一幕定住了——

只見幾十輛軍車首尾相銜排成一條烏黑的長龍,一盞盞車燈交匯疊加成兩道蒸騰的光柱。車輛轟鳴著,顯得夜愈加安靜,戰士們背著背囊穿梭在光柱之中,鏤刻出忽明忽暗的剪影……

「那是子夜,是子夜裡即將出徵的戰士!我呆住了,腦袋裡『嗡』地一聲……軍人,軍人!軍人就該是這個樣子的!我頭一次那麼強烈地感受到了軍人的榮譽感……」

馮笑雨沉浸在當晚那一幕中,把我們帶回了勇士出徵的那個子夜。那一夜,無論是臨危受命的,還是原地待命的,「猛虎旅」無人入睡。而董笑笑一聽到外面有風吹草動,就從蚊帳裡鑽出來趴到窗戶前看一陣子。

第二天一早,這3位女兵背起連夜打好的背囊排成一路縱隊行進在營區。她們「騙」連隊的戰友和一路碰到的戰友,說要跟機關趕赴前線去了……

「背囊還在嗎?」

「在!」

「咋還不放回去?」

「萬一還有機會上去呢!」

3位女兵眼神灼灼。在文印室的牆角,我們看到了那3個並排矗立的背囊。而在救災一線,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背著背囊衝鋒的戰士,聽到「軍人的價值感、榮譽感」從這些靠在樹上就能睡著的年輕戰士嘴裡說出來。

「英雄四連」四級軍士長張星當兵以來答過無數的「到」,那天夜裡的答「到」卻讓他熱淚盈眶。

那天夜幕降臨時,張星正徒步攀爬在日則保護區附近的密林裡。3個鐘頭前,他剛把最後一名被困群眾推上飛機。當時天氣突變,這將是直升機最後一次轉運,因為直升機超載,他只能選擇孤身留下。

那時的震區,山體鬆動、餘震不斷、暴雨將至,張星知道留下來的危險。山梁,峽谷,密林,張星急切尋路間,天很快暗下來了。萬幸的是,張星遇到了一同尋找出山通道的國家救援隊和藍天救援隊的隊員……

重返隊伍的張星告訴我們:「當直升機飛走只剩下我的那一刻,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是在犧牲奉獻。真的,我的心口裡滿登登的都是軍人的驕傲,都是軍人的幸福……」

「那天你答了個什麼『到』,為啥熱淚盈眶?」

「那是那天夜裡宿營前,救援隊清點人員,呼點到我時,他們呼點的是『解放軍代表』……」

如果說這個故事關乎「我代表解放軍、我就是解放軍」的歸屬感、榮譽感,那麼當我們隨作戰支援營官兵為百姓搭建帳篷時,營長何志鵬給我們講的一段「花絮」則關乎這種榮譽感和歸屬感的來源。

那天,他們在幫一位老太太整理房屋時,老太太攥住何志鵬的手,問:「哎,你現在是啥?」

何志鵬稍稍一愣,答:「營長。」

老太太咧嘴一笑,說:「我兒子現在是連長,在東北部隊呢!」說著老太太掏出手機就撥了一串號碼。電話很快接通了,就聽老太太衝那頭嚷道:「你這個解放軍兒子管不上我,人家解放軍營長可來幫你媽啦……」

何志鵬聽著老太太打電話時自豪又滿足的語氣,心口忽然一熱:他想起了自己遠在青海老家的父母妻兒,「人民」——這個他無比熟悉的詞,突然變得如此親切。這一刻,他相信,電話那頭,那個遠在東北的連長,心中一定湧動著與他同樣的熱血和靈犀。

救災結束,部隊回撤動員,當周海峰副旅長把這個「花絮」講給戰士們聽時,「人民軍隊的宗旨本色」「人民子弟兵的使命職責」……這些在教育課上聽過很多次的概念,在這些頭一次參加抗震救災的戰士腦海中豐滿了起來。而返營的崎嶇山路上,每個氤氳著驕傲的車廂裡、每個年輕戰士的背囊裡都裝滿了這樣的故事——

