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耗時五年有餘,但圍繞紅牛股東的這場紛爭,仍在不斷上演新的戲碼。眼下,緣起棗莊法院的兩份民事裁定書,雙方爭論再次升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基於爭議雙方對紅牛系列商標授權期限的分歧,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棗莊中院)近期受理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或華彬紅牛)的保全申請,但卻在裁定出爐不久後解除。
棗莊中院先是在10月29日裁定,要求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方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停止並且不得繼續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產品;半個月後,法院又因相關「情況緊急狀態已解除」等事由,解除了此前的禁售裁定。
對於棗莊中院裁定結果反轉的原因和解讀,訴訟雙方各執一詞,有關紅牛股東的商事糾紛也再次陷入羅生門。雖然紛爭依然無果,但在天絲紅牛的市場攻勢之下,華彬紅牛不得不面對經濟利益流失的局面。
而這場世紀紛爭何時才會出現明朗結局,還需繼續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以下簡稱國際商事法庭)的判決結果。
法院裁定出現「反轉」,雙方解釋各執一詞
11月16日,華彬紅牛的一紙聲明拉開了本次紛爭升級的序幕,而在雙方的幾次隔空「過招」之後,棗莊中院對天絲集團的一次產品停售裁定和裁定解除的事件也逐漸得到還原。
記者了解到,作為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權一方,天絲集團認為其對華彬紅牛的獨家商標授權僅為20年,且早在2016年期滿。但華彬紅牛卻堅稱,雙方的合作系根據一份「五十年協定」展開,其尚可在中國市場獨家經營紅牛飲料。
在有關授權的法律分歧之外,2019年6月以來,天絲集團在中國高調推出了兩款全新紅牛新品(以下統稱天絲紅牛),與華彬紅牛方面公開叫板。由此,雙方的戰場也由訴訟庭審擴展到了市場層面。
北京一便利店售賣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華彬紅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今年10月,華彬紅牛方正式向棗莊中院提起訴訟,並提出一項行為保全申請,欲藉此喊停天絲集團當前在中國的經營行為。而根據棗莊中院在10月29日出具的《民事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一),華彬紅牛的訴求隨即得到了法院支持——天絲集團應立即停止並且不得繼續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包括自行生產、銷售或許可其他第三方生產、銷售天絲紅牛飲料產品)。
華彬紅牛對此解讀稱,棗莊中院就其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但根據雙方在後期披露的聲明文件,僅在裁定一下發半個月後,其便被棗莊法院以一份新的《民事裁定書》(裁定二)解除。對於其解除的具體原因,記者於11月20日多次致電棗莊中院,但電話並未能接通。
基於上述背景,華彬紅牛和天絲集團再度陷入「各執一詞」的口水戰。按照華彬紅牛律師方的說法,裁定一被解除的原因是其所基於的「情況緊急」狀態已解除,繼續採取禁止天絲集團方面生產銷售的行為的保全措施已失去緊迫性和必要性。而即便棗莊中院解除了裁定一,法院並未改變對天絲紅牛50年獨家生產銷售權的認定。
天絲集團方面則對記者表示,在裁定一被解除之前,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就已經撤銷了針對天絲集團的行政文書,因此並不存在對方聲稱的「情況緊急」狀態已解除的實際情況。
天絲集團亦補充道,當前系華彬紅牛方面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繼續生產和銷售紅牛飲料,伴隨著天絲集團的維權,今年以來,華彬方的產品曾因涉嫌商標侵權在全國多地被市場監管局下架。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根據現有信息,華彬紅牛已經在尋求聯繫廣東、雲南、新疆等多省市場監管部門,引入行政監管,對其可能遭受的侵害,或與天絲集團之間的爭議進行救濟。但在行政部門介入之後,法院傾向認為,繼續執行禁令的現實需要已經不充分。
華彬紅牛自稱損失20多億工業產值
如果法院的裁定文件未能被公開,外界就無法了解該事件全貌。而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多次詢問,華彬紅牛和天絲集團方均不願出示上述裁定書。
值得注意的是,在裁定一下發之後,多地的天絲紅牛下遊經銷商均受到一定影響,天絲紅牛產品也一度下架。
根據記者獲得的若干廣東、湖南經銷商接到的來自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管文件,11月初,多家天絲紅牛經銷商一度因「涉嫌經營其他足以引人誤以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關聯的混淆」等,被要求「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下架停止銷售天絲紅牛」。但僅在數日後,這一責令改正通知書便被撤銷。
湖南省某地出具的市場監管文件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某地整改文件被撤銷的通知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一位來自廣東的天絲紅牛經銷商表示,監管人員來的時候並沒有解釋很多,當時超市曾配合下架了產品。但在幾天後,其便接到通知,可以恢復售賣天絲紅牛飲料。其同樣表示,此前從未因出售天絲紅牛受到過監管方的關注。
而對比天絲紅牛,在商標授權和合資公司紛爭僵持的狀況下,華彬紅牛方受到的市場影響則更甚。華彬紅牛律師陳若劍在聲明中表示,2014年,天絲集團停止向華彬紅牛供應香精、香科,並發函要求華彬紅牛停止使用紅牛商標,隨即發起了十多件法律訴訟,並「非法」致函北京工商部門,阻撓華彬紅牛依法延長經營期限,導致華彬紅牛自2019年停產至今,致千工人失業,損失工業產值20多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華彬紅牛自稱的產值損失並未得到證實,其位於北京懷柔的合資公司生產基地並未完全停工。
不難看出,在長達數年的紛爭僵持之下,無論是嚴彬還是天絲集團背後的許氏家族,都顯得焦灼難安。另一方面,由於雙方糾紛的核心法律案件,已經被國際商事法庭受理,並於2019年按照「一審終審制」原則進入審理階段,但截至目前,相關案件並沒有明確的判決結果。因此,這場紅牛世紀紛爭的拉鋸戰或還將持續進行。
而對於在國際商事法庭判決出現之前,其他法院對紅牛系列案件的訴訟情況,李俊慧稱,在國際商事法庭已對紅牛系列案件展開審理之時,如果沒有新的事實,其他法院可能不會再受理基於同一事實或爭議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