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絕美登高徒步地,重陽節就去這裡「打卡」賞景!

2021-02-19 中國象山港網站

明天就是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 陽 節 /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1989年被定為老人節,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被確定為老年節。

在此,衷心祝願全中國的老人們身體健康,幸福安康。

秋天,是醉人的季節

趁秋高氣爽之際

快帶上爸爸麻麻,邁開步子

去登山、去古道走走

一起「踏秋」吧

蒙 頂 山

Chris/攝

蒙頂山位於象山西周鎮南面,因常年雲霧繚繞蒙於頂而得名。有三條路線可登山噢!由南面芭蕉東嶺頭上山,路寬闊平緩。適合陪父母一路說說笑笑慢慢登上此山,間或抓拍下父母子女溫情的一幕。

由北麓沙地村上山,沿路有上馬石、縛虎山、歡喜嶺等多處勝景,路徑盤曲仄小。適合與閨蜜一路歡聲笑語,邊欣賞風景邊拍美照,走走停停上山。從東麓賴家村上山,羊腸小道,陡峭難攀,適合戶外驢友朋友們走起噢!

上山的路,視野所及,古樹接天連葉,常有百年油麻藤橫亙路間,空氣裡透著泥土和樹葉的沁香。一路爬將上去,微微出汗,通體舒展。

xslin/攝

如果天氣晴朗登上蒙頂山,還可觀看到天下奇觀「日月並出」。民國《象山縣誌》寫道:天峰者,蒙頂之第一峰也。遊人於十月朔,雞初鳴,觀扶桑日月並出。須臾,日光如丹砂,月隱不可見,海天璀璨一色,光芒萬道,閃閃刺目不能視,奇觀也。

蒙頂山還是象山縣內唯一的茶葉專業村,所制的「雲霧茶」聞名遐邇。呼吸著滿眼的綠,沁人心脾,泡一杯大自然的清香,給予您。

陳光銘/攝

靈巖山位於象山半島西南部的靈巖山景區內。海拔388米,東臨大海,三面皆低丘、港灣。景區內有漫山遍野的茶林,山中還保留著距今七百多年的馬幫古道。

大個蘿蔔/攝

景區內千丈巖、百步登雲、仙人洞、倒流瀑布等特色景點,受到了眾多拍攝劇組的青睞,靈巖山由此也成為象山影視城外景拍攝基地之一,熱播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轟炸》、《醉玲瓏》等都曾在此取景拍攝。

靈巖山瀕臨蟹鉗港,海灣漲潮時,海面溫柔得像是湖泊。落潮時,形成十幾裡的灘涂,有三三兩兩的漁民在撿海珍,有蟶子、泥螺、蛤蜊,從遠方來的遊客想要躍躍欲試。

站在小靈巖巔峰遠眺陽光流動,村落、田野、港灣、海灘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好想把它就此定格,成為壁紙、屏保,每日三點一線困頓在格子間也能回望流連。

濤聲依舊/攝

五獅山又名五指山,位於象山縣茅洋鄉、東陳鄉、新橋鎮交界處。海拔557米,歷代人們西從箭嶺頭上山,東從外橋洞上山,均有彈石路可到山頂。

五獅山五峰相連,雋秀挺拔,猶如五獅相搏,又似五指相聚,這依山傍水之地,澄淨的空氣猶如天然氧吧。

秋日的五獅山有陣陣銀杏飄落,層林被染成金色,踏著落葉走在密林中,發出簌簌作響的聲音。

爬山對於身體素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連續臺階爬上去之後,會感到腿部一種不可言說的酸爽,需要中途休息一陣。望一眼風景,疲勞便隨山間清風消散。天地之間,詩意的漸變,進而影響身心之中,心情的悠然。

五獅山,水庫湖面的碧,群山間的青,紛紛落葉的黃,在晨昏日落中慢慢鋪展開,正等著我們去親近。


小編還為你搜羅了象山幾條遊步道

來看看!

