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倡建:港樓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

2021-03-02 香港新港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屋聯會(18日)公布《青年住屋政策倡儀書》,建議政府可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規定部份發展商興建的私樓單位,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等。另又倡房委會興建青年住屋單位,供31至57歲的非長者單身人士入住,以增加非長宿單身人士上樓機會。

公屋聯會公佈《青年住屋政策倡儀書》,建議房委會可興建青年住屋單位。(王潔恩攝)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說,會在施政報告前,將倡議書交由政府或青年發展委員會。

公屋聯會指,早前牽頭成立「關注青年住屋聯席」,並透過多項民意調查及交流會等,了解年輕人住屋訴求,最後撰寫《青年住屋政策倡導書》。

「關注青年住屋聯席」召集人藍偉良指出,政府自修訂《逃犯條例》後引發多場大型示威及抗爭行動,凸顯年輕人對特區政府施政不滿,相信青年住屋問題亦是不滿情緒的來源之一。

推出「港人首置港樓」

倡議書建議,政府可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透過於賣地計劃中撥出部份土地,規定發展商日後興建的私樓單位,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青年人等。同時,單位私轉售限制仍可收緊,如延長單位轉售期,以減低炒賣機會等。

他們建議,在樓價回復平穩時,政府亦可放寬首置者的樓宇按揭貸款,協助年輕人置業。

建議房委會興建青年住屋單位

他們又說,配額及計分制壓抑了單身人士的住屋訴求,建議房委會可興建以宿舍形式的住屋單位,供31至57歲的非長者單身人士入住,而面積不少於人均居住面積7平方米。招國偉解釋,現時坊間青年宿舍的年齡限制是18至30歲,有關單位可供入住青年宿舍後的人士入住。

他們續指,至今6個青年宿舍計劃未有一項落成,建議將青年宿舍納入房屋階梯,以每年新增500個宿舍為供應目標。政府亦可設立基金,資助非牟利機構開展「共居」先導計劃。

倡提高居屋「家有兒童」家庭揀樓優次

倡儀書又提到,於現時房委會居屋計劃中,只有「家有長者」才能優先揀樓,其他核心家庭、非核心家庭等則排在後。為鼓勵港人生育及回應青年家庭住屋需求,建議提高「家有兒童」家庭的揀樓優次,並在「其他核心家庭」中列為該類別之首。

此外,他們亦重申過去曾提出的建議,包括協助首置者購買不高於600萬元的私樓單位、設立居屋白表申請者入息及資產下限、調整其綠白表比例、增加資助出售房屋計劃的單身者配額等。

藍偉良說,要建決房屋問題,政府必須要「開源」取回土地,包括利用《收回土地條例》等,而最快方法是收回粉嶺高球場。

來源:香港01,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的呢,掃碼關注「我要入群」就可以了呢!

