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傳說雍正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有什麼證據嗎?

2020-12-26 妖火歷史觀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爭議最多的皇帝,數百年來關於雍正皇帝的篡奪皇位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麼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奪皇位呢?

雍正皇帝確實是沒有篡奪皇位,為什麼會這麼肯定,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跟一個人有關。這個人不是別人,是他的兒子,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後來歷史有名的乾隆皇帝。

之所以會跟雍正皇帝的兒子弘曆有關,主要還是康熙皇帝對於孫子弘曆的喜愛。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去雍親王胤禛府中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孫子弘曆時,就十分喜歡這個聰明懂事的孫子,之後康熙皇帝更是下令將孫子弘曆帶入宮中,由宮中養育和自己親自教育,康熙皇帝對於孫子弘曆的寵愛和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加上本來也對兒子胤禛滿意,同時還有孫子弘曆受到康熙皇帝寵。的這一層面,使得康熙皇帝最終選擇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那麼既然雍正皇帝沒有篡奪皇位,為什麼在之後會有篡奪皇位的說法出現呢?

這主要跟雍正皇帝的死對頭八爺黨有關,康熙皇帝統治中晚期時,在第一次廢除太子胤礽之後,其他皇子開始明確的表示了對於皇位的覬覦,為此還形成了多個集團,例如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這幾個較大的皇子爭儲集團,各自擁立不同的皇子。

其中八爺黨的支持者是最多的,主要是因為八阿哥胤禩這個人,無論是對於朝中的大臣,還是至親兄弟們,都是親切且隨和的態度,令人接觸起來十分舒服,加上本來能力就十分出眾,因此八爺黨支持者眾多,也不足為奇。

既然是爭奪儲位,各位皇子和所在的集團,免不了要明裡暗裡,進行一番交鋒,因此也就會結下冤讎,儘管八爺黨支持者眾多,八阿哥胤禩卻還是失敗了。

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失敗,一是因為他過於的高調,使得康熙皇帝對他頗為反感,加上後來因為送死鷹給康熙皇帝,其實送死鷹不是八阿哥胤禩的本意,他挑選的鷹在送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只是交給手下後,手下途中因為運輸不當,導致鷹在途中開始奄奄一息,到了父親康熙皇帝手裡,鷹已經死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事件之後,八阿哥胤禩徹底失去了爭奪儲位的可能,因為在古代,無論是皇家還是百姓,都是十分注重孝道,八阿哥胤禩的這個事情,不管內情如何,但是在外人眼中還是在父親康熙皇帝眼中,這都是有違孝道的行為。

康熙皇帝晚期,對於十四阿哥胤禵的態度,跟對其他皇子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因為西北戰事的緣故,朝廷需要派一位十分有能力的皇子,來出任大將軍,最終康熙皇帝選定了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

在十四阿哥胤禵帶領大軍西徵出發時,康熙皇帝為十四阿哥胤禵舉行的出師禮也是十分隆重的,而且還是按照親王的規制,要知道那個時候,十四阿哥胤禵不過只是個郡王,可見康熙皇帝對於十四阿哥胤禵的青睞和重視,也由此成為了其他人心目中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人選。

十四阿哥胤禵之前是八爺黨的核心成員之一,在八阿哥胤禩徹底失去爭奪皇位的可能後,原本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人選擇支持了十四阿哥胤禵,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八阿哥胤禩能在後來與父親康熙皇帝的關係有所改善,這其中跟十四阿哥胤禵起著重要的作用。

即便是十四阿哥胤禵再受父親康熙皇帝的重視和信賴,十四阿哥胤禵也沒有成功的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反而是一直低調且不爭不搶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禛之所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低調和不爭不搶,讓康熙皇帝對他十分滿意。

另一方面是他暗中所結交的隆科多和年羹堯,都在爭奪儲位的關鍵時刻,幫了四阿哥胤禛的大忙,由此他才能夠得以登上皇位,史稱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繼位後,對於八爺黨大部分的人打擊和折磨,使得八爺黨的人對此懷恨在心,由此傳播出雍正皇帝的皇位是通過篡位得來的,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後,因此加工出了很多的野史,其中有一個版本說的有鼻子有眼,說是康熙皇帝的遺詔中,原本寫的是傳位十四子。

