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揚州醫療隊發揮特色 中西醫結合治療病人

2020-12-27 澎湃新聞
編者按

一批揚州白衣天使逆行,奮不顧身投入抗疫最前線。我們用「武漢日記」記載高光時刻:「戰地故事」講述一線動態;「暖心連線」真情溝通前後方;邀請領隊徐道亮「徐徐道來」,復盤每日工作。這一群揚州精英「故人直奔黃鶴樓、不破疫情誓不還」,我們真誠期盼他們「相約勝利還揚州」,等花開之日,邀桃李春風,敬一杯慶功之酒。 

徐道亮:中西醫結合治療病人

■出鏡人:徐道亮(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昨天病人已經收滿,我們對病人一個一個地進行了評估。今天上午,國家專家組派出三個人過來,鄭瑞強主任也在專家組之內,指導我們救治危重病人,包括繼續給我們進行培訓,給我們一些建議,他們非常敬業。」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徐道亮介紹,根據對病人病情的評估,我們要對每一個病人制定診療方案,一人一方案,不同的病人,根據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治療。現在我們醫療隊中有中醫、中西醫結合的醫生,我們發揮特色,為所有的病人都加入了中醫藥的治療。剛好這家醫院是中西藥結合醫院,有條件支持我們開展這項工作,把中西藥融合到治療過程中來。

「目前很多病人的心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其他病區,有的病人出現了焦慮等狀態。」徐道亮介紹,從現在開始,我們加強了對病人的心理評估和心理疏導,這些工作對病人的恢復、治癒的成功率都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是單獨的戰鬥,江蘇四個隊成立了聯合專家組,所有的危重病人,將通過集體討論,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

目前,救治工作正在逐步有序地開展。他說,令人欣喜的是,病房裡面將增加當地醫務人員,解決語言交流等問題,逐步走上正軌。

看著老人熟睡的模樣,我們笑了

2月16日20:00至第二天凌晨,對於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管護師魏佳來說,是她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日子。「我第一次進入重症病區,兩小時後,開始出現胸悶氣喘的症狀,感覺到護目鏡內因為起霧開始滴水,我知道是之前和病人溝通說話太多,走路太快了,立刻坐下來休息,平靜呼吸,減少耗氧量。」

「這時,一位76歲的患腫瘤並發右腿骨折、骶尾部壓瘡、左手燙傷、精神稍失常的重症老奶奶,突然大聲喊叫,我們立刻衝了過去,忘記了自己還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隔離衣。」 魏佳介紹,到了床邊發現,她一手扶著床欄,半坐著,痛苦地呻吟著,右臂的PICC置管已經被她拔到幾乎脫落,我們立刻幫她躺平,檢查沒有外傷,拔出PICC並幫她按壓。因為之前剛來巡視和幫她翻身,我們問她為什麼要下床,奈何語言不通,溝通了好一會才明白她要上廁所,於是用便盆幫她解決了問題。重新進行外周靜脈置管的時候,她再次情緒失控,我們3人配合,固定上肢,安撫情緒,置管,終於成功地繼續輸上了液。然後,我們給她蓋好被子,又安撫了一會,看她平靜下來,才敢離開。

「過了一刻鐘,我們再次去看她,她已經睡著了,我們關上燈,離開了病房。」 魏佳說,看著她熟睡的模樣,我們笑了,我們知道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化解她的陰霾。

靜脈輸液治療專科技術派上用場

「這個時候能發揮我的專長,為患者減輕痛苦,覺得自己來對了。」 16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主管護師林志娟發揮靜脈輸液治療專科護士的特長,成功使用患者閒置的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為患者輸上了液,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這讓她非常欣慰。

「林老師,這個奶奶靜脈不好,我扎不上,但她手上有一根PICC導管,但是已經過期幾天沒換藥了,因為她在家沒人給她換,我不會使用也不敢使用,過期好幾天沒換藥能用嗎?」16日,作為省級靜脈輸液治療專科護士,林志娟立馬放下手中的工作,帶上了PICC換藥包,做好自身防護後,進入病房查看和評估患者PICC導管情況,見患者PICC穿刺點無紅腫熱痛、回血良好,遂為患者進行了PICC維護,並進行了輸液。

