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輕人的視角和表達方式,
宣傳黨的創新理論,
傳播黨的政策聲音。
昨天在金義新區光南中學舉行的金華市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宣講比賽
將我市這一基層理論創新成果展示得淋漓盡致。
在全市「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宣講比賽中,共有來自各縣(市、區)、團市委、市教育局的14名青年宣講選手參賽,他們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選取最喜愛的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開展微宣講,用黨的創新理論凝聚青年人、溫潤青年人、照亮青年人,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到新時代理論的學習實踐中來。來自永康市胡庫小學的陳盈盈和來自浦江縣融媒體中心的劉浩然獲得一等獎。
▲陳盈盈宣講
▲劉浩然宣講
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實踐,讓更多的青年成為「學」理論的主角、「講」理論的主力、「聽」理論的主體,湧現了金東區「新根旺」青年宣講、永康市「365」宣講工程、義烏市望道信仰線紅色宣講、磐安縣「3D」青年宣傳等一批宣講團隊和載體,這些「後浪」發出的時代「潮音」,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群體中走深走實走心,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今年年近八旬的知名說書人盛根旺還現場收起了徒弟,「旺二代」——區實驗小學教師方振和區衛健局工作人員曹思遠等宣講隊員,從盛根旺老師手上接過意味著傳承、責任與使命的接力棒,加入到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徵程中。
當天還舉行了
「青燕齊飛傳黨音——
金華市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成果主題展」,
展示我市青年宣講風採。
跟小布一起來看看吧!
↓↓↓
婺城區「青春領婺」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婺城區「青春領婺」宣講團由全區相關單位(部門)、鄉鎮(街道)8090後的青年組成。他們用青年話語體系解讀創新理論,用青春視角解說社情民意,用青春故事引發青年共鳴,著力推動全區年輕幹部爭當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在學思踐悟中強化建設「重要窗口」的青春擔當。宣講團注重運用短小精煉的微宣講形式,分層次講好「雙城」戰略、小康故事、「立德樹人」故事、基層治理故事,「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故事」說明「大道理」。藉助婺城融媒體中心、農民微圈等新媒體,組織開展「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一句話」「重要窗口‧青年說」等活動,已打造「潤『婺』有聲」隨身課堂5期,將宣講搬上「指尖」和「雲端」。藉助網民喜聞樂見的文藝表現形式,鼓勵文藝青年團隊創作質量高、受眾廣的婺劇、小品快板、舞蹈等文藝作品,開通「青年宣講直通車」展演評比,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金東區「新根旺」青年宣講接力營
(上滑查看全文)
「根旺」說新聞文藝宣講隊成立於2015年。自創建以來,在發掘民間藝人、展示民間藝術、傳承民俗文化、幫扶草根藝人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先後入選省基層宣講優秀工作案例100例和省基層宣傳文化「三貼近」案例。
2020年以來,金義新區在原「根旺說新聞」宣講隊基礎上,堅持「微型黨課優秀選手中保留一批、重點定向邀請一批、青年典型培養一批、基層隊伍推選一批」的原則,著手整合全區宣講隊伍成立「新根旺」青年宣講接力營,先後吸收100餘名各行各業優秀青年代表。
「新根旺」青年宣講接力營成立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田間地頭、企業車間、機關校園以及網絡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理論宣講60多場次,受眾達30000餘人次。開展的「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線上青年「宣講周」活動,共徵集到62家區直屬單位、12個鄉鎮(街道)和3家大中專院校100餘位青年宣講骨幹的視頻文稿,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談服務」 「最多跑一次窗口談奉獻」「執法現場講文明」「徵遷一線講奮鬥」等特定場景表達拍攝視頻20條,展現了各行各業青年代表在家鄉建設中的心路歷程和發展成果。各級主流媒體點擊量超20萬。
