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郎平刷屏:女排別忘了這個男人

2020-10-03 LUCKY先生

《奪冠》上映第5天,票房破2億,打破《八佰》成為票房日冠。


從1981年到2019年,中國女排共拿下10個世界冠軍,我們一直被女排那種不屈不饒的精神感動著。


整部影片跌宕起伏,看完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郎平陳忠和在賽場上目光相遇那一瞬間,揭開了女排那段盪氣迴腸的歲月。


當陳忠和說出「沒有人能笑著拿世界冠軍」時,他便走進了觀眾的視野。


郎平與陳忠和,都對中國女排有著極深的感情。


只是,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標誌性人物,站在高光處;


郎平


而陪練8年的陳忠和,更像不起眼的一員,隱在角落裡。


陳忠和


執教中國女排8年,經歷了整整兩個奧運周期,陳忠和說,往日種種均銘刻在心,從陪打到助教,再到主教練,把自己職業生涯最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中國女排,他用實際行動演繹了對中國女排「最長情的告白」。


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獲得第三屆世界盃冠軍(圖來自新華社)

01


沒有完美的人生

只有無悔的選擇


1957年,陳忠和出生在福建漳州,這是一個排球氛圍濃厚的地方。


19歲那年,陳忠和入選福建男排。


可僅僅1米78的身高阻礙了的發展,作為球員,陳忠和始終是籍籍無名,職業生涯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替補席上度過。


可他並沒有因此而沉淪放棄,而是選擇在角落裡成長、學習。


他練就了超強的模仿能力,能打出任何一支世界強隊攻手的球路。


彼時的中國女排志在衝出亞洲,急需一位能夠模仿日韓球員的陪練,陳忠和就這樣入選了,「中國第一陪打」的外號也由此而來。


這一打,就是8年。


陪練的日子裡,沒有獎牌,沒有榮耀,所有的升職也同自己無關,但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他一直認為的正確選擇,他無怨無悔、甘心付出。


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一紙任命下達,宣布陳忠和正式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


從中國女排的陪打教練「晉升」成為主教練,陳忠和上任之初,並不被看好。



正如片中,陳忠和的扮演者黃渤曾經說過的那樣:


「當你弱的時候,周圍遇到的心思複雜者可能最多,感受到的委屈也多,只有你強大了,這個世界也會對你和顏悅色。」


深知這一道理的陳忠和,在經費短缺、訓練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上任還不到一年,便率領姑娘們奪得大冠軍杯的冠軍。


不過,次年的世界女排大獎賽,又很快將陳忠和推向了萬丈深淵。


為了避開強敵義大利,陳忠和先後在對陣希臘和韓國的比賽中派出替補陣容,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組委會以及各參賽方都表達了不滿,國內輿論也是一片譁然。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讓球風波」給陳忠和深深的上了一課。


面對外界的譴責和批評,陳忠和想過辭職,最終他下定決心,一門心思鑽研業務。


一年後的女排世界盃,11戰全勝,中國女排再次站上了闊別17年之久的最高領獎臺。


陳忠和也登上了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臺,從幕後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到2001年成為國家隊主教練,再到2004年帶領女排重回巔峰的高光時刻。


幾十年職業生涯,在人生的關鍵節點,他最終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時隔20年重奪奧運冠軍

02

沒有人能笑著拿世界冠軍


有人說,成熟在逆境,成長在絕境,但凡能走出這兩次困難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生。


9月27日,在《世界冠軍團隊是怎樣煉成的》主題演講中,陳忠和回憶起他帶領女排絕處逢生的經歷,他說:


「因為沒有人看好,我又沒有名氣,第一年組隊非常困難。


組隊時,我提了兩個要求:


第一,給我起碼一年以上的時間;


第二,隊員、幹部或教員配合不好,我要開除、處理。


我挑選的隊員幾乎全是新隊員,只留了一個老隊員。」


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一心想著如何把這支隊伍打造成功。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雖然在首場折損大將趙蕊蕊,但替補出場的張萍發揮出色,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時隔20年再奪奧運會女排冠軍。


陳忠和表示:


「第一場對美國,我派趙蕊蕊上場,因為她一年沒跟美國碰過,首先威脅美國隊一下,剛打兩個回合,那個球給她,就不行了,抬下來了。沒想到張萍整個比賽打得非常出色,把副攻位置頂起來了,所以最後我們拿到了奧運會冠軍。」


