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扶貧故事 |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2021-01-19 澎湃新聞
講扶貧故事 |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2021-01-1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向命運低頭

創造精彩人生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布帶給大家的是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在陽城縣河北鎮槐莊村,有一個人在脫貧致富道路上敢想、敢幹、敢拼,憑自己的韌勁和不言棄精神,成為帶頭創業的脫貧之星,他就是槐莊村民潘國太。

自2018年開始養豬以來,潘國太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豬圈逐步擴建至600平方米,生豬存欄已發展到120頭,可謂是從無到有,基本實現脫貧,走上致富的道路。「過幾天賣掉一批豬,又可以有一筆收入,我打算用這錢把豬場再擴建一下」,他充滿幹勁,始終信心滿滿,對未來有著自己的規劃。

回顧自己創業脫貧的經歷,潘國太感慨萬千。在養豬之前,他以外出打工為主,以在家務農耕作為輔,基本無穩定工作及收入來源。打工的時間雖長,家裡卻一直沒有什麼存款。2013年下半年,他在工地幹活期間發生意外,住院數月,在家休養長達一年,加重了家庭負擔,其他家庭成員基本無收入能力,入不敷出,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只能勉強維持生計。2014年又趕上孩子考上大學,學費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壓得老潘喘不過氣來。這時,潘國太一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上學問題和生活保障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潘國太一家渡過了難關。

「自被確定為貧困戶以來,得到了黨和國家政府的政策幫扶,作為基層貧困群眾,響應國家號召,自主創業,努力脫貧。」一輩子不服軟的潘國太思來想去打算創業,自謀出路,甩掉貧困的「帽子」。在充分的調研後,2017年潘國太有了養豬的初步構想,並於2018年正式付諸行動,開啟了自主創業養豬之路。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當真正做起來的時候,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資金、經驗和技術樣樣缺,一切都是從零開始。2018年上半年,潘國太夫妻倆向親朋好友借錢修建了300平方米的豬舍,買了8頭母豬。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養豬第一年就遇上了價格低谷期,加上規模小,前期投入大,第一年就是負收入。但他沒有氣餒,也沒有因此而放棄創業,而是調整心態,穩紮穩打,積極參加縣裡養殖戶培訓,觀摩規範化養殖場,在實踐中學習並積累經驗,盡力減少成本和損失。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夫妻倆的細心照料下,母豬順利生產了幾批生豬,且成活率也在提升,再加上豬肉的價格逐漸回升,育肥出欄後終於有了淨利潤。在之後的日子裡,夫妻倆一邊還債一邊繼續擴大規模,每天餵食、磨飼料、打掃豬舍,絲毫不懈怠,養豬的技術越來越專業,創業也步入了正軌。

2020年初,潘國太又投資擴建了300平方米豬舍,隨著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日常運營也要隨之正規化,他申請了營業執照,引入了更為先進的設備,完善了化糞池等排汙通道的建設,發展產業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的責任。

談到未來的規劃,潘國太表示今後將進一步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高質量發展養豬產業,到2021年出欄數約400頭,並帶動周邊群眾自主創業,以自身行動回報國家,回報社會。

日前,中共晉城市委網信辦和晉城市扶貧辦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網上集中宣傳。通過講扶貧故事、秀村播帶貨、展扶貧成效等專欄,講述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展示我市各地特優農產品,展現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增添持續奮進動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

