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I集團領投,英士博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疫情期間,體育教育賽道終於有好消息傳來——日前,少兒體適能培訓機構英士博宣布已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領投方為SBI集團(原軟銀投資)。
英士博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三大板塊:第一大板塊用於新產品研發,包括線上培訓、身體素養衍生產品(周邊)、全國快樂體操線上賽事、線上體測等;第二板塊用於線上團隊搭建;第三板塊將用於線上產品市場開拓。
杭州市教育局:校外培訓機構可複課,但家長不允許進入培訓場所
24日,杭州市教育局印發《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進復工複課工作方案》。除了對員工的的摸底調查,場所消毒以及準備防控物資等要求之外以外,明確指出了,家長不允許進入培訓場所,避免過多人員聚集。
江蘇出臺「體育產業15條」
江蘇省體育局近日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穩步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圍繞體育產業供給和需求兩端,從推動惠企紓困政策落實、加快發行體育消費券、強化體育產業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等15個方面,採取若干政策措施,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穩步發展,進一步提振體育消費市場。
多地發布文件,全面取消特長生招生
3月2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對部分招生工作擬作調整。意見稿提到,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100%電腦派位,有宿位的民辦學校可跨區招生,比例不超50%;全面取消特長生,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面向全市,「學生自主報名,學校組織電腦派位」;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報名時間不變,公民辦小學、初中分別在同一天組織新生註冊。
11日,上海市教委公布《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測評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19日,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雲南省教育廳關於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按照《意見》規定,雲南省將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要求,進一步完善招生入學規則程序,加強規範管理和監督,構建一視同仁、公平發展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制度。
教育部辦公廳於去年3月5日印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這一要求也開始被逐步落實,體育教育機構也要需要注意這方面的趨勢,及時做出調整。
疫情導致青少年「重度」沉迷電子產品,體育能否改變現狀
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本專科生、研究生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總時長(含電腦、學習機、手機、電視等)分別為6.4、9.6、13.4、15.1、16.9小時。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總時長已達到《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於2018年8月制定)要求的6.4倍、9.6倍、13.4倍。
對於電子產品重度沉迷的情況,體育活動或許可以成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開放營業之後,體育教育機構或可藉此機會,去向家長推薦自己的產品,讓更多的孩子投身到體育活動中去。(光明日報)
勞動教育成為必修,其他課程該如何結合?
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