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前NBA明星球員德隆蒂.韋斯特流落街頭乞討,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昔日風光無限的韋斯特變得骨瘦如柴,他舉起一塊小紙板,上面寫著:希望有好心人能夠給我一些錢。
不僅如此,有人還發了一段韋斯特在街上被暴打的視頻,他躺倒在地上,赤裸著上身,雙手抱頭,被各種拳打腳踢,起初他還有哀求,後來似乎失去了意識,不再反抗。
看完這些視頻,真的讓人唏噓不已:這個曾經聞名世界的球星,如今卻落到這般地步。
德隆蒂.韋斯特曾效力於NBA凱爾特人球隊,還曾在CBA福建隊和上海隊打過球。
他的職業生活,累計總薪金超過160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超過1億元。
這筆錢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身上,十來輩子都花不完,但在韋斯特那裡,卻花不到半輩子。
真的很難想像,曾經的億萬富翁,怎麼會落到這般下場,流落街頭乞討。
從雲端跌落低谷,所需要的時間僅僅是一剎那,這就是生活的殘酷,而絕大部分人還沉浸在歡樂的快感中。
其實韋斯特的敗落從他拿到第一筆年薪就已經開始了。
眾所周知,NBA大部分球星多多少少都會投資其他產業,賺取更大的收益,以保障自己退休之後有穩定的收入,但韋斯特沒有,無度揮霍是他最為出名的事情。
擺闊是NBA球星的常態,豪宅名車、美女宴會,一場聚會下來能讓中產家庭承擔不住。
不幸的是,韋斯特太過於沉迷享受,而忽略了對未來做準備,最終破產,流落街頭。
《斷頭皇后》裡說:當時她還年輕,不懂得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其實早已在暗中標記好價格。
這句話用來形容韋斯特的一生,是再適合不過,但事實上,這句話同樣也適合形容某些大學生。
人生是一桿天平,年輕時的享樂和放縱,到最後都需要年老的自己來償還。
三十歲之前的人生,不屬於我自己
當大學生活碰上一塊名為「網貸」的巨石後,一切都變得支離破碎。
在一期訪談節目中,主持人邀請一名大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
在演講的開頭,他就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前半生:
「我三十歲之前的人生,不屬於我自己。」
之所以這樣說,只因為一件事,他借了網貸。
這名學生是一位碩士,他說自己第一次碰網貸,只是想借200塊錢應應急,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漸漸的,他迷上了那種不用付出就能拿到錢的快感。
借錢的次數越來越多,金額也越來越大,平臺越借越多個,最終他崩潰了。
在享受超乎自己能力的生活後,他早已無力償還那些代價。
畢業時,同學都開開心心走出校門,而他卻背負巨債,狼狽逃竄。
最後,他選擇來到一個無人認識自己的城市,一人身兼多職,拼命賺錢還債。
今年的他已經29歲,卻還欠著3萬多的網貸,面對鏡頭,這名學生深深吸了一口煙,有種如釋重負的快感:「快了,明年就能全部還完,30歲之後的人生,我贖回來了。」
年少的無知導致自己無畏,而無畏迫使人犯錯,最終這些錯,需要用沉重的代價去償還。
「把自己的生活變得精緻」這句話,原本是商家的營銷廣告,如今卻讓無數大學生走向深淵。
男的要開豪車抱嫩模,女的要背名包用高檔化妝品,過於強大的極端消費主義,早已讓某些大學生迷失自己,為了達到那種不符合自己能力的生活,他們做出了多少瘋狂的事情。
這些年來,大學生「裸貸」事件屢見不鮮,而那些選擇「裸貸」的學生,輕則連累家人,積蓄成空,重則無力償還,自殺離世。
這樣的悲劇原本可以避免,但卻一次又一次發生。
人生從來沒有捷徑,如果有1000條所謂的捷徑,那就會有1001種讓人承受不起的代價。
美好的生活很重要,但需要自己用手創造
尋求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時刻牢記:白白得到的美好,終究會失去,只有自己用雙手創造的,才能長久。
控制得住自己的人,才能抓住生活的喉嚨,掌控命運。
人生有豐年,自然就會有荒年,豐年的時候懂得不放縱自己,荒年的時候鼓起勇氣去拼搏。
也許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一定能改善你目前的生活。
等著不勞而獲,坐吃山空的人,事實上,他們從未了解生活的殘酷,就像德隆蒂.韋斯特,以及那些「網貸」的大學生,曾經對生活的無知,如今卻要用下半輩子去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