「為信仰而戰,光榮!」

「在病房,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謝謝你們!你們是最美的天使!永遠感謝你們!』」今天,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護師湯志敏說,我們經過調整後,以飽滿的熱情進入了工作狀態。

她介紹,有一位心衰的老奶奶,病情嚴重,需要絕對臥床休息。2小時一次的翻身、拍背、如廁、餵藥、心理疏導……一樁樁一件件,事情瑣碎,但我們護理人員非常用心,她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了。

「有國才有家,幸福靠大家!」4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湯志敏感慨萬千,疫情無情,人有情,風雨過後總會見彩虹。「我們來武漢,共同的目標是用一技之長救治病患,我們覺得很驕傲!為信仰而戰,光榮!」

而該醫院婦科主管護師蔡君燕,由於本身就貧血,完成工作後,喘得很厲害。她說,有小夥伴們的幫助,雖然辛苦,內心還是很溫暖的。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奶奶,問我是從哪兒來的,我說揚州,她說揚州是好地方。我鼓勵她,你多吃點,多喝水,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你到揚州我陪你玩。

下班了,她脫下防護服,站在鏡子前面的時候,看到自己面部浮腫、鼻梁和顴骨處深深的壓痕。蔡君燕笑著說,有些難看,卻是那麼美。

戰鬥第一天收治8名新冠肺炎患者

蘇北人民醫院CCU(心內科重症監護病房)醫師梅宏斌早在戰「疫」集結號吹響前,就做好了上前線的準備,開始救治工作後,第一天他就收治了8名新冠肺炎患者。

「8名新患者是新冠肺炎患者,是否合併心血管疾病,入院後還再進一步評估。」梅宏斌介紹。

「我報名,去武漢!」此前,在2月初的科室動員會上,梅宏斌第一個向支部群發送了「請戰書」,雖沒有豪言壯語,但卻用最堅定的文字表達了他的決心。2月13日清晨,剛下夜班的梅宏斌接到了馳援武漢的通知,他沒有一絲驚訝或遲疑,迅速收拾好行李上前線。登機前,他在朋友圈寫了一句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抵達武漢後,梅宏斌立即投入戰鬥。到達駐地後,梅宏斌顧不上休息就和隊員們投入到了緊張的戰鬥中:熟悉病區環境、了解當地疫情情況、接受先期馳援醫生的經驗傳授,以及熟練掌握防護用品使用…

2月16日中午,醫療隊開始接診患者,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梅宏斌介紹,雖然當天沒有他的排班,但是他也一直忙碌到深夜,收治了8名新冠肺炎患者。「我要和隊員們一起共渡最艱難的24小時。」

凌晨他給兒子送上一句祝福

(左一是王冬)

「兒子,現在是17日凌晨3點,我正在去醫院的車上,上4點的班。」揚州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中醫師王冬說,「今天是你的生日,19周歲,按我們農村的規矩是20歲生日,還是蠻重要的,今天只能說聲:生日快樂!」

王冬對兒子說:「本該今天正式開學的你在揚州家中,我卻在距你們學校——華中科技大學約20公裡的醫院,作為揚州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參與這次和武漢人民一起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我覺得應該來也必須來。你在家中好好上網課,我們一起加油,希望你能儘早開學!」

「這時我就像他們的家人」

「我這不咳嗽不發燒,沒有任何症狀為啥住院?」今天,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護士、「90後」王新宇說,「上班時最讓我難忘的是一位叔叔,他情緒低落,甚至有些暴躁,經過我們的開導,叔叔情緒好多啦!會和隔壁的爺爺嘮嗑,也積極配合多了,感覺這個時候能夠給別人一點安慰,心裡都美滋滋的!」

