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方言中,沒有甜瓜或香瓜這樣的概念。甜瓜或香瓜,崇明人都叫「菜瓜」。崇明菜瓜的品種,有不少,而且每一個品種都個性鮮明。十稜瓜、青肉青鏈瓜、小麥瓜、牛角瓜,你都聽過、吃過嗎?
「十稜瓜」的長相,很有些正經。十稜瓜實實在在地長有十條稜,平均分配在表面上。你提了一截藤把十稜瓜拎起來,好比就拎了一盞有十根肋條的燈籠。十稜瓜的皮,米白色;肉和瓤,都白色。它還有瓜臍,大小和現在的一元硬幣差不多。十稜瓜的甜,真的如同我們形容的「甜來得嘴」那樣。這就是說,吃十稜瓜,幾乎就要把你的上下嘴唇皮黏在一起了。十稜瓜蜜樣甜,又很香,很脆,加上圓形的長相和表面規則的條紋,就可以說是甜瓜中的美男子了。
「青肉青鏈瓜」,其實是青皮青肉青鏈瓜,算是完全的「一身青」。剖開來,單是看顏色,就討人喜歡了,喜歡它的色彩像大自然的基本色那樣家常,也喜歡它的顏色與我們的習慣的親近。青肉青鏈瓜的甜味,不比十稜瓜差多少,卻更嫩,更脆,更香。它的嫩,水靈靈似的。香,是瓜香裡帶有青草的顏色。
「紅鏈瓜」走了一條淡粉紅的路線。紅鏈瓜個兒大,渾圓,皮白綠色,肉和鏈都淡紅,鏈的顏色要紅於肉的顏色。紅鏈瓜的紅,一點不豔,很穩。不知道就這麼一枚瓜,竟然也會有如此高貴和典雅的色彩。它的甜度為瓜中之最。
「小麥瓜」在崇明下沙地區,也叫「小木瓜」。「小麥瓜」、「小木瓜」,都「小」字當頭,是指他的橢圓形個子明顯比青皮青肉青鏈瓜小。小麥瓜的皮、肉和鏈,一般都是淡白色,也偶有紅肉和紅鏈的。小麥瓜的甜度,一點不讓別的品種。其中紅鏈者,尤其甜。
「牛角瓜」是後來才有的。老人們都說,以前沒有牛角瓜。牛角瓜一頭稍細,一頭稍粗,且彎彎如牛角。牛角瓜青皮,肉和鏈青白色。牛角瓜就是一個脆,卻又包含甜。你用一個指甲去掐成熟的牛角瓜的表面,輕輕一下會分明聽得清「格嘣」一聲。號稱「牛角瓜」,也因為它的個兒格外大,能幫助豐收。牛角瓜成熟在九月左右,多數人家又插種在玉米地裡。這時候,其他的甜瓜都已經吃敗了,只有它還依然香甜著,依然脆嫩著,依然牽動著眾人心。牛角瓜的出現,使得崇明甜瓜的應市期延長了將近兩個月。
甜瓜在崇明的種植,有悠久的歷史。舊時,種棉花都種「小花棉花」。小花棉花的形體小,一塊棉花田裡,底下種菜瓜,上面長棉花,兩者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不要說插種菜瓜,舊時小花棉花地裡還同時插種旱稻和芝麻,照樣各長各的,各收各的,相安無事又共同繁榮。就種植菜瓜而言,這種情況也等於說,你家裡有多少棉花地,就可能有多少菜瓜田。這樣的種植量,應當也是崇明菜瓜品種豐富多樣的一個主要原因。種小花棉花時,人們就把菜瓜子放在棉花子中一起往田裡撒了。到了夏季,棉花還沒有開花,菜瓜卻都結了,都熟了,可以滿籃子滿籃子採回家去。這樣的種植習慣,也使得人們把菜瓜看得十分家常。
菜瓜最牽動的是孩子們的心,大人們多半也是為了孩子才要種植一片瓜地的。小時候,我們兄妹幾個,農田裡的學問別的沒有先學會,包括種菜瓜時用麥秸稈鋪瓜地和轉頭等知識都沒有先學會,但是看菜瓜成熟與否的技術倒很早請父親教會了。比如一隻圓形的瓜,你去撳它的瓜蒂脫落的部位,往裡摁感覺一鼓一鼓的就表示熟了,結結實實的摁不動說明仍然是生的。一個橢圓形的青肉青鏈瓜或牛角瓜,你用些力捏瓜身,瓜能捏得一動一動就是熟的。小時候,等待瓜熟是一件很讓人焦慮的事情,所以要天天去捏一隻一隻即將成熟的菜瓜,總不放心它們明明已經熟了卻沒有及時採摘下來,白白地在田裡浪費了時間。母親因此要經常批評我們,說我們兄妹幾個快要把瓜毛都摸乾淨了。我們小時候享受的甜蜜裡,的確也離不開這幾隻菜瓜。夏天裡有一片菜瓜香散發著,夏日也就變得精彩了,炎炎烈日也好比習習涼風了。一個菜瓜摘回去,滿屋子有了香味,也滿屋子有了開心。而到盛收的時候,吃菜瓜就不是孩子們的專利了。這時候的大人小孩,很少有認真地坐下來將一隻菜瓜瓜分成一絲一絲吃的,而是一拳頭掄下去,讓瓜四分五裂,然後把瓜子甩在外面的場地上,一個人獨自吃一個。
留菜瓜的種子,崇明人也有經驗。留作種子的瓜,要挑選最大的,最端正的,最甜蜜的。最靠近菜瓜藤根部的這一支藤,崇明人叫主藤。主藤上的瓜,結得最早,但往往不是最大也不是最甜的。這後一根藤上的瓜,就又大又甜了。這應當與光照有關。所說的「順藤摸瓜」,人們的經驗是順了主藤摸最早成熟的瓜,順了後一根藤摸最大最甜又可以留種的瓜。留種的菜瓜的子,淘淨曬乾以後,一張一張紙分別寫著一個一個名字包裹著一樣一樣的品種,放在灌有麥子或玉米子的甏裡。也有人家,把留下的種子拌在草木灰中間團成一個餅的形狀,然後「啪」的一聲貼在牆壁的高處逐漸風乾。第二年要種菜瓜了,這草木灰團就從牆壁上揭下來在籮裡淘去灰漿留下種子,再往瓜田裡播。這樣的保存菜瓜種子的方法,一定來自遠古,一定出自祖先。幾團種子貼在家裡的牆上過一個秋天又過一個冬天,也讓人時常看著就要想起有得菜瓜吃的香甜的日子了。
(本文有刪減)
採摘時間:5月—6月
地址:新河墾區熬合路熬北路路口
聯繫電話:18221700499
地址:建設鎮潘南村潘南路1050號
聯繫電話:13817995667
地址:城橋鎮聚訓村張港路488號
聯繫電話:158218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