新兵黃建國記得一名30多歲的藏族婦女在他婉拒她遞過來的西瓜時突然流下來的淚水;還有十幾天就要退伍的上等兵胡洋記得那個房子倒塌的老大爺揪著他的臂章看,還把「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個字一字字地念出來……

而那3位連夜打好背囊的女兵最終沒能上一線。直到前線部隊凱旋,那3個背囊依然矗立在待命的戰位上。

徵得她們的同意,我們打開了那3個背囊。裡面各是一床被褥,一個臉盆,側兜裝著背包繩,與她們從前線歸來的戰友並無二致。

記者感言

凱旋的歌聲裡

■張良

結束返營那天,一輛車廂裡載了戰士的卡車行駛在我們前面,一個戰士面朝我們而坐。在他面前的安全鏈上懸掛著一個軍綠色的長條形盒子,隨著車輛搖擺。

我們好奇地搖下車窗,探出頭去大聲問:

「那是什麼?」

「音響!」

「聽的什麼歌?」

「《泡沫》!」

……

走著走著,天上突然下起雨來。透過擋風玻璃望去,車廂裡那群剛剛為了百姓而拼命的戰士漸漸模糊起來……

我們忽然想到,這群愛聽流行歌曲的90後戰士與他們當年的前輩又有什麼不同呢?當他們真正從心底感受到「最美逆行」的崇高與幸福時,誰說他們不是真正懂得了這支軍隊的光榮傳統,懂得了「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力量和源泉呢?

請繼續關注第三篇:那個抗震歸來聽《泡沫》的戰士帶給我們哪些啟發?