「他們就像是生了病的孩子一樣,他們也沒有家屬陪伴,也會孤獨也會害怕,我們不但要給他們身體的護理,更要給他們心靈的呵護,這時我就像他們的家人。」王新宇介紹,還有一位91歲的奶奶,她說話帶著方言聽不清,但是能夠感受得到她喘得有些難受。「看著她不停地舔嘴唇,我用兩支酸奶吸管制成一根長吸管餵她喝水,奶奶喝完水看上去舒服多了。」

有啥困難隨時找「娘家人」

「那邊情況怎麼樣?已經進入病房了嗎?苦不苦?累不累?……」17日上午,作為「娘家人」,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袁媛,外科副主任、心胸外科副主任包陽把溫暖送給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奮戰的年輕護士蔡苗。

蔡苗今年26歲,是心胸外科的一名護士,此次隨揚州醫療隊前往武漢,她是第一批進入病房的醫護人員。

她去了武漢最前線,醫院的一批「娘家人」都很關心。在視頻連線中,包陽說:「你們這批隊員去了以後,醫院領導、科室同事,以及社會各界對你們都非常關注,你們在那邊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我們的心。這是你第一次出遠門,並且是在這麼危險的條件下工作,大家都希望你們能做好防護,勞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拯救更多的患者。我們期待著你們煙花三月回揚州,加油!」

2月13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專門致信江蘇支援湖北醫療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醫療隊全體同志表示親切慰問和衷心感謝,致以崇高敬意,再次送去家鄉人民的千叮萬囑。收到省委書記的信件後,前線的醫務工作者都十分感動,同時也倍受鼓舞。接到信後,蔡苗表示,我們一定會盡己所能,不畏難、不怕苦、不膽怯、不鬆懈,充分發揮自己醫護天職,堅決完成使命。和武漢人民共渡難關,共抗疫情!

蔡苗告訴大家,醫療隊2月15日進入病房,當天開始收治患者,第一天的工作十分忙碌,將患者接到床前,為他們測量生命體徵、血氧飽和度、體溫等,安頓好患者之後,還要為患者一一製作床頭卡,替他們打好開水,並做好心理護理,「因為他們患上疾病,自己也很害怕,需要我們去安慰他們,告訴他們不要怕,要有信心,跟我們一起戰勝疫情。」

「在那邊吃得習慣嗎?一定不要挑食,保證蛋白質、水果、奶類的攝入,還有保證睡眠。有什麼困難隨時與我們聯繫……」護理部主任袁媛說,每位去武漢的護士都像是她的家人,從為她們收拾行李,到臨行前的送別,雖然她人在揚州,但是心一直牽掛著武漢。

