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排行!中科院世界第2,兩所世界前10!

2020-12-12 高考報考小貼士

在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的「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美國再次蟬聯第一,共有265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達到41.5%,依舊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內地(除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外)自2019年首次超過英國後,本次依舊位居次席,共有770名科學家上榜,佔比12.1%,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中;英國本次位居第三,共有514名科學家上榜,佔比8.0%,其他排名前10的國家詳情請看下圖。

有人會問:何為「高被引科學家」?其實簡單來說,當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資料庫收錄後,其他研究學者就可以通過檢索看到這篇論文,當這篇論文被引用,其作者就叫「被引科學家」。如果某個科學家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非常多,也就是被引用頻率非常高,就被稱作「高被引科學家」。

而在「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上榜人次前十的機構」排行榜中,美國科研或教學機構佔據了7個席位,其中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常青藤聯盟之一,多次問鼎世界高校排行榜榜首的「哈佛大學」本次位列第一,共有188人次。後面的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也是人們時常聽到的,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比較出名,可自行了解。

而在這個榜單中,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共有兩所上榜,其中中國科學院高居世界第二,共有124人次被選為「高被引科學家」,且逐年大幅增長,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科學院就可以問鼎榜首,期待吧!上榜的還有清華大學,共有55人次入選,作為我國高校中常年經費預算第一,師資力量最強,整體工科實力已達全球頂尖水平(一些單個學科實力不太突出)。

此外,榜單中除了有中美兩國機構外,還有一所德國機構上榜,共有70人次入選。或許人們對於「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很陌生,但應該都聽聞過「普朗克」的事跡。其作為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因「量子理論」而聞名世界,在1948年9月,學會正式以其名字命名。學會主要涉及物理、工程、生物醫學、基礎科學等眾多國際前沿或基礎科學研究領域。

得益於我國經濟近幾十年來的跨越式發展,國家對於科研的投入越來越大,尤其是對於理論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以中科院領銜的全國各科學研究機構,努力探索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我國科研實力的快速發展,與民族復興、社會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近年來,我國科研機構分布越來越均衡,以北京為中心,在上海、西安、成都、武漢、廣州、合肥等地也有較多分布。不僅如此,科研項目的分配也越來越符合我國國情與未來發展,對於目前「卡脖子」項目重點投入,對於重大科研項目重點支持,積極探索國際新興前沿領域。

