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 陽 節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1989年被定為老人節,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被確定為老年節。
在此,衷心祝願全中國的老人們身體健康,幸福安康。
秋天,是醉人的季節
趁秋高氣爽之際
快帶上爸爸麻麻,邁開步子
去登山、去古道走走
一起「踏秋」吧
蒙 頂 山
Chris/攝
蒙頂山位於象山西周鎮南面,因常年雲霧繚繞蒙於頂而得名。有三條路線可登山噢!由南面芭蕉東嶺頭上山,路寬闊平緩。適合陪父母一路說說笑笑慢慢登上此山,間或抓拍下父母子女溫情的一幕。
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馬石、縛虎山、歡喜嶺等多處勝景,路徑盤曲仄小。適合與閨蜜一路歡聲笑語,邊欣賞風景邊拍美照,走走停停上山。從東麓賴家村上山,羊腸小道,陡峭難攀,適合戶外驢友朋友們走起噢!
上山的路,視野所及,古樹接天連葉,常有百年油麻藤橫亙路間,空氣裡透著泥土和樹葉的沁香。一路爬將上去,微微出汗,通體舒展。
xslin/攝
如果天氣晴朗登上蒙頂山,還可觀看到天下奇觀「日月並出」。民國《象山縣誌》寫道:天峰者,蒙頂之第一峰也。遊人於十月朔,雞初鳴,觀扶桑日月並出。須臾,日光如丹砂,月隱不可見,海天璀璨一色,光芒萬道,閃閃刺目不能視,奇觀也。
蒙頂山還是象山縣內唯一的茶葉專業村,所制的「雲霧茶」聞名遐邇。呼吸著滿眼的綠,沁人心脾,泡一杯大自然的清香,給予您。
陳光銘/攝
靈巖山位於象山半島西南部的靈巖山景區內。海拔388米,東臨大海,三面皆低丘、港灣。景區內有漫山遍野的茶林,山中還保留著距今七百多年的馬幫古道。
大個蘿蔔/攝
景區內千丈巖、百步登雲、仙人洞、倒流瀑布等特色景點,受到了眾多拍攝劇組的青睞,靈巖山由此也成為象山影視城外景拍攝基地之一,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轟炸》、《醉玲瓏》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
靈巖山瀕臨蟹鉗港,海灣漲潮時,海面溫柔得像是湖泊。落潮時,形成十幾裡的灘涂,有三三兩兩的漁民在撿海珍,有蟶子、泥螺、蛤蜊,從遠方來的遊客想要躍躍欲試。
站在小靈巖巔峰遠眺陽光流動,村落、田野、港灣、海灘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好想把它就此定格,成為壁紙、屏保,每日三點一線困頓在格子間也能回望流連。
濤聲依舊/攝
五獅山又名五指山,位於象山縣茅洋鄉、東陳鄉、新橋鎮交界處。海拔557米,歷代人們西從箭嶺頭上山,東從外橋洞上山,均有彈石路可到山頂。
五獅山五峰相連,雋秀挺拔,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這依山傍水之地,澄淨的空氣猶如天然氧吧。
秋日的五獅山有陣陣銀杏飄落,層林被染成金色,踏著落葉走在密林中,發出簌簌作響的聲音。
爬山對於身體素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連續臺階爬上去之後,會感到腿部一種不可言說的酸爽,需要中途休息一陣。望一眼風景,疲勞便隨山間清風消散。天地之間,詩意的漸變,進而影響身心之中,心情的悠然。
五獅山,水庫湖面的碧,群山間的青,紛紛落葉的黃,在晨昏日落中慢慢鋪展開,正等著我們去親近。
小編還為你搜羅了象山幾條遊步道
來看看!
