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麗水,松陽,山下陽古村落。
位於松陽縣城西北古市鎮,一個似乎被時間遺忘了的傳統靜美村落。
早在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此地,便開始對村落進行了嚴謹的布局。整個村落按照傳統星象布局,處處蘊涵著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整個村莊與自然風水緊密結合,是松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經過規劃的古村落。
據介紹,山下陽張氏源自福建泉州。清順治十八年,清政府實行遷海政策,在與鄭成功對壘的區域實行「堅壁清野」戰略。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內遷,山下陽村張氏家族遷徙到龍泉,康熙初年再由龍泉輾轉而來。
古村落裡,老屋鱗次櫛比,巷弄曲曲折折,高大巍峨的馬頭牆使得巷道逼仄而幽深。黃土牆,白灰牆面,馬頭牆,卵石道,密布的風水痕跡,魅力非凡。
整個村落懸浮著一派盎然的古意,讓人在喧囂之外感受到了一份恬靜與自然。一條清澈如鏡的小溪繞村而過,平平靜靜,無波無瀾,與古村交相掩映成一幅美麗的田家水墨畫。
。
走進山陽下村,隨處可見幽深蜿蜒的古巷,兩旁房屋林立,錯落有致。幾十條密布的古老卵石巷道,將村莊分割成若干個「口」字建築群,高大巍峨的馬頭牆使得巷道逼仄而幽深,一座座大屋被分割成一個個獨立而連接的空間。一條巷弄一轉折,迴環往復,如同八卦迷宮。
山下陽村多舊時的老屋,古黃色的柱子,雕花的窗戶,四方的天井, 滿是滄桑感。一座座的老宅,老屋漆黑的瓦片承受著久久的風吹雨打, 滿見精美的雕刻,雖是陳舊,卻仍不失風韻。
山下陽村家家戶戶有門樓,門楣上刻有不同的字樣,是祖先曾經光輝的往昔亦或是對子孫後輩殷殷的期盼和訓誡。兩邊鬥框上則有不同的花鳥圖案,構圖豐滿、層次鋪排、立體生動,足見磚雕的藝術之精美動人。
風水塘是村莊的地標,成半圓形橫臥在村前,寓意「月虧即贏」的風水輪迴道理。塘後鑿有一眼水井,歷經數百年不乾涸,依舊清冽。
一條石砌的長堤將水塘一分為二,堤的另一側是一塊正方形平地,它和風水塘是一組對應的建築,取意「天圓地方」,是當年村莊祭祀天地的場所。
風水塘更是山下陽村最美麗的一道風景。輕波碧影中倒映著粉牆黛瓦,倒映著石橋青山,倒映著古村百姓忙綠卻又溫馨的點滴。古村百年更變,一池的清影清澈如舊。
村莊的建築群落以月池為核心延伸開去。正前方是巍峨的張氏祠堂,周圍林立著古樸典雅的清代大屋、中西合璧的民國洋樓,那些格調抑揚頓挫的馬頭牆勾勒出村莊嵯峨的歷史輪廓。
古村落的建築裡,最為氣勢恢弘的當屬建於清嘉慶年間的張氏祠堂,祠堂分為上中下三進廳堂,上堂是祭祀祖先的神聖場所,中堂是族人聚眾議事地點,下堂是搭臺唱戲的公共場地。祠堂多處橫梁上施有彩繪,多以民風、民俗等內容為主題,惟妙惟。祠堂同時也是木雕的藝術長廊,各色牛腿、橫梁、窗欞雕刻手法細緻入微,線條流暢。
祠堂多橫梁、牛腿,雕刻精緻,線條流暢。上面施有各式彩繪,多以民風、民俗等內容為主題,栩栩如生,散發著濃鬱的歷史氣息。祠堂毗鄰風水池,承日月之風水,佑家族繁盛興旺,生生不息。
過往,山下陽村文氣斐然、富庶一方。如今光陰荏苒,卻依舊掩蓋不了它的靈氣。
走進這裡,可以尋訪到此處獨一無二的歷史。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