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
市民遊客到公園
遊園踏青賞花的出行意願日益增加。
特殊時期,
為保障市民健康安全有序遊園,
市公園管理中心
11家有限開放的市屬公園
取消了春季賞花、清明傳統民俗等
各類文化活動,
進一步完善了
公園限流管控措施和大客流應對預案,
提前成立大客流應急疏導隊,
對可能出現大客流量區域
定點盯防疏導,
對來園遊客積極開展文明遊園宣傳引導。
景山公園首次實行網絡全購票
4月1日起至全市疫情管控結束,景山公園取消了現場售票,首次實行網絡全購票,遊客需提前一天以上在微信公眾號「暢遊公園」預約購票,持二維碼和相關證件從公園東門和西門入園,公園建議持年票及政策性減免入園遊客避開尖峰時段遊覽。
入園時遊客需配合公園做好體溫檢測,未佩戴口罩、體溫在37.3℃以上的遊客禁止入園。
4月2日,景山公園山體實行單向限流管控,萬春亭只留一個上山入口和下山路口;山下園區也實行了網格化管理,工作人員不間斷巡視,遇遊客密集情況將第一時間進行勸阻管控;如果園內遊客數達到往年承載量的30%時,公園將啟動應對大客流應急預案,暫停遊客入園。
在景山公園東門,門口的售票窗口關閉,來遊園的乘客大多知道這一信息,提前在「暢遊公園」預約了門票。「請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公園入口處,工作人員也在反覆提醒拿著手機掃碼入園的遊客,遊客掃碼入園的同時也將進行紅外線體溫檢測。
截至目前,共有7家市屬公園實施預約購票,佔10家售票公園的70%。其中,頤和園、北京動物園為實名制預約,遊客須提供購票人的身份證原件驗證入園。
啟動遊園措施 降低遊園密度
「我們啟動遊園措施,多措並舉降低遊園密度。」 景山公園副園長汪兵介紹。
針對以往人流量較多的萬春亭等山體區域,公園實行單向限流管控,臨時設立位於後山緩坡的東一亭路口為唯一上山入口,西側山路為下山路口,其餘路口暫時封閉。上山口處,設置了50米的疏導圍欄。而在前往萬春亭的路上,地上也都有單向遊覽的指示箭頭。
公園還會根據實時動態數據統計,嚴格控制上山遊客數量。實行分批分段遊覽。將廣播循環播放山體遊覽方向提醒,最大限度減少遊客在山頂及沿線聚集。
在山下園區,針對重點區域和易造成瞬時擁擠的狹窄路段,公園將除山體外的開放區域劃分為不同責任區,抽調專職人員進行不間斷巡視,隨時為遊客解答問題,指明遊園路線,公園裡隨處可見戴著袖章、手舉提示牌的工作人員。
門區實行瞬時大客流管控,園內遊客數達到往年承載量的30%時,將啟動應對大客流應急預案,門區暫停遊客入園,工作人員將引導遊客按照保持1.5米間距的原則排隊等候,直至園區恢復正常遊客量後,分批有序入園。
據市公園管理中心安全應急處副處長鞠宏波介紹,3月中旬以來的連續三個周末,頤和園、北海公園、玉淵潭公園、陶然亭公園、紫竹院公園、景山公園、北京植物園、香山公園等8個市屬公園,因接近全園瞬時遊客量限流標準或局部區域人流密集,已經啟動了客流管控應急預案,確保了遊客總量管控到位、客流分散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