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不誤農時,感受從化田野上不一般的春耕

2020-12-23 騰訊網

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春耕備耕也進入了重要的時節。

3月3日,從化區江埔街山下村的田間,5臺深耕機正在作業,機械在泥濘上前行,壓轍出一行行耕壟。「現在我們基本上100%復工復產,藉助機械化設備正在抓緊搶回農時。」從金農機專業合作社技術指導譚真偉說,一臺深耕機每小時能作業6-8畝地,比人工效率提高100%。水稻育秧生產線1小時生產800盤,可提供60畝水稻秧田種植。

搶時節抓春耕,廣州農業農村大區從化以山下村香米項目啟動為開端,全區8個鎮街同時掀起春耕熱潮。

在疫情防控的挑戰下,從中央到省市都對春季農業生產作出重要部署,「三農」工作更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面對今年不尋常的防疫形勢,在廣州北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發生哪些新的變化?我們走進田野鄉間,感受這場不一般的春耕。

穩字當頭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起到「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當前階段,穩住農業關鍵在於春耕,春耕的順利完成,是農業穩定的重要條件。

這意味著,與抗擊疫情一樣,春耕也是一場只能贏的戰鬥。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必須與時間賽跑,搶抓機遇,不誤春耕。

廣州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

作為廣州市的農業大區,水稻是從化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據從化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從化水稻年種植面積18.26萬畝,單造畝產約400公斤,產量約6.4萬噸,水稻種植規模和產值產量多年來維持在比較穩定水平。但是,農業企業、種糧大戶等新型主體佔比少一直是從化區發展農業的短板。

如何補齊「短板」?近年來,從化區推動實現農業集約化、機械化發展,目的就是將農民不再束縛在土地上,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去年,該區印發實施《從化區人民政府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試行)》,通過鼓勵承包農戶採取多種方式流轉承包地、引導社會化服務合作組織為農戶提供「土地託管」服務、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等組織模式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對維護經濟社會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從化區副區長周耿斌表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下,抓關鍵、補短板,牢牢穩住「三農」基本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辦法更多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農資缺乏、農民進出受限、農業企業復產不到位等問題都給春耕帶來新的困擾,全國各地都在採取新的辦法,有效地解決難題,廣州的涉農區域也不例外。

「今年政府派了技術小分隊下鄉指導農戶下田、撒肥、播種時間和技術。」譚真偉說,現在,合作社每天100多農戶正在3000多畝耕地上奮戰,力保夏糧豐收。

為保證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從化組織發動群眾有序開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各項工作,並組建了多個農業技術小分隊下沉到鎮村,針對關鍵農時季節及生產環節,實地開展技術諮詢、指導、規劃和跟蹤服務。

不僅如此,從化還加強農機服務,發揮7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推行「村(社區)兩委+專業化服務組織+農戶」模式,確保糧食生產農機夠用、會用、管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產,尤其確保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等系列「含金量」高的農業政策對樹立農業信心至關重要。

為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困難,從化區出臺了《關於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對早造投保水稻、蔬菜種植天氣指數兩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農戶保費的50%進行財政補貼。

「除了傳統的農資、農技服務等措施外,互利網產銷平臺,5G智慧農業等都在今年加速應用上了。」周耿斌說,藉助現代科技減少人工流程,使用智能設備生產大米的艾米品牌受疫情影響不大,很受城市家庭的追捧。

產學研轉化

「從化香米將要勝過泰國香米!」在春耕啟動現場,從化區副區長謝青梅興奮地說。

她的自信既是來源於從化優越的生態環境,更是對華農科研成果開花結果的期盼——依靠從化獨有的生態資源、選擇濃香的絲苗米品種、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增香富硒技術,生產出比泰國香米還香濃且富硒的從化香米。

去年,從化區與華南農業大學籤訂了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今年,雙方合作開始轉化為產品:香米項目由從化區與廣東和稻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稻豐公司」)籤約合作,引進華南農業大學優質水稻品種選育,打造從化香米產業園。

從化香米產業園以山下村佔地1000畝的示範性基地為核心園區,全區8個鎮(街)的香米種植基地為附屬園區,3年內在8個鎮街打造10個以上香米生產基地,預計全區種植從化香米麵積達到10萬畝。

項目立足4個主體,即「企業+示範基地+合作社+農戶」。因此,從化香米生產過程基本不需要農民過多地參與,並且由企業免費提供稻種、栽培技術、農民培訓和產品推廣,最低價使用肥料和農藥,鮮谷保價回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收入。「平均每斤稻穀價格提高6毛錢,這對農民增收實實在在。」 和稻豐公司項目負責人馮永新透露,預計通過2-3年時間,帶動全區水稻年增加收入3.6億元。