蘭谿市青蘭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2020年,蘭谿市從基層工作者中選拔吸收幹部、醫生、教師、稅務工作者等21名青年理論宣講志願者成立「青蘭宣講團」,逐步形成「青年講給青年聽」的理論宣講新風尚。宣講團特聘「姜馳宣講名師」工作室導師姜馳為團隊導師,通過集體備課、選題試講、成員互評等方式提高宣講員理論素養,提升宣講本領。之後,21名宣講團成員根據工作屬地、戶籍屬地構成,返回地方隊伍發揮「1+21+n」蒲公英效應,結合「鄉音宣講團」等品牌,以「頭雁」帶動青年「群雁」奮勇爭先,廣泛開展理論宣講。
青蘭宣講團充分利用「禮堂集市」「工間微課堂」等載體,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發動更多青年人參與到學習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工作中來,以青春力量講好蘭溪建設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的故事。宣講團成立以來,成功培養一批優秀青年宣講員,獲金華市微型黨課大賽一等獎、浙江省微型黨課大賽一至三等獎等榮譽。截至目前,宣講團共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宣講活動20餘場,覆蓋受眾10萬餘人,得到廣大媒體肯定,逐漸成為蘭谿市基層理論學習宣講新品牌。
東陽市新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東陽市新青年宣講團成立於2020年7月,由20名來自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組成,包括創業青年、專家學者、青聯委員、優秀青年代表、思政教師等。新青年宣講團分政治法律類、理論宣講類、醫療衛生發展類、文化宣傳類、經濟發展類等5個宣講類別。新青年宣講團成員通過講座、授課、互動等方式,深入學校、社區、企業、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廣泛深入開展各類宣講活動。
自7月份成立以來,東陽市新青年宣講團共開展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國兩會精神、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等主題宣講活動150餘場,製作宣講短視頻14個,覆蓋全市黨員群眾達到6萬多人。在宣講過程中,積極創新宣講形式,與流動文化禮堂文藝表演有機結合,用藝術的語言談理解、談體會、談實踐。與市道德模範宣講團名嘴工作室聯合,運用東陽方言講述青春故事,引導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培養新時代堪當大任的東陽青年。
義烏市望道信仰線紅色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義烏市望道信仰線紅色宣講團現有專業宣講員8名,其中:黨員4名、團員1名,平均年齡31.2歲。她們活躍在望道信仰線上,用動聽的聲音講述信仰故事,弘揚紅色主旋律。
宣講團以「《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地」分水塘村為起點,「義烏經驗」橫塘村為終點,有機串連「黨建樣板」七一村、「無中生有」何斯路村、「一帶一路」義新歐始發站等沿線重要節點,融合紅色文化、改革開放、「一帶一路」等元素,講好何斯路村以「無中生有」為主題,「一株薰衣草」助力鄉村振興、「一個功德銀行」助力鄉風文明的故事;講好七一村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的十九大代表何德興等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講好橫塘村以總結推廣「義烏經驗」主題,推動新農村建設、陸港電商小鎮產業發展等義烏改革開放的故事。
望道信仰線紅色宣講團成立一年多來,服務望道信仰線參觀人次超過13餘萬,完成團隊接待任務2000多批次。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平均每天向參觀陳望道故居的團隊開展宣講達30餘次,團隊宣講能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永康市「宣講365·青年說」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加強對青年群體的思想引領,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戰略工程。根據全省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工作現場會精神,永康第一時間貫徹落實,於2020年7月成立 「宣講365·青年說」宣講團。