而據陳忠和講述,與俄羅斯女排的決賽,中國女排前兩局以0:2落後,而當時有5家電視臺在他家裡採訪,決賽兩局之後,他們覺得大局已去,幾乎都提前走了,誰都沒有料想到他們會逆風翻盤。


回憶雅典奧運會奪冠的感覺,陳忠和坦言「多少錢都買不到這種情緒」。


「給你1000萬你都沒有這種感覺,他是通過一年365天,天天這麼練出來的,終於爆發拿到這個成績。」


正如郎平所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


沒有人會是賽場上永遠的贏家,但那些為贏而做出的努力,永遠不會背叛你。


03

輕鬆笑容的背後

都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就這樣,隨著女排的再次崛起,陳忠和漸漸走近國人視野。


而人們突然發現,微笑成了陳忠和的標誌性動作,不論是領先還是落後,陳忠和始終在微笑。


正如感動中國的頒獎詞是這樣描寫陳忠和:


「……面對人生榮辱,他使女排真正感受到什麼是體育魅力,使女排和他一樣,無論面對成功還是失敗總能面帶微笑,這種微笑出自內心,也因此更加動人。」


鏡頭前的「微笑主帥」陳忠和,笑容背後是命運的坎坷。


1973年,在福建省隊,陳忠和認識了排球姑娘王莉莉。


共同的愛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可一向內斂的陳忠和一直在猶豫,他總擔心自己配不上這麼優秀的姑娘。


直到4年後,陳忠和所在的省隊取得全國冠軍,王莉莉向他祝賀,主動向他表白。



婚後的生活很甜蜜,陳忠和依舊留在國家女排,輔佐袁偉民、鄧若曾、郎平等歷屆主教練。


天南地北的比賽和訓練,使他無法和妻子團聚,更不用說照顧妻子了。


1991年年底,陳忠和休假回到福建老家,臨歸隊的前夜,看著熟睡的女兒,陳忠和內疚地對王麗麗說:


「真對不起你和孩子,今年春節,咱一定好好過個團圓年。」


誰也想不到,就在陳忠和走後不到一個月,1992年1月20日,王莉莉去廈門出差,遭遇車禍、當場去世……


如果說妻子的離去只是打擊的開始,那麼在4年之後母親癱瘓,2000年奧運會期間父親腦溢血離去,家人的病重以及去世,讓陳忠和只能將悲痛藏在內心,當他人談起往事時,他會露出淡淡的笑容,在笑容下邊更多的是苦澀。


「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


隱藏的苦澀,在淡淡的笑容中一閃而過。


「我喜歡老家的大榕樹。」


而陳忠和,就像一棵大榕樹,韌性十足,經得住苦難,耐得住寂寞。


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因為愛笑的人更能擊破一切厄運


「一個人經歷的挫折都是人生財富,它可以錘鍊你的堅強意志。」


30年,陳忠和將人生中最好的時光獻給了女排事業,他傳承的,也是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女排精神。