四阿哥胤禛在父親康熙皇帝死後,找到了遺詔,看到上面寫的是傳位十四子,四阿哥胤禛不甘心皇位落到他人之手,哪怕是自己的親兄弟。

於是就將傳位十四子的遺詔,改成傳位於四子,四阿哥胤禛才就此能夠登上皇位,這個版本說的,要是不細看,可能感覺不出什麼問題,但要是仔細推敲,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在清朝時期,還沒有簡化文字的出現,一般都是繁體字,繁體字能夠做到毫無痕跡的改,從而騙過眾人,那是不可能的,另外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的政權,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一般涉及這種皇家大事,都是兩種文字書寫的,所以要想在這上面做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十四爺後人:雍正篡位的依據找到了!雍正皇帝篡位之謎被揭開
    顋靂使聖瑲塾擴獼槺綆圁檧嫡洛僕吂棝麞毌僧籚瑎趔寰偭牡釱鮮矵戵蒿済擛巨毾隇璦軧捑賾鎔喺泆絓瘴洤碼乂瀭饒從盤古、女媧、後裔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四千六百年,自夏朝算起約有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事件差點變成一場流血的宮廷政變,太子黨、八爺黨、四爺黨、十四爺黨一齊上陣,為搶奪皇位鬥的不亦樂乎,當然終究的贏家是四皇子胤禛,關於胤禛即位的合法性一直以來被人詬病,康熙駕崩之前究竟將皇位傳給了誰咱們不得而知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為什麼至死都認為雍正帝是篡的他的皇位?
    但有一點讓我們十分不解,為什麼老十四胤禵滿肚怨氣,一直懷疑老四胤禛搶了他的皇位呢?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為什麼至死都認為康熙帝的皇位是屬於他的?一、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大家都對雍正帝到底是正常即位,還是篡位而爭論不休。
  • 雍正王朝:大結局中,改詔書那段是什麼意思?事實是這樣的!
    《雍正王朝》最後一集確實出現了雍正改遺詔的鏡頭,但那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是為配合曾靜的敘述而拍的,這些鏡頭表現的是民間對雍正的流言誤解。《雍正王朝》最後一集,確實出現了一段雍正改遺詔的鏡頭。不僅如此,還有雍正毒死康熙,氣死母親。很多人看的不仔細,誤以為拍的是雍正的回憶。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皇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正史噤如寒蟬;野史記載詳實
    皇太極是有兒子的,比如他的長子豪格,已經三十多歲正值壯年,是競爭皇位的有力人選。然而古代繼承制度不僅有父死子繼,還有兄終弟及。何況清朝在當時也沒有受到中原政權文化的徹底影響。所以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也是一個有力人選。
  • 他是雍正同母弟弟,曾被封為大將軍王,為何最後被囚禁數十年?
    在清朝的歷史上,一直有這樣一個野史傳聞,廣為流傳。 這樣一來,原本應該成為皇帝的胤禵,自然也就無望皇位。而四阿哥胤禵,自此順利即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了。 這個傳聞,顯然只是一個歷史謠言而已。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十四阿哥胤禵,在當時是非常受康熙寵愛的,至少有望繼承皇位。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十四阿哥胤禵,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雍正即位後,又是什麼結局呢?
  • 雍正王朝當中,最後為什麼會出現雍正改詔書的鏡頭,歷史上真有嗎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曾經出現了一個改遺詔的情節,四阿哥胤禛將原本傳位十四阿哥的遺詔,改為傳位於四阿哥,出現這段改詔書的情節是什麼意思呢?
  • 十四阿哥胤禵痛失皇位:不是輸給雍正,而是輸給了當時的現實需求
    而圍繞著雍正的登基,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種種謎團,特別是在關於雍正皇位來路不正的說法中,無一例外的都將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當時叫做「胤禎」,雍正登基後改為「允禵」)作為了最終的「受害者」,並且認為雍正就是搶奪了他的皇位,甚至還留下了許多諸如將「傳位十四阿哥」改為「傳位於四阿哥」的說法。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中李衛在面對雍正提問時,為何要隱晦提醒除掉弘時?
