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下午的CBA常規賽裡,深圳93:91戰勝上海隊。比賽下半場出現了一個插曲,上海後衛羅旭東防守時,不小心擊中深圳隊中鋒沈梓捷敏感部位,主裁判通過回看錄像,判定羅旭東被奪權,驅逐出場,同時下一場也要禁賽。網友戲稱,這是「曾繁日條款」又一個中招的人,最近李根也遭受了這樣的處罰。
對於本賽季的CBA,大家有一個觀感就是裁判的尺度變得很嚴格,比如比賽過程中,惡意幹擾對方球員投籃、板凳席替補或者教練幹擾比賽進程,都會吃到T。賽場上,對球員犯規的把控也很嚴。
早在賽季之初,CBA公布的裁判細則中,有一條是「有掏、打、抓、蹬、踏對方球員要害部位,會被直接取消比賽資格」,這條被大家稱為「曾繁日條款」。上賽季半決賽,廣東球員曾繁日防守時手抓北京大外援尤度的敏感部位,當場被主裁判驅逐。這個判決當時普遍獲得認同,但CBA公司並沒就此罷休,新賽季還強化了這方面的規則,只是沒想到聯賽第一階段,就已經有兩個人中招了。
10月28日,北控隊同曦的比賽中,李根持球低位單打,在向後做試探步的時候抬腿過高,踢中同曦隊員李盛東襠部,按照本賽季新規則,當場被驅逐,讓大家首次見識了從嚴判罰的尺度。
雖然李根在賽場上覺得委屈,但事後很認真地在個人媒體上說明情況,一方面表述自己確實無疑,向對手道歉;另一方面也尊重聯盟的處罰,引以為戒。
只是沒想到剛過去沒幾天,這個事件再次重演。同深圳的這場比賽裡,上海後衛羅旭東面對對手突破,旁邊剛好有沈梓捷上來掩護卡位,羅旭東轉身想追上對位球員時,甩手打到沈梓捷襠部。從回放錄像來看,估計很多人認為是無意的,包括解說員也提到這點,但裁判還是果斷給了奪權判罰,這樣羅旭東也被驅逐,並且要加罰禁賽一場。
其實針對類似的判罰,目前的尺度是不看重有意無意,主要看實際產生的結果,因為曾繁日的犯規而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容易對球員造成心理的畏懼,進而影響比賽中的做動作,甚至可能縮手縮腳,另外也會讓一些防守者帶來可乘之機,所以CBA從嚴處罰類似行為也是情有可原。
CBA賽場上強度非常大,作為職業球員,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保護對手,這樣才能淨化聯賽環境。可以相信李根和羅旭東都不是有意的,但依然要在以後的比賽中注意規範行為,不要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