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7月31日10時48分,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宣告。從這一刻起,中國星座開始在浩瀚星空中閃亮。
北鬥三號的全面開通,標誌著中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背後,是幾代航天人的追夢接力。從1994年北鬥一號工程立項開始,一代代航天人披荊斬棘、不懈奮鬥,用信念之火點燃了北鬥之光,讓中國在全球導航核心技術領域不再受制於人。
26年的風雨兼程,其間甘苦幾許?況味幾何?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五院)北鬥團隊,聽他們講一講北鬥問天背後的奮鬥故事。
1.千軍萬馬接續奮鬥26年
「你從二環開車來到航天城,手機導航用的就是北鬥系統。」在北京西北郊航天城,航天五院北鬥三號衛星副總設計師高益軍與記者一見面就笑著說。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是我們的理念,也是我們的目標,更是我們對黨和人民的承諾!」回想起26年來的奮鬥歷程,高益軍激情滿懷。
中國航天人常說,北鬥是「五千萬」工程,調動了千軍萬馬,經歷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千辛萬苦,要走進千家萬戶,將造福千秋萬代。「這是一項團隊工程,沒有個人英雄。」航天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指揮遲軍說,「北鬥團隊是一個團結如一的集體。」
在過去的26年間,北鬥團隊一共發射了59顆衛星,目前除去退役、失效和用於試驗的,有45顆衛星正常在軌工作。「這麼密集的發射任務中,團隊還要在陌生領域從無到有進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術空白地帶白手起家,其間克服的艱難險阻難以盡述。」高益軍感慨道。
北鬥三號衛星研製過程中,航天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的總裝團隊迎來了任務「爆發期」。「我們實現了年均9顆、峰值15顆的衛星批產總裝、測試、試驗與出廠發射能力。」航天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總工藝師代衛兵說,「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探索應用了脈動式生產線,優化了場地布局、工藝流程、智能裝備研製應用、總裝生產單元建設。北鬥導航衛星的研製也像製造汽車一樣,走起了流水線。」
以國為重,是北鬥團隊的座右銘。「衛星製造不容有一絲閃失。」 航天五院北鬥三號衛星復材結構件生產高級技師白銀海說,「在我們這裡,愛國不是一句話語,而是實際的行動,無悔的付出,細緻入微的堅守,精益求精的執著。」
2.自主創新突破「卡脖子」痛點
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北鬥團隊依然無所畏懼,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奮戰數月,順利完成了一系列發射任務,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這一科研奇蹟的背後,是『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北鬥精神的體現。」遲軍說。
自主創新,是新時代北鬥精神的首要要求,更是北鬥三號與生俱來的基因。「受各方因素限制,北鬥系統不可能像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一樣實現全球部署地面基站。」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導航與星間鏈路技術研究所所長蒙豔松說,「研製團隊就首創了導航星座星間鏈路技術,實現了『一星通、星星通』,解決了制約北鬥全球組網的瓶頸問題。」
2009年前後,北鬥三號啟動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自主可控、服務全球、富有特色、局部領先」的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我們同時承擔了涉及星間鏈路的全部三個重大專項研發課題。」蒙豔松回憶道,「為了獲得更優的星間測量通信性能,我們理論分析仿真結合大量的試驗驗證,不斷調整優化技術參數,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成功實現性能指標從滿足要求到逼近理論的跨越。」
「如今,20顆組網星在軌運行穩定,我們通過打造出一批星上核心系統及產品,創造了導航衛星有效載荷的中國精度、中國質量與中國速度。」蒙豔松說,目前我們還在北鬥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論證框架下,積極推進低軌導航增強系統的研發、驗證與建設,為未來社會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3.自力更生搶佔發展制高點
唯有核心科技在手,方能鑄成國之重器。「『自主創新』在新時代北鬥精神中居於首位,北鬥系統全面實施自主可控原則,衛星單機產品及元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堪稱我國自主創新的典範。」高益軍說。
「實踐一再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遲軍說,北鬥系統之所以能夠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並跑到領跑,正是因為堅持了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擁有其他系統不具備的「獨門絕技」,才成為國之重器,屹立全球。
北鬥翱翔星空,服務惠及全球。近年來,北鬥與GPS、伽利略、格洛納斯等全球導航系統先後建立了兼容共識的合作機制。「北鬥三號的星光不只照亮中國。」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的90後工程師方凱說,「北鬥系統與其他系統間是開放包容的,攜手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促進世界互聯互通。」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北鬥。看到北鬥發展得如此順利,美國方面也主動拋出橄欖枝尋求合作,2019年11月,還在採用二頻信號的GPS向北鬥提出共享三頻信號的合作意願。「但是,他們同時也在積極推進GPS第三代的研發,用來與意氣風發的北鬥競爭。」方凱強調。
悠悠天宇曠,切切報國情。「北鬥三號系統建成,其實只是一個起點。北鬥四號的論證工作已經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做世界上最好的導航系統。」遲軍表示,「北鬥三號雖然有些性能指標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國外導航系統也即將更新到下一代,隨時會實現反超。科技競爭時不我待,科技報國尚須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