相關焦點

  • 風沙牌面膜,女兵最愛!
    清晨6點,當太陽從戈壁灘盡頭升起,女兵們開啟了一天的訓練生活。打掃衛生,整理內務,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與平時不同的是,被子不再疊成豆腐塊,而是裝進背囊裡,這是防止隨時到來的風沙。 愛美是女孩的天性,洗漱打扮自然少不了,在戈壁灘駐訓,洗漱只能用半盆水,要完成洗臉刷牙等全套操作,塗抹防曬霜是女兵們最重要的環節。
  • 你好,女兵!-新聞頻道-和訊網
    新訓旅女兵正在進行搏擊操訓練。完成了一天的訓練後,新訓旅女兵回到宿舍,集體唱歌放鬆心情。「帶著五彩夢從軍走天涯,女兒十七八集合陽光下……」在中部戰區空軍某新訓旅,有這樣一群入伍的女兵,她們身上少了華彩羅衫,臉龐少了胭脂粉黛。
  • 女兵張瑞,破繭成蝶你最美!
    女兵張瑞,破繭成蝶你最美!入伍之初,面對每天直線加方塊的軍營生活,張瑞身邊的很多人開始抱怨,打起退堂鼓。但她卻一直不忘初心,努力堅持,一直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張瑞說:「我要等到那個破繭成蝶後的我。」真正的改變需要破繭成蝶的勇氣下連後,想去衛生隊的張瑞被分到了話務班。
  • 陳德生 ▏自衛還擊作戰中幾個女兵
    這批女兵在戰場上超越了女兵也是人的極限,應向她們致敬! 戰場上的年輕女兵,要像男兵一樣衝鋒陷陣。似乎一個「女」字,意味著纖弱和嬌嫩;而一個「兵」字,無疑意味著粗獷和勇猛。有人曾這樣讚美,女兵,把姑娘的溫柔、美麗和戰士的粗獷、威武集於一身,不僅是一個姑娘,更是一名戰士。
  • 陳德生 ▏自衛還擊作戰中的幾個女兵
    這批女兵在戰場上超越了女兵也是人的極限,應向她們致敬!就是這本《<兵出南疆﹥追蹤步兵第 一 一二 團自衛還擊作擊》(中華文化出版社,陳德生著),記敘了步兵第112團自衛還擊作戰中的女兵。從南充到金平連日長途行軍十分疲倦,團衛生隊楊隊長和何指導員考慮女兵們的情況特殊,1979年元旦這天上午,給女兵們放半天假。部隊到了雲南金平邊境,上級明確「要打仗」,而且「要打仗」的弦繃得一天緊似一天,這個時候能放半天假,已經很不容易了。團衛生隊女兵小蔡和她的女兵戰友們高興的將內務衛生整理得比以往都整齊乾淨。俗話說:3個女人一臺戲。
  • 新兵連的這四位女兵,個個都是好樣的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進第77集團軍某新兵營女兵連,走進四位女兵立足本職、拼搏奮鬥的軍旅人生。敢和男兵叫板的龐小菲女兵連的姑娘們個個都是實力派,還有個敢和男兵叫板的女兵龐小菲。入伍後,龐小菲很快便適應了部隊的生活,站軍姿、爬戰術、3公裡……為了提高體能組合練習訓練成績,龐小菲經常給自己「開小灶」。訓練中,她每次都主動要比別人多練幾遍,嚴格的訓練讓這位南方女孩皮膚變得粗糙,這也是艱苦訓練、成長蛻變給予她的「饋贈」。
  • 這群女兵不簡單!
    該部這群女講解員們講道:只有千錘百鍊精學業務知識,不斷強化講解能力,用最高標準擔負起軍史館講解員的神聖使命。鏡頭二: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練兵場女兵正在進行槍械拆裝。崔萬剛攝「開始!」為了突破自我,女兵們不斷向高難度的目標挑戰:蒙眼分解結合,在無光條件下大膽摸索。「鐵姑娘們」依靠手感記憶方式進行分解練習,爭分奪秒地反覆拆裝訓練,手指上磨出一道道血印,原本應是稚嫩的雙手,如今,早已布滿傷疤和老繭。男兵女兵同臺競技。
  • 世界上有兩種女兵,一種是女兵,一種是以色列女兵
    眾所周知,即使在21世紀,戰爭的豬腳還依然是男人,雖然大多數國家的軍隊裡面都有著女兵的存在。但其無論是在工作崗位還是人數比例上,那都是無法和男兵相比的。大部分女兵還是偏向於文職,至於那些端槍上前線,甚至於開坦克飛機或者大軍艦的女戰士,不是說沒有,只是在絕對是少數。總而言之,女兵在各國軍隊裡面,始終還是稀有物種。
  • 百萬粉絲女主播→→→現在是女兵! - 環球網
    格外引人注目 在車長石秀麗的命令下各戰位女兵密切協同炮彈出膛一舉摧毀前方敵目標女子坦克班的首次亮相就打出了滿堂彩——四發四中一身戎裝她們是盛放在天山腹地最美的雪蓮花3抗洪一線>她們唱起滿身泥巴的兵近日 第71集團軍某旅通信值勤連的12名女兵 到安徽演出慰問時 部隊臨時接到抗洪搶險任務 她們主動請纓
  • 烏克蘭女兵顏值有多高?看一眼就被俘虜了,還打什麼仗啊!
    隨著現代軍隊的不斷發展,軍隊已不再只是男人待的地方了,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中,女性們也開始進入軍隊,擔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而在眾多國家女兵中,要問哪個國家的女兵最漂亮,烏克蘭女兵絕對是其中之一。那麼,烏克蘭女兵顏值究竟有多高呢?
  • 3天百公裡,千餘新兵負重30公斤進行野營拉練