相關焦點

  • 【樓奴】港人均月存1.3萬,要幾多年先夠首期?
    而隨著年齡越大,對置業的想法亦普遍越負面。同時。有逾5成有意買樓、輪候公屋或租樓人士指出,現時樓價令他們減少外遊、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而公屋聯會地區幹事馮卓森指出,現時樓價高企,儲蓄已難追及樓價增幅,單身青年根本難以置業,抽居屋的難度更猶如「六合彩」,故未夠30歲的他早已放棄置業念頭,成為「佛系樓奴」,他更笑言:「最壞打算係一世同屋企人住。」
  • 陳帆:五年後每年供應3.5萬公屋
    【10·18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胡家俊 報道:公營房屋供應緊張,長遠房屋策略建屋目標長期「追落後
  • 8月10日,居港閩籍鄉親向暴力亂港者發出怒吼!——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舉行「止暴制亂 反獨保家」誓師大會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吳良好(中)講話吳良好表示,這次以反修例為幌子的暴力運動的本質是「香港顏色革命3.0」,目的是想非法奪取香港管治權。他強調,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愛國愛港的重要社團,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將帶領廣大居港閩籍鄉親,對暴力行為說「不」,匯聚強大正能量,維護國家主權,捍衛「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
  • 抽3年居屋抽唔中 1家3口月入10萬 港男:應否為買私樓放棄公屋
    有網民在討論區以「應唔應該為咗買私樓放棄住緊嗰間公屋」為題發文,稱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公屋,雖然位置不俗,樓齡短,但單位太細,人均面積僅70呎,一間房都沒有。樓主又指,樓上樓下和對面鄰居長期吸菸,令到家中被煙味充斥,自己亦長期鼻塞,而且逢周六日半夜會有跑車響喉聲響,但其工作「極度需要高質睡眠」,因而被吵醒對他影響甚大。
  • 本港首61名籤揀居屋「樓王」有主
    岑志剛 攝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房委會聯同房協推出新一批資助房屋單位,昨天首日61名中籤者獲邀揀樓,全日有半數即30名中籤者放棄認購,連同「樓王」嘉順苑30樓在內只售出31個單位,以毗鄰西鐵天水圍站的屏欣苑較受歡迎,佔售出單位的一半。有幸運兒計劃成家立室,花數年時間準備實現「置業夢」,減少個人娛樂和旅遊努力儲錢。
  •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東分會舉辦2019己亥年新春聯歡晚會
    2019己亥年新春聯歡晚會,來自香港各界愛國人士,以及在港閩籍鄉親歡聚一堂、共敘鄉情。 中聯辦新界東工作部部長李薊貽表示,新界東地區積聚了大量的福建鄉親,新界東分會在凝聚鄉親、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新界東分會在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的指導下,能進一步團結在港閩籍鄉親,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新貢獻
  • 無懼風雨 工聯會區選千人誓師
    雖然昨日颱風「彩虹」襲港,天文臺懸掛3號強風信號,但工聯會51名區議會參選人無懼橫風橫雨,沒有撐傘,在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穿雨衣的情況下,和大批支持者參加工聯會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的2015年區議會選舉誓師大會。林淑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和工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健等會內重量級人物到場,為一眾參選者打氣。
  • 公屋富戶政策勢收緊 月薪10萬的長毛會叮走嗎?
    消息指,為使公屋資源妥善運用,房署最新建議公屋富戶只要觸及入息限額或資產限額其中一個範疇,便須遷出公屋,但新建議或會放寬相關限制。其中,家庭入息上限的「紅線」,會由現時的3倍改為4倍,但指限額已超出全港同類家庭收入最高的10%,如小組委員認為可寬鬆處理,可將紅線定為5倍。
  • 公屋和居屋泡沫遠遠大過私樓!
    本港樓價全線向上,連向來被視為基層保護網的公屋亦頻頻破頂,造價升至「5球」水平,居屋更直撲900萬元關口。
  • 【香港樓市】公屋居屋泡沫大過私樓
    對於樓市的扭曲怪現象,學者直言「樓市已進入瘋狂階段」,置業人士不惜「將價就貨」入市,不過公營房屋質素畢竟與私樓有相當差距,一旦市況轉向,單位未必獲承接;尤其是綠表買家,由於受制於入息及資產限制,業主財力有限,息口稍有波動勢加重供樓負擔,甚至出現斷供情況。摸頂買公屋、居屋的業主可謂危危乎。
  • 【陳同佳自首】陳同佳擬赴臺自首平息港亂
    由於案發臺灣,加上香港和臺灣並無逃犯移交的機制,香港警方只能以陳同佳取走潘姓少女的提款卡並在其戶口提走金錢,控告他在港洗黑錢。最終,陳同佳被判入獄。陳冀與家人短聚再赴寶島網上圖片 下周三將出獄的陳同佳,其去向引人關注。約半年前主動認識獄中陳同佳的管浩鳴昨日透露,自己曾向陳同佳介紹一名臺灣的律師,該律師早前已來港探望陳同佳,向他解釋臺灣的司法情況。在一個多月前,陳同佳表明願意出獄後到臺灣自首。鑑於今次服刑時候不會短,他希望先和家人短聚,待臺灣方面辦好手續便會啟程。
  • 香港作家聯會舉行三十周年慶典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主禮
    香港作家聯會2日在港舉行成立三十周年慶典晚會。
  • 港銀行開內地戶口安排將出臺
    ,在新安排下,港人日後毋須親身到內地開設戶口,亦毋須提供內地住址證明,新措施將令港人更投入灣區發展。她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雙周會」今次首度討論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席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升為民族復興、「一國兩制」新體驗的平臺,體現出中央對大灣區發展的重視。李慧瓊:免內地住址證明她坦言,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仍有很多需要融合的地方。
  • 【立法會補選】建制3候選人聯合造勢 攜手力拒虛耗
    獲建制派鼎力支持的候選人九龍西鄭泳舜、新界東鄧家彪和港島區陳家珮,昨日舉行「香港前行 不要虛耗」聯合造勢大會,超過5,000人出席。3位候選人均表示,反對派挑動矛盾,拉布、違法「佔中」以至鼓吹「港獨」,令香港一直虛耗,市民都感到厭倦。他們3人在是次補選中團結一致,就是要讓香港人看到希望,而市民的心聲需要透過選票體現出來,希望大家繼續團結一致,投選他們進入立法會,令香港向前行。
  • 年輕人無法仿效的李柱銘和陳方安生
    不過,近期港區國安法草案已出,落地在即,陳方安生選擇在此時宣佈「退休」,或許會令人有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自從中央提出要將國安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以來,反對派類似的行為已經屢見不鮮。三日前,《紐約時報》中文網刊登了一篇李柱銘的專訪。李柱銘在採訪中說,「提倡攬炒的人,他們一無所知。如果你發動一場革命,然後徹底失敗,很多人會和你一起死。這對香港有什麼幫助?」
  • 「佔犯」仍逍遙 禍港更猖狂
    更令人憂心的是,當日的違法「佔領」催生出更加激進的勢力。「佔領」時成立的「本土民主前線」,以鼓吹「港獨」為目的,更暴力地擲磚、縱火、打警察,旺角暴亂更令港人觸目驚心.香港人有權利追問:如果不正本清源,香港何日安寧?
  • 建制派首囊括內會財會正副主席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昨日選出正副主席,建制派囊括了所有職位。其中,內會正副主席分別由梁君彥、馬逢國出任,打破以往由反對派出任副主席的慣例,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早前宣稱「全面開戰」的反對派「惡人先告狀」稱,建制派的做法「霸道」,建制派則反駁指反對派不斷挑起對抗,毫無誠意溝通協調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