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關注!這裡不只有足球技戰術分析。
如果想看我「深情並茂」的表演的話,請移步這裡觀看大田說英超第一季第十三集的完整版視頻:
你知道瓜迪奧拉的【二十區】體系嗎?|說說瓜帥的【足球哲學】|詳解瓜帥治下【曼城】控球和進攻的【戰術安排】|4-3-3 to 2-3-5|大田說英超S01E13
片頭
連續三期節目效果不佳,我得講點兒自認為硬核的東西了。順便,讓我講講曼城的球迷們,我來了。Peace!
引子
What’s up, people? 感謝神奇的算法讓我們再一次相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大田說英超,我是大田。
當我們普通球迷享受一場足球盛宴的時候,眼睛裡面看到的可能只是22個人追逐一隻皮球;而在專業的分析員眼裡,綠茵場卻是一片片的區域,一條條的劃線和各種三角形多邊形。正是這種簡單性和複雜性的相互交融,才體現出了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的獨特魅力。簡單的,比賽規則和對勝負的判定就可以「煽動」起普羅大眾對於競爭的最原始激情,而複雜的,戰術分析和數據挖掘又可以讓極客們沉醉其中,如沐春風。
放眼如今的歐洲足壇,對於控球和進攻的把控和調教,瓜帥說自己是第二,估計沒有哪個教練敢說自己是第一了。而瓜帥獨特的執教思路和戰術理念,也非常適合單獨拿出來講述和解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瓜迪奧拉底層的足球哲學,分析一下中間層訓練中的瓜氏二十區體系,再利用曼城今年主場對陣熱刺比賽中的一些畫面來詳解一下實戰中瓜帥的戰術安排。由下而上全面了解一下瓜氏足球。
瓜迪奧拉的球員和教練生涯都非常成功
正式開始之前,還是要聲明一下,今天提到的一些理論和解讀不是我編的,也非我首創。在英文的足球世界裡已經討論很多年了,相應的參考資料老規矩,後續在文字稿中我也會羅列。我只是盡最大努力,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歸納總結,爭取再用比較生動形象的形式表達出來。
瓜迪奧拉的足球哲學
足球比賽的技戰術就是一門學問,跟這世上任何一個學科,一門手藝一樣,都會經歷時間的洗禮和不斷進化的進程。拿基本陣型來說,就像那本著名足球讀物的名字一樣,倒轉了金字塔,從19世紀現代足球襁褓時期的1-2-7漸漸演化,在不同時代足球人的研究和實踐下,前場人數逐步減少,中後場人數慢慢堆砌。瓜迪奧拉作為一名在球員和主教練生涯都取得巨大成功的足球人,在職業足壇摸爬滾打時間跨度超過三十年,和各個時代的各種偉大人物都有過合作。他的足球哲學和戰術理念也是一樣,吸納了各家之精髓,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反過來又在無形中帶來了當下足球比賽技戰術的變革,引領了潮流。可以說,瓜迪奧拉是從荷蘭足球教父米歇爾斯發明和巴薩教父克魯伊夫發揚的全攻全守,到拉瑪西亞和西班牙的傳控流,再到如今大家談論比較多的positional play,所謂站位踢法,這一枝兒,這一派的集大成者。
《倒轉金字塔》
我曾經在B/R網站上面讀到過一篇幾年前的文章,裡面講述的是路易斯·范加爾足球哲學,總結得很好。我覺得把文章的標題和名字都換成瓜迪奧拉也是行得通的。幾個基本點主要就是:第一,體系優先,來到一支新球隊,有些教練會看菜做飯,有什麼球員就會安排什麼樣的戰術。但瓜帥這一派不是,會要求球員適應自己的體系。第二,為體系下的每一個位置制定單獨明確的技戰術要求,相應的,球員嚴格遵從執行。結合前兩點,球隊裡沒有合適的球員就要按照主教練的意圖去買人。所以我們看到,才會有一些聲音,比如,說瓜帥最吃後腰啊,最吃邊後衛啊,其實都和瓜帥底層的足球哲學,建隊策略有關係。再有一些點就是崇尚美麗足球,以攻代守,堅持起手4-3-3陣型等。
瓜迪奧拉和範加爾的足球哲學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亨利曾經在參加天空體育的節目中講過一個故事,被安排在左邊鋒位置的他在那場和裡斯本競技隊比賽中選擇了放飛自我,違反了瓜帥的比賽計劃,遊弋到右邊路和梅西尋求配合,還打入一球,中場自己高高興興地奔回更衣室,結果瓜帥很生氣,半場就把大帝替換下場了。看來瓜迪奧拉和許多大牌教練一樣,對自己球隊比賽中戰術執行要求很嚴苛。不管你多大腕兒,不服從紀律那就直接拿下。在同一個場合中,亨利還石破天驚地透露了瓜迪奧拉從訓練到比賽貫徹始終的3P理論,Play,Possession,Position,踢球控球和位置,這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位置,可見瓜帥對於球員站位要求的執著。而且3P裡面還不包含Pass,傳球,這也很關鍵,並且也符合瓜帥自己接受採訪時的言論,他不喜歡甚至是討厭tiki-taka這個詞。說白了,在他的足球哲學裡,並不是強調通過傳球或者說倒腳來獲得更高的控球率,這毫無意義,並且本末倒置了,他真正追求的是通過對球員站位的要求,來充分利用球場上的空間,再通過對對手不斷的壓迫,獲得對比賽的掌控,所謂的tiki-taka,所謂短傳次數等一些數據只不過是這一過程的副產品罷了。