    同行的戰友們看到他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紛紛趕來相助,排長梁家駒、班長謝凡羲分別「搶」過他的背囊和槍,大家拉起他就集體往前追,最終他們趕上大部隊,順利抵達休息點。為了感謝戰友們對自己的幫助,熊博文在拉練戰地小報上「留言」道:「我知道兩個背囊同時壓在身上的感覺。如果有一天並肩上戰場,我願與你們同舟、為你們分憂,致敬我的戰友!」
  • 世界各國閱兵式上的女兵:中國女兵最美,俄羅斯女兵最精神
    而閱兵儀式上最吸引眼球的,還得是各國的女兵方隊,她們用實際行動在告訴全世界,什麼是真正的巾幗英雄。新時代摒棄了很多迂腐的思想,所以當代女性的地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女兵,當然由於一些外在因素幹擾,她們展現給世人的風姿會存在一定差異。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世界各國閱兵式,通過女兵檢閱照片曝光,中國女兵最美,俄羅斯最精神排在第二。
  • 高原女兵的「滴答」交響
    每次打菜,男兵都不約而同讓她們排到最前面,遇有水果或者甜點心,都優先讓她們盡情地打。雖然一頭短髮,風風火火,自詡「女漢子」,卻總有一枚粉紅色的少女心,也是不折不扣的吃貨:周末外出時血拼美食,平時網購美食。她們喜歡上網看娛樂圈老臘肉小鮮肉,心裡默默羨慕某個學習好又帥氣的男兵,還暗暗跟他較勁。  報務,是通信兵最難掌握的專業,也是全軍公認的第二大難專業,這個專業既要天賦,更需要後天努力。
  • 「Z世代」特戰女兵龔文露的青春寫真
    跟這些黑漆漆、冷冰冰的槍械,她打了2年多交道,像女子特戰大隊裡的每個姑娘一樣,會戲稱它為自己的「男朋友」。  「咔噠」「咔噠」……零件之間利落的組接聲不絕於耳,她想起槍戰大片裡,那些把槍械變成手中玩具、如臂使指的神槍手。這讓她有種微妙的錯位感:眼前雖然一片漆黑,但應該有鏡頭聚焦在這兒,有聚光燈打在她頭上,像那些酷炫的電影主角一樣。  用時1分07秒。第一名。
  • 軍隊生活曝光 可愛的緬甸女兵 以色列女兵比基尼裝挎槍驚豔
    她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愛國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愛國女詩人,她的詩在世界文學史上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 攢勁 | 國慶閱兵女兵方隊的這名颯爽女兵,來自寧夏武警!
    也許你不知道,徒步方隊女兵方隊第一排面第三名的位置,那名英姿颯爽的女兵是武警寧夏總隊參謀部通信大隊固定通信中隊排長張茜。張茜和隊友展示了英姿颯爽的中國女兵形象開心,10年後夢想成真張茜是安徽淮北人,2018年從武警工程大學通信指揮專業畢業後,被任命為武警寧夏總隊通信大隊固定通信中隊排長。
  • 20歲女兵慘死!美國軍營365天發生6700起性侵,胡德堡臭名昭著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胡德堡軍事基地發生性侵女兵的醜聞,美軍性侵女兵之後將其肢解。然而,美軍基地發生性侵+謀殺+肢解的慘案,處罰是只撤銷14個軍官的職務。美軍性侵女兵據媒體報導,關於美軍性侵女兵事件,美國陸軍表示,已下令將德克薩斯州胡德堡軍事基地的14名軍官以及士兵停職。
  • 幽默背囊:為什麼人們需要幽默
    當我們對別人做的事情感到不滿時,指責,吵架既起不到好的效果,也有可能升級為一種矛盾和衝突。然而幽默地表達不滿無疑是極佳的選擇。用幽默的語言表達,即可適當地宣洩自己的情緒,又能把批評性的意思委婉表達,從而避免尷尬、難堪和衝突,讓對方易於接受。幽默是家庭生活的潤滑劑,如下面的例子: 一對夫妻正在外邊吃飯,妻子吃得少,丈夫對妻子說:「親愛的,多吃一點東西。」
  • 為你驕傲,中國女兵!「00」後新訓女兵挑戰千米高空
    △登機前,新訓女兵高呼口號,鬥志昂揚。新兵連指導員張旭森介紹新訓女兵入伍三個多月來先後完成了隊列、戰術等多個課目訓練完成此次大飛機跳傘訓練後她們將真正實現從地方女青年向合格空降女兵的蛻變飛機很快飛抵預定空域隨著綠色信號燈亮起一名名新訓女兵如離弦之箭三步踏出機門從千米高空一躍而下天空中瞬間綻放出朵朵潔白的傘花
  • 騎兵師政委與女兵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連長把棗紅馬牽來,政委躍身上馬,騎著轉了一圈,跳下來把韁繩放在女兵手上,目光掃著她們說:「好好跟連長學吧,他會把你們帶成像樣的女騎兵!」  事情果然如政委所說,一個月之後,女兵和戰友不僅會騎馬,而且能跟上三連的騎兵,抖起韁繩,讓戰馬四蹄拔起,奔馳在大路,奔馳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