來源:網信晉城

原標題:《講扶貧故事 |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如何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韓 莉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各級電視臺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加大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購買、排播力度。目前,廣電總局已研究確定22部脫貧攻堅題材重點電視劇。
  •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
    夷陵區「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巾幗扶貧之星」「巾幗脫貧之星」尋找結果公示 2020-10-16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扶貧故事」郭海燕:身殘志堅 撐起一家人的希望
    郭海燕正在給自家羊餵食同年秋天,他又享受到政府的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得到貼息貸款50000元。他用這筆款買了十隻母羊,現在每年養羊能增收兩萬餘元,而且母羊的數量已由原來的十隻發展到四十隻。養羊成為了他脫貧致富的好項目,使全家終身受益,再加上每年種玉米17畝,栽辣椒1.5畝,兩項能收入13000餘元。
  • 【講扶貧故事】侯二虎:鄉村「泥瓦匠」 致富帶頭人
    【講扶貧故事】侯二虎:鄉村「泥瓦匠」 致富帶頭人 2020-12-22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老太如何靠賣畫脫貧?來聽聽這些「扶貧扶志」生動故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12月14日下午,河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扶貧扶志專場發布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我省宣傳、文旅等部門的領導,以及基層扶貧、新聞一線的工作者,結合各自真實經歷講述「扶貧扶志」故事,深深打動了在場記者。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石凱:參與扶貧 榮幸之至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石凱:參與扶貧 榮幸之至 2020-11-18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講扶貧故事】張小軍:帶著孩子去扶貧 2020-12-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脫貧「鑰匙」,2020年亞太青年扶貧故事會舉辦
    值此重要節點,全國青聯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舉辦了2020年亞太青年扶貧故事會暨亞太青年領導力與創新創業論壇,來自14個國家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活動。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賈亞特瑪·維克拉瑪納亞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署長、亞太局局長坎尼·維格納拉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關志潔出席活動並致辭。
  • 自主脫貧的「精氣神」有了!(聚焦網絡扶貧④)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將無土栽培、智能溫控等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圖為12月2日,村民在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辦事處一高標準果蔬大棚內進行管護。王純亮攝(人民圖片)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伊犁州新聞職業技能大賽碩果纍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伊犁州黨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維護穩定、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工作,堅持「智志」雙扶,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州直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寶健中國精準扶貧,開展青年自主創業項目
    寶健中國是一家集聚了愛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除了在疫情期間保障復工復產和捐贈大批物資支援抗疫前線外,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攜手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持續開展「寶健青年自主創業就業項目」,為社會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張偉華書記表示,在當前疫情影響的特殊市場環境下,各行業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代表積極發揮能量、貢獻力量,承擔起特殊時期的特殊使命。
  • 幸福歌聲傳四方 這是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第七個國家扶貧日的第二天,10月18日上午,藏族作家達真攜反映甘孜藏族自治州脫貧成果的長篇報告文學《幸福歌聲傳四方: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亮相天府書展,在文軒Books(九方店)舉辦新書首發式。
  • 十四五開新局|講好河南脫貧攻堅出彩故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深入宣傳我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舉措成效,9月至12月,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策劃舉行了15場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脫貧攻堅不僅要幹得紮實,而且要講得出彩。
  • 許昌市建安區:志智雙扶拔窮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建安區利用報紙、電視和新興媒體,積極開展志智雙扶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宣傳,發表了《身殘志堅自強立志,積極脫貧「摘帽」致富》《用堅守給予丈夫生的希望》等接地氣、有溫度的志智雙扶典型人物文章,在建安區樹立了五女店鎮白稚村身殘志堅貧困戶典型郭勝清、河街鄉柿張村餐飲業貧困戶典型張大河、靈井鎮郝莊村自主創業貧困戶郝天虎等一批脫貧典型,在全區營造了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啟事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徵文啟事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黔南州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凝心聚力、盡銳出戰,全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脫貧攻堅戰碩果纍纍,戰績斐然,在全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率先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即將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幸福歌聲傳四方: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亮相天府書展
    《幸福歌聲傳四方: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幸福歌聲傳四方: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亮相天府書展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8日訊(記者 戴璐嶺)10月18日上午,作家達真攜反映甘孜藏族自治州脫貧成果的長篇報告文學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敢闖敢幹,致富不忘鄉裡鄉親
    發揚「挑夫」精神 投身脫貧攻堅——清鎮市扶貧開發服務中心主任李柏松李柏松加入扶貧隊伍、投身脫貧攻堅工作,是從2016年開始的。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菊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 徵文活動啟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鹹陽多措並舉促就業 精準扶持助脫貧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雷峰傑魏敏媛)近年來,鹹陽市堅持以「促就業助脫貧」為中心工作,通過扶持自主創業、開展技能培訓、推進轉移就業等舉措,幫助全市25.3萬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創業,全市11.3萬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每戶至少1人實現穩定就業。  在禮泉縣昭陵鎮聯二村,村民王雄博因病致貧後,一度喪失生活信心。
  • 幸福歌聲傳四方 甘孜脫貧故事講給世界聽
    10月18日,藏族作家達真攜反映甘孜藏族自治州脫貧成果的長篇報告文學《幸福歌聲傳四方:雪域講給世界的脫貧故事》亮相天府書展。該書作為一部真實反映甘孜地區脫貧攻堅的長篇報告文學,作者達真前後歷時近兩年時間,走訪了甘孜18個縣,同時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思考,融合歷史沿革、產業規劃、幹部作風和群眾思想轉變、青少年教育、生態環境與自然風光於一體,全方位地將扶貧幹部和康巴兒女的脫貧歷程與生活現狀一一呈現,讓讀者看到這片蒼茫險峻之地展現的時代新風,上演的奮鬥傳奇,以及黨對初心和使命的踐行為人民帶來的福音
  • 「講扶貧故事」親人別離未盡孝 兄弟並肩戰扶貧
    當時,邱興勝的父親因嚴重心臟病在住院治療,妻子在實驗初中部做班主任,兒子正準備參加高考,但他從未主動向單位提起家裡的困難,直到2019年9月父親心臟病去世,邱興勝和哥哥邱勝利都奮鬥在脫貧一線,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親人的別離,兒子高考等家庭負擔沒有阻礙邱興勝的扶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