不僅是香米,早前,無咖啡因茶葉產業園規劃在從化最北的呂田鎮顯露雛形。華南農業大學與廣東晴耕雨讀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籤訂科技合作協議,共同規劃無咖啡因茶葉產業發展。「我們在呂田發現了一種無咖啡因的茶葉,其獨特的成分和益處將對市場帶來很大的吸引力。」謝青梅說。

藉助產學研合作,越來越多的農業科技產品在春耕時節裡嶄露頭角。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從化做好第一產業是基礎。」謝青梅表示,更重要的是以第二產業(加工、倉儲和品牌營銷)為核心,同時向文化旅遊延伸,全面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為充實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作出大灣區後花園的貢獻。

【記者】朱偉良

【攝影】符超軍

【通訊員】鄺建華

【作者】 朱偉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廈門:不負春光保春耕 不誤農時忙生產
    廈門:不負春光保春耕 不誤農時忙生產臺海網1583455194【數據】廈門市現有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8萬畝,其中葉菜播種面積1.15萬畝。市農業農村局全力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圖為「正心農哥」蔬菜種植基地。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裡,農民們正在定植空心菜秧苗。(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 供圖)「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昨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田埂上,菜地裡,處處可見農民搶抓農時的繁忙景象。
  • 廣東抗疫春耕兩不誤 不負農時不負春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抗擊新冠肺炎)廣東抗疫春耕兩不誤 不負農時不負春中新網廣州2月26日電 (記者 程景偉)南粵春來早,春耕正當時。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26日消息,預計今年廣東春播農作物面積3216.34萬畝,比上年增加0.8%。
  • 普農集團: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
  • ​丹陽:防疫不松農時不誤 春耕備耕如火如荼
    時令催人耕種忙,不誤田間一季春,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丹陽市陵口鎮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力保農業生產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全力抓好春耕生產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 張德峰)戰「疫」不誤農事,春耕不違農時。近日,走進吉木薩爾縣二工鎮的村村寨寨,田間地頭總能看到村民在蔬菜大棚平整土地、拉運農家肥、準備育苗的忙碌身影,一股春耕備耕的熱潮已悄然興起。「我們村今年計劃用98座蔬菜大棚育苗。截至目前,已完成大棚育苗8座,春耕生產正有序推進。
  • 不負春光 不誤農時——臨清市農業生產一線見聞
    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春耕備耕也進入了關鍵時節。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記者在臨清看到,雖然突發的疫情給今年春耕備耕帶來了諸多挑戰,但春光不等人,春耕備耕已然拉開序幕。在臨清,農民們一手抓實防疫,一手抓好春耕生產,廣袤的原野上一派繁忙景象。
  • 疫情不誤農時,中農控股備春耕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戰疫情、搶農時,農資行業 「國家隊」 果斷出手了。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做好內部防疫的基礎上,爭分奪秒備耕備肥。 生產企業,復工! 疫情之下,國內大部分進口港口提貨、發運效率大幅下降,為確保不誤農時,穩定春耕鉀肥供應,中農控股在原有進口鉀供應體系基礎上,開拓了進口歐化集團大顆粒氯化鉀業務,並持續加大籤約量
  • 駐村幹部送化肥 群眾春耕不誤農時
    這是龍潭鎮銅巖村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科毅來給他家送春耕物資來了。近段時間,受疫情的影響,銅巖村部分貧困人員無法外出務工,造成部分家庭經濟受損,為幫助他們不耽誤春耕生產,銅巖村扶貧駐村工作隊統籌使用駐村工作隊工作經費、「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共計6000餘元,為全村「四類」人員、困難群體免費發放綠色複合肥料。「開始春耕了,不能因疫情誤農時、誤生產」。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長治市春耕備耕有序推進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農時不等人。當前立春已過,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長治市早計劃、早部署、早落實,在緊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節令,統籌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眼下小麥返青在即,春季田間管理進入關鍵時期,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冬小麥管理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而且要分散幹活,不要扎堆;二是對長勢過旺的麥田要適當鎮壓,並延遲澆水追肥……」2月14日,在名為「黎城職業農民」的微信群中,市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正通過線上指導,為農戶們講解春季田間管理技術。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海口三江鎮抓好春耕備耕
