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背靠百度,擁有以億為量級的流量支撐。「金芒計劃」啟用20億流量扶持優質創作者,表明百家號已進入深耕優質內容的階段。據官網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百家號創作者超260萬人。
爆文每天有,可惜沒有我。這個應該是自媒體人內心深處最疑惑的問題?如何破解這個局?老林覺得,首先要從最底層的推薦機制說起。運營者只有了解底層推薦機制才有機會突出重圍。
了解百家號推薦機制
百家號推薦機制是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利用最合理的資源將優質內容推薦給最感興趣的用戶,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一個作品的閱讀量,取決於它的推薦量。推薦量是系統通過AI技術給出的一個綜合參考值。這個數值越高,推薦量就越高,反之則越低。現在的智能系統還處在發展初期,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自主情感思維,目前機器最大的判斷依據是通過一些關鍵詞的綜合指數來判斷。一篇文章是否受到系統的青睞,文章的標題,內容、觀點、字數、排版、配圖等是機器審核判斷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最基礎的條件。
不同的用戶,創作水平存在差異,我們在初期對規則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至少要把這些基礎要點融入到作品裡,只要滿足系統的要求,機器就會進行相關的推薦。很多朋友反饋,有些的文章的質量不是很高,但是推薦量卻很高就是這個道理。至於創作水平,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
目前百家號已經從內容的野蠻生長進入優質內容的創作的階段。頭部流量已經出現,之前的搬運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對於剛進入百家號的用戶來說,一定要意識到這點,再做內容搬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推薦工作原理
當我們發布一篇文章後,系統會通過AI技術識別文章,然後給文章評分,讀取關鍵詞並打上對應的標籤。根據運營百家號的經驗判斷,AI識別文章參考數據的覆蓋面是很廣的,比如帳號的信用度、百家號指數、歷史推薦指數、原創內容、流行指數、相同內容飽和度等。然後進行小範圍的推薦測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冷啟動期。此時,將文章推薦給跟標籤高度吻合的用戶群體,根據他們的反饋結果來判斷是否給予二次推薦,三次推薦,以此類推。
推薦效果反饋
系統判斷單篇文章的歡迎程度,是通過推薦用戶對該文章的點擊數量、閱讀完成度、收藏數、轉發數、關注度、互動率和舉報等因素綜合分析得出的一個結果。滿足系統標準的文章,就會繼續啟動二次推薦,增加泛關鍵詞匹配以及推薦用戶量,再一次根據這批用戶的行為來分析歡迎度。這個動作系統回循環進行,如果未滿足相關標準,系統就會停止推薦。假如過段時間因用戶自發的大量轉發、討論等引起數據的改變,仍然會再次觸發推薦機制,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相對來說會少一點。
還有一種特定的環境下,會存在人工審核,這個佔比是極少的。之前有用戶反饋自己的帳號被限流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情況是幾乎不可能,平臺不會針對某一個人,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應該是用戶某些行為觸發了相關的機制導致的,要始終相信大平臺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針對一個帳號的推薦量,綜合分析的數據會更多,包括帳號歷史內容、熱點關聯度、平臺的流量支持等。舉個例子,如何抓熱點新聞?比如:羅永浩老師宣布進軍電商直播帶貨,這個話題就是當下網際網路比較熱門。從開始的宣布直播帶貨、選擇入駐直播平臺到產品合作選擇、確定直播時間,其中每一個環節都賺足了眼球。還有一個方法,大家可以進入百度首頁,查看下百度熱榜就可以獲取熱點新聞。
最後總結下,百家號已經發展至2.0時代,深耕原創內容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特性。在了解最底層推薦機制的前提下進行內容的創作,注重每一個創作細節,才能擒獲百萬流量。從網際網路內容生態建設的角度來看,自媒體的發展才剛開始,對於創業者來說,也是這個時代不容錯過的一個機會。
文/罙三老林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