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興安城管大隊協管員黃永林
在縣城的大街小巷裡,我們時常能看見一位皮膚黝黑身著城管制服的中年男子。他每天起早摸黑,蹲守在城市管理崗位上的第一線,十年如一日,就像一匹「老黃牛」默默地耕耘著,在城市管理工作道路上煥發著光和熱! --他就是興安城管大隊的黃永林。
自從2009年加入城管大隊以來,他把城管大隊當成自己的家,把單位的同事當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鄰裡鄉親的事他都當自己家的事情來做,同時也把老百姓當親人對待。因為他的善良淳樸、熱心助人,所以單位的同事都很敬重他,老百姓也都很喜歡他,大家都尊稱他為「保哥」。十多年來,他始終保持著對城管工作的滿腔熱情,每天勸導流動攤販,糾正違規佔道經營,管理渣土運輸,查處違法搭建……這些都是城管一線人員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工作,也是「保哥」磨礪身心,體悟人生的一種方式。每個執勤日,他準時帶隊開展巡查,開車巡查會忽略許多問題,步行才能看到更多細節。於是他以「步行與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城市管理,做到慢工出細活。這十多年來切身感受到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法律法規的建全以及老百姓對法律意識的增強,對城管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城管工作正一步一步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規範化管理的轉變……
「保哥」把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給了妻子,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妻子開鋪子再忙,他也沒時間幫忙整理過貨架;女兒外出時,他也從未提行李相送過,但是他卻幫沿街上百家商鋪整理過貨物,幫無數賣菜的老爺爺老奶奶搬、挪、提、挑過蔬菜水果,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遍。一次次不厭其煩的糾正制止流動攤販的違規佔道經營行為,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天氣炎熱,走近他的身邊你會看見他的衣服上堆積了一層白色的鹽漬,就像一幅地圖,細看他的一雙手掌,都是被荊棘刮傷過的痕跡,一層又一層新傷壓著舊傷。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工作,不僅異常辛苦,而且飽受爭議。真可謂:天下之難,莫過於城管之難;天下之苦,莫過於城管之苦。做為一個老城管,既見證了城市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城管大隊的茁壯成長,也親身經歷了其中的無數艱辛和無奈。「保哥」說:維護興安市容秩序是他義不容的責任。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道路、街頭就是他的辦公區域,每天他都要對城區內各路段進行巡查,工作中發現任何問題便及時處理解決。很多群眾對城管工作不理解,和城管對立是常有的事。在一次執行整治工作中,遇到不配合的商販「保哥」在一旁耐心的勸說,當事人不聽,而且情緒很激動。開口就罵,突然從旁邊拿出一把菜刀,衝上城管的同事……幸虧他反應敏捷,推開了那位同事。又幸虧「保哥」的細心安撫,耐心的做思想工作,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亂擺賣行為是違規的,阻礙城管執法工作是違法的,並保證以後按規章經營,使得這件事情有驚無險,順利的化解了一場矛盾事件。
「保哥」輕傷不下火線,心繫老百姓,病魔纏身亦放不下工作。2014年他發現自己的左手有發麻、抽筋的現象,經檢查確診腦血栓。經過治療,身體慢慢恢復,出院後立即返回工作崗位。2017年醫院確診膽囊炎,要做膽囊切除手術,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不願意離開那些每天以兄弟相稱的商販們,可是沒辦法,只能念念不舍的與商販們告別,在住院的10天裡,他每時每刻都在想念那些每天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每天都在催促醫生讓他早點出院。辦理出院手續的第二天,他顧不上傷口的疼痛,便回到工作崗位,默默的奔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老天爺卻沒有公平對待這個平凡的「保哥」,不幸又一次降臨在他身上。2019年他腦血栓復發,這次的復發比較嚴重,頭部做了支架手術,大隊領導和同事都為他感到擔心,勸他安心養病。這匹「老黃牛」卻樂觀開朗的說:「沒事,我很快就會回來工作的」。身體剛好點,他又一次不聽勸阻,辦理出院手續,要求繼續上崗。
「綠葉無悔撲向那大地,是報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鮮花無悔凋落於風雨,因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麗」。雖然「保哥」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城管員,但是他經常跟同事說:選擇了城管這份職業就應該履行這份職責。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保哥」這種精神正是城管人的一種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
「保哥」只是城管隊伍中的普通一員,是無數城管人的一個縮影。每天他們用腳步丈量著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灑滿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像「保哥」一樣的城管人,為了城市的靚麗、整潔而正在努力前行、不懈奮鬥!
文字 l 陸紅萍
編輯 l 陸紅萍
校對 l 吳惠春
審核 l 羅春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