瓜迪奧拉從訓練到比賽貫徹始終的3P理論
瓜氏二十區體系
底層介紹完了,再上到中間層。在訓練中,瓜迪奧拉也延續恩師克魯伊夫留給巴薩的傳統,會開展各種Rondo,搶圈。按照克魯伊夫的理論,在足球場上發生的萬事萬物,除了射門,一切皆可歸於Rondo(Everything that goes on in a match, except shooting, you can do in a rondo. )。搶圈和各種小場訓練的意義其實就在於把比賽中的各種場景小範圍化,縮短場景發生的時間以提升強度和球員的緊張感,鼓勵球員多一腳出球,刺激球員儘可能地創造空間,同時提升有球和無球的感受,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彼此的信任。這樣當來到實戰中的時候,反覆訓練過的場景時間被拉長,空間更廣大,球員處理起來也就更加從容。
按照克魯伊夫的理論,在足球場上發生的萬事萬物,除了射門,一切皆可歸於Rondo
除此之外,瓜帥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對球場區域獨特的劃分以訓練球員們的站位,並相應地讓各個位置的球員更加明確教練對該位置技戰術的要求。這就是瓜氏二十區體系。在執教拜仁慕尼黑隊期間,就有人航拍過德甲巨人的訓練場,結果大家驚訝地發現這些橫橫豎豎的畫線。經過多年對瓜氏足球比賽錄像的研究,大家才慢慢意識到這些區域的意義和作用。和傳統的三橫六縱,十八等分區域強調對足球場縱向空間的利用相比,瓜帥的分區又更進一步,大致是把黃金14區和相應的中場區相結合,再一分為三,開闢出一塊兒大的區域和兩條縱深的通道,這樣橫向區域由三個變成了五個,顯然瓜帥的體系更加注重球場的寬度和橫向空間了。
瓜氏二十區體系
我們都知道在傳統分區中,大禁區前的這個14區的重要性,可以說無論是在進攻或者防守中,誰佔據了這個區域的主導,誰就佔據了主動,進攻球員在這個區域裡可以分到邊路,可以滲透入禁區,可以直接打門。在相應控球和進攻戰術中,這就要依靠所謂的,不管是古典還是現代,單前腰的能力和作用。
大禁區前的這個14區非常重要
黃金14區需要倚仗單前腰的能力和作用
而在目前豪門中流行的4-3-3陣型裡,由於戰術的革新,前腰這個位置已經被大大弱化了,取而代之的一左一右位置稍靠後的兩名中前衛。而瓜帥劃出的這兩條通道,所謂的兩個半區的概念就是為兩名進攻中場量身打造的,也是瓜帥二十區體系的重中之重。
瓜帥劃出的這兩條通道,所謂的兩個半區的概念就是為兩名進攻中場量身打造
讓我們再來把瓜帥二十區體系下,目前曼城隊經常使用的陣型相應的變化,由後場到前場梳理一下。起手4-3-3,瓜帥大部分時間會安排從後場發起進攻,並且守門員也會參與其中,這時兩名中後衛會相應地拉開空間,這樣即使面對對面的高位壓迫,在小範圍內也不造成局部人數上的劣勢。
瓜帥大部分時間會安排從後場發起進攻
由後場向前場出球的時候,一名控制型中場,所謂的後腰還是會佔據中場中路的位置,而兩名邊後衛經常性地內收,進入後場的兩個半區,協助後場出球,又是一個小範圍的三人組合。
兩名邊後衛經常性地內收協助後場出球
再到前場,兩邊的區域都是由兩個邊鋒佔據,瓜帥的邊鋒通常都有很強的個人能力,比如曼城目前的斯特林,馬赫雷斯,薩內,隨時都可以拿球1對1強吃對方的邊後衛,在小的區域內具備個人能力的優勢。而這裡其實邊鋒拉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拉開對手邊後衛和中後衛之間的肋部空檔,讓球隊裡最具有創造力的進攻中場上前佔據前場的兩個半區,在這個區域拿球,再決定是分邊,滲透,內切射門還是45度傳中。
讓球隊裡最具有創造力的進攻中場上前佔據前場的兩個半區
曼城隊承擔這個重任的就是德布勞內,大衛席爾瓦或者京多安。而瓜帥體系從來都不需要一個能起到支點作用的高中鋒,原因也就在於此,進攻發起的關鍵區域變成兩個半區,瓜帥體系更傾向於要求前鋒能做到兩線之間的回撤拿球,禁區前的跑動和策應,以及小禁區內的搶點和補射,不需要中鋒位自己成為爆點,有嗅覺把握門前的機會就好了。而這樣的一個4-3-3到2-3-5的陣型變化追求的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瓜帥哲學裡面的,通過對對手不斷的壓迫,獲得對比賽的掌控。在對方後場建立人數優勢,以形成壓迫,堅持任何時刻橫向不超過三個人縱向不超過兩個人的原則,通過和對空間合理的利用建立起局部的位置優勢,再利用球員的個人能力優勢創造機會對防守方的球門造成威脅。