「宣講365·青年說」宣講團現有宣講成員18名,均為永康市各行各業優秀青年代表。他們充分發揮青年隊伍優勢,以創作音頻和短視頻宣講作品為主,緊緊圍繞永康市「宣講365」工程建設,以「理論深度+時代溫度」為主要內容,用小故事引出大道理,創作理論宣講新媒體「爆款」,讓理論宣講「唱起來」「跳起來」「活起來」,365天不斷線。將傳統「一時一地」的理論宣講拓展為「隨時隨地」的宣講,打通理論宣講的最後一公裡,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宣講365·青年說」宣講團共開展現場宣講30餘場,推出《宣講365》作品68個,《學習進行時》作品36個。宣講團成員蘇鵬參加了2019年度全省微型黨課巡迴宣講,陳盈盈創作了宣講作品《永康倪德藏:九旬老人的「勇為」人生》《這個春天不一樣這個春天不能忘》等10餘個,其中《這個春天不一樣這個春天不能忘》被「學習強國」浙江平臺同步推送。
浦江縣豐安青年理論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豐安青年理論宣講團由浦江縣鄉鎮(街道)、機關部門70餘支宣講小隊組成,有青年宣講員160餘名,其中骨幹宣講員45名。今年以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等內容開展各類宣講1800餘場,用「宣講好聲音」打通黨的理論傳播「最後一百米」。
自成立以來,逐步建立健全青年理論宣講選題策劃、交流培訓、集體備課等工作機制。以賽促訓,通過舉辦「建設『重要窗口』·青年說——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等宣講比賽,選拔出45名骨幹宣講員。由豐安理論宣講名師工作室和豐安思政宣講工作室負責人牽頭組成導師團隊,採取「傳幫帶」方式,最大化發揮「名師帶徒」作用,形成「45+X」效應,提升全縣青年宣講員水平,組織開展宣講走親活動。同時,依託浦江發布、詩畫浦江APP、「學習強國」等平臺載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等陣地,推動線上線下常態化宣講,滿足不同群體需求。開展「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一句話」·青年說微視頻展播等活動。在學習強國刊出《幸福路》《兩場戰役,一種初心》等微視頻。宣講團所屬的「兵哥開講」「豐安藍」「民法典宣講團」在本領域本行業中已初具品牌效應,形成了廣大青年學理論、用理論、講理論的良好氛圍。
武義縣「紅領」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2017年,武義縣組建了「紅領菁英」宣講團,旨在以紅色引領,發揮青年力量,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到千家萬戶。
今年以來,為適應新形勢、展現新形象、激發新活力,在「紅領菁英」宣講團的基礎上,武義縣充實青年宣講人才,整合縣域「興興工作室」政策理論宣講隊、「紅小二」宣講輕騎兵、「溫泉姑娘」巾幗志願者宣講隊等一批宣講團隊,組建武義「紅領」青年宣講團,打造特色宣講品牌。依託「紅領新青年」培訓工程,充分挖掘基層青年潛力,聚焦歸鄉學子、優秀「新武義人」、在外鄉賢等優秀青年,通過集中培訓、按需施教,培養了一批「紅領」青年宣講人才。同時,廣泛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如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組織「紅領」青年宣講員下鄉進村開展宣講50餘場;結合今年疫情防控,組織「紅領」青年宣講員及時跟進涉企政策變化和群眾需求,組織政策宣講、培訓11場,覆蓋2800餘人次;適應宣講新形勢,組織「紅領」青年宣講員拍攝微宣講視頻20餘個。在志願服務中開展「聊天式」宣講,以身邊的「好故事」傳遞正能量,展現宣講魅力,深受群眾喜愛。「紅領」青年宣講員還積極參與「2020,我的新春計劃」理論徵文比賽,形成了「以學促用、以用促學」的良好氛圍。
磐安縣「3D」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今年以來,磐安縣探索開展「本地人用本地話講本地事」的「3D宣講」,組建全縣「3D」宣講團,下設各鄉鎮(街道)和教育、衛健、普法等20多個宣講分團,著力講好「地方話」「鼓勁話」「貼心話」,組織200多名青年宣講員深入機關、鄉村、學校、企業巡迴宣講800多場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往深裡走、實裡走、心裡走。湧現出孔貢清、楊良福等一批宣講名師和張銘心、陳杰帥等一批優秀青年宣講員。磐安「3D宣講」工作獲得省委宣傳部盛世豪副部長的批示肯定,浙江新聞聯播、金華新聞聯播專題報導,《光明日報》《浙江日報》《宣傳半月刊》也介紹了磐安「3D宣講」經驗。