位於松蘭山沿海岸線,南起松蘭山東沙灘,北至白沙灣。以棧道形式沿濱海礁石海灘穿行,全長約3公裡。沿線設置濱海眺臺、觀景平臺、人行索橋、自行車道等,全程以紅色為主調。

慢慢踱步走上島礁之間的遊步道,每一個轉角都有個不一樣的景,每一個視角又給你不一樣的驚奇。海浪拍打著礁石,浪花朵朵,礁石形狀千姿百態,是景也是畫。松蘭山旅遊度假區作為AAAA景區,除在沙灘遊覽景致外,你可以來這遊步道上感受別樣的海灘風景。

 

有樹、有山、有湖、有塔、有亭……東谷湖的木質步道環湖而建並且通向湖心島,讓人更近距離感受東谷湖秀美的風光,仿明代六面七級磚木結構樓閣式的文峰塔矗立在山頂,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能倒映在這水平如鏡的東谷湖面上。若是爬上了文峰塔,那象山縣城的景色就會如畫卷般鋪展開來。

在文峰塔南麓山腳,還曾有著名的塔山文化遺址。現如今,塔山遺址已開闢為主題公園,置有「天人合一」、「傾情世界」和「和諧家園」等多塊石雕,建有竹亭、草坪、廣場等,居民常在此或載歌載舞、或健身鍛鍊,極其熱鬧。

 

▲何將常

珠山登山步道,相傳始建於北宋年間。民國初,山道路面用小石塊鋪設。因年久失修,路面有所毀損。為了方便遊客登山健身,2015年,珠山村對登山步道進行全線整修。新修復的山道,從珠山廟至大珠山峰,總長度約3000米,平均寬度1.5米,路面依舊以小石塊鋪設,修舊如舊。沿著幽靜的古道,拾級而上,但見峰迴路轉,溪流潺潺,木秀石奇,景色怡人。

登臨其巔,極目環視,珠山頂上的一覽眾山小的風景更讓人著迷:矗立旋轉的大風車、星羅棋布的亂礁洋、明淨如鏡的天空……方圓百裡山光海色盡收眼底,妙不可言。

 

位於石浦炮臺山得名於舊時山上層設有為了防備海盜和倭寇侵擾的炮臺。步道全長約2700米,四通八達,有漁政站、南關橋、半嶺(西門外路)、靈禪寺等多個入口。設置了多個觀景臺、一座涼亭,沿線還有坐凳、路燈等設施。

立於最外側觀景臺眺望,山腳下的樓房鱗次櫛比,港口船影綽綽,岸上漁民忙碌著,遠處陽光照耀下的海面波光粼粼,稍遠處群山環抱。有山有海有人,充滿生活氣息的海港景致,令人流連。

 

黃泥卵石手工鋪就的白巖山登山遊步道,百株梅花像是一條紅色長龍直達觀海平臺,站在海景平臺上,遠可眺大母灣海上日出,近可觀蟹鉗港日落,再高處的白巖山玻璃棧道讓遊客感受高空的刺激外還能一覽茅洋蟹鉗港全貌。

步道所在的茅洋鄉村全域旅遊示範區,更有以 「山、田、海、水」四大樂園為主題的國家級AAA景區蟹鉗港鄉村旅遊體驗區。登完山後還可以去這些主題村落體驗下自然田野的遊樂項目。

 

沿用青石板鋪就的靈巖山步道位於象山半島西南部的靈巖山景區內,北起泗州頭鎮下峙後村,南止下馬岙村,橫跨靈巖山麓,連綿起伏10千米。沿途經過靈巖寺、千丈巖、靈雲庵等景點。靈巖山主峰海拔388米,主峰與基座巖石各異,基座巖石較古,距今已有一億餘年,由火山碎屑巖、凝灰熔巖、粉砂巖及泥巖等堆積而成。

登上山頂,放眼俯瞰,只見村舍錯落、山巒疊起、山海相接,田野麥浪翻滾、稻香盈野,秋日的爽氣撲面而來,美景盡收眼底。

 

黃避岙位於象山縣以北,三面環海,地域優越,擁有一條長28.6公裡的海岸線,西滬美景盡收眼底。這條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創新推出的精神文明示範線,環境潔美、生態優美、鄉風和美。

基於現有海灣、灘涂、山水的自然底蘊,融入休閒、觀光、體驗的開發理念,依託沿線村莊,挖掘地方特色和優勢打造浙東最美海岸線。現擁有高泥軍港遺址、裏海荷塘、高登洋茶園、塔頭旺漁家風情館等特色景點。

 

相傳石鼓嶺嶺上有一巨石。形如鼓狀,擊之發出鏗鏘有聲,用名石鼓,石鼓嶺由此得名,全長3110米,彈石路,嶺頂海拔200.8米。

登上嶺頂感受完秀麗又壯美的景色後,可以去方家岙村莊轉轉。儲水量53萬立方的水庫、成片成片的竹林、溪水長廊以及有著千年歷史的瑞安石拱橋等都是這個新鄉村的標誌景色。

 