    一年之計在於春,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時期,為響應春耕農時,發展生產,積極做好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產工作,海口市三江鎮三江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行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生產,組織引導農戶恢復農業生產工作,科學恢復生產,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近日,三江村村民抓緊春耕農時,平田整地、挖溝引水、移栽稻苗,處處一派繁忙的景象。
  • 搶農時保春耕,居家就近就業,他們防疫生產兩不誤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吹響復工「集結號」,防疫生產兩不誤也成為了各地的工作重點,也湧現出很多典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甘肅省,到那裡感受下工復產的情況吧。(2) 全力抓生產鏡頭1:搶農時保春耕基層婦聯幹部帶頭深入生產一線宣傳、組織工復產。田間地頭,廣大婦女姐妹們在自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搶抓農時,平田整地、覆膜種植、搭建拱棚、修剪果樹,投身春耕生產。
  • 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本報訊(記者 宋廣軍)連日來,氣溫回暖,春耕在即。許昌市東城區永昌街道辦事處在科學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確保防控不松、農時不誤。    「現在也串不了門,莊稼地裡正是除草的好時候,下地幹活既能防止疫情感染,又能活動身體,一舉兩得。」
  • 疫情防控不誤農,春耕備耕進行時
    從南到北,全國各地農事生產正在爭時間、搶速度、有條不紊地展開,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為夏糧夏油豐收、農民增收夯實基礎。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左右。
  • 搶抓時節啟動春耕,從化香米充實廣州「米袋子」
    隨著無人機播種,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觀摩會暨「從化香米」項目建設啟動儀式也由此掀開帷幕,這也標誌著「從化香米」項目的落地,未來將推動從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疫情期間,從化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開春之際,搶佔關鍵農時,組織春耕生產,同時引入「從化香米」項目,保障廣州「米袋子」。
  • 從化搶抓時節「戰」春耕 打造品牌充實百姓「米袋子」
    3月3日,2020年春耕生產現場觀摩會暨「從化香米」項目建設啟動儀式在從化區山下村舉行,村民紛紛走進田間地頭,忙著農事勞動,全面掀起春耕播種高潮。與此同時,「從化香米」項目「落地」,推動從化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奮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 防疫不松農時不誤 奏響「春耕復產序曲」
    紅網時刻3月8日訊(通訊員 李維)近日,走進仰天湖瑤族鄉永春村的葡萄種植大棚裡,只見果農們戴著口罩,正在整理葡萄枝條。果農劉訓林介紹,往年,葡萄園會在農曆正月初三左右復工復產,而今年,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只能一拖再拖。
  • 清河縣連莊鎮:防疫生產兩不誤搶抓農時備春耕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連莊鎮同步做好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確保兩促進、兩不誤,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四個全面」做好疫情防控不漏一個死角,全面拉網排查。按照柔性管控要求,除復工復產人員、外出務工人員、從事春耕生產人員外,其他村民無緊事要事儘量減少外出,嚴把人員出行關。對全鎮2570餘個胡同,安排落實270餘人分包責任人,及時有效勸返無事出行人員。不存一絲僥倖,全面強化宣教。安排專人不間斷巡邏,嚴禁群眾聚集下棋、跳廣場舞等集體性活動,及時勸返隨意走動村民。
  • 農業機械備農時 春耕防疫兩不誤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3日電(張強 李雲亮 楊文娟)隨著天氣轉暖,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春耕備耕中的主力軍作用,減少人員接觸,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不誤。3月2日,在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民們正在園區管委會的安排下,利用人力農機有序開展棗樹剪枝、秸稈還田和清理殘膜工作。
  • 防疫不誤農時 重慶永川奏響春耕「進行曲」
    新華網發(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重慶2月20日電(葛琦)農時不等人,備耕正當時。連日來,重慶永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通過走訪摸排、農資調度、技術指導等多項措施,為春耕生產做好準備。    提前摸清需求保障春耕生產    2月18日,運送農資的車輛拉著滿滿一車種子、肥料抵達中山路街道瓦子鋪村,將物資逐一送到每個村民小組。「我要一袋豇豆種子」「我要一袋玉米種子」……很快,一車的農資就被村民認購完畢。
  • 當好「農小二」不誤農時抓生產 嵊州長樂鎮全力推進春耕生產
    鎮農辦工作人員到田頭指導2月22日上午,在嵊州市長樂鎮呂俊育秧中心,農民們開著耕田機穿梭在田地中,這意味著今年的春耕開始了。今年由於情況特殊,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嵊州市長樂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有利時機,全力推進春耕生產,為農戶們解燃眉之急。種糧大戶呂俊說:「鎮農辦正月初七八就打電話過來詢問,問我們有沒有什麼困難,隨時幫我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