人數,位置,個人能力
瓜帥曼城控球和進攻的戰術安排
想從這個賽季的比賽中找到一場來說說實戰中瓜帥的戰術安排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v c球隊戰績下滑,一些關鍵數據都有所下降。而在歐洲足壇停擺之前的一段時間裡,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的戰術被對手研究得太透徹了還是瓜帥主動求新求變,曼城的技戰術打法也相應地有所改變。所以選來選去,我拿出了賽季初曼城主場面對波叔率領的熱刺的比賽。雖然由於防守上的一些失誤造成最終的比分是二比二,但是從全場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曼城佔據了場面上的絕對主動,控球率55%,射門30次中目標10次,90%的傳球成功率。比賽三區的時間佔比,曼城從防守區到中場區再到進攻區,分別是,11%,40%,49%,全面壓制。
比賽三區的時間佔比
開場兩分鐘,這裡很明顯,熱刺的整體陣型收縮得很厲害。門將埃德森幾乎已經上到中場區來參與曼城後場的組織和出球了,曼城中後場2-3的站位很明顯,而兩名邊後衛在熱刺前場壓迫不大並不需要內收的情況下,選擇了拉邊以釋放橫向空間。與熱刺相反,曼城開場的前場緊逼就異常的兇狠了,讓熱刺後場出球非常困難。比賽來到第18分鐘,曼城隊的第一個進球要來了,我們從頭看一下全程,奧塔門迪後場拿球,左邊後衛津琴科內收到後場半區幫助出球,這一瞬間曼城的左邊路區域已然形成局部人數優勢了,斯特林面前有著一大片空檔。再到這裡,曼城前場5人組合的站位形成,但熱刺後防線也已經組織好了,斯特林沒有機會,回做給前插的津琴科,再通過後場幾個人在中圈附近的傳遞迅速打到了另一側,德布勞內在招手,頭也沒回就交給了右路B席爾瓦,注意,這裡德布勞內已經觀察了遠端隊友尤其是斯特林的位置和跑動了,再觀察一次,球來了,請準備好吹德布勞內。這個瞬間,很清楚熱刺的左路已經重兵把守,形成防守強側,而遠端卻是曼城隊的進攻強側,熱刺防守弱側,曼城不但有人數優勢,還有位置優勢,斯特林無人盯防。德布勞內頭也不抬,45度瀟灑傳中,斯特林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餅吃掉。
德布勞內45度傳中
這次進攻,瓜帥的足球哲學和指導思想被體現得淋漓盡致。球場上最具創造力的球員出現在了最危險的進攻半區,又利用敏銳的嗅覺和個人能力把球送到了本方最具有人數和位置優勢的區域,鋒線球員也把握住了機會一蹴而就。曼城球員們對於球場空間和關鍵位置的把控,相信和訓練中的反覆演習和互相之間建立起來的信任不無關係。再到第33分鐘,這裡曼城再次大舉壓上,沃克上來在前場半區拿球,和前場右路的丁丁以及B席尋求配合,3對3 ,注意這個時候熱刺邊後衛羅斯和中後衛桑切斯中間的肋部空檔已經顯現了。沃克把球交給B席再大手一揮,指點江山,B席心領神會交了一個身後球,丁丁下底傳中,阿奎羅的機警已然讓他在和阿爾德韋雷爾德的糾纏中佔據了一個身位的優勢。球進入小禁區,阿奎羅輕鬆將球打進。
德布勞內下底傳中
這就是,曼城隊員對一個一個小細節的把握,才最終創造了第二個入球。兩個進球可以說如出一轍,都是瓜帥治下曼城隊在實戰中,控球和進攻瞬間,人數,位置再加上個人能力三個優勢的體現,而這一切就是來源於中間層訓練中的不斷打磨。而從賽後,球員的平均站位圖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場較量中,曼城哪裡排出了什麼4-3-3,簡直就是個2-3-5的陣型。
平均站位圖顯示曼城本場比賽站位更接近2-3-5
尾聲
總結一下吧,今天我們聊了聊瓜迪奧拉的足球哲學和二十區體系,並詳解了瓜帥治下目前藍月亮控球和進攻中的套路及打法。不得不說,正是瓜帥豐富的個人經歷以及對於自己足球理想的堅持才一步一步成就了他當下對於技戰術的獨特認知和高深造詣。
好了小夥伴們,這一期的視頻就到這裡了,感謝關注大田說英超。喜歡我的視頻就請點個讚,也歡迎留言和我及廣大球友們討論,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吧。Come on, you people!拜拜。
參考資料:
https://footballbh.net/2019/02/04/the-use-of-zone-14-the-key-to-winning-football-matches/
https://www.esdfanalysis.com/match-analysis/general-concepts-positional-play/