    李衛能迂迴提醒雍正憑藉的不是他兩江總督二品大員的官銜,而是他對雍正忠誠中摻雜子侄情節的複雜情感所致。所以才有了後來李衛暴打曾靜的事例,至於李衛在弘時和弘曆做出選擇完全是弘時的咎由自取。李衛不認可弘時有兩方面的原因:1、李衛是雍正的死忠粉,真誠的想幫雍正選擇合適的繼承人。
  • 康熙時期的奏摺專用來「告密」,雍正改變其用途,目的是銷毀證據
    雍正規定,大臣對皇帝說話都要「上奏摺」;同時它還是一種殊榮的象徵,表示有權力跟皇帝說上話;比如有地方官被雍正賜予「上奏摺」的權力;然而在這之前,奏摺是很神秘的文件,它專用於大臣向皇帝「告密」,特別是舉報某人某事;每當看到皇帝硃批奏摺,就知道有人要倒黴了;雍正上位之後,為了掩飾康熙說過的一些「秘密」,曾下令收回康熙年間的奏摺,這也暗示了他得位不正;事情經過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雍正繼位之謎:那天一定發生了詭異的事
    八王允禩像胤禩倒掉後,比較有希望接班的有三位:三皇子胤祉、十四皇子胤禵,還有四皇子胤禛,也就是雍正。而在當時人眼裡看來,胤禛似乎可能性最小。康熙對著他們宣布死後將皇位傳給胤禛。巳時(上午 9-11點),胤禛回到暢春園後,先後三次探望康熙,還和父親談了一陣病情,但是康熙始終沒有提他將繼承皇位的事。而且別人也沒跟他說。戌時(晚上7-9點),康熙駕崩。隆科多向胤禛宣布了康熙遺命,胤禛這才知道自己成了新皇帝,當即悲痛得昏倒在地。幾乎所有的史家都覺得這個過程不太合理。
  • 嬴政駕崩,扶蘇自盡,胡亥到底有沒有謀朝篡位?
    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帝王,在他死後,他的繼承人胡亥的一系列反常舉動卻為他的死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人都認為胡亥的帝位來的不正,真正的繼承者應該是扶蘇,那麼胡亥究竟做了什麼,以至於很多人都質疑他繼位的合法性呢?首先是在秦始皇死後,胡亥並沒有立即昭告天下,相反,他和趙高等人火速回到鹹陽。
  • 雍正臨終前留下兩道什麼詔書,為何能讓乾隆穩坐皇位六十多年?
    這也讓雍正感受到,皇位傳承的弊端,因此,他改變了皇位繼承的老辦法,建立了新的秘密立儲制。所謂秘密建儲,就是將繼位人的名字寫在傳位詔書上但不對外公開,然後把詔書放在一個小盒子內,等到老皇帝去世,就公布詔書。
  • 公元976年10月20日晚上,趙光義究竟做了什麼,才當上皇帝
    公元976年10月20日晚上,趙光義究竟做了什麼,才當上北宋皇帝北宋開寶九年(976年)10月20日晚上,縱橫一生的宋太祖趙匡胤病危,暴崩於萬歲殿,其兄弟趙光義次日繼承皇位。在趙匡胤有子嗣且都成年的情況下,趙光義繼承大統引起了後世無數好奇心,《宋史》中對此事寥寥數筆,可見此事存疑,史官也莫名其妙,諸多野史典籍也給予了當晚的神秘傳位無數的解讀。1.弒兄登基說:《湘山野錄》《燼餘錄》裡的趙光義殺兄篡位,搶奪美人《湘山野錄》中記載,在開寶九年的那個雪夜,趙匡胤久病初愈,便興致大起,召喚晉王趙光義進宮飲酒。
  • 雍正死前「賜死」一人,讓乾隆坐穩皇位60年,自己卻背千古罵名
    《順治歸山詩》中有記載: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由此看得出來,皇帝面對爭執糾紛時也是無可奈何的。皇帝為了穩坐皇位,必須肅清黨羽,雍正死前就曾「賜死」一人,讓乾隆穩坐皇位60年,而他自己卻背負了千古罵名。大家知道被賜死的這個人是誰嗎?為什麼他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真的是篡改傳位詔書得來的皇位嗎?
    看過一個影視片,說雍正皇帝的皇位是篡改傳位詔書得來的,老皇帝真正想傳位給的是雍正皇帝的十四弟。歷史上,這是這是真的嗎?我們都知道大寫數字的筆畫多,書寫也特別麻煩。但是為什麼還會有大寫數字的存在呢?早在甲骨文時期的時候,中國的漢字就有一到十阿拉伯數字的寫法。
  • 朱棣篡位後為什麼沒有更改國號,而是繼續使用「大明」?
    明朝也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故事的朝代,首先從朱元璋說起,真正的一個布衣皇帝,但是他開創了276年的大明基業!朱元璋登基以後,立朱標為太子,朱標作為朱元璋的長子,在他的諸多兄弟裡面威望也比較高,如果不是因為英年早逝,大明的格局將會被打破。
  • 《雍正王朝》十四爺是個什麼樣的皇子?遺詔中有多少未知秘密
    野史中一直流傳著關於康熙遺詔是傳位十四阿哥被篡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但是遺詔中有「滿、漢、蒙」三種文字,所以這種改法是不可能的但是遺詔的內容仍然還是個謎。曾經在爭奪「大將軍王」時,所有的阿哥和群臣全都認定誰能封大將軍王誰就是未來皇位繼承人,十四爺信心滿滿帶兵縱橫西北剿滅準噶爾部的策妄阿拉布坦。
  • 野史粉碎機:尉遲恭和秦叔寶給唐太宗做門神是真的嗎?
    通往野史的分割線第一期【野史粉碎機】的主題是:唐太宗夢鬼難以入眠,所以請尉遲恭和秦叔寶當門神,究竟是正史,還是野史?下面有請我們本期的主人公閃亮登場:大家肯定聽說過秦叔寶和尉遲恭給唐太宗李世民做門神的故事,很多歷史文章都愛把這個故事作為李世民弒兄篡位、心虛膽怯的證據。這個故事廣泛流傳的版本共有三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