「相思嶺裡尋相思,相思橋上鎖相思,相思樹下訴相思,相思廟裡圓相思。」古道距大徐鎮東南1公裡,緊鄰城區,起點裡考坑老村,終點相思嶺自然村,總長約10裡,曾是商貿路、去縣城趕市的必經之路。

2017年進行了修建,沿途經過裡考坑水庫、茶樹林、相思花海、相思嶺廟、仙人棋盤、聚仙亭、仙人腳桶等。古道沿線百年老樹、斑駁老牆隨處可見,年代感撲面而來。山頂往下看,整個相思嶺村一覽無餘,攜上好友一起登個山吧!

 

東海半邊山的「尼斯大道」起於南龍大脈入海口,沿東海半邊山景區海岸線修建,全長約7000米。設計概念與法國的尼斯大道一脈相承,對海岸線的原生植物進行了有效保留,建設了適合慢跑和騎行的濱海慢遊系統,在追求人與自然融合的同時,還傳遞一種文化和舒適環境的體驗感受。

除了鬆軟的沙灘,漫步在景區這條紅綠相間的海濱漫遊道上就是最愜意的一件事。大道依山傍海,沿途風光明媚,或騎行或漫步,望著眼前海天一色渾然相融,秋季海風微拂,更是將一切煩惱拋之腦後。

 

鞋襪

爬山的鞋子比一般步行的鞋子要更結實一點,鞋底也要更厚更硬一點,鞋幫也更高一點,這樣可以對腳有更好的保護。爬山的時候鞋帶一定要系牢,一個小竅門就是可以經常在鞋帶上灑點水以防鞋帶鬆脫。穿鞋就要穿襪,一雙普通的運動襪,甚至棉襪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要太小,否則容易擠傷腳。

水壺

除了鞋襪之外,還要準備好水壺或者水瓶,放在背包裡、掛在腰包上都可以,但是最好別一直拿在手上。爬山的時候如果不拿手杖就最好不要拿東西。

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帶上心率儀測心率,帶上GPS測距離。越野手杖或者登山杖也是很好的裝備。

登山前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登山地點。了解登山地的天氣狀況,帶好衣物防寒保暖。避開在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爬嶗山最好不要走野路,驢友最好有熟人帶路,避免山中迷路。

登山中

登山時,一定要思想集中,不能光顧風景而忽略腳下。年老體弱者尤其需要注意這點,防止過度疲勞,每走半個小時就休息十分鐘。

休息時

休息時,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脫水。不要坐在潮溼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下山時

採用側身,深蹲,側壓腿(側弓步)式,挪步下山,這樣安全又快捷。完成登山不要急於休息,需要做10-15鐘的放鬆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臟。