磐安縣「3D」宣講把握好「時間」維度,利用主題黨日、周一夜學、演講比賽等載體,常態化開展理論政策、黨史教育、法律法規等宣講。利用好「空間」維度,綜合運用上門黨課、鄉村大喇叭、長廊故事會等形式,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等平臺開展巡迴宣講。運用好「網絡」維度,探索線上宣講新形式,在「融磐安」APP開設「新思想·學思悟」理論專欄,錄播「3D宣講」微視頻20餘個。今年以來,「3D」宣講員深入機關、鄉村、學校、企業,開展巡迴宣講800多場次,受眾5萬餘人,成為新時代理論宣講的硬核力量。
金華開發區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華開發區青年宣講團是一支年輕富有朝氣的團隊,經各黨組織推薦、宣傳部遴選,現有成員24人,其中鄉鎮街道7人,機關單位5人,中小學校9人,企業3人。
自2019年成立以來,宣講團通過專家培訓、集中備課後,赴農村文化禮堂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校課堂、企業車間、機關會場等開展宣講。先後參加開發區組織的「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建設『重要窗口』」等重要專題巡迴宣講活動50餘場次。宣講團成員緊緊圍繞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和重要會議精神上來,推動開發區上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質量譜寫新時代金華開發區篇章。
金華市衛生健康系統
援鄂白衣天使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援鄂白衣天使青年宣講團,由金華市援鄂醫療隊員中80、90後23名青年代表組成。他們在危難時,白衣為甲,逆行出徵,馳援湖北,支援武漢、荊門,譜寫了一曲曲最美逆行者讚歌。在高風險的病房裡,難忘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爭分奪秒的生命爭奪戰;在溫暖的方艙裡,難忘那相互扶持、同舟共濟的婺江漢水情。
金華市援鄂醫療隊是金華市衛生健康戰線的先進代表。他們平均在鄂奮戰50天,參與經管新冠肺炎病例2058人,其中危重症503人,治癒出院1654人。在圓滿完成援鄂任務凱旋迴金後,援鄂醫療隊員們很快便投入到日常的醫療工作中。同時,他們利用個人休息時間,積極參加援鄂先進事跡宣講,弘揚正能量,傳播「抗疫精神」。援鄂白衣天使青年宣講團先後走進電視臺、廣播電臺、高校、中小學校、社區等開展先進事跡宣講110餘場。
「工會之聲」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2012年金華市總工會發起組織了一支「工會之聲」青年宣講團,宣講團把歷年的勞模、各級工匠、各類先進(戰「疫」先鋒、優秀青年工會幹部代表、優秀青年教師代表等)列入宣講團的師資庫,對不同的受眾對象,市總工會從師資庫中選取具有針對性的成員進行宣講。宣講內容豐富,緊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既有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解讀,又有勞模工匠立足本職崗位、成長成才的經歷,戰「疫」先鋒堅守一線、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跡。2019年以來,市總工會「工會之聲」宣講團在全市各地共開展了18場基層宣講,6700多名職工聆聽了宣講報告會,其中首場報告會進行了融媒體網絡直播,在線收視12000餘人。2020年全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暨模範先進人物事跡宣講報告會正在全市巡迴報告中。
市總工會「工會之聲」青年宣講團針對職工群眾關切的熱點,力求用樸實的話風、典型的事例、翔實的數據,把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傳遞給全市職工群眾。
市委黨史研究室「紅色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重視學習歷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擴展黨史宣傳教育的形式與領域,市委黨史研究室成立「紅色宣講團」,由黨史工作者、黨校教師、紅色場館景點和旅遊線路的優秀講解員、中小學教師等組成,全市形成「紅色宣講團」總隊+各縣(市、區)分隊的模式,共有宣講團成員67人。宣講團成立以來,進行宣講業務培訓、嚴格把關講稿,開展了「四史」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軍營等系列宣講活動。宣講團注重講好地方黨史,用好身邊紅故事,如義烏陳望道「信仰的味道」、武義瑩鄉抗日歷史、東陽市金佛莊烈士事跡等內容的宣講都廣受好評。同時,在金華黨史網等開設「紅色宣講」專欄,刊載紅色故事視頻和優秀宣講團成員微黨課等內容,使群眾能更便捷地接受紅色教育。