陳忠和愛喝功夫茶,他說:「品嘗一下苦澀味道,會有不同的感受。」


今年10月2日,是陳忠和63歲生日,願他修得金剛心,仍然芙蓉面。

相關焦點

  • 《奪冠》郎平對女排說的這話被刷屏 女排精神:頑強拼搏、不畏艱辛
    《奪冠》郎平對女排說的這話被刷屏《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奪冠的英文名稱為《leap》,一語雙關,leap原本的含義是跳高,有很多解讀的方式。
  • 《奪冠》郎平刷屏朋友圈:但請也別忘記這個男人
    作者:張女子(富書專欄作者)《奪冠》上映第5天,票房破2億,打破《八佰》成為票房日冠郎平與陳忠和,都對中國女排有著極深的感情。只是,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標誌性人物,站在高光處;而陪練8年的陳忠和,更像不起眼的一員,隱在角落裡
  • 聶衛平08奧運被曝炮轟郎平:別忘了你是中國人,老聶闢謠:胡編亂造
    7月19日消息,棋聖聶衛平和中國女排主帥郎平是好友,80年代兩人曾經是中國體育的門面擔當,經常在一起參加活動。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聶衛平曾經因為點評「郎平執教美國女排」一事引發巨大爭議。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帶美國女排回國比賽,最終半決賽郎平和陳忠和演繹了「和平大戰」,美國隊3-2擊敗了中國隊闖入決賽,並獲得了銀牌,而陳忠和的中國女排最終僅獲銅牌,郎平也因此承受了巨大壓力。作為郎平的好友,聶衛平在奧運會期間卻被媒體報導了「炮轟郎平」:別忘了你是中國人。
  • 二刷《奪冠》:中國女排除了郎平,最不應該忘記的還有兩個男人
    與日本隊激戰的艱難時刻,是他看出了郎平體力不支,即刻喊停為郎平應得休息時間。又趁著休息時間做足她的思想工作,鼓舞士氣,可謂是用心良苦。奪冠的那一刻,所有人臉上的陰暗一掃而光。中國女排拼命歡騰的時刻,袁偉民悄悄離去,留下一個背影,把所有的光環留給姑娘們。中國女排奪冠是袁偉民心血的澆灌,中國女排的每一場拼搏都有他的運籌帷幄。
  • 《奪冠》被全網刷屏: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為了「找到自己」
    今年刷屏的電影實屬不少,前有《八佰》讓我們看到來之不易的和平,後有《奪冠》讓我們看到真正的中國女排精神。在《奪冠》裡,有一段對話讓我感觸特別深。郎平與:「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再想」這個回答沒有讓郎平滿意,她的依然一臉嚴肅地看著朱婷。
  • 《奪冠》中的中國女排精神看鞏俐與郎平有幾分相似經歷
    別人吃飯的時候她在練,別人睡覺的時候她還來偷偷的練球,一個人對著牆壁平盡全力打球的樣子真的令人感動,當陳忠和帶著新一代的女排隊員來看當年郎平留下的印記時對他們說你們現在什麼都有了但就是沒有了這個,這是什麼是一種女排精神。
  • 《奪冠》上熱搜:為女排離婚回國的郎平,真狠
    兩亞一季,奪冠指日可待。郎平懸著的心也稍微鬆了口氣,她走在奧運村食堂裡,心裡想著女排接下來的發展,突然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卡倫霍妮不同意,她「打臉」佛洛依德,提出「子宮嫉妒」:女人不用羨慕男人,也不需要依靠男人,因為女性本身就有很強大的力量,她可以自己選擇事業,理想,未來。
  • 郎平,生日快樂!|郎平|郎指導|中國女排|奪冠|湯彥俊
    郎平在提醒隊員注意技術要領。湯彥俊 攝前不久上映的《奪冠》成為2020的高頻詞之一,電影講述了新老女排的故事,而郎平正是其中的線索人物。郎指導的女兒白浪,在電影中扮演年輕的郎平——捲髮,扎著兩個辮子,外貌上和媽媽年輕時有八分像。隊友們練習接發、扣球的時候,她眼巴巴地在場邊舉著槓鈴。郎平的這一面,是很多觀眾從未見過的。
  • 《奪冠》上映刷屏,口碑炸裂,但中國女排背後的心酸,讓人淚目
    面對勁敵俄羅斯女排,前兩局全敗,命懸一線。第三局開始不久,他便叫了暫停。沒布置戰術,只是說:「現在你們什麼都別想,你們就當自己已經輸了,放開去打。」2013年4月,郎平成為中國女排新一屆主教練。至此,《奪冠》也傳達出了對女排精神新的理解:女排精神不是「唯冠軍論」,不是長贏,女排精神是不服輸。
  • 《奪冠》中,「頭狼」郎平跨過「三重門」,完美詮釋「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中,郎平縱橫排壇四十年,走過「三重門」,精彩演繹「一代人的記憶」,告訴我們「女排精神」的真相。 初期的郎平,是一頭誓不言輸的狼。‍ 郎平女兒白浪飾演的郎平,不僅與她的媽媽形似,更是神似。在18歲進入國家隊後,因為身體單薄,被要求能夠深蹲100公斤才能夠摸球。
  • 電影《奪冠》中,郎平走過「三重門」,完美詮釋「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中,郎平縱橫排壇四十年,走過「三重門」,精彩演繹「一代人的記憶」,告訴我們「女排精神」的真相。初期的郎平,是一頭誓不言輸的狼。郎平女兒白浪飾演的郎平,不僅與她的媽媽形似,更是神似。在18歲進入國家隊後,因為身體單薄,被要求能夠深蹲100公斤才能夠摸球。
  • 《奪冠》:女排教練郎平