位於松蘭山沿海岸線,南起松蘭山東沙灘,北至白沙灣。以棧道形式沿濱海礁石海灘穿行,全長約3公裡。沿線設置濱海眺臺、觀景平臺、人行索橋、自行車道等,全程以紅色為主調。
慢慢踱步走上島礁之間的遊步道,每一個轉角都有個不一樣的景,每一個視角又給你不一樣的驚奇。海浪拍打著礁石,浪花朵朵,礁石形狀千姿百態,是景也是畫。松蘭山旅遊度假區作為AAAA景區,除在沙灘遊覽景致外,你可以來這遊步道上感受別樣的海灘風景。
有樹、有山、有湖、有塔、有亭……東谷湖的木質步道環湖而建並且通向湖心島,讓人更近距離感受東谷湖秀美的風光,仿明代六面七級磚木結構樓閣式的文峰塔矗立在山頂,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能倒映在這水平如鏡的東谷湖面上。若是爬上了文峰塔,那象山縣城的景色就會如畫卷般鋪展開來。
在文峰塔南麓山腳,還曾有著名的塔山文化遺址。現如今,塔山遺址已開闢為主題公園,置有「天人合一」、「傾情世界」和「和諧家園」等多塊石雕,建有竹亭、草坪、廣場等,居民常在此或載歌載舞、或健身鍛鍊,極其熱鬧。
▲何將常
珠山登山步道,相傳始建於北宋年間。民國初,山道路面用小石塊鋪設。因年久失修,路面有所毀損。為了方便遊客登山健身,2015年,珠山村對登山步道進行全線整修。新修復的山道,從珠山廟至大珠山峰,總長度約3000米,平均寬度1.5米,路面依舊以小石塊鋪設,修舊如舊。沿著幽靜的古道,拾級而上,但見峰迴路轉,溪流潺潺,木秀石奇,景色怡人。
登臨其巔,極目環視,珠山頂上的一覽眾山小的風景更讓人著迷:矗立旋轉的大風車、星羅棋布的亂礁洋、明淨如鏡的天空……方圓百裡山光海色盡收眼底,妙不可言。
位於石浦炮臺山得名於舊時山上層設有為了防備海盜和倭寇侵擾的炮臺。步道全長約2700米,四通八達,有漁政站、南關橋、半嶺(西門外路)、靈禪寺等多個入口。設置了多個觀景臺、一座涼亭,沿線還有坐凳、路燈等設施。
立於最外側觀景臺眺望,山腳下的樓房鱗次櫛比,港口船影綽綽,岸上漁民忙碌著,遠處陽光照耀下的海面波光粼粼,稍遠處群山環抱。有山有海有人,充滿生活氣息的海港景致,令人流連。
黃泥卵石手工鋪就的白巖山登山遊步道,百株梅花像是一條紅色長龍直達觀海平臺,站在海景平臺上,遠可眺大母灣海上日出,近可觀蟹鉗港日落,再高處的白巖山玻璃棧道讓遊客感受高空的刺激外還能一覽茅洋蟹鉗港全貌。
步道所在的茅洋鄉村全域旅遊示範區,更有以 「山、田、海、水」四大樂園為主題的國家級AAA景區蟹鉗港鄉村旅遊體驗區。登完山後還可以去這些主題村落體驗下自然田野的遊樂項目。
沿用青石板鋪就的靈巖山步道位於象山半島西南部的靈巖山景區內,北起泗州頭鎮下峙後村,南止下馬岙村,橫跨靈巖山麓,連綿起伏10千米。沿途經過靈巖寺、千丈巖、靈雲庵等景點。靈巖山主峰海拔388米,主峰與基座巖石各異,基座巖石較古,距今已有一億餘年,由火山碎屑巖、凝灰熔巖、粉砂巖及泥巖等堆積而成。
登上山頂,放眼俯瞰,只見村舍錯落、山巒疊起、山海相接,田野麥浪翻滾、稻香盈野,秋日的爽氣撲面而來,美景盡收眼底。
黃避岙位於象山縣以北,三面環海,地域優越,擁有一條長28.6公裡的海岸線,西滬美景盡收眼底。這條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創新推出的精神文明示範線,環境潔美、生態優美、鄉風和美。
基於現有海灣、灘涂、山水的自然底蘊,融入休閒、觀光、體驗的開發理念,依託沿線村莊,挖掘地方特色和優勢打造浙東最美海岸線。現擁有高泥軍港遺址、裏海荷塘、高登洋茶園、塔頭旺漁家風情館等特色景點。
相傳石鼓嶺嶺上有一巨石。形如鼓狀,擊之發出鏗鏘有聲,用名石鼓,石鼓嶺由此得名,全長3110米,彈石路,嶺頂海拔200.8米。