蔡苗表示,此次代表揚大附院出徵,一定會將微笑、溫暖和關心帶給武漢人民,為患者帶去最好的護理。

通訊員 蘇宣 傅軒 劉海霞 湯紅芳  

揚州發布記者 丁雲 束露清 王詩韻  張慶萍

視頻 徐勇 張嶽 馮庭如

相關焦點

  • 蓯蓉當歸 |中西醫結合療效顯著!廣東省中醫院第八批醫療隊今至武漢
    前7批78名醫務人員分別作為第二批、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員,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雷神山醫院、武漢市漢口醫院、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荊州市監利縣中醫院、荊州市荊州區中心醫院,通過中西醫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取得顯著成效,得到患者的肯定。
  • 武漢日記丨揚州「守護者聯盟」 只要還有一個病人就會堅守到底
    武漢日記丨揚州「守護者聯盟」 只要還有一個病人就會堅守到底七旬老人因為思家及年齡等原因,在住院期間總想「逃跑」,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的隊員成了一個特殊的聯盟,守護她的健康……今天,雲診堂繼續為您講述揚州白衣戰士在武漢一線抗疫的感人故事。
  • 北京中醫醫院醫療隊援漢記:中西醫結合療法很關鍵,古方抗疫立功勞
    由12家北京市屬醫療機構組成的北京馳援武漢醫療隊中,作為唯一的一支中醫醫療團隊,北京中醫醫院的隊員們集結出發前就意識到,中西醫結合療法可能會成為對抗疫情的關鍵一環,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中醫診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大有可為。
  •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中西醫結合打造腫瘤綠色治療高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5月28日訊(記者 孫奉娟 見習記者 張恩典)引進開展多項中西結合治療方法,成為腫瘤綠色治療基地,評為淄博市精品特色專科,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的合作單位……在山東省中醫院腫瘤專家李秀榮的帶動下,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快速成長,不僅在治療技術上突飛猛進,在服務上也是「深得人心」
  • 科技部:中醫治療有一定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十分明顯
    總體來看,當前的中醫治療有一定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十分明顯。文字實錄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在第六版診療方案中,中醫藥治療的內容有了明顯增加,這是否說明從臨床來看,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非常明顯?能否結合一些臨床數據,再介紹一下中醫藥在治療肺炎疫情中的工作和作用?
  • 【援鄂日記】楊俊偉: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儘早撲滅疫情
    【援鄂日記】楊俊偉: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儘早撲滅疫情 2020-03-04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苑醫院醫療隊純中藥治療出院患者88例!用實戰展現中醫超凡力量
    (第一批出院患者與醫務人員合影)作為首支跨越千裡挺進江城的國家中醫醫療隊,西苑醫院的隊員駐守在醫療隊成建制接管的金銀潭醫院南一病區,兩個多月時間裡,累計收治158例病人,出院140例,其中中醫辨證純中藥治療出院88例、中西醫結合治療出院42例,另有10例被納入西藥治療課題最終治癒出院……這些數字,伴著武漢明媚的春光美景,照亮了荊楚大地
  • 馳援湖北|佛山醫療隊的18天武漢時間
    18天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武漢戰場,322名佛山醫療隊隊員付出大愛,拿出最優資源,發揮中醫藥優勢,打出一套「佛山功夫」,交出的成績單是累計收治患者142名,已治癒出院24名。昨天,武漢市礄口區武體方艙醫院「休艙」,66名輕症患者轉入武漢市第一醫院,佛山醫療隊收治其中12名。
  • 這個面向國際的防治新冠中西醫結合診療建議方案,多國頂級專家表態了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在前一段基於8萬多個確診病例積累的重要一線臨床治療和科研實踐經驗證明,中西醫協同互補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遂成為中國抗擊疫情的主導醫療模式。我個人的推斷,除了在抑制病毒的傳播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統籌規劃以外,武漢封城也為降低疾病的死亡率,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這些天來,中西醫結合引起了高度關注,儘管機理尚未完全探明,但是中醫在改善病人的一般狀況方面,在機體的調節中發揮了作用,尤其是調節免疫力。同樣的,在治療新冠病毒方面,在摧毀這個可怕的病毒方面,中西醫結合無疑扮演了無可替代的角色。
  • 中西醫薈萃欄目 第七期 ——「疫」環境,「醫」管理,中西醫並重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具有我國特色的「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診療模式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國醫學論壇報共同發起主辦了「中西醫薈萃欄目」系列直播活動,邀請中西醫診療領域眾多專家,分享、交流相關經驗。
