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點兒的一元硬幣是新出的嗎?"" 我差點把一塊錢硬幣當成一毛錢 "…… 網友一連串疑問引發大家的共鳴:你多久沒有使用過現金了?
近日,一則 # 抱歉我沒帶實體錢 # 話題衝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驚覺:雖然自己每天都在花錢,但已好久沒從口袋裡掏出過現金了!
現代快報記者探訪時發現,電子支付確實給大家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但是也有二維碼 " 照顧不周 " 的地方,需要現金來補救。
忽然驚覺:" 我竟然半年都沒用過現金,錢包都找不到了 "
菜市場、超市、餐廳 …… 以往大家需要花現金才能消費的地方,現在幾乎都在使用電子支付。" 買啥都掃碼,我連買菜都不用現金了。" 在南京侯家裡菜場,市民李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已經半年沒有使用過現金了,支付寶綁上銀行卡就行。" 上一次使用紙幣,還是從去年買的大衣口袋裡找出來的。" 說著,她接過菜販遞過來的青菜,熟練地打開手機掃二維碼付錢。
以前,李女士出門會習慣性地在錢包裡準備幾百塊錢,如今,她出門連錢包都很少攜帶," 只要拿一部手機就夠了。" 李女士還說,她都沒用過新發行的硬幣," 看網上的圖片,好像比之前的『瘦』了不少。"
△網友的評論
如今的城市生活中,很多人都跟李女士一樣,出門只要一部手機,錢包不裝現金。因此,在 # 抱歉我沒帶實體錢 # 話題上熱搜後,網友紛紛感嘆,原來已經好久沒有使用過現金了。有網友說," 在爸媽家看到新版 10 元覺得特新奇,他們特意送給我一張珍藏。" 還有網友說," 我驚奇地發現,我的工資就是一串數字,我都很少去銀行取款了。" 甚至有網友調侃," 二維碼付款用久了,我都不記得紙幣該咋稱呼了。"
公交司機:" 以前一天收三四百塊現金,現在只有幾十塊 "
隨著電子支付的使用場景更加多元,就連公交車投幣箱,也從原來裝得滿滿的變成了 " 閒置空箱 "。
南京 665 路公交車司機朱奎,已經開了 12 年的公交車了,他見證了公交車投幣箱近幾年的明顯變化。朱奎開說," 幾年前,乘客上車多都是投幣或者刷公交卡出行,每天下班去交帳,投幣箱裡估計有三四百元。" 如今,乘客投幣比之前少了很多,用手機支付的人多了起來," 每天投幣箱裡,最多也就幾十塊錢。"
△刷卡和二維碼收費減輕了司機的負擔 南京公交集團供圖
" 以前投幣的乘客多,一上車,我們就要盯著看他有沒有投夠。" 朱奎說,比起投幣,現在電子支付省心多了,上車手機支付的車費都是固定的,不用擔心少付,乘客支付成功後還有聲音提示。
南京公交運營部門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 比起投幣,電子支付能使我們對線路客流,乘客上客站點等進行及時掌握。我們參考大數據能及時對車輛運力進行調整,優化線路,更好的服務市民。"
堅持:" 我們家只收現金,不用『二維碼』 "
不過,現代快報記者在探訪中也注意到,有不少消費場景中,電子支付並沒有覆蓋。
△只收現金的 " 網紅 " 板慄店人滿為患
在南京秦淮區的一家板慄店,老闆堅持只收現金。10 月 12 日,記者在這家店門口看到,排隊的顧客有二三十位,每個人手裡都拿著現金,店門口還貼著 " 現金支付 "" 鈔票當面點清 " 的提示。
△板慄店旁邊有一家專門兌現金的小超市
板慄店老闆說,以前店裡也嘗試過使用電子支付,但是發現還是收現金方便," 每天顧客很多,顧客使用掃碼支付很容易漏掉,不知道誰沒付錢。" 對於板慄店老闆而言,一手給板慄,一手收錢,不會漏掉。此外,店內炒板慄的機器一直在運轉,聲音很大,電子支付成功的聲音容易被覆蓋。
△沃爾瑪的手推車都需要 1 元租金才能用
除了這樣的店鋪,還有一些不得不用現金的場合,比如電動車的充電樁、超市的購物手推車等。家住南京鼓樓區的劉先生說,他家樓下的地下車庫網絡不好,到車庫後手機常常是 " 無服務 " 狀態,要給電動車充電必須得用現金。在很多超市的入口,一排排的購物手推車也必須要投入 1 元硬幣,才能夠使用。不少市民均表示,非常理解超市的做法,這樣就能從哪兒借車去哪兒還,方便超市管理,也方便自己使用。
△商場裡只能投幣買紙巾的售貨箱
儀式感:" 隨份子用現金更能代表心意 "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很多人都參加了婚宴、壽宴等,也隨上了自己的份子,這對大家來說,當面送現金紅包更喜慶,也更有人情味。
" 雖然手機也能轉帳或是發紅包,但是用紅包封裝現金更能代表心意啊!" 陳小姐告訴記者,她在國慶長假前,特地去銀行取了 2000 塊錢,給結婚的好友送紅包," 親手送上紅包更有禮節,手機發紅包就顯得比較隨意。"
除此之外,逢年過節、長輩給孩子們發紅包、壓歲錢等,公司給員工發獎金,也更喜歡用現金," 現場發錢數鈔票,感覺就是不一樣,那一刻特激動。" 在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顧先生說,每年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老闆會給他們每名員工每人發 " 開工利是 "。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