登上嶺頂感受完秀麗又壯美的景色後,可以去方家岙村莊轉轉。儲水量53萬立方的水庫、成片成片的竹林、溪水長廊以及有著千年歷史的瑞安石拱橋等都是這個新鄉村的標誌景色。
「相思嶺裡尋相思,相思橋上鎖相思,相思樹下訴相思,相思廟裡圓相思。」古道距大徐鎮東南1公裡,緊鄰城區,起點裡考坑老村,終點相思嶺自然村,總長約10裡,曾是商貿路、去縣城趕市的必經之路。
2017年進行了修建,沿途經過裡考坑水庫、茶樹林、相思花海、相思嶺廟、仙人棋盤、聚仙亭、仙人腳桶等。古道沿線百年老樹、斑駁老牆隨處可見,年代感撲面而來。山頂往下看,整個相思嶺村一覽無餘,攜上好友一起登個山吧!
東海半邊山的「尼斯大道」起於南龍大脈入海口,沿東海半邊山景區海岸線修建,全長約7000米。設計概念與法國的尼斯大道一脈相承,對海岸線的原生植物進行了有效保留,建設了適合慢跑和騎行的濱海慢遊系統,在追求人與自然融合的同時,還傳遞一種文化和舒適環境的體驗感受。
除了鬆軟的沙灘,漫步在景區這條紅綠相間的海濱漫遊道上就是最愜意的一件事。大道依山傍海,沿途風光明媚,或騎行或漫步,望著眼前海天一色渾然相融,秋季海風微拂,更是將一切煩惱拋之腦後。
鞋襪
爬山的鞋子比一般步行的鞋子要更結實一點,鞋底也要更厚更硬一點,鞋幫也更高一點,這樣可以對腳有更好的保護。爬山的時候鞋帶一定要系牢,一個小竅門就是可以經常在鞋帶上灑點水以防鞋帶鬆脫。穿鞋就要穿襪,一雙普通的運動襪,甚至棉襪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要太小,否則容易擠傷腳。
水壺
除了鞋襪之外,還要準備好水壺或者水瓶,放在背包裡、掛在腰包上都可以,但是最好別一直拿在手上。爬山的時候如果不拿手杖就最好不要拿東西。
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帶上心率儀測心率,帶上GPS測距離。越野手杖或者登山杖也是很好的裝備。
登山前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登山地點。了解登山地的天氣狀況,帶好衣物防寒保暖。避開在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爬嶗山最好不要走野路,驢友最好有熟人帶路,避免山中迷路。
登山中
登山時,一定要思想集中,不能光顧風景而忽略腳下。年老體弱者尤其需要注意這點,防止過度疲勞,每走半個小時就休息十分鐘。
休息時
休息時,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不要坐在潮溼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下山時
採用側身,深蹲,側壓腿(側弓步)式,挪步下山,這樣安全又快捷。完成登山不要急於休息,需要做10-15鐘的放鬆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臟。
1、內風溼關節炎和骨關節炎患者。爬山過程中關節摩擦,下山腿部壓力大都會加劇腿部疼痛,身體無法承受。
2、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有時會伴有頭暈,登山不注意可能會出現危險。
3、糖尿病患者。登上加重腿部循環障礙,脆弱的糖尿病人爬山可能會導致骨折。
4、痛風患者。研究發現,痛風病人爬山會誘發急性關節炎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