    最近《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我與朋友大玲也去看了這部電影,有被燃到。並不是,雖然我也有被女排精神感動到,但我關注到的更多是主人公「郎平」的經歷,尤其是成為教練之後的郎平。作為排球員的郎平其實力毋庸置疑,而作為教練的郎平一開始就遭受了質疑。
  • 《奪冠》:你或許不了解女排,但一定可以了解「女排精神」
    2020-09-30 12:30:05 來源:中工網文/龔先生沒來得及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就別錯過秋天的第一場電影——有網友說。是的,電影《奪冠》和秋天的奶茶一樣,也刷屏了。這是遲來的刷屏,也是意料之中的刷屏——經歷過爭議、更名、撤檔等各種風波,《奪冠》一路走來,搖搖晃晃,卻始終讓人惦記。
  • 裡約奧運女排奪冠都「不激動」的郎平,為何多次在攝像機前落淚
    裡約奧運會已經整整過去了4年,但我相信,中國女排3:1戰勝塞爾維亞女排奪冠的決賽,很多人和我一樣,重溫了多遍。那個激動,那個熱血……但是我們卻發現,奪冠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顯得格外冷靜。賽後,央視記者採訪郎平:您在本次奧運會上完成您的(解說)任務了,這次作為解說嘉賓有什麼感受?記者把麥克風遞到郎平面前,明顯看出郎平輕微的鼻酸的感覺,趕緊側身低頭躲開鏡頭。央視記者:挺遺憾,是不是?本來咱還可以繼續再走下去的。聽到這裡,郎平情緒更加不平靜了,伸手示意暫時不接受採訪,眼睛都快出來了,趕緊用手擦眼淚,接著用手擋住鏡頭說:別採(訪)了。
  • 女排《奪冠》的背後,是郎平的個人英雄主義?
    這部由著名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過去40年裡的真實經歷。「有點失望,個人英雄主義太明顯,整個電影看起來像郎平的傳記,女排精神並沒有很好地得到體現」。Another message pointed out that Leap was not the movie’s original title.
  • 從電影《奪冠》聯想中國女排的未來,為什麼是郎平
    3-0擊敗塞爾維亞女排,豪取十連勝,提前一輪奪冠。而郎平,這位中國女排精神的靈魂人物,一共為中國女排在十次奪冠之路中,直接參與了八次。第六次奪冠是,郎平於2013年4月,再次臨危受命接手女排後,於2015年中國女排第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繼而在2016年在裡約奧運會加冕冠軍;2019年,中國女排又第五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為郎平直接參與的第八次奪冠之路。但郎平的奪冠之路似乎遠沒有盡頭,如果不是今年的新冠,我相信世人會在今年東京的奧運會上再一次見證「郎旋風」的厲害。
  • 中國女排郎平為啥不出演《奪冠》郎平自己不出演原因揭秘
    中國女排郎平為啥不出演《奪冠》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國內各項體育賽事也開始陸續展開。而女排的聯賽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所以此時藉助國慶檔期,原本年初開演的《奪冠》,也接著女排聯賽和國慶檔上映。收穫了一批又一批觀眾的淚水和感動。
  • 裡約奧運女排奪冠都「不激動」的郎平,為何多次在攝像機前落淚?
    裡約奧運會已經整整過去了4年,但我相信,中國女排3:1戰勝塞爾維亞女排奪冠的決賽,很多人和我一樣,重溫了多遍。那個激動,那個熱血……但是我們卻發現,奪冠後,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顯得格外冷靜。不管是高興地蹦蹦跳跳跑過來的朱婷,還是激動到熱淚飛濺的惠若琪,郎平都是給她們最踏實的肩膀,不停地安慰她們。為何郎平如此淡定?
  • 「被剪」「矮化」,聊聊郎平背後的男人—《奪冠》觀後感
    這個假期,趁著電影國慶檔火爆的檔口,我帶著母親去了電影院,看了兩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和《奪冠》。,通過賽前賽中賽後的故事講述,描繪了三代女排人的心路歷程,從而達到描繪女排從巔峰到低谷再到巔峰,渲染女排精神的目的: 1981年的女排世界盃,十八歲的郎平不畏困難,努力訓練,最終代表中國女排和「東洋魔女」日本隊艱難對決,最終奪冠,開啟五連冠之旅;
  • 《奪冠》:比女排贏球更打動人的是郎平這句話
    中國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謝謝所有的女排姑娘們,你們的故事給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這個光榮任務。」9月25日,《奪冠》全國公映,拉開了國慶檔的帷幕。但它已比原定的上映日期遲了整整8個月。好在《奪冠》並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上映三天以來,票房「奪冠」,在電影評分平臺也獲得不錯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