據悉,本榜單共有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科學家在此榜單中的影響力逐年提高,入選人數每年都在增長,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科研實力一定會達到全球頂尖水平。最後,祝願我國科研水平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18所中國大學進世界100強,中科院世界第一,中科大超越清華北大
    9月5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最新一期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的大學和機構繼續保持高光表現,足以讓我們自豪,也讓我們深思。下面讓繆老師來帶你看看這一份榜單吧。
  • 雪梨科技大學10位學者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近日,雪梨科技大學10位在校學者入榜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學校的研究水準和廣度得到了認可。被提名學者在其各自擅長的領域內均極具影響力,並在過去十年中發表了多篇高被引文章。吳有豪(Huu Hao Ngo)教授,郭文珊(Wenshan Guo)教授,和阿爾米·H·甘多米(Amir H Gandomi)教授,三位學者因在多個領域具有重大影響而入選「跨學科領域」類的高被引科學家。
  • 重磅!科睿唯安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內地取代英國成為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區
    入榜這份備受期待的名單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 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文獻計量學專家基於引文數據和分析,制定了今年遴選高被引科學家的方法論。本年度名單主要看點包括:全球近60個國家的6216人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
    原標題: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Top 1000華人學者過百近日,Guide2Research 網站發布了 2020 年度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級科學家排名。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
  • 港中大(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0日訊(記者 梁榆其)近日,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 ighly Cited Researchers2020)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葉德全教授首次上榜,是今年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黃憲達教授已連續兩年入選該榜單。據了解,「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每年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旨在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
  • 加拿大三所大學入圍世界前50,2021QS世界名校排行出爐!
    2021QS世界名校排名出爐 北京時間2020年6月10日早上,權威機構QS發布了2021年的大學排行, 加拿大有三所大學入圍世界前50,它們分別是: 多倫多大學排名第25名,較2020年排名提升4名 麥吉爾大學排名第
  • 給科學家一雙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給科學家一雙慧眼——上海光源助力科學家探索微觀世界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何欣榮  人類來到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樣事物,就是光。光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從紅外、可見光、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到伽馬射線……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光打交道。
  • 清華SIGS多位教師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入榜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間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於同學科的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 2020高校高被引科學家人數,廣東工業大學排名全國第20,全省第三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清華大學人數排名全國第一,廣東工業大學全國第20,超過了很多985大學,是雙非大學中排名最高的。「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中國內地770人次上榜,清華大學有55人次,中科大30人次,北京大學24人次。蘇州大學19次,居然全省第一,全國第五,非985大學中排名最高。
  • 重磅!2020年9月中國大學ESI排名發布!大學排名大逆轉
    2020年9月10日,科瑞唯安公布了2020年9月最新一期的ESI指數排名,ESI指數統計的是全球各大高校在過去10年內的科研數據,且每2個月更新一次,因為其科學性和可靠性高,受到各大高校的廣泛關注,也是國家教育部雙一流評估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 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發布,8所英國大學衝進世界百強!
    就在8月15日,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 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
  • 青藏高原所研究員姚檀棟當選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會士
    姚檀棟在2020年這個全球應對COVID-19疫情的特殊年份當選AGU Fellow,彰顯了中國科學家在國際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影響力以及在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的國際領導力。  姚檀棟:現任「第三極環境(TPE)國際計劃」主席,青藏高原所名譽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 世界前 1000 頂級計算機科學家名單出爐,中國共 42 位上榜
    技術編輯:芒果果丨發自 思否編輯部SegmentFault 思否報導丨公眾號:SegmentFault近日,Guide2Researchs 發布了第六屆年度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 1000 名頂級科學家的排名。其中,亞洲科學家人數顯著增加,有 55 人進入排名。香港城市大學的陳關榮教授以 H 指數 49 和世界排名第 16 位居亞洲榜首。
  • 重磅!2021QS世界名校排行出爐,馬來亞大學入圍世界前60!
    就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秋季能否正常開學還是未知數的時候,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一年一度世界大學排名依然如期而至了讓我們來看看今年名校排名發生了哪些變化?
  • 全球第12!一項權威榜單最新發布,江蘇這所211高校表現出頂尖實力
    近日,Nature 指數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即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蘇州大學表現卓越,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位居45位,中國大學/機構第12名。自然科學領域,201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5項、青年科學獎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8項,資助項目數連續八年保持全國前20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4項、課題10項,獲批國防重大項目1項;全年發表三大檢索論文4400篇,其中SCIE收錄2684篇,位列全國高校第
  • 湖北高校入選高被引科學家榜單:這次武大輸了,華中科技大學第一
    近日,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出爐,國內有700餘人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其中,國內高校中清華大學入選人數最多,總計55人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本次高被引科學家榜單出爐後,湖北多所高校入選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這次武漢大學輸了,
  • 2020年世界一流學科排行榜:天津大學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
    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2020年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此次排名的對象為全球4000餘所大學,共有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
  • 世界權威科學家排行榜前10,5名中科大畢業,為嘛造不出中國芯
    2011年,湯森路透集團發布2000-2010年全球頂尖材料科學家前100、全球頂尖化學科學家前100,榜單的主要評判依據是10年間科學家發表的研究論文被他人引用率來確定的。
  • 上海大學進入全球前400 軟科發布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上海大學進步明顯,從2019年的全球第419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351名,國內排名從2019的第43名升到2020的第40名。目前上海大學在QS、軟科兩大排行榜中均進入了世界前400!  8月15日,軟科正式發布了20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所高校上榜,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上榜學校數較去年增加12所,其中71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較去年增加13所。86所高校排名名次或排名區間有所上升,51所高校排名區間保持穩定,體現了中國大學快速提升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 全球top10醫學院《nature》重磅論文被撤稿,涉及多名華人科學家
    重磅論文被撤稿近日,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對2014年發表題為《miR-34a blocks osteoporosis and bone metastasis by inhibiting osteoclasto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