https://juegodeposicion.wordpress.com/2019/09/24/the-philosophy-of-louis-van-gaal/
https://bleacherreport.com/articles/2040293-netherlands-coach-louis-van-gaals-philosophy-explained
https://www.skysports.com/football/news/31969/10107286/guardiola-preached-the-3-ps
https://spielverlagerung.com/2014/12/25/juego-de-posicion-under-pep-guardiola/?doing_wp_cron=1588344426.2054278850555419921875
https://spielverlagerung.com/2014/11/26/juego-de-posicion-a-short-explanation/
https://the18.com/soccer-entertainment/pep-guardiola-genius-explained-tactics-mentality
https://www.soccertutor.com/newsletters/download/Pep-Guardiola-Half-Spaces-Positional-Patterns-of-Play-4-3-3.pdf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E3Sqatdlg
https://www.theguardian.com/football/2018/apr/16/tactics-pep-guardiola-manchester-city-title
https://www.telegraph.co.uk/sport/football/world-cup/7876696/Germany-v-Spain-Ottmar-Hitzfeld-reveals-how-Spanish-can-be-beaten.html
http://timpalmerfootball.com/blog/2017/12/19/pep-guardiolas-positional-play-and-zone-rules-that-have-helped-manchester-city-dominate-the-premier-league/
https://trainingground.guru/articles/pep-guardiola-and-the-half-spaces
https://www.telegraph.co.uk/sport/football/3028353/Scientists-find-footballs-golden-square.html
https://www.quora.com/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positional-play-and-just-playing-with-more-possess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sociation_football_position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p_Guardiola
https://www.telegraph.co.uk/sport/football/players/lionel-messi/11162958/Pep-Guardiola-I-hate-tiki-taka-its-rubbish-and-completely-pointless.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ndo_(game)
https://bsbproduction.s3.amazonaws.com/portals/10530/docs/history%20of%20the%20rondo%20-%20the%20coaching%20manual.pdf
https://www.fcbarcelona.com/en/news/724106/rondo-around-the-world
https://thesefootballtimes.co/2014/09/01/the-allure-of-the-ro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