  • 「武漢日記·視頻」「雖不是親人,卻比親人更盡心盡力」
    編者按一批揚州白衣天使逆行,奮不顧身投入抗疫最前線。我們用「武漢日記」記載高光時刻:「戰地故事」講述一線動態;「暖心連線」真情溝通前後方;邀請領隊徐道亮「徐徐道來」,復盤每日工作。這一群揚州精英「故人直奔黃鶴樓、不破疫情誓不還」,我們真誠期盼他們「相約勝利還揚州」,等花開之日,邀桃李春風,敬一杯慶功之酒。
  • 「武漢日記·視頻」「手護」你的平安,便是我最大的心安
    編者按一批揚州白衣天使逆行,奮不顧身投入抗疫最前線。我們用「武漢日記」記載高光時刻:「戰地故事」講述一線動態;「暖心連線」真情溝通前後方;邀請領隊徐道亮「徐徐道來」,復盤每日工作。這一群揚州精英「故人直奔黃鶴樓、不破疫情誓不還」,我們真誠期盼他們「相約勝利還揚州」,等花開之日,邀桃李春風,敬一杯慶功之酒。
  • 海軍總醫院閆澤君談腦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主持人:請您詳細介紹一下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方法。     閆澤君:這樣,中西醫結合我個人有這樣一個觀點,它有幾個層次的結合,我現在在治這個病的時候,腦腫瘤的時候,我現在覺得它應該化療了,我來請你了,我說黃老師,麻煩會診,咱們一起治這個病,這是一種合作,中西醫結合。
  • 武漢全市中醫藥治療參與度近90%
    武漢出院的病人,都在隔離點進行隔離,很多病人雖然核酸檢測轉陰了,但還是有些不舒服,不夠健康,還需要中醫藥的治療。湖北省中醫院社區醫療隊進入社區發放中藥二、兩套中藥湯劑獲藥監局備案號:武漢市中醫院是抗疫的另一支本土中醫主力。該院漢陽院區作為定點醫院,設有400張床位,已累計收治患者近600人,中醫藥參與率達到100%,其中250人已經出院。
  • 武漢日記:「逃跑婆婆「與「守護者聯盟
    當天,記者採訪江蘇省揚州援鄂醫療隊,該隊蘇北人民醫院的武文娟醫生向我們講述了這位「逃跑婆婆」和「守護者聯盟」的故事。2月16日,雪後的武漢特別地冷。因「咳嗽胸悶氣喘加重二十天」,劉婆婆被緊急收治,住進了武漢市第一醫院27區重症病房。
  • 福建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
    面對疫情,我省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聯合抗疫,靠譜! 東南網2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戴豔梅) 疫情來勢洶洶,防治刻不容緩。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強化中西醫結合,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及時推廣有效方藥和中成藥。在福建,從1月22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人開始,中醫藥就參與治療。來自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消息:截至2月18日24時,福建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93例,中醫參與治療確診病例282例,中醫藥參與率為96.2%。
  • 依託強大的專家資源 中西醫結合特色男科門診在臨沂強仕泌尿外科...
    核心提示:為加強特色專科建設,有效診療男性疾病,幫助更多的患者重獲健康。11月21日,臨沂中西醫結合特色男科門診,中西醫結合名醫專家聯合會診室揭牌儀式在臨沂強仕泌尿外科醫院隆重舉行。 為加強特色專科建設,有效診療男性疾病,幫助更多的患者重獲健康。
  • 鄂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培訓...
    雖治療方法較多,但如何全面系統地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病?是目前的重要課題。11月14日,鄂州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成功舉辦了鄂州市市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培訓班。此次學習班就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從中西醫治療兩方面對近年來臨床治療進展進行學術講座,由骨傷科主任黃朝靖擔任主持。首先由杜林副院長致開幕詞。
  • 「醫生的責任就是在病人最難的時候拉他一把」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ICU副主任醫師王同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ICU副主任醫師王同漢,1月27日臨危受命,帶隊16人前往武漢,馳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新華醫院)。他說,自己最大的任務,就是保障隊員的安全、做好臨床工作。他說,醫生的責任,就是在病人最難的時候拉他一把,讓患者對治病重拾信心。
  • 醫護日記|看到患者從手都抬不起來到即將出院,無比欣慰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梁珀銘在武漢金銀潭醫院。2月1日 初八 早上7點今天,由上海援鄂醫療隊接管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二隔離治療病區將有3名患者治癒出院,我院(金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五位醫療隊員就工作在這個病區。北二隔離治療病區一共收治了30位患者,均為確診的普通型和重症型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