1、內風溼關節炎和骨關節炎患者。爬山過程中關節摩擦,下山腿部壓力大都會加劇腿部疼痛,身體無法承受。

2、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有時會伴有頭暈,登山不注意可能會出現危險。

3、糖尿病患者。登上加重腿部循環障礙,脆弱的糖尿病人爬山可能會導致骨折。

4、痛風患者。研究發現,痛風病人爬山會誘發急性關節炎的發作。

相關焦點

  • 登高迎重陽 杭州市臨安區第四屆天目七尖徒步大會圓滿結束
    重陽節,登高望遠,是人們紀念這個節日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10月25日上午,在風景秀麗的天目山上,一場由浙江省體育旅遊產業促進會、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臨安區天目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浙江省重陽登高健身活動暨杭州市臨安區第四屆天目七尖徒步大會,熱熱鬧鬧地拉開了帷幕。
  • 【相約遵義】遵義有個「小峨嵋」,重陽節登高賞菊好去處~
    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日。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 重陽在順德登高遠眺、踏賞清秋不負好時節!
    今天是重陽節秋高氣爽順德人素有登高遠眺的習俗順峰山公園、華蓋山棧道、勒流七層文塔……>是你的踏青賞景的好去處!順峰山公園青雲山登高活動邀你來打卡順峰山公園是遊客市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趁著重陽節,不妨陪同長輩一起攀登順德的「高度」,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 【2020年網絡中國節·重陽節】登高、祈福……重陽節,北海人喜歡這樣過!
    發展到現在,重陽節還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佳節成為尊老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時候的人們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所以在民間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現存有關重陽節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豐收祭饗天帝、祭祖的活動。
  • 重陽節各省市地習俗 重陽節應該做什麼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江西省】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
  •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朗誦:重陽節——賞菊登高覓秋色,感恩敬老傳孝道 感情文章
  • 重陽節任務怎麼登高?了解下任務流程!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漢代此俗當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故事而來。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大話手遊也給玩家們帶來了登高的玩法,福利多多,我們來看下這個玩法怎麼玩。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日語:菊の節句)等等。「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有重九祭祖,敬老崇孝之傳統。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盂蘭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 重陽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九」作為最大的陽數,兩九相重,自然也就被看作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日子,於是就有了「重陽節」。有關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豐收之後的祭天、祭祖活動,到了唐代達到鼎盛,一些主要的節日內容和習俗也確定了下來。今天,我們就從王維的詩中去感受一下唐代的重陽節。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明清,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風俗依舊盛行,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發展至近代,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佳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新式節日。
  • 明天 | 重陽節,放假!
    重陽節自古就有登高的習俗。金秋十月,天高氣爽。家人一起登高望遠,既能強身健體,又可心曠神怡。咱老天津衛重陽去哪登高?看好了!就是這兒——玉皇閣。玉皇閣坐落於老城廂的東門外,擁有著650多年的歷史,曾是老城廂地區最高的建築物。
  • 重陽節來歷習俗
    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重陽節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每到重陽節正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不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陽節還代表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
  • 重陽節的由來
    農曆九月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這裡和大家談談重陽節的歷史淵源和有關重陽的各種風俗趣事。
  • 象山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是登高眺望市區景色的好地方
    象山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是登高眺望市區景色的好地方。象山步道包括北星寶宮步道、永春崗步道與一線天步道,各步道彼此連結,登上山頂可近觀101大樓、遠眺臺北盆地,風景極佳。俯瞰臺北盆地,從高角度欣賞101,不用門票,走走挺好,山真的不高就幾段比較陡,不過如其名稱象山,有著長長的象鼻子,真要走也很能走的。應該是臺北觀賞101及臺北市景最佳的地方。剛開始爬山的時候還陰去密布,有時還飄雨,以為今天要白來了,看到不日落了。沒想到爬到觀景點時,上空雖然還是滿天烏雲,還天邊卻裂開一條縫,一輪紅彤彤的太陽正好從那裡露出來,真是美麗及了。
  • 重陽怎麼過 李白曾說今日雲景好 水綠秋山明 今年登高賞菊去
    九月九日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唐德宗時被官方定為三令節之一,受到達官貴人和黎民百姓的一致推崇,節慶活動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平民化。在唐代,人們重陽節登高、賞菊、簪帶菊花茱萸、飲菊花酒,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思鄉情懷。
  • 廣州重陽節去哪裡爬山需要預約?
    預約方式:微信搜索「粵遊玩」小程序,點擊蓮花山,按照提示操作預約  金秋登高節開啟賞秋歡樂模式  為倡導登高健身,發揚傳統習俗,進一步促進番禺區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全域旅遊品牌,蓮花山金秋登高文化旅遊節,系列文旅活動持續升溫
  • 廣西大新縣舉行首屆徒步登高定向挑戰賽
    7月12日,「2020醉美邊境·首屆大新德天徒步登高定向挑戰賽」在廣西大新縣德天跨國瀑布景區舉行。近千名選手感受本次激情與速度之旅。參賽選手分為男子組和女子組各4組,依照賽事規定徒步登高,探秘中越邊境炮臺山,高空觀瀾德天瀑布,體驗懸崖玻璃棧道及時空滑道等。
  • 2020年重陽節廣州哪裡可以登山?
    2020廣州重陽節登高好去處  一、白雲山  註:今年重陽節期間暫停辦理集體登白雲山活動,花藝作品與自然渾然一體,太適合拍照打卡了!,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蓮花山金秋登高文化旅遊節已於國慶節前開幕,蓮花山作為廣州地區為數不多的登高點之一,將於重陽前夜(10月24日)亮燈迎客。
  • 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節」名稱見於三國時代。重陽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包括秋遊賞景、臨水玩樂、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名族民俗活動。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以下不同的說法。其一,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
  • 資深網紅必去打卡地,津門世外桃源梨木臺
    (原標題:資深網紅必去打卡地,津門世外桃源梨木臺)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