金華市「真善美」青少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華市「真善美」青少年宣講團共有成員20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五四青年獎章」「十大傑出青年」「優秀志願者」「最美90後」「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獲得者,「青年文明號」號手崗隊代表、優秀共青團員代表、優秀少先隊員、抗疫先進典型等,匯聚了金華青少年的中堅力量。自9月份成立以來,宣講團進行了線上內部培訓及交流活動4場,通過自述、互評等方式打磨宣講技巧、精煉宣講內容,提高宣講水平,現已成為一支較為成熟的宣講隊伍。
宣講團秉持「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將「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青春力量 青春擔當」「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等契合時政、符合實際的話題作為宣講主題,通過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故事、豐富的形式面向廣大群眾開展宣講活動。截至目前,宣講團成員在各自單位、社區、學校等開展各類宣講33場,累計覆蓋受眾26000餘人次,受到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導60次,掀起了社會追求「真善美」、踐行「真善美」的新風尚。
八婺巾幗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八婺巾幗宣講團」是由市婦聯牽頭組建的以各縣(市、區)婦聯主席為團長的女性宣講團,涵蓋黨政工作人員、婦聯執委、女企業家、醫生、教師、巾幗志願者、三八紅旗手等各類社會群體。近年來,宣講團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女性家國情懷、家庭家教家風進社區、進村居、進家庭為使命,以「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為宣講主題,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國婦女十二大、省十四次婦代會開展「百萬巾幗大宣講」。各級婦聯組織線上線下宣講3598場,覆蓋82萬人次。今年6月30日,市婦聯「八婺萬名巾幗大宣講」啟動,結合巾幗抗疫工作和婦聯主責主業,已開展抗疫先進事跡、平安家庭、反家暴、最美家庭等主題宣講2893場,覆蓋90餘萬人次。
金華普法志願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華市司法局金華普法志願團由多名律師組成,是一支活躍在一線的法律宣傳服務團隊。團隊旨在通過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學習宣傳重點工作和重點領域的法律法規,引導群眾學習法律、運用法律,提升法治素養。近年來,團隊先後開展了《民法典》、《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等主題宣講宣傳活動。組織相關講座10場,網絡直播2場,覆蓋受眾25000餘人次。充分運用多種宣傳形式,積極參與《金華普法》節目錄製,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活動,利用新媒體推送普法資訊、典型案例等200餘條,不斷增強群眾法治觀念,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金華高校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講師團自2003年以來,已持續17年。學講師團用生動的語言、身邊的事例、自身的視角和體會,將實現個人夢想、實現自身價值與實現中國夢相結合,宣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講師團每年開展宣講活動約50場,受眾約3000人次。學生講師團作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長期存在,宣講活動與思政課、班團政治課、主題教育和專題講座等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長效機制。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聲入人心」宣講團依託人才優勢,結合學科建設,抓住基層這一思想工作的基礎陣地,充分發揮宣講工作的引領作用,宣講團成員包括黨員思政教師和優秀學生。宣講團主要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形勢與政策主題宣講、義烏先進人物精神宣講。通過全省巡講、共青團團課、基層宣講等各級各類宣講,進班級、進學校、進政府、進社區、進市場、進企業、進鄉村,共計服務15餘萬人。理論宣講內容貼近實際、服務基層、緊跟形勢,運用線上課程、在線直播、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手段將理論宣講與解決老百姓所需所盼緊密結合,從而打通基層理論宣傳的「最後一公裡」,讓黨的先進思想深入人心。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財浙青年」理論宣講實踐團通過送宣講、送志願服務、送文化下鄉等直接或間接方式為地方發展服務。最近,「財浙青年」理論宣講實踐團赴金華5個縣(市、區)、(鄉鎮)街道、學校等地開展「紮根浙中大地·青春築夢前行」為主題的理論宣講實踐活動。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管理青年「00」宣講團主力軍為在校就讀的退伍軍人,他們多是2000年後出生的青春洋溢的零零後青年。「紅色青春,火樣熱情」是這支深入鄉村進行紅色文化發掘與宣講的團隊最好寫照。自2018年以來,管理青年「00」宣講團前往東陽市甲坵村、看芝村、大爽村、王戶口、王峰村等各個村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因時因地進行紅色文化宣講,並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吸引當地人乃至各地遊客駐足。
金華廣播電視大學「和美電大 溫暖同行」青年宣講團,聚焦當前社會熱點、人民群眾關注點,先後開展「長徵勝利84周年」 「我是黨員我奉獻」 「中國共產黨的入黨誓詞的歷史沿革」 「講奉獻,有作為,做合格共產黨員」以及 「關注心理健康,共築美好未來」等主題宣講40餘場次,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成才。
金報青梅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報青梅青年宣講團是一支由金報集團51名青年採編人員組成的義務宣講團隊。「青梅」意即「青媒」,既寓意青年媒體從業人員,又象徵金報青年宣講員的青春與活力。
今年以來,金報青年宣講員分批進入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圍繞綠色生態、垃圾分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厲行節約、《關於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村文化禮堂長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宣講。所有宣講員帶著感情深入一線,把每一次宣講當成是踐行新聞「四力」的模擬考試,講清創新理論、講透政策文件、講好身邊故事,採寫「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
根據分社多、覆蓋廣的機構特點,金報集團實施「本部+分社」聯動模式。在宣講過程中,不僅要求每人做好方針政策的傳播者、鄉風文明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而且要認真忠實記錄當地人文發展變化,在新媒體、報紙端予以呈現。截至目前,金報青年宣講員已進入全市24個農村文化禮堂進行宣講,刊發稿件45篇。結合金華發布《此行無悔》讀書會活動,舉辦10場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進商業圈的青年宣講活動。實現青年宣講和新聞業務 「兩融合、兩促進、兩提升。」
金華廣電青年宣講團
(上滑查看全文)
金華廣電青年宣講團共有6支小分隊60名成員,分別是廣電理論宣講小分隊、青年主播小分隊、民情宣講小分隊、對農小分隊、新媒體小分隊以及便民小分隊,成員包括記者、主持人、技術等各崗位骨幹,截止目前已舉辦了12場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的宣講活動。宣講團成員思維活躍、善於創新、表達能力好,在金華本地已初具影響力。
將宣講活動與重大主題報導結合起來。在「魅力村莊 何以常青」等重大主題採訪中,記者深入文化禮堂等基層一線,與村民圍坐交流,通過採訪經歷和心得體會宣講先進典型、先進事跡,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
將宣講與踐行「走轉改」結合起來。把新聞採訪和理論宣講結合起來,錘鍊記者「四力」,努力讓採訪走深走實,讓宣講有聲有色。從採訪主題中提煉宣講主題,實現每一次宣講「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將宣講與做好對外宣傳結合起來。通過外宣報導擴大宣講的傳播效果,為宣講賦能,提升宣講影響力。宣講思政課先後被央視《新聞聯播》、「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報導。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龍玉
編輯|徐超
校對|吳春琴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聽!這些金